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

坤甸與檳城之間開通直達的郵輪與貨船,每天都有無數船舶來回運着人員與貨物。檳城之前是南洋最大的貨物中轉地,如今更是成爲了工業品住口轉銷地,每天都有大宗的商品運往國內以及世界各國。

南洋各地的富商紛紛投資近海航運與遠洋航運,在李秉衡的建議下,過去的幾個月內已經向德國的幾家航運巨頭直接購買了九條正在使用的萬噸貨船,復興公司也陸續接到了不少萬噸輪的訂單。

四月份就預製零部件,五月正式開造的六條六千噸輪已經陸續進入到舾裝後期工作。船臺工期21天,舾裝52天,堪稱船舶建造史上的奇蹟。

世界獨有的船用鋼板生產線大批量出產的船用高強度低合金鋼材,爲該船的船體建造提供了條件。底板建造採用了三島式,而不是之前的兩島,這完全是一項創舉。輪船底板一上船臺,就可以分三路同時施工,速度加快了50%。在巴達維亞就主持船廠地留美造船工程師秦朗創造了隔艙和旁板相互對準水線的吊裝定位方法,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效率三倍以上。全船一百多個分段相繼上船臺進行合攏,之前的近海輪船建造培養出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造船工人,已經熟門熟路。

何容光接手了檳城造船廠的船舶設計工作後,對船廠的建造方法驚歎不已,在美國時他曾經參與過兩萬六千噸輪的設計與建造工作,適時地向李秉衡提出立即開造兩個三萬噸級浮船塢與兩個兩萬噸級船臺的計劃。在這六艘六千噸輪上的利潤與其它船舶的利潤足以支持這個計劃,並且德國方面也已經分處一部份造船資源幫助建設大型船塢與船臺設施,之前船用主機制造廠也在德國人的幫助下在檳城正式開建。在船用柴油機還沒有足夠的馬力應用在大型船舶上時,自己製造主機的確能夠節省不少成本。

李秉衡卻清楚德國人急於追上英國人戰艦建造能力,並且想得到復興造船公司的造船新技術,有求於已,所以這麼熱心。但德國艦隊的強大對李秉衡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況且德國人的造船工業強大無比,大型船舶的設計與製造這邊並沒有經驗,能夠得到他們的圖紙與技術支持也算是互利互惠。

何容光根據六千噸輪的製造情況,提出同時上馬六艘萬噸輪,有了之前的積累,預計船臺週期只需要兩個月,從開建到投用只需要七個月左右。萬噸輪都是使用德國人提供的圖紙並加以改進,根據自己的技術情況重新設計,主要將建造兩種萬噸輪。一種是遠洋貨船,設計數據爲總長171.40米,設計吃水8.66米,設計吃水排水量17182噸,設計吃水載重量11754噸,服務航速15.3節,續航力9700海里。另一種是煤礦兩用船,用以運送礦產,總長181.5米,吃水8.9米,設計吃水排水量23350噸,設計吃水載重16895噸,服務航速14.53節,續航力達到6500海里。

兩家船廠之前已經開始了建造萬噸輪的前期準備工作,正式確認圖紙與主要技術指標後,立即開始了這六艘萬噸輪的建造工作,同時兩個三萬噸浮船塢與兩個兩萬噸船臺也陸續開建。其它的船臺都在進行接長加固工作,將來用於建造六千噸遠洋輪船。

至於內河與近海輪船的建造已經全部轉移到了上海的分廠,那邊在兼併了幾家中國人開辦的小船廠後,對設備與船臺進行了改造,目前已接近完工,不日便可開造輪船。上海這邊有衆多的船廠,技術工人也多,將來還準備開建大型船臺,爲建造萬噸輪作準備。

巴達維亞那邊的船廠目前只建造油輪,目前已經有能力建造六千噸左右的油輪,主要用於復興公司在亞齊等地開採的原油運載。由於大船的每噸運載成本低,將來還將開發萬噸油輪。這家船廠吸收了德國的伏爾甘等幾家船廠的資本,成爲了又一家有德國資本的復興公司的產業。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處,荷蘭殖民者對華人產業收稅過重,而且連船廠造船安放龍骨時間都要向殖民當局申請。即便有黃仲涵的威望讓船廠免了許多麻煩,但船廠規模日大,盈利豐厚,讓殖民當局分外眼紅,背地裡小動作不斷。加上李秉衡將復興公司的在巴達維亞大部分的產業都引入了德國資本,讓荷蘭人懷恨在心。針對這一困局,李秉衡想出了一招妙計對付荷蘭人。

德弗蘭國際投資公司之前在德國的許多企業有股份,李秉衡讓這些企業對印尼各地與復興公司合資的華僑產業注資,這樣反覆交叉持股後,實際仍然是華僑資本佔主導,但明面上卻成爲了多家跨國公司的子公司,荷蘭人對這樣的公司只能望而興嘆,連上門收稅都不敢。今年以來,德國人給歐洲上空帶來了無盡威壓,荷蘭人爲了避免引火燒身,對於有德國資本的企業乾脆免稅。

這一步棋其實李秉衡一直在策劃,從之前的西門子公司在南洋的分公司,到現在許多的華僑產業紛紛搶着批上一層“中德合資”的神聖外衣。後世歷史並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但南洋各地的發展引起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關注,加上有許多德國企業在南洋投資或者入股,德國人在南洋的官方機構也多了起來。

李秉衡名下的許多產業都是交叉持股的,復興公司、光華銀行、德弗蘭國際投資公司、世界各地有他私人股份的公司與銀行,他並不想上市融資,所以交叉持股對他只有好處並無壞處。

從手中大量的珠寶流入國際市場之後,他的手上的流動資金不斷增加,預謀已久的能源戰略也開始實施。在亞齊等地的油井不斷增加,大量的原油被新造的油輪運送到婆羅洲囤積起來,甚至天然氣、煤礦、稀有金屬,這些開採成本都很低,石油與天然氣的價格與後世的天價相比無疑具有大量囤積的必要。隨着與摩根合作對渣打銀行等國際銀行的滲透,與美國銀行團的關係升溫,之前在“南海王子”上印的鈔票剩餘部分已經全部流入國際市場。李秉衡乾脆將船上所有剩餘的造幣紙與印鈔用油墨全部轉化成各國貨幣通過幾家銀行洗入正軌渠道,變成李秉衡名下產業的流動資金以及支持能源戰略所用。

目前最成功的一項海外併購是德弗蘭國際投資公司與印度塔塔公司的合作,李秉衡成功的取得了對方61.5%的股份,這也是爲數不多的實現控股的公司之一。

受益於造船業等產業的需求,之前在五月份就投產的坤甸鋼鐵廠又開始二期項目,高爐使用煤氣內燃機式和蒸汽渦輪式鼓風機,利用係數較高,成本也大爲降低。目前在坤甸的鋼鐵廠的高爐與設備都是根據李秉衡提供的圖紙設計製造的,首期的兩座200立方高爐目前使用情況良好。目前坤甸鋼鐵廠月產鐵四萬噸,產粗鋼接近一萬五千噸。出鋼量大大低於後世,導致當初沒有預料到的李秉衡措手不及。目前鋼材供不應求,幾乎全部都消耗在了復興公司內部。除了二期工程,在檳城還將上馬一個鋼鐵廠,並且對冶煉技術進行總結與改進。在這之前的鋼鐵缺口將由漢冶萍鋼鐵廠供應,目前年產鋼近7萬噸、鐵礦50萬噸、煤60萬噸,佔清政府全年鋼產量90%以上。四明銀行與中國通商銀行不僅幫助漢冶萍將之前的欠款全部還清,還陸續貸了七百多萬兩白銀。由於漢冶萍的支出大部分在設備購買上面,李秉衡派出人員對漢冶萍的鋼鐵冶煉技術進行指導,並且提供了一整套鋼鐵冶煉設備幫助對方擴建規模。擴建的成本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但是產能卻大大超越之前。

每個月都有三萬多噸的鋼鐵與百萬噸的生鐵進入復興公司的各家工廠,相應的大量的工業用鋼材、船舶、工業設備等出現在復興公司的各個成品出庫口。檳城與坤甸也日漸繁華,成爲了新興的大型城市。

作爲原先蘭芳共和國首都的坤甸,早在數年前就有三十多萬的華人,如今華人人數更是達到了九十多萬,並且坤甸附近地區的復興公司產業中還有數十萬的華工。

當地的土著民漢化比較嚴重,大部分人會講客家話等方言,許多人成爲復興公司的僱員,在婆羅洲各地進行森林砍伐、採礦、墾殖等工作。隨着漢化教育與通婚,這些人的後代都將成爲土生華人的一分子。

至於那些曾經在荷蘭入侵蘭芳共和國時期背後給蘭芳捅刀子的土著部族與對華人敵視的頑固分子,到時候回報他們的將是嚴厲的懲罰。

第348節 北大倉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249兩大殺器第152節 不值一提的勝利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三節 下杭州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573節 滅絕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346節 引進外資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五節 圍殲第530節 賑災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508節 第一槍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483節 釣魚島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411節 讓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二節 懲奸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351節 公使團密會第452節 中亞種族仇殺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395節 殺俘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296節 無恥的封侯封王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61節 美國佬幫了大忙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519節 恐嚇第509節 香港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
第348節 北大倉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249兩大殺器第152節 不值一提的勝利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三節 下杭州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573節 滅絕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346節 引進外資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五節 圍殲第530節 賑災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508節 第一槍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483節 釣魚島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411節 讓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二節 懲奸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351節 公使團密會第452節 中亞種族仇殺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395節 殺俘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296節 無恥的封侯封王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61節 美國佬幫了大忙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519節 恐嚇第509節 香港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