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

讓次除了手錶,李秉衡壞帶了復興機械公司自行車車間盾”幾款自行車過來,去拿手錶的人順便也將自行車帶了過來,讓陳其美等人試騎。

李平書等人拿了手表細細把玩,又見有自行車這等物事,立即把注意力轉到了騎車的陳其美身上。

雖然幾次從上面跌下來,差點摔倒在地,不過陳其美對它的興趣是越來越濃,逐漸的也掌握到了門道。

聰明的人果然如此,學自行車只用一會兒功夫,轉眼已是轉向剎車自如,歪歪斜斜的能在狹小的地方轉圈。

“光華,這腳踏車怎麼跟洋人傳過來的大不一樣,樣子不同,好像功用也不一樣。”

前幾年便有洋人將腳踏車帶來上海,並且還有相關的自行車運動。上海的洋人與買辦們都以此爲樂。

陳其美騎了一圈,直騎到衆人身邊,方下車說道:“光華,這車我看平日裡趕路也可騎。不像洋人的車。只能在運動比賽中用。就是不知道在泥路石子路能不能照樣騎過。看樣子上坡力道足。”

李平:“洋人的車易壞。肯定不能在我們鄉間使用,所以後來洋人也絕了在我國大量出賣的念頭,只是用作有錢人家的玩物。”

“大可放心,南洋出產的商品質量還是有傳統的,這兩年來,南洋的工業品在歐美廣爲流傳。我們的商品在日本橫行一時,廣爲賺取暴利。卜日本急得要命,出臺多種法令政策,限制南洋商品在日本行銷。恨不得號召全國抵制南洋貨。結果如何?那些日本人還不是搶着買。要不是小日本瘋狂造艦,把錢都花在海軍上,恐怕每年從日本賺的錢將更多。”

從一開始,李秉衡就致力於打造南洋質量管理體系,他基本上不過問企業的管理,但牢牢的抓住安全與質量兩大笑鍵,對於陽奉陰違並不重視這兩樣的資本家重拳嚴打,幾個出頭鳥被打之後,其他新興資本家們都老老實實的在安全與質量上投入資本。

即便是復興集團的工廠,他也只過問安全與質量兩點,加上不惜在培養工人上花大價錢,復興集團出產的商品基本上質量代表了南洋的最高層次,也獲得了國內外的廣泛歡迎。

“南洋產復興產。等名詞已經深入人心,成爲了優質商品的代名詞,也有許多國家妄圖仿冒。不過南洋獨特的商標與防僞標記,使的歐洲與美國的消費者只認商標與防僞標記。

“朱志堯他們的輕坊機械便由他們去折騰,我們找一批知根知底的有閒錢的,就搞這兩個玩玩。南洋會有技術人員過來,幫助建廠。”

“光華,這自行車真的能走進千家萬戶嗎?”李平書還是有些猶豫。

“將來是大勢所趨,不過眼下我們有暴利,爲何不賺?”

“這自行車也能有暴利?如何賺法?”衆人奇道。

“國外市場暫且不論,就上海等各個口岸,我們國人的血汗錢肥了多少洋人與買辦,這些人閒錢多的很,花上數百兩銀子買上一輛新式自行車也不肉痛。最主要的是這自行車能代步,出行不用再叫黃包車,況且汽車雖好,但過於笨重,也不方便。所以,這自行車是最應景最能滿足代步需求的。這些人的錢不賺白不賺,雷諾的一輛比賽用自行車動輒上千兩銀子,我們這車比他們好,賣上數百兩銀子也不貴吧?”

“我們先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在這個階層中推廣之後,可以依靠他們將自行車向其他富商資本家。甚至是官僚與地主,地方上的許多世家大族也是大客戶。這些人的錢又是一大筆賺頭,而且他們還有持續購買力,也就是說,可以作爲長期客戶。”

陳其美愕然道:“難道這自行車也能當收藏品?買了一輛還不購,家豐閣樓上再放幾輛?”

李平了。有錢人家子女親人多。買了輛騎着好,其他人要不要?我便打算給幾個子女都買上一輛,如果真的質量好,我便再買上些,親子侄一人一輛,商行裡工廠中也放上些,給他們用。”

“你家中不是也兄弟幾個嗎?你家老二陳其採自己用不着,都是部隊裡的汽車,我走時他還說這車耍真好,也買上幾輛,給你們兄弟幾個送過來。”

陳其美眼睛一亮,撈掌說道:“我明白了,光華說自行車乃是上天專門爲我們華人所誕生的,既有我國人口多,地域廣,交通不便等道理。也應了我國的風土人情。世家大族不論,那些官僚不但自己可以買了用,也可以當作禮品送出去,更能以公家的名義買了放在衙門用。這玩意又貴,送出去有面子,就連地主在鄉里也可以炫耀一時

溫生有一直微笑着傾聽,忍不住說道:“英士,你忘了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華人婚嫁時,女方要置辦嫁妝,男方也要置辦大件,這自行車先便能吸引富裕人家的目光。哦。對了,光華,還有這手錶。將來等暴利時期過了,手錶也可以作爲嫁娶置辦必備之物件。你們算算。光是這上頭,我們能賺多少錢?”於不階算是服了溫生有,總是能猜到自己心裡去,自己的確楚一舊壽手錶作爲暴利產品的,歐州的手錶行業是暴利行業,那麼自己沒有道理傻兮兮的去當冤大頭,放着大錢不賺。

手錶的機芯可以是一樣的,但是表面處理與材質可以不同,加上表帶,這裡面有許多文章可以做。使用同樣機芯的手錶,專門賣給大富人家的高檔次表,可以賣到數千兩銀子,尤其是限量定做的絕版手錶,加上國內大官僚大地主最喜歡的工藝品風格,能夠賣出天價來。

衆人聽了溫生有說的話,頓時茅塞頓開,要是手幕與自行車不僅成爲富人階級的寵兒,成爲中產階級的努力目標,更能成爲婚娶或是成家後獨立門頭購置大件的主要選擇。那麼將來市場之廣闊,利潤之豐厚,可想而知。

李秉衡從口袋中掏出一塊懷錶來,頗有玩味的說道:“這塊懷錶是德皇威廉二世讓腓慘烈親王送給我的。朗格啊年的出品。你們猜猜要多少錢?”

李平書對懷錶也有研究,接過去細細觀有

李秉衡一邊介紹道:“這種懷錶是限量版,總數才四十多枚,不過我這塊是絕無僅有的,總共就一塊。鍍金優質機芯,螺絲固定黃金套筒。鑽石端石和鵝頸式微調器裝配於雕花擺輪夾板,黃金螺絲補償擺輪,黃金制擒縱叉和擒縱輪。棘輪又稱導柱輪計時碼置於機芯最上層。清晰可見。琺琅錶盤設計相當的精妙,黃金錶殼鑲嵌枚紅寶石和勻枚圓鑽,懷錶上蓋爲一幅以琺琅繪製的威廉二世肖像。”

“光華,這塊懷錶只怕要數萬英傍吧?如果真是絕無僅有的定做品。只怕要過十萬英傍。”

衆人出了陣陣讚歎,彷彿見到了稀世珍寶一般。

陳其美嘖嘖稱讚,笑道:“光華,這德國皇帝還真是對你另眼相看。這麼貴重的懷錶都隨便送。”

李秉衡不以爲意的說道:“這塊還比不上著名的威廉皇帝懷錶,威廉二世既年訪問土耳其的時候。把這枚朗格懷錶贈送給蘇丹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鍍金機芯鑲嵌舊枚紅寶石軸承。雕花擺輪夾板,鵝頸式微調器,黃金螺絲補償擺輪,金制擒縱杆和擒縱輪,琺琅錶盤沒有小秒針。豪華精美的慨金錶殼鑲嵌舊枚紅寶石和枚圓鑽,更加的奢華。這塊表基本可以當作皇室貴胄的傳世寶了。”

“南洋也專門設計了一款奢華型腕錶,已經讓專員前往德國,送給德皇威廉二世,讓他給我們打打廣告。以他的性格,只怕要天天戴在手上。我讓南洋已經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奢華型腕錶的研上面,有了德皇做廣告,現在不提前準備。到時候恐怕要供不應求。”

見他把主意打到了德皇威廉二世身上,衆人又是一陣笑。

“光華,可真有你的,時時刻刻不忘算計別人,幸好我們是朋友,要是做了你的敵人,只怕晚上睡覺都成問題。”陳其美大笑着拍着他的肩膀。

李秉衡笑笑,見在場衆人又沒有拿到手錶的,便吩咐夏才林道:“手錶我房裡還有幾塊,你等會拿了,給竟成餘英一塊,自奇一塊。其餘的讓李公帶回去,讓他給我們廣告去。”

餘英沒想到他一直惦記着自己從四”來的幾人沒拿到手錶,本來也沒有這想法,如今他這麼一提,本來自己是仗義疏財慣的,從來不把身外物放在心上,此刻卻有些感動,這才明白溫生有等人真心與他相交的原因。

“歐州與美國的富豪們的錢要賺,我們國內的這些大佬們的錢也要賺。我準備在國內的腕錶上使用微繪琺琅技術,加以我們傳統的藝術風格,鑲嵌宮廷最喜歡的寶石。到時候滿清貴胄也好,官僚地主也好,都逃不過這種表的手掌心

李平:“只怕連我等,也是逃不過你的手掌心的吧?”

李秉衡尷尬的笑道:“之前的確有這個想法,你們都是國內的資產階級先行者,不找你們找誰去?。

李平:“眼前有個問題,懷錶在我國流行一時。逐漸可以進入尋常百姓家中,你又如何想辦法讓你的腕錶代替懷錶在國人心目中的地個呢?外國我是知道的,我兒子還沒出生時,外國愛美、追求時髦的女士們就已經開始佩帶手錶,錶帶取代了懷錶的錶鏈起到固定的作用。但是好像男人還是用懷錶,這點你如何想辦法?。

隨着刃世紀的來臨,人們在生產力水平高展的同時,在服飾上,也棄始追求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更加隨意的風格。

在服飾風格改變的同時,原來只有穿着正統的西裝才能佩帶的懷錶就不能滿足需求了,人們需要一種佩帶隨便,沒那麼講究派頭的表。

正是在這股“流行風”的帶動下,手錶迅地佔領了市場。

李秉衡就是看準了正統西裝與中山裝在新興階層中的大量普及,對腕錶的需求顯現,才抓緊手錶的研工作,甚至跟柴油機與汽油機一樣,開了泄丁沾。直接給出了不少處理過的資料與圖紙。

“將來隨着革命運動的蓬勃展,並且推翻滿清統治後,必然要重新定位我們漢人的傳統文化,新思潮必然應運而生,滿清的許多舊俗必然要被掃進故紙堆。辮子也好,瓜皮帽、旗袍馬褂等等,新建立的民主中國,必定有新的選擇。西裝不可取,那麼中山裝很有可能成爲最好的過渡選擇

“歐美眼下已經追求腕錶與服飾的搭配,那麼我國也不遙遠。上海不就有幾家生產懷錶的廠家嗎?將這些老師傅與工人挖過來,或者收購這些懷錶廠。只要給他們培,加入南洋的技術,那麼很快就可以開始出產腕錶。”

停了下,看了看衆人,又補了句“我們可以同時生產懷錶與腕錶嘛。只要使用同樣的機芯就好了。還能省成本。”

他也有些無奈,總不能直接告訴他們,滿清就要垮臺了,新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李平:“不錯,要辦就要趁早,抓緊時間辦。從無到有不知要多少年,收購懷錶廠,也可以省時省力。”

陳其美卻對利潤很有興趣,說道:“不知道這廠子什麼時候可以辦起來?每月能有多少產量,利潤如何?”

見他這麼妾接,李平書等人都是大笑,“這個說不得準的,要看個方面運作下來的效率

李秉衡也點頭道:“南洋初辦。每月出產幾款手錶不過七八百隻,少是少了點,但將來熟練工人越來越多,經驗豐富,有了積累,就能提高產能,加上上海這邊,明年開始能有每月三千隻的產量就不錯了。反正是針對有錢人,產量少點就少點,平均每隻賺兩三百兩銀子就不錯了。”

“嗯,這倒是實在的,我看也差不多。像我這隻懷錶花了六百多兩。還不算好的,每隻賺三百兩還是少的。”李平書覺得他反而有些保守了。

“暴利是肯定要的,這樣一來。就能讓許多華商也擠入手錶行業,對相關產業產生拉動。我國曆來是鐘錶大國,乾隆年間的工藝品鐘錶到現在還受到歐洲皇室的追捧。只是由於洋人的鐘表逐漸趕中華,到現在淪落了,但基礎還有,鐘錶行業還是大有可爲的

李秉衡見他們聽得入神,笑道:“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們不僅要賺利潤,還要拉動相關產業。這其實是最重要的,我們一家有錢是沒用的。要大家一起致富。加快我們不可能生產全部的手錶零件,有一部分會逐漸交給質量較好的廠家去做,讓整個行業都得到提高,都能財。”

“還有自行車,現在有些零件也許要向南洋進口,我可以說,三五年後,都可以國產,我相信我們國人的眼光,相信華人的聰明才智。”

李平:“原來你除了輕仿機械工嶇,還在想着這些。不錯。就像你說的,只有整個工業基礎的提高,纔是行業優勢得到保證的關鍵。某些技術突出了,但有些部件還得向國外進口,受制於洋人,還不是真正的獨立自主。”

“就像日本的造船工業,尤其是軍艦製造,鍋爐、蒸汽機與輪機。還有裝甲鋼、艦炮,大半要依靠進口,還是隻能淪爲英國人的走狗。不過這條走狗一直在動腦筋實現獨立自主,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得到全部的造船技術。”

聽他說起日本人,陳其美好奇的問道:“日本人又有什麼新動向了?”

“有什麼?不過是之前幫助荷蘭用武力征服南華沒有成功,眼下卻當哈巴狗來了。昨日南洋來電報。說日本人要求與南華建交。商談兩國在商貿上的許多爭端。其實就是圖謀南洋的造船技術罷了,從英國人那裡得不到的,它都想得到,而正好南洋都有。”

自從日本的特工們在坤甸受了大挫折後,後續派出的特工無一例外的全部被清除,無法用這種伎倆從南洋得到各種技術小日本開始想辦法給南華好處,麻痹南華,然後達到他們的目的。

“他們想要好處,只怕會虧的更多。味精、塑料、香菸、糖等暴利產品已經讓他們受不了了,加上我們的造船業與生絲業對它開始產生極大的衝擊,尤其是造船業,現在日本許多船廠開工率不足四成,有的甚至到閉,日本政府已經開始恐慌。如果能從南洋得到艦炮、動力裝置、裝甲鋼等技術,那麼他們還能忍受,不然,只怕是要採取手段了。”

“手錶與自行車是肯定要進入日本市場的,我們現在的確要跟日本人談判,談關稅,談他們的種種限制。”

“而且,與日本很有可能開始打生絲與棉仿的商戰,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搶先佈局。

李秉衡確實天馬行空,從自行車與手錶講到服裝,又講到輕仿工業。衆人只覺得上了一堂經濟課。而且聽的還蠻有滋味。

的確,國家富強了纔有他們的用武之地。

看着眼前的手錶與自行車,彷彿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402節 不要改動施裡芬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557節 巴黎奧運會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522節 南高加索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326節 中子湮滅彈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575節 禍水東引翻版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434節 政敵第548節 德國投降
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402節 不要改動施裡芬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557節 巴黎奧運會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522節 南高加索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326節 中子湮滅彈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575節 禍水東引翻版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434節 政敵第548節 德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