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

日本所日益表露出來的法西斯獨裁。開始刺激到英美兩國。

這讓兩國開始產生普遍的擔憂,認爲日本正在日益脫離控制。

日本廣田弘毅當局公然叫囂,日本要用戰爭來奪回失去的一切。

英美當然不會允許日本走上再次發動對外戰爭的不歸路,日本這是在冒險,是在自取滅亡。

在他們看來,日本還遠遠沒有壯大到能夠發動一場戰爭的地步。

這段時間,英美兩國的外交人員頻繁的往來於本土與日本之間,希望能夠干預日本的政治,避免日本走向戰爭的深淵。

英國內閣最快很是頭疼,既要面對歐洲大陸的風起雲涌,還要安撫日本,並且爲那位風流倜儻的愛德華八世擦屁股。

對於這位英國國王的風流與任性,李秉衡也是多有耳聞。

在英國,這位國王可是個笑料與傳奇色彩的鬧劇中心人物,早在他14歲在達特茅斯學院就讀時,他就因爲學校裡的學生常常踢他而哭泣。

爲什麼單單隻有小親王到這種粗魯的待遇?後來學生們才勉爲其難地承認——等畢業後進皇家海軍,可以很得意地向別人誇耀:他們踢過國王!

這位國王不僅挨踢,而且還是個御姐控。

他早年不斷的與一些已婚女發生戀情,包括弗麗達?達德利?沃德、佛奈斯侯爵夫人及華里絲?辛普森,辛普森夫人已兩度結婚,當時還有丈夫恩尼斯特?辛普森。

最近這位英國國王一直在謀求迎娶辛普森夫人。爲此而與家人甚至是內閣作戰。

這位風流而有個性的御姐控國王,最後當然是固執己見的退位,成爲第一個主動退位的英國國王。

這真是個多事之秋,西班牙內戰轟轟烈烈的同時,日本又開始了內戰,讓英國國內一片忙亂。

在北海道成立的阿依努民主共和國一直沒有得到日本的承認,也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除了帝俄與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

1936年9月5日,日本廣田弘毅內閣向阿依努共和國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立即取消對南部北海道的軍事行動,並且解散政府,接受日本陸軍的進駐。

帝俄方面估計日本下了決心要徹底光復北海道島,甚至不惜與帝俄一戰。

很顯然,日本有着自己的訴求,也有着自己的目的。

日本正在加緊與蘇俄聯繫,爭取對方的支持,希望兩國能夠結成軍事同盟,並且發動對帝俄的戰爭。

兩國有着一致的敵人,當然,中國也有參戰的可能,但是中國卻要考慮再次與英國交戰的可能,英國也好,美國也好,都不願意看到中國進攻日本本土,也不願意看到這場戰爭。

這是個錯綜複雜的局面,日本反正是破罐破摔,再亂些也無所謂。

從明治年間的日本政府實行強制同化政策以來。阿伊努人已經過了數十年的受歧視、被剝奪的生活。要讓日本政府和日本社會尊重並承認阿伊努人作爲一個少數民族的存在,恐怕大和民族的文化、心理及他們放不下來的“面”,都不會讓他們這樣做。

現在這些劣等民族居然能夠侵吞日本的土地,還在北海道建立了共和國,這實在是無法容忍的事情。

在這樣一種民族感情的驅使下,日本悍然發動了戰爭。

9月21日,日本陸軍第二師團與第七師團增援北海道,向阿依努軍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由於阿依努人總人數不過十多萬,這還是混雜了與其他民族的混血,所以只保留了兩個旅的兵力,其中部分還是僱傭兵。

阿依努軍隊節節敗退,或者說,爲了保存實力,不得不大踏步的戰略後退。

日本軍隊對來不及撤退的阿依努平民揮起了屠刀,進行了血腥的屠殺,短短的兩週內,兩千多名阿依努人死於非命。

這經過曝光後,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指責與痛斥紛紛而來,但這並沒有給日本造成任何的壓力。

相反,這更加堅定了日本收回北海道的決心。

帝俄反覆多次警告日方。立即停止侵略,中國與南華也先後發佈聲明,要求日本結束這種慘無人道的蠻橫行爲,並且將和平帶給阿依努人。

隨着日軍繼續北向,遭到了激烈的抵抗。

當地的華人移民與俄羅斯移民也紛紛武裝起來,幫助政府軍對抗日本陸軍。

這使得阿依努共和國能夠苟延殘喘,由於投鼠忌器,日本陸軍也不敢過分的殺戮華人與俄羅斯人。

但是,這並不妨礙帝俄首先作出反應,帝俄派出了多艘軍艦以及部分陸軍,以護僑的名義進入了北海道。

阿依努共和國也呼籲國際社會給予援助,幫助抵抗日本的侵略。

帝俄與中國、南華都在考慮派出志願軍,幫助弱小的阿依努共和國,儘快結束戰爭。

當然,這是個藉口,李秉衡巴不得戰爭規模升級。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日本不斷的謀求與德國、蘇俄結盟,來對抗帝俄與中國的威脅。

當然,希特勒還是對中國抱有好感的,不想介入日本與中國的矛盾之中,德國可不想因爲日本的關係,結下中國與南華這樣的強敵,雖然並不接壤,但是德國對東方兩強還是頗有仰仗的。

英美等國也保持了剋制,並沒有向帝俄與中國施壓,只要戰事保持在北海道,不是日本本州島,那麼讓日本人吃點苦頭也是好事情。

只有這樣,才能讓不可一世的日本認識到法西斯並不能救日本。只有加速向英美靠攏,才能得到拯救。

“我們誓死抵抗到底,作爲一個被壓榨數十年的民族,我們阿依努人有着自己的尊嚴,我們將爲了民族的未來誓死作戰。”

阿依努共和國態度堅決的發佈了抵抗命令,並且實施焦土政策,堅壁清野,用來對抗日軍。

這倒是個好辦法,日本經濟實力落後,並不能堅持長時間作戰,收縮防守,擴大日軍的進攻面積,拉長對方的補給路線,這也是好辦法。

戰事就這樣的僵持下來,在帝俄三個師的兵力進入北海道之後,戰事開始焦灼,日本陷入了是否與帝俄全面開戰的焦慮與爭議。

事實上,中國與帝俄簽訂了戰略同盟關係,也就是說,如果日本要與帝俄作戰,勢必要多上一個敵人,中國。

雖然日本非常甚至是極度的渴望中國大陸的土地,但是此刻日本政要們並不是傻。強大的中國不是日本能夠挑戰的。

1936年底,日軍沒有再繼續取得進展,但是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將阿依努人以及其他民族移民壓縮在了北部北海道。

這個年過的很沒有意思,日本人沒有李秉衡想象的那麼瘋狂與大膽。

李秉衡寫意的翹着二郎腿,靠在沙發上,聽着窗外的鞭炮聲,下意識的搖了搖頭,又是一年過去了。

馬上就是1937年,他來到這個世界的三十週年。

從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到五十多歲老人。用不服氣的詞語來說——中年人,往事歷歷在目,好長的一段旅程。

這三十年間,發生了多少的故事,這個世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要是歷史沒有改變的話,應該是日本全面侵華開始了,想到後世的山河破碎,血流成河,南京大屠殺,八年抗戰,他就忍不住的心酸。

但是,這一切都不可能再實現了。

他略帶着些驕傲,有些激動的回憶起這些年來的歷程。

這些與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是他穿越以來最大的財富。

略微出了會神,他又將思想集中到了手中的書上,一本從德國來的書——《我的奮鬥》。

前兩個月希特勒通過特使向他傳達了想要與中國締結產國際的相關條約,他沒有同意,小胡的一系列出手就在不久後,他當然想全面的瞭解一下這個小胡。

小胡的這部著作是一個集國家主義、帝國主義、種族主義、反猶主義和反對民主主義思潮於一體的大綜合,反猶主義是貫穿該書的一條主線。

他認爲猶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雅利安人是優等人種,因此它有權征服和統治其他民族。

該書的另一思想是鼓吹復仇主義。希特勒聲言必須撕毀凡爾賽和約,必須同德國人民的不共戴天的死敵——法國算賬。

他聲言,和約所加給德國的恥辱和仇恨己深深地印入六千萬男女的心坎,變成了一片瀰漫的火焰。

宣傳對外擴張是該書的又一主題,奪取生存空間,擴充領土,征服世界。

他宣稱”將把目光投向東方的那個國家”,“不能用和平方法取得的東西,就用拳頭來奪取。”

希特勒還在書中攻擊議會民主制度,宣傳獨裁統治,反對馬克思主義,宣揚法西斯的理論。

這本書實際上可以被看作是法西斯的理論和行動的綱領,是納粹黨的聖經。它爲希特勒塗上了一層迷人的色彩,迎合了當時廣泛存在於德國的憤懣情緒,因而在納粹政權時期它發行量很大,流傳極廣。

小胡反猶。甚至是復仇主義他不反對,但是這個種族主義有些讓他吃味,要是將來德國征服了歐洲,那麼是不是也要繼續消滅中華民族呢?

李秉衡可不想冒這個險,所以,與德國的結盟,是不現實的,也遭到了他的委婉拒絕。

他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強大的蘇俄,當然不想因爲什麼鳥共產國際開罪了蘇俄。

現在蘇俄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了英國,成爲了世界第四強,也是一大不可忽視的力量。

小胡的算盤打的很好,讓中國來牽制蘇俄,然後他就可以輕鬆的拿下歐洲,爲爭霸世界打下基礎。

但是李秉衡同時也“提醒”了德國特使,那就是,中國願意與德國繼續保持廣泛的合作關係,如果德國與其他國家發生戰爭,中國必定會嚴守中立。

當然,必要的貿易往來時少不了的。

中國的這種立場已經讓希特勒感到振奮,如果將來德國進攻蘇俄,最起碼不會有中國的干涉。

整個1937年,世界格局都在動亂中走過。

到了1938年,世界局勢依然沒有好轉,反而有些險惡起來。

德國表現出來的咄咄逼人,讓英法等國極爲頭疼。

但是更頭疼的是蘇俄,因爲它的戰略位置是最爲危險的。

波蘭是宿敵不說,德國虎視眈眈,希特勒的傾向讓蘇俄高層普遍感到憂慮,加上帝俄一直沒有放棄重回歐俄,中國的態度闇昧,斯大林感到了極度的不安。

爲此,蘇俄向哈薩克斯坦、中國以及帝俄發出了邀請,希望進行會談,重新簽訂條約。

過去的互不侵犯等條約似乎還不夠,期限還不夠長,能夠保險一點,就越能多上一份安全。

畢竟在中國的監視下,蘇俄想要拿下帝俄有很大的難度,蘇俄也不想這麼做,因爲很不值得。

只有後顧無憂,蘇俄才能正視德國的威脅。

雖然這個時候沒有多少人會預言不久的將來會爆發戰爭,甚至是世界大戰,但是戰爭的陰雲始終猶如一塊大石壓在了蘇俄領導人的心頭。

李秉衡也很清楚,如果拒絕蘇俄的請求,必將引起蘇俄的強烈不安全感,或許會將他們推向德國與日本。

哪怕是與虎謀皮,也在所不惜。

畢竟蘇俄仍然遭到歐美的敵視,英美等國巴不得德國侵略蘇俄。

但是另有一個關鍵,在後世的歷史中,正是日本具備牽制美國的能力,所以希特勒與日本結成同盟,與意大利一起成爲了軸心國。

可是在這個時代,日本被削弱到了根本就無法與美國相提並論的地步,即便中國與南華都許諾不會干涉德國,嚴守中立,這依然不能促使德國高層進一步的強硬起來。

雖然從1936年開始,日本的經濟有所恢復,今年更是上了一個臺階,但是這都是英美的強勢介入所硬提升的。

可以說,日本對英美的依賴性很強,德國不具備拉攏日本的條件與實力。

這倒讓李秉衡很是鬱悶,難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就這麼打不起來了?

希特勒等德國高層正是這樣考慮的,日本是個很好的棋,能夠牽制美國的力量,只是現在需要恢復經濟,需要強大起來。

從1937年3月,日本主動在北海道向南撤退百公里,向阿依努共和國示好,日本與帝俄、中國的關係就在緩和。

去年的戰事,讓日本看到了帝俄與中國強勢介入後的危險,現在日本不想冒這個險,它需要等待時機。

1937年3月底,日本也向南華與中國分別訂造了兩艘“長門”級戰列艦,憑藉日本自身的造艦能力,還造不出性能更加優良的戰艦,把“長門”級的最後兩艘放在中國與南華建造,不僅是示好,也是從現實利益考慮。

目前日本建成了“長門”號與“陸奧”號兩艘戰列艦,在中國與南華訂造的兩艘戰艦服役後,日本還打算自建更高一級的戰列艦,也就是堪比中國的“帝國”級戰艦。

當前日本擁有“長門”、“陸奧”以及從美國訂造的兩艘戰列艦,還有兩艘“虎”級戰列巡洋艦,是一支“四二”艦隊,之前的造艦計劃被改的面目全非。

日本也認識到了自身在戰列巡洋艦建造上的不足,以及戰列巡洋艦被實戰所驗證的華而不實性與巨大的缺陷。

等到在中國與南華建造的兩艘戰列艦服役,離《華盛頓條約》所規定日本能夠擁有的最大主力艦噸位就不遠了。

日本上下卯足了勁道,想要臥薪嚐膽,儘快的完成海陸空三軍的更新,才能在將來的對外戰爭中擁有一定的底氣。

目前中國與南華所加起來的綜合實力已經超過了美國,加上帝俄的存在,這讓日本愈發的認識到向西發展的不可能性,日本需要更改大陸政策。

李秉衡手中握有王牌,那就是鈴木千城,以及在日本潛伏起來的紅色力量。

鈴木千城被認爲是下一代的接班人,日本未來的希望。

如果中國與南華、帝俄能夠支持日本向東擴張,那麼日本極有可能與德國結爲同盟,爭霸世界。

將來依靠德國的力量,未必不能回過頭來對付中國與南華,至於帝俄,有着蘇俄這個不確定因素。

李秉衡並不怕養虎爲患,日本並不能給中國與南華帶來實質性的威脅。

他的毒氣彈計劃一直沒有放棄,而且,原彈也於去年爆炸成功,現在正在研製氫彈等威力更加巨大的核彈。

這給了他極大的鼓舞,推動二戰,但又從二戰中漁利,這是最好的辦法。

德國與日本一樣,都在不斷的擴充實力,等待着最佳的時機。

英美卻毫無所覺,依然在不斷的幫助日本進行經濟建設,也許有一天,日本與英美交惡,恐怕洋鬼們哭都哭不出來。

只怕到時候爲了英美那絕大的債務,日本也會反戈相向,畢竟不用還債,是件無比美妙的事情。

在這樣的態勢下,李秉衡開始放鬆了對日本的封鎖,讓日本的實力不斷的壯大起來。

彷彿在爭分奪秒似的,各國都在埋首於經濟建設,加大了在軍備上的投入,一場更爲猛烈的暴風雨正在醞釀中。(!)()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254節 屠殺令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503節 特斯拉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254節 屠殺令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476節 重逢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565節 吞併奧地利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254節 屠殺令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573節 滅絕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261節 美國佬幫了大忙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158節 美洲華人要用槍炮說話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五節 圍殲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285節 西康建省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254節 屠殺令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503節 特斯拉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254節 屠殺令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476節 重逢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565節 吞併奧地利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254節 屠殺令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573節 滅絕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261節 美國佬幫了大忙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158節 美洲華人要用槍炮說話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五節 圍殲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285節 西康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