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節 哲裡木盟

河名稱來源自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溫泉。溫泉水流入武烈,舊,武烈河下游在承德市內的部分,在當地冬季寒冷的氣候下也不結冰,蒸汽蒸騰,所以被稱爲“熱。河。

自從張紹增直屬的東北軍區第三師也就是即將改編爲中華民國國防軍第十一師入駐熱河之後,這裡就成爲了南下直隸的軍事基地。

同時吳祿貞也準備在熱河駐守三個師一個軍的兵力,既作爲奉天的南部屏障,又能向西鉗制內蒙古。

同時他們也肩負着一個任務,就是接納從陸路到東北謀生的移民,一旦發現袁世凱北洋集團有從中阻撓的現象,那麼他們就要時時作出南下攻擊的樣子。

現在民國政府號召開發東北與西部,鼓勵向這些地方移民,尤其是東北,雄心勃勃的李秉衡政府提出了十年之內向東北移民兩千萬人口的計劃。

民國政府準備將綏遠歸還給陝西,將熱河、察哈爾與哲裡木盟併入奉天省,將奉天首先作爲大開發的起點。

其中不僅奉天省的幾個城市列入了重點開發行列,哲裡木盟也是地區,在後世,它被稱爲通遼,工業重鎮。

鞍山在後世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目前還不具備進行大規模工業佈局的條件,這裡離日本控制的關東州太近,在沒有能力與日本決戰前,哲裡木盟等東北西部地區成爲了開發的首選。

目前哲裡木盟草原面積爲四百萬公頃,佔全盟總面積的六成多,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4口萬頃,還有林地和宜林地近勁萬公頃,在後世,哲裡木盟土地肥沃,是重要產糧區,被譽爲內蒙古糧倉。

哲裡木盟有較豐富的地下礦產資源,蝶炭儲量極爲豐富,哲盟北部的霍林河蝶田總面積盼平方公里探明優質褐煤儲量爲,羽億噸是我國最大的露天蝶礦之一。此外還有儲量在刃心功萬噸的小蝶礦多處。

這個時代也好,東北起步的工業基礎也好,都要從煤鐵着眼,加上一戰對煤鐵的需求更是今天文數字,開發哲裡木盟的煤鐵資源勢在必行。

在哲盟西部開魯縣境內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其四陷總面積爲魄刃平方公里。哲盟硅砂儲量大,分佈廣,發展玻璃工業有着巨大的資源優勢。哲盟探明石灰岩儲量達2舊億噸,建設大中型水泥廠,開發建材行業有廣闊的前景。

這些都是即將能派上用場的,可以預見,這裡將來將會興辦起大量的水泥廠與玻璃廠,將來鋼鐵產能上去之後,石油資源也可以逐步進行開發。

哲盟境內有大小河流昭條,可以在一些重要地點修建大小水庫,不僅可以作爲水利資源,而且還可以魚類養真。

這裡作爲工業城市的條件得天獨厚,李秉衡決意首先在這裡進行工業基地建設首批城市之一。

同時,這裡也將是未來的鐵路樞紐城市,關係重大,已經有相關的論證在進行,只要資金到位,很快就能開始修建。

李秉衡打算先修建秦皇島到奉天的鐵路,經葫蘆島、錦州,中間修建經盤錦到遼陽後世的鞍山的支線鐵路,同時修建奉天到哲裡木盟也就是通遼的鐵路,這兩條鐵路將是首批要建設的東北鐵路。

不但這兩條動脈耍修,奉天到遼陽、撫順、本溪這幾個城市的快速鐵路也要修起來,尤其是奉天到後世的鞍山地區,直接忽略南滿鐵路,以免受制於小日本。

將來還要修通遼到吉林通化等地的鐵路,通遼到齊齊哈爾的鐵路,甚至是通遼到北京的鐵路,所以這個地方也是重中之重,需要全盤考量。

讓誰來出任奉天省長,也是個需要再三權衡的難題,各方都在爭取這個空懸的位置,不過李秉衡心中早有成算,只是還沒有把握這個人是否願意出仕。

溫生才馳騁在如畫般的烏蘭布統草原上,從來沒有感到騎馬飛竟是如此的樂趣無窮,不管是任意飛馳,還是勒馬四顧,或是緩步慢行,牽着馬走在湖邊,心情無比舒暢。

烏蘭布統草原位於克什克騰旗最卉端,與塞罕壩林場隔河相望,距北京只有勸多公里。烏蘭布統是滿清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因康熙皇帝指揮清軍大戰噶爾丹而著稱於世。

這裡屬丘陵與平原交錯地帶,森林和草原有機結合,既具有南方優雅秀麗的陰柔,又具有北方粗擴雄渾的陽網,兼具南秀北雄之美。

望着一望無際的草甸子,溫生才的胸中生出無限的豪情,“天似彎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不錯,我如今纔算知道草原民族的豪放來自於何處。若是我沒有生在粵地,而是做了個草原上的漢子,不知有多自在。

向來老成持重的他竟然縱馬飛奔起來,揚鞭大笑,在高高的草崗子上舉目遠眺,大喊道:“壯哉,中華,美哉,中華眼中竟閃現淚花,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隨行衆人紛紛躍馬縱上草崗,涼風拂面掠過,心頭一陣清爽。環顧四野,在茂密的你淵池子七,點綴着繁旱般的野花乃大片大片的白樺林。強心肌。層層疊疊的枝葉間,漏下斑斑點點的日影。

遠處閃着光彩的幾條河流蜿蜒曲折,靜靜的流淌着。牛羣、馬羣、羊羣羣棲覓食,放牧人粗擴的歌聲和清脆的長鞭聲,融合着悅耳動聽的鳥聲,更給樸實的草原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溫生才指着眼前無邊美景慷慨激昂的說道:“這如畫江山,動人國土,如何能爲外寇所覬覦,如何能爲外虜所踐踏,似此般土地,我堂堂中華不知多少,如今許多都爲洋夷所侵吞,我輩當奮起,不讓我中華國土再爲外人所奪,當全新振作,將來一一奪回我中華國土。”

“壯哉,中華。美哉,中華

隨行衆人紛紛仰天大喊,彷彿要將胸中的怒氣一瀉而空。

遠處馬蹄作響,一騎飛馳而來,遠遠喊道:“練才大哥,打聽到了,他在呢,就在將軍泡子。

溫生才大喜道:“那好,我們就在將軍泡子過夜

揮手勒馬,一行人絕塵再去。

他們從大同出發,先到了承德,打聽到要找的人來了烏蘭布統牧場休養,一路尋了來,不過草原廣闊,要找人的確是難了些。

一聽到有了消息,溫生纔再顧不上流連忘返,心急火燎的往將軍泡子趕去。

一直到夜幕降臨,終於在將軍泡子邊上的大窪子裡找到了一個規模頗大的村莊,連綿不絕的蒙古包,加上連綿起伏的樹林中帶着北方風格的土屋房子,據說想要找的人就住在這裡。

溫生才讓他們拉起蒙古包,自己則信步在泡子邊走着,遠處篝火旁正在進行摔跤比賽,他遠遠的看着,彷彿看着一個夢中的世界。

這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與凡塵毫不沾邊,多麼希望這裡的人們一直這樣生活下去,不要受到太多的干擾,可是,對這片美麗的土地充滿着貪婪慾望的外敵會放過他們嗎?

他信步過去,在人羣中坐下,圍坐在篝火旁欣賞如泣如訴的馬頭琴和抑揚悲壯的蒙古長調,細細體味寂靜草原之夜浪漫情趣與眼前的熱鬧景象交相輝映,耳旁隱約傳來風吹蘆葦的沙沙聲,竟然撥動心絃。

他想起那位彼此交心的老朋友,聽說那位老朋友自從清帝退位後便將任上的事務奐託別人,自己來到草原上休養。可是拒絕看病與服藥,導致病情加有

這位老朋友,便是之前任熱河都統的錫良,滿清官僚中除了趙爾豐,他唯一堆崇備至的人物。

,吶年2月,錫良被授爲欽差大臣,總督奉天、吉林、黑龍江東三省的事務,他一上任就親自進行考查,目睹了當地利權外溢、財政艱窘的困境。爲挽救日益危急的局面,錫良多次上疏朝廷,提出了以開設銀行、移民、設治、分防、通道等內容爲主的解決東三省存在的諸多問題的方案。

不僅如此,錫良還意識到當時的東三省由於不能掌握鐵路擴展利權而受到日俄侵略者的挾制,這就意味着東三省的實權實際上已經被外寇所控制。這是關乎國家主權的大事,錫良於走向清廷提出了向美國借款的建議,這樣做既解決了清廷無力支付修路鉅款的問題,又在勢力上牽制了日俄的囂張,可謂“一舉兩得”。然而,由於清廷的腐敗導致機密被泄,此舉最終未得以實施,錫良爲此憂憤交加,多次舊病復發。

自從南京方面高調向德國與美國等國家大借外債之後,沙俄與日本更加的上躥下跳,甚至發出了戰爭威脅,想阻止德國與美國資本進入東北,就跟當年一樣。

錫良在草原上修養的同時,也在關注着事件的進展,如果最終能夠達成,那麼也算了了他的一樁心願,只是南京方面如此高調,又走了當年保密不嚴的老路,恐怕要有反覆。

悠長蒼涼的馬頭琴又奏起悲壯莫名的老調,讓他的眼中多了幾許迷茫,國家的形勢讓他越來越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他痛恨將清帝逼下臺的袁世凱,對他與列強勾結的卑鄙手段深惡痛絕,又在南方政府身上看到了幾許希望,不過卻又心生疑懼。

對於那些只知道破壞不知道建設的革命黨人,他一直是敬而遠之的,袁世凱在北京篡權之後,他更是心灰意冷。完全看不到光明所在。

李秉衡上臺後,他開始得持了強烈的關注,即便一連串的動作讓他看不清目的所在,但他多少還是抱着幾分希望。

這些都源自於一位多年未見的朋友,那個黑黑瘦瘦自己坦誠自己是革命黨的年輕人。

他跟溫生纔可以說是忘年之交,雙方在雲南多有合作,彼此信任,甚至忘了他革命黨人的身份,畢竟,在他看來。像溫生才這樣的革命黨人太少了,如果革命黨人都是這麼知道建設,顧全大局的,那麼他是有信心的。

泡子邊吹起清澈心扉的晚風,波光中隱藏着不可知的深沉。久久的讓人失神,暫時忘卻身在何處。

“清弼兄,好是悠然自得啊!莫非就此與世隔絕下去?”

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公劍尖。只亞溫生才負着年。微笑着看着他黑黑的發難以壓抑的喜悅之色。

“練才,是你,你,你竟爲何來此?”

溫生才哈哈大笑,乾脆在他身邊坐下,指着眼前的將軍泡子夢幻般夜景,說道:“特爲我中華大好河山而來,特爲我東北各族人民而來,特爲老大人而來。”

錫良連連擺手,說道:“當不得,當不得,我如今不過是山野一草民,滿洲夷種,你爲我來此,恐遭非議。”

雖然內心充滿着矛盾與痛苦,但是顯然溫生才的到來還是給他帶來了許多的感動,兩人相交年餘,沒想到竟然能在將軍泡子見到他,看樣子,還是專門爲自己而來。

他最爲憂心的不是別的,乃是如今的時局對數百萬旗人而言,充滿着集慘與動盪。

清帝退位後,袁世凱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迅速出臺了除皇室優待之外的旗人處理辦法,在政治上,滿洲的八旗軍隊被解散,貴族學校被撤消,民族的特權被取消。經濟上,滿洲官員沒有了俸祿,八旗兵沒了餉銀,滿族百姓甲糧被停發,王莊旗田被丈放。在住區上,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滿族營業居住等限制一律免除,皇城圍牆被拆毀,旗人住區被衝破,逐漸出現各民族雜居局面。

這樣,滿族終於從清朝時候中華民族的一個。特權民族,淪落成爲了中華民國中的一個普通的甚至是地位低下的民族。

這些錫良都能接受,但他不能接受國人時評對滿人的喊打喊殺,滿人不但成爲了尖銳的社會問題,也成爲了各方都不願意背的負擔。

這個時候的滿族人民,尤其是北京的旗人,面臨着兩個重大問題,就是民族歧視和生計困難。

實際上,早在清帝退位之前,北京下層旗人的生活狀況已經非常窘迫,據清末文廷式的《聞塵偶記》記載,當時“屯居之旗人,京東、京北一帶,大半衣食無完,困苦萬狀。即在城內者世家驕侈無度;其貧薄者,則借債無門,謀生乏術”又限於成例不能出京四十里。

區區甲糧不足瞻一口,何論家人,於是橫暴者流爲盜賊,無賴者則墮爲娼優,比比有之侖”

可見無論什麼時候,遭受苦難的都是下層勞動百姓。對北京旗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困苦還能忍受,更多的還有精神上的痛苦。正是因爲有了民族歧視,他們的生計問題才更難解決。另外改朝換代之後,原先的上層旗人也逐漸失去了經濟和政治優勢,淪落到底層中來。有的即使還有經濟上的優越,但是政治地位已經一落千丈,就更容易遭受到歧視。

袁世凱雖然還能執行之前談妥的規定“王公世爵,概仍其舊。”但走出於當時政治的需要以及民族的偏見,各種書報刊物充斥着歧視滿族的宣傳,許多街談巷議流露排滿的情緒,滿族人的地位和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因此很多滿族同胞被迫改變姓氏,隱瞞自己的民族成份。

溫生才按着他的手,動情的說道:“老大人爲何在此地放任自身,我心中有數,此次我不但爲您而來,也爲你心中之事而來。過去你相信我,不以我爲革命黨人,仍對我推心置腹,我常感懷在心。今日你且再信我,我此行走得了光華的親自拜託,他讓我向您致意,中華需要您,東北需要您,滿人需要您。”

錫良默然動容,從他的話中,似乎聽出了許多,眼神中忽然煥發出了幾許神采。

北方的排滿風潮愈演愈烈,反而是南方沒有刻意縱容,對滿族統治中華的兩百多年給出了公正的歷史評價。

看着錫良滿是詢問的眼神,溫生才侃侃而談道:“當前南京政府致力於五族共和,然後才能尖現中華民族之大聯合,外蒙古獨立之禍,不能再重蹈覆轍。清王朝統治中華兩百多年,的確貽害無窮,但是這次皇室退位,平安交接政權,這是難能可貴的,李光華很是稱讚隆裕太后以及幾位王公大臣的深明大義。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滿人仍是五族之一,只要不圖反覆,擺正心態,接受目前的平民身份,大家還是一家人,炎黃子孫,中華兒女。”

錫良到不是可惜滿清統治的覆滅,旗人經濟與政治特權的喪失,而是可憐整個滿族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普通滿人民衆的艱難生活。黯淡前景。

聽得他籠統的說了幾條,卻在心底忽悠悠的升起了幾許希望來,精神振作了不少,挺直了腰桿問道:“那李先生是否有良策,只要能夠爲同胞所寬容,生活艱難些,那倒是沒啥,誰都吃過苦,當初滿人不是馬背上吃過苦來的麼?祖先能吃苦,後代也能吃苦,只要不在精神思想上受打擊,活着也是情願的。”

之前他不肯看醫生,不肯吃藥,也是自暴自棄,現在看到了一言九鼎的溫生才擲地有聲的說出了自己心中一直所希望的大光明,忽然心中如同開了一口泉眼似的,全身都浸潤起來。!~!

..

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298節 阿薩姆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283節 加冕儀式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177節 合作意味着和解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290節 空降兵第375節 滿蒙新政(0)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542節 阿富汗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381節 最後通牒否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290節 空降兵
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298節 阿薩姆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283節 加冕儀式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177節 合作意味着和解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290節 空降兵第375節 滿蒙新政(0)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542節 阿富汗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381節 最後通牒否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290節 空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