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節 日本之牢籠

本當局在南華海軍進駐釣白臺列島戶後,就開始了瘋粗??沾,並且調集主力艦隊,隨時準備出戰。

同時寺內正毅內閣也委託英美向冉華施壓,要求南華退出釣魚臺列島。

這勢必要重提《馬關條約》。但是眼下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宿怨正是中日矛盾的糾結所在,旅大與臺灣,甚至還有朝鮮,都是禁忌話題。

即便是英美,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的給予日本話語權,以此來羞辱華人。

在這個複雜的國際時局面前,重提中日甲午戰爭顯然是在赤裸裸的挑釁。

不得不說,南華的這記擦邊球打的實在是精妙無比。

不痛不癢的一拳搗在了日本腰眼上,聲勢不大,但是卻讓日本受了內傷,外人還無法光明正大的拉偏架。

英國這下犯了難,南華一步步的進逼,都是招招致命,後患無窮。

日本當然看透了南華的用意,是忍耐不住了。

包括美國在內,也對南華的這一手感到沒有辦法化解,日本只能一步步的看着南華全盤佈置。

這是個。牢籠。

隨便找張地圖,都能看到,中國與南華已經死死的包圍住了日本。

往北,除了海蔘葳與薩哈林島,中國還根據去年年底與俄羅斯帝國簽署的協約,在勘察加半島修建了軍事基地。

自從這個軍事基地建立以後,不僅是日本,就連英美都感到了中國的大手筆,以及強烈的危機感。

勘察加半島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在軍事上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它西臨的鄂霍次克海,位於薩哈林島與堪察加半島之間,經宗谷海峽能通日本海,經千島羣島的各海峽可連接太平洋。

由於它四面都被俄羅斯領土環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潛艇藏身之地,中國的潛艇基地就設在了這裡。

半島東臨的白令海是位於太平洋北端的邊海,它連接了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是北方海上航路的終點。

俄羅斯北極地區和遠東、美國、加拿大各港口間的海上線路都經過這裡,它還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通道。

對於日本來講,這裡同樣重要。

本來日本就野心勃勃的想要藉着干涉俄羅斯革命的名義,進佔該地。沒想到卻遭到了當地“俄羅斯軍民”的強烈反抗,而中國也站到了日本的對立面。

海蔘葳、薩哈林島與勘察加半島猶如三把劍,橫在了日本的頭頂。

往東,則是中國,這個日本人夢寐以求的大陸,如今卻是日本的心腹大患,一個野心勃勃的復仇者。

往南與往西的通道都被南華封鎖,幸好還有新加坡,但是這也沒有太大的幫助,南華隨時可以斷絕日本與歐州、非州以及中近東、印度的

最爲可氣的是,日本南下澳大利亞的通道也被南華堵截。

澳大利亞是最近的可以得到大量鐵礦石的國家,因爲越南的鐵礦基本被法國包圓了。

若是日本人知道澳大利亞目前開始顯露崢嶸的鐵礦山大部分都掌握在華人財閥手中,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往東南就更不用說了,塞班島成了南華的重要軍事基地,馬紹爾羣島更是南華的封鎖日本重要島鏈。

日本想要從拉丁美州獲得利益,首先就要面對南華。

更何況拉丁美洲是德國資本與美國資本交戰的主戰場,近年來又加上了華人財團,日本根本就無法下腳。

日本被嚴密的監禁了起來,這也是他們向美國投誠的主要原因,現在只能同美國交好,來打破中國與南華的封鎖。

可是。中國與南華完成了整體封鎖之後,又開始進行細緻的分割。想要讓日本成爲砧板上的肉。

琉球羣島與臺灣是日本目前最重要的殖民地,現在更是可以說,日本的國運就寄託在了這兩者身上,尤其是臺灣。

臺灣不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擁有對於安展經濟極爲重要的農林、水電、礦藏等豐富的資源,因此被視爲中國的“海上明珠”

日本早就對臺灣聯結南北海運和位處遠東航線樞紐的地理位置及其蘊藏的豐富資源垂涎欲奪。

所以,吞併琉球之後,日本的心思就在於侵佔臺灣,掠奪臺灣資源便成爲日本歷屆政府奉行“南進政策”的核心。

以琉球爲跳板,奪取普灣,就跟以朝鮮爲跳板,奪取中國大陸的野心是一樣的。

現在南華一刀橫在了琉球與臺灣之間,讓日本政府怎能不感到陣陣

機。

再加上目前中國與南華國內的多項政策都將極大的影響到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與殖民掠奪,讓寺內正毅怎能不焦心不已。

如果是從前,日本還能從容應對。徐圖破解,但是,現在形勢不一

了。

日本國內的農業被破壞的一塌糊塗。目前輸入日本的糧食都是臺灣與美國提供的,如果無法從臺灣得到糧食。對於現在的局勢來講。必將是一大噩夢。

天皇現在一天只吃一頓半飯。除了上午口點喝一碗粥,就是下午6點、吃一碗飯。

寺內正毅接受天皇召見時,瞧得分明,天皇是日益的消瘦了。

這位曾經被認爲有腦膜炎的君主,終於還是卜山;符今身份的舉動,但是卻讓日本國內爽滿着悲觀失幼六

過去大正仿效的對象明治天皇,是因爲海軍造艦而忍飢挨錢,那是爲了日本的強大,可是,現在分明是因爲日本的衰敗。

前幾年的軍備競賽着實打擊了日本的經濟,加上中國與南華的強力競爭,原材料與商品市場的短缺。使的日本經濟根本就無法從低谷爬出。

農業上,到處都在鬧饑荒,這年頭,不死人。不餓肚子在日本已經是一種空談。

到處都在成批的死人,支那人的咄咄逼人,難道上天真的對日本如此不公?

“我們絕對不能失去臺灣,現在的臺灣對大日本帝國極爲重耍,可以說是生死必爭之地。目前除了態度強硬,向英美施加壓力,請求幫助,還要做好萬全的準備,防備支那人在臺灣滲透,不要讓他們搗亂。”

大正天皇清楚目前臺灣對於日本的意義,如果失去臺灣,那麼日本真的是沒有任何的希望了。

過去日本憑藉着其殖民統治特權。強行貫徹“臺灣的農業,日本的工業”這樣一種野蠻的發展殖民地經濟的基本原則。

在農業、工業、商業、貿易等各個經濟領域內,全面加強對臺灣經濟發展的嚴厲控制和對臺灣資源的掠奪。

從而逼迫得臺灣經濟不得不走上畸形發展的道路,不得不成爲日本本國經濟發展的附庸。臺灣也由此不得不被迫淪爲日本帝國主義實現其對外擴張侵略的野心而服務的物資供應地和剩餘產品的傾銷地。

凹年通過實施“官有林野取飾規則”強佔全臺的山林原野。

3年後,時任第向任總督兒玉源太郎設置“臨時土地調查局”並且頒佈了一系列的土地法令,日本總督府強佔民田幼力萬畝,日本財團強佔勁多萬畝,也就是說臺灣土地的四分之三落入日本殖民者手中。

土地向日本殖民者手中高度集中。致使多少中國農民破產、逃亡。

從 吶年開始,臺灣每年都有超過十萬人逃難到了南華生息,近年來隨着南華與中國的強大起來,這一趨勢愈演愈烈,並且引起了日本在臺灣殖民當局的警愕,嚴防死守,禁止臺灣農民與民衆離開臺灣。

這一點當然無法奏效,南華的國民本來就大部分都是長江以南省份過去的。其中福建、廣東、海南與臺灣是最多的。

有了一大批親戚朋友在南華使辦法,臺灣人想要偷逃到南華實際上並不困難。

寺內正毅同樣在擔心南華進一步的用卑劣的手段,來侵害日本在臺灣的根基。

比如南華過去一直在臺灣策動起義。幫助培植反抗組織,宣傳大中華理論。

寺內正毅響起犬養毅的勸告。事實上,隨着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越來越嚴苛,臺灣早晚要出大事。

早在李秉衡佈局之前,日本殖民者在臺灣實施超經濟的錄削。殖民當局強佔了絕大部分土地和山林後。對廣大農民進行超經濟的錄奪。

土地稅的沉重暫且不提,就糧食來說”犧年稻米並輸往日本不過數百噸,佔當年臺灣米生產總量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到了今年,年輸入日本仍萬噸,佔當年生產總量的艦以上。大米主要輸往日本,造成島內糧食嚴重缺乏,因而有“飢餓輸出”之稱,多少中國人生活在飢寒交迫之中。

隨着日本農業的連年大歉收。日本逐漸的加大了對臺灣掠奪糧食,到時候實在逼得沒有活路,臺灣人必定會羣起造反。

犬養毅說了,要不是大日本帝國因爲疫病死了這麼多人,只怕今年要向臺灣索取的糧食極有可能超過乃萬噸,到時候臺灣必將引發大動亂。

這句話充滿着悲涼與無奈,大日本帝國居然因爲大量死人而緩解了糧食危機,實在是讓人灰心喪氣的笑話。

臺灣不能丟啊,豐富的原材料導糧食,還有不多的商品市場,要是失去它,日本真的沒救了。

現在整個日本都在關心着這件事情,南華選擇在釣魚臺島就近監視臺灣,必定會有後招。

“寺內君,現在英國與美國的態度如何?我縣對尖閣列島的主權是沒有疑義的,照理兩國應該可以進行有力的駁斥,甚至支持我國採取強硬措施?”

一八九六年甲午戰爭結束,朝鮮、臺灣到手後,日本明治天皇頒佈“勒令第十三號”公佈釣魚臺“正式刮入日本帝國版圖”

日本認爲臺灣及附屬島嶼都是被割讓給臺灣的,當然也包括了釣魚

所以大正天皇認爲日本對釣魚臺島的主權是母庸置疑的,南華這是在非法侵佔日本國土,日本可以將之視爲敵對行動,有權向南華宣戰。

可是,英國與美國的態度卻讓日本失望,照道理,現在南華在侵略日本,日本當然有權向南華宣戰。英國與美國都將因爲協約國的條約而站到日本一邊。

但不知是何緣故,英國與美國駐日本公使都認爲日本在法理上並不完全無懈可擊,所以並不支持日本的強硬態度,而是選擇了牽頭讓日本與南華在談判桌上扯皮。

寺內正毅無奈的搖搖頭,拳頭

“難道我們就這樣的忍受下去?是不是就因爲這個,我們與南華的戰爭,他們就不想介入?”

寺內對於大正的急切感到很無奈,“沒有辦法,我們雖然提出尖閣羣島當時也是特意註明在條約中的,但是卻沒有詳細的註明經緯,南華方面提出我們所說的尖閣羣烏與他們所提的釣魚臺島是兩個不同的島嶼羣。”

的確,從西沙到東沙,再到琉球,不知有多少的大大小小的烏嶼羣。這讓大正天皇懊惱不已。

“那麼我們的艦隊是否要採取行動?”

大正又開始犯傻,畢竟他也不想在自己手上將他父親的家底敗光。揹着丟失國土的罪責,他是急不可耐的想要用武力搶回尖閣羣島。

他依然迷信着戰無不勝的大日本帝國海軍艦隊,依然信任大日本帝國陸軍的武士精神。

可是寺內正毅卻知道沒有協約國的幫助,日本無法單獨作戰,還得從法理上重新站住腳,說服英國與美國,南華這是在侵略,他們必須要履行作爲協約國家的義務。

他也做好了準備,因爲無法針對南華佔據尖閣羣島而採取有效行動。那麼他就引咎辭職。

可是,他無法就這麼灰溜溜的下臺。眼看着日本走向更加危險的未來。

他可以讓步,但是必須要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

如果,如果南華得寸進尺呢?

寺內正毅想到了一個。可怕的事情。那就是日本關於琉球列島主權問題。

既然釣魚臺島南華可以認爲其不屬於臺灣附屬島嶼也不屬於廣義的大澎湖列島,那麼靠近釣魚臺島的琉球羣島呢?

尤其是與釣魚臺島非常接近的先島諸島,更加有可能成爲南華的下一個目標。

如果真毒這樣,那是在將日本往絕路上推。

寺內打了個冷戰,這很有可能。而且是非常有可能,這個想法佔據了他的腦子,侵飲着他的神智。就連大正的文化都置若罔聞,失魂落魄。讓大正皺起眉頭。

太可怕了。這是個多麼驚天的陰謀啊。

明治十二年天皇政府推行“廢藩設縣”在琉球強行搞了個所謂的“琉殊處分”把琉球一分爲二:北爲日本領土,改爲“沖繩縣”南爲大清領土,並企圖硬逼中國承認。

當時琉球中山王派使臣到北京朝廷哭訴,懇求大清保護屬國 而清廷在日本武力威懾下一味地厭戰求和。在提出毫無作用的“嚴重抗議”後,乃提出另一妥協方案,即三分琉球:挨近日本方向的庵美大島爲日本領土,沖繩羣島按“琉球處分”以前的狀態仍歸琉球中山王的領國。南部的先島羣島爲中國的領土。

而在此時,沙皇俄國在伊犁邊界掠奪蠶食,清廷迫於內外交困,於 蹦年口月再次向日本讓步,按日本的二分法草簽分界條約。

按此條約現在日本控制的包括宮古、石橫、八重山羣島在內的先島羣島,準備歸還中國。但此條約在北京遇到朝廷重臣的大力抨擊,指責這是“賣國契”主戰派甚至主張立即派出重兵,不惜與日決戰到底。

最後中堂李鴻章上奏摺說:“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則大受其損,拒之則多樹一敵,唯有以延客一法。最爲相宜”大清隨擱置此案。

後來雖經日本再三催促也沒結果…一清庭不籤此約,那就意味着中國不僅擁有南琉球的主權,而且仍然堅持琉球北部的主權

此後 日本乾脆裝聾作啞,繼續竊居中國領土。

不管是南華堅持不承認日本對琉殊的主權,或是堅持中國擁有南琉球的主權,都是日本不可接受的。

在日本的發 分中,八重山羣島和宮古羣島、尖閣列島釣魚臺羣島合稱爲先島羣島,也就是南琉球。

想到南華很有可能利用這個做文章,寺內正毅大腦一片空白,怔怔的。幾乎不能呼吸。

“既然他們佔了尖閣到島,那麼。想必,他們是想要在南琉球問題上逼我們就範了。”

聽着寺內正毅的陳述,大正天皇這個腦膜炎患者大腦出奇的靈光起來。

“我們大日本帝國最西邊的國土是八重山羣島的那國島,距福摩薩臺灣不過百里。我以前常聽教導的理的師長說過,天氣好時在與那國島最西端的燈塔上甚至可以望見福摩薩,可說是離福摩薩最近的島嶼。”

“他們想要八重山羣島,就會提出南琉球甚至是整個琉球的主權問題。我們的不利之處在於,過去清帝國一直沒有承認我們在琉球的主權。也沒有任何條約的規定。本來我們以爲他們是想要回旅順,要回福摩薩,現在看來,他們棋高一着。想要琉球,而且是逼着我們決戰。

寺內正毅驚訝於天皇的推斷力,拍着額頭,接着說道:“如果我們因爲琉殊的歸屬,與南華開戰。英國會站在我們這一邊嗎?顯然不會。這與福摩薩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如果爲了福摩薩開戰,協約國不得不因爲條約規定,而加入我們這邊作戰。”

“高明,真是高明啊!”

第529節 終於第261節 美國佬幫了大忙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279節 停戰條約0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124節 冤案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429節 與日本的軍備競賽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476節 重逢第509節 香港第442節 中亞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519節 恐嚇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298節 阿薩姆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529節 終於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508節 第一槍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520節 李秉衡是朝鮮人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290節 空降兵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518節 審判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297節 崖山之後無中華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402節 不要改動施裡芬計劃第330節 反包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
第529節 終於第261節 美國佬幫了大忙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279節 停戰條約0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124節 冤案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429節 與日本的軍備競賽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476節 重逢第509節 香港第442節 中亞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519節 恐嚇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298節 阿薩姆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529節 終於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508節 第一槍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520節 李秉衡是朝鮮人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290節 空降兵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518節 審判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297節 崖山之後無中華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402節 不要改動施裡芬計劃第330節 反包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