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節 糧食危機

威廉二世對於李秉衡提出的,只要同盟國堅持到嘔,年英日同盟約滿。而英國拒絕將日本剔除出協約再陣營的話,那麼南華與中國會考慮加入同盟國作戰,這讓他感到振奮與激動。

中華聯合艦隊的勝利,震驚了整個世界,改變了遠東的格局。

加上“鯊魚艦隊”這個攪局者,可以牽制英美的海上力量。

德國公海艦隊到現在實力未動。並且已經縮小了與英國主力艦隊的差距,如果不是美國海軍的拔刀相助,威廉二世甚至已經在考慮是否主動挑起與英國主力艦隊的決戰。

可以想象,如果中國與南華加入戰爭,那麼美國不得不選擇保衛本土。防衛太平洋,美國遠征軍只能選擇回微本土防禦。

從遠東到中近東,再到地中海,中國與南華有能力將大英帝國的核心殖民地置於險境。

威廉二世冷笑着,出了嘲諷般的冷哼,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的供給。甚至連北非也炭可危的大英帝國,還能依靠什麼來抵擋德意志帝國的雷霆萬鈞。

中國與南華的百萬陸軍實實在在的可以爲戰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現在整個世界最缺乏的不是重炮,不是毒氣彈,而是步兵。

中國有5萬萬人口,一叮,龐大的兵源基地。

失去了海軍的日本,已經無法給中國與南華造成威脅,加上沒有了俄羅斯這個後患,誰都不願意來招惹這個對手。

中國南華集團值得拉攏。也值得威廉二世去履行這個約定,堅持到蚓年。

對於這點,威廉二世充滿了自信。沒有人能夠擊倒德意志帝國,除非是它自身不想再繼續戰爭。

李秉衡仔細分析過,德國無法堅持下去,主要原因便是:西線消耗戰積累的巨大損失;多條戰線上的流血犧牲;封鎖造成的緩慢而無情的經濟壓力;食物短缺和厭戰情緒;布爾什維克的破壞和宣傳;自由主義者對德國君主**的不滿。

實際上,德國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了,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將是德國頹勢明顯而協約國開始佔據上風。

雖然德**隊仍然驍勇善戰,但是盟國的成敗直接決定着他們繼續戰鬥下去的勇氣。

李秉衡並沒有把握,土耳其與奧匈帝國能的像德國那麼宴挺。

對於他來講,同盟國勝利也好,戰敗也好,並沒有太大的干係,他只想徹底解決日本的威脅,從此可以專心於國內的經濟建設。

英國在亞州的殖民地也好,法國的越南也好,他並不感興趣。

只有一個澳大利亞讓他有些左右爲難,但是,從後世的經驗來看,經濟侵略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德國真的能夠堅持到英日同盟約滿,那麼李秉衡有把握可以迫使英國將日本剔除出協約國陣營。因爲一個自保都成問題的日本無法給歐洲的戰爭帶來任何的幫助。

香港問題,也可以在那個時候來一併解決。

關鍵是,德國能夠堅持到旺,年嗎?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李秉衡自己也很沒有底。

他沒有能力去主導德國的戰略傾向與國內的各項戰時綱領,只能依靠不斷的努力去推動。

德軍總參謀部制定戰略所依據的是好大喜功的幻想和德國“越一切”的妄自尊大的觀念。

德國同半個世界打了仗,它的軍隊顯示了勇敢、遵守紀律和無與倫比的戰術技能,擁有魯登道夫這樣的戰術大師,胡蒂爾這樣具有遠見卓識的將軍,霍夫曼這樣的戰略家。但是當時及後來重大而突出的弱點是要求德國士兵達到不可能達到的目標,一個出自君主**集團睥睨一切的目標,出自幾乎是輕蔑地過低估計敵人的目標。

德**隊依然爲着給了美國佬當頭一棒而沾沾自喜,沒有認識到洶涌而來的美國人身後,是大把的美元。大量的人口以及世界第一的工業。

進入舊舊年後,世界範圍出現了糧食危機。

糧食,已經成爲了影響戰爭走向最爲重要的物資。

這得益於李秉衡“喪盡天良”的“農業恐怖主義”爲了這些行動而付出的資金,在糧食價格不斷上漲之後,已經全部收回,並且爲糧食出口大國中國與南華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協約國的水稻主要來自中國、南華、印度與亞洲殖民地。

小麥則來自中國、美國、印度、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等國家,過去俄羅斯也是小麥生產大國,可是現在俄羅斯內戰使得俄羅斯到處都是糧食

機。

再玉米生產,美國是世界第一,其次是中國、南美諸國、南華、印度。

除了玉米生產,其他糧食出口大國第一的位置,都已經被中國佔據。

可以說協約國最爲依賴的便是美國與印度,其次便是澳大利亞與加拿大。

不過印度的糧食生產已經跌至開戰前的劈,西班牙流感帶給印度人永生難忘的噩夢般的回憶,也使得印度緊缺勞動力,尤其是健康的勞動力。加上農業病蟲害的泛濫,印度的糧食出口成爲了協約國的心病。

澳大利亞也是重災區,英法在亞洲殖民地同樣如此。

美國與加拿大略微好些,

而糧食生產大國中國與南華也隔三差五的便要通報“自然災害”與“糧食減產”但是世界上各大糧食黑市上的糧食大部分都是中國與南華提供的。

可以說,整個世界還沒有從西班牙流感與各種疫病以及農業病蟲害中恢復元氣。

中國歷史上的每次皇朝更替尤其是外族入侵,都是自然災害頻安年代。

世界也有定論,地球每過一定年限,便會進入小冰河時代。造成自然氣候怪異,大旱與洪滿災害加上病蟲害。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地球明顯是處於多災期。

這讓糧食生產大國美國感到了擔憂。畢竟,繼續這麼下去,糧食價格走高,將會給戰爭帶來不可預測的變化,也會給各國政局帶來動盪。

近期中國與南華同時開始實施糧食出口管制,並且嚴厲打擊投機倒把與囤積居奇,政府以保護價格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

這不僅意在提高農民收入,也是進行合理的調度。

以糧食出口爲手段,迫使協約國做出外交讓步,並且繼續促使國外糧食價格的攀升。

中國更是宣佈建立糧食儲備計劃,將會實施大規模的糧食存儲,以備不時之需。

這更加使得國際糧食市場充滿了動盪,而糧食黑市則日益火爆。

中國生產的糧食光是出口至同盟國以及俄羅斯內戰三方,就能賺個盆滿鉢滿。

英法等國接連提出抗議,要求中國立即取消糧食出口管制,禁止在國際糧食市場上投機倒把,賺取高額利潤。

不過中國政府以糧食儲備的名義拒絕。中國向來是自然災害頻的國家,受自然災害荼毒也最爲嚴重。考慮到目前地球處於“自然災害高時代”中國政府提前備戰抗災。

中國各地的報紙也開始了長篇累犢的宣傳,普及抗災知識。

南京政府也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同時建立了防災制度,在各地進行緊急演練。

李秉衡早就想建立自然災害防範與應急體系,將自然災害生後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從檻到,既年,黃河也曾連續九年生漫決,詣活黃水始終浸淹着黃河下游數省的廣大地區。由於新河道大部分河段均流經山東省。山東也因之而成爲黃患最嚴重的地區,據統計,該省在改道後的歷年中。決口成災的年份就有籃年之多,大小決口總數共達奶次,平均每年決口婦次,相當於改道前的舊倍;決口成災面積共計咕6縣次,年均以3縣次,爲改道前的7位。”

“頗年漢江全流域性大洪水、!勸年7月長江上游大洪水”口5年晉西大洪水”檻年6月皖淅大洪水”毖5年珠江流域大洪水”既年8月直隸滌河大洪水”毖8年8月奉天大洪水、舊年7月晉北大洪水以及名咕年8月山西南部大洪水,其中舊力年的長江大洪水是該流域既餘年來最大聯一次洪水。”

“奶至蜘年間生在黃河流域的特大旱災即“丁戊奇荒”竟餓死病死,勁餘萬人,災情之慘酷。不僅爲有清一代所僅見,在中國幾千年的災害史上也是極爲罕見的。而當時受災較輕的晉北地區,十三年之後即,糾孫拋年終於再罹浩劫。兩年之中就有,兇萬人淪爲俄輝。”

“蛇年至奶年冬季,據考證即是過去,殉年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最寒冷的年份,整個淮河以南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

“從到舊口年,我國共生7級以上的地震舊次、死亡千人以上的地震。次、死亡萬人以上的地震2次,其中尤可值得注意的是蜘年7月,日在甘肅階州生的里氏8級大地震,僅震中的階州、文縣有數據可查的就有4萬餘人被壓斃或被有可能是地震引起的洪水吞沒。”

李秉衡授意各大報紙宣傳清末這個自然災害頻年代對國家造成的損失,以此來警醒國人,不要沉浸在太平盛世之中,更是意在搪塞糧食出口管制帶來的反彈。

大舟從舊世紀初開始,中國各的的自然災害即相繼呈現加度展的態勢,至三、四十年代顯著增加,而且愈演愈烈,大洪水、大地震、大早災、大瘟癮、大風、奇寒似乎不期而遇地匯聚在一起,交相併,並在七八十年代達於極點。

李秉衡特意從“南海王子”上的電腦中查到了這些資料,現這一時期導致萬人以上人口死亡的重大災害,綜括起來計有刀次,死亡人數!歹旭灘人,而從到州年的刀年中這樣的災害共昭次,死亡總數爲,切強碧人。

這個數字公佈於衆之後,掀起了陣陣熱潮,導致國人紛紛關心政府對自然災害預防與應急進行的努力。

“國家興盛來之不易,前途漫漫,當不忘根本,時刻警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可因爲一時的繁榮而固步自封。”

事實上,李秉衡並不滿意中國的繁榮程度,後世的蘇俄只用了兩個,五年計劃,…幾淺了強國道路。而中國得天得厚的時代條件。牽今沒有安刪技尚華那樣的大飛躍,這實際上是過去的慣性阻力導致的。

他依稀記得叨年有海原大地震,所以藉着這個機會開始進行自然災害防範與應急體系上的構建工作。

其實中國正在處於一個自然災害稀少的間歇期,直至刃年代,纔開始略微反彈。

後世的中國正是在這個時期有了寶貴的展機會,成就了黃金十年。使得日本在刃年代中國重新出現自然災害頻後斷然入侵。

唯一不足的是。這個時期地震開始變得潁繁。

海原地震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朽級,震中烈度口度,造成了力多萬人的死亡。

海原大地震還在全國範圍內揭開了一個相當長的地震活躍期的序幕。後世的資料顯示,從既年開始直至李秉衡穿越前,是中國近代沏年來來繼,暇口田年之後出現的第二個地震活躍期。(比如漢川大地震與青海玉樹大地震)

所以,對地震的預防與應急體系的建立迫在眉睫。

建立糧食儲備計”有着多層意義,不僅是防範災年的糧價波動,保護農民利益,也有着深層次的意義。

比如掌握國際糧食價格走向。防範外部糧食危機對國家的傷害,使得中國糧食市場化且避免風險。作爲外匯儲備的有力補充,更爲重要的是,在這個糧食缺乏的年代,這更是一招好棋。

現在世界上已經有不少地方由於缺乏糧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比如日本,目前無法從朝鮮與臺灣得到糧食,造成的糧食危機更加的嚴重起來。

餓陣遍地,隨處可見餓死的日本國民,但是國家卻無可奈何,沒有任何的辦法來挽救。

美國援助的糧食畢竟有限,而且,過去幾年的缺糧時日本大量依賴於中國,導致中國停止對日本出口糧食之後,日本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辦法,猝不及防,幾乎格入崩潰。

沒有糧食吃,只一個字,慘。

整個舊侶年,可以說是日本民衆搶米的一年,因爲搶米而引的暴動與慘劇數不勝數。

日本民衆的貧困程度也達到了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地步,幾乎就是水深火熱之中,離地獄一線之隔。由於日本經濟的困頓,使得日本政府爲了走出經濟低谷,不遺餘力的扶持壟斷資產階級以及大地主,走歐州道路。

農村中地主佔有全國一半左右的土地,而溉的農民沒有一點土地。或者只有很少的土地,富者田連陣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成爲日本農村中階級對立的一個尖銳對比。

近年來,日本地主向農民徵收地租,採用最落後的實物地租形式。不論豐年或歉收,農民要把全年收穫的一半甚至引4向地主繳租。由於地租高昂,加上生產技術落後,日本農民通常只能向地主租入小塊土地進行耕種。其結果是日本農業生產力得不到展,廣大農民羣衆不能不長期掙扎於飢餓線上。

加上李秉衡指示的“農業恐怖主義”在日本大地上樂此不疲的進行着播散,日本農村狀況進一步惡化。

所有的一切,都在推動着日本向着軍國主義的道路展。

封建錄削即使在城市工業中也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在工廠裡還保留有實物工資和以勞役償還債務的制度;對女工和童工的殘酷錄削,更是資本家降低成本、獲取高額利潤的主要手段。

尤其殘酷的是在工業中廣泛地採用奴役性的包工制,工人等於是奴隸一般,讓底層民衆充滿着絕望。

如果說過去李秉衡的佈局摧毀了日本經濟繁榮的根基,那麼,日本的壟斷資本家與蕃閥勢力、地主階級,則是回過頭來依靠向日本國內民衆的吸血而繼續存活下去。

李秉衡之所以不遺餘力的繼續在糧食問題上卡住日本,就是想要進一步挑起日本的內部矛盾,讓日本的那幫吸血鬼們能夠得到應用的對待。

在政治上,日本是一個以天皇爲中心的**主義國家。天皇制度在日本形成了一套軍事的警察的官僚機構。它一面依靠着地主階級,另一面又依靠着資產階級,代表着這兩個錄削階級的利益,奉行着有利於這兩個錄削階級的政策。

日本天皇是名義上的最高元。他有權頒佈和批准法律,召開和解散議會,對外國宣戰或媾和,任命和罷黜國家重要文武官吏,做軍隊的最高統帥,等等。其實。天皇不過是按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意志來辦事,並沒有什麼實權。

真正統治日本的是壟斷資本家、封建軍閥和大地主,他們靠着天皇制度這一**統治的國家鬆器,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像一座大山似地壓在廣大的日本人民的頭上,殘酷地奴役、榨取着日本人民。

沒有了糧食,加上糧食缺乏而導致的生活必需品物價飛漲,日本的國民越來越走投無路,只能選擇起來反抗。

如果說去年只是搶米騷動,那麼。今年呢?

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503節 特斯拉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551節 和平了第484節 日本之牢籠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376節 帝制風雲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483節 釣魚島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573節 滅絕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51節 和平了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434節 政敵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290節 空降兵第124節 冤案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520節 李秉衡是朝鮮人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106節 盟友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519節 恐嚇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529節 終於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285節 西康建省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510節 渾水摸魚
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503節 特斯拉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551節 和平了第484節 日本之牢籠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376節 帝制風雲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483節 釣魚島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573節 滅絕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51節 和平了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434節 政敵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290節 空降兵第124節 冤案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520節 李秉衡是朝鮮人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106節 盟友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519節 恐嚇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529節 終於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285節 西康建省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510節 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