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

第二更到,請多支持,一定要幫我頂起,爭取這周能有推薦,謝謝大家了。

每天坤甸各家正在修建的學校工地,總能見到一老一少認真關注着工程的進度。許多當地的建築工人也能在聚居區看到他們,每當看到他們走進工地,許多人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手頭的工作向他們揮手致意,眼神中充滿了崇敬。

家裡有小孩的工人雖然不知道兩人的身份,但都清楚他們能讓自家的孩子免費上學。附近許多的適齡孩童都被安排去了學堂上學,周邊也陸續劃出地方來修建學校。想到自家的孩子一直能免費上到中學畢業,說不定還能考上高中將來能當名受人敬仰的大學生,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再不濟考個技術學校,出來就能當技術工人,掙的工錢能讓肩上的擔子輕上許多。想到家裡幾個討人喜歡的娃子,石生又黑又髒的臉笑出不少皺紋來。由於沒有文化又沒有技術,只能在這建築工地當建築工人,但現在到處都在大建設,連建築工人都稀缺,工錢也很高,連許多種地爲生的當地土人也紛紛搶着進建築隊。

施恩傑一開始還對自己中學畢業被分到建築公司有些情緒,但越做越帶勁。這復興建築公司流傳出來的造房子辦法還真是頂用,同樣的房子工期比外國人都少了一半都不到。那些外面都沒見過的工程機械光培訓就得花上一個多月,而自己仗着中學文化學的快,很快就被提拔,現在的工資比工廠的一些高級技工都高。光自己的工資就能養活父母與三個弟妹,想到正在附近的中學裡上學的弟妹,不用多久就能搬到這所新學校來,忙碌的腳步不由加快了幾分。

“阿曼達,真不知道這些人蓋房子怎麼會這麼快。幾天沒來就大變樣,不知道的人還以爲這房子是氣球一樣吹出來的。”吳稚暉手舞足蹈的說道,嶄新的中山裝敞開着,露出裡面的青布襯衫,看起來十分怪異。自顧自的笑了幾聲,搔着頭嘿嘿的說道:“我這個人就是愛笑,看到什麼會不自主地笑起來,不要哪天跟外國友人來訪問,會不由得笑起來,實在不雅。李光華硬讓我當這個勞什子教育總長,我常揣揣,怕丟了他的臉。我又長的醜,不像個大人物。要不是爲了能讓流落海外的我華人同胞子弟能免費上學,重拾我中華教化,我纔不當什麼官。小丫頭,你別笑,我還真不是當官的料。”

阿曼達側着頭,微笑着問道:“李先生做事情很有主見,想必他請您執掌教育,是看中了您的學識。”

“哈哈”,吳稚暉一陣旁若無人的大笑,故作神秘的說道:“我雖然中過清朝的舉人,舉人,你懂不懂?你就當是考大試好了,我寫的文章不長,但是全部是用大篆寫的,所以考官看不懂字,但覺得字寫的很好,就把我錄取了。嘿嘿,哈哈。”

阿曼達跟他打了一個多月的交道,已經習慣了他的灑脫不羈,反而深覺得他是個極有童真且本色的大孩子。

附近的人們也早習慣了見到這位大人物在街上作出些滑稽的舉動,把他當成老頑童,但他對教育是極爲熱心的。到處都流傳過他曾經的一件逸事:有一次,滿族官僚、江蘇學政溥良坐着大轎經過孔廟,在下馬碑前沒有下轎,恰好被吳稚暉碰見,他氣憤地拾起磚石向轎中亂擲,弄得溥良衣帽歪斜,十分狼狽,差役將吳稚暉捉住了。他大聲宣稱“南菁書院學生吳稚暉是也!”溥良將他送交無錫管教育的處理,當時有賞識他的從輕發落,只給予羈押3天、遊街示衆的處罰。溥良也怕事情鬧開去會有“非聖蔑賢”的壞名聲,後來也沒有再深究。

婆羅洲經過初步確認,大概有九十多萬的華人適齡學生,光小學就需要修建兩千多所,負擔這將近百萬學生的義務教育無疑是將來蘭芳國最大的一筆財政支出,更何況還有更重要的中學教育與專業學校教育。李秉衡仍然指示小學到中學的建築必須達到高標準,而所有政府人員都是住的簡易房,甚至連阿曼達都只能住在小木屋裡。蘭芳國政府明文規定禁止奢侈品消費,尤其是政府工作人員,必須財政透明,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南洋各地生產的奢侈品大部分用於出口創匯,換取一切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與工業品。

阿曼達雖然名下擁有大量的貴金屬與珠寶,但她還是把這些本來就不屬於她的財物捐獻給西斯卡尼慈善基金會,並且用一部份資金成立了英國諾斯艾因基金會南洋分會,用以聘請英國等國家的人才到南洋從事教育工作。這一舉動不僅博得了蘭芳高層的好感,而且讓英國政府臉上有光。這批財寶價值20多億美元,這將成爲李秉衡對南洋十五年教育振興計劃實施的強大後盾。光華銀行用阿曼達的名義光明正大的在歐洲市場換取資金,並且在倫敦黃金交易所出售了一批黃金與白銀,以支持龐大的教育開支。

吳稚暉很認同李秉衡的觀點,集中力量發展中小學教育,大量興辦大學太過急於求成,不穩妥,只能造成空中樓閣。他主張逐步興辦技術學校與基礎教育,以支持工業化所需要的大量技術人才。國家普及大學教育憑着自己的力量興辦還有些難度,只能憑着不斷的積蓄人才與經驗。李秉衡要求每年對各家研究所的科研投入要大幅增加,中間很大的一部份是培訓人才,其實一定程度上也是履行着大學教育的義務。包括各家工廠都被要求建立自己的科研機構與培訓機制,與安全、質量等管理並重。

“阿曼達,這批留學生的手續都辦好沒有,李先生又加了一批去德國海軍學校的留學生,等他們辦妥後一起出發。”吳稚暉一直主張倡導青少年赴歐美勤工儉學,與公派留學同時進行,政府可對這部分勤工儉學的學生予以一定額度的補貼。李秉衡不斷的派出留學生,今年以來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中國國內,引起了許多國家的關注。

阿曼達一直忙於跟着吳稚暉籌辦婆羅洲教育事業,還要幫着正在籌備中的坤甸大學聯繫教學力量。雖然端納在美國發回電報說美國人對於坤甸大學的教學力量的支援並不熱心,反而提出了興辦類似於計劃中的清華學堂一樣的留美預科學校,李秉衡對於美國人的精明歎爲觀止,但他還是要求端納繼續攻關,起碼爭取美國人能夠在坤甸興辦幾所師範學校。

最近坤甸外港又有遠洋貨輪送來了從歐洲訂購的醫療設備,這些都是阿曼達通過諾斯艾因慈善基金會訂購的,加上以前伍連德從各國購買的,復興公司自己生產的,基本能夠滿足檳城以及坤甸等地的醫院需要。早在去年五月份,李秉衡就讓伍連德在新加坡根據他提供的教材秘密培訓一批華人醫療人員,這些教材都是他從後世借鑑並結合這個時代所編寫的,當然也列舉了大量的“醫學理論與猜想”供伍連德與醫療人員鑽研。一些劃時代的藥品也在胡文虎的醫藥公司秘密研究,正因爲胡文虎人品的可靠,李秉衡才提前了這個計劃。包括後世的許多疫苗也在伍連德與這些一年半就修完了正常四到五年學業的醫療人才的研究下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這些都是秘密進行的,爲此李秉衡撥出了一部份的安保處人員進行保密。不僅對於國家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醫藥業也是暴利行業,將來撈金的速度不亞於任何一種產業。

李秉衡制定的疫苗計劃將是南洋戰略的重要一環,由於這個時代自然條件與醫療條件差,死亡率較高,平均壽命較低,人口增長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尤其是婆羅洲,土著人一般生五六個孩子才能存活一個。通過給華人的新生兒注射各種疫苗,以大幅提高嬰兒的生存率,不要說婆羅洲,將來南洋有四十年左右兩代人的繁殖生息,人口將佔據絕對優勢。

早在剛穿越過來的時候,農業與醫療就是他重點佈局的兩大關鍵基礎。只有足夠的糧食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加快工業化進程。良好的醫療條件將提高國民身體素質,提高人口增長。拋開工業進程不說,土地與人口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戰略力量。

伍連德個性沉默寡言,但性格堅毅,一直迎難而上,對李秉衡爲他指出的醫學發展方向以及一些珍貴藥品的研發一直堅信不疑,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李秉衡的要求下,並沒有向世界公佈這些成果,將來的一戰將會流乾歐洲強國的血,使得他們無暇對中國繼續保持壓迫。一旦像青黴素之類的藥品提前問世,將使得交戰雙方的傷亡大幅降低。這些藥品出現的最佳時機在世界大戰的後半程,到時候將成爲比軍火與物資賺錢更多的暴利行業。

同時伍連德還是蘭芳共和國新增設的衛生總長,負責全國的醫療衛生工作。李秉衡希望用後世的一些衛生管理制度來改變國人的一些不衛生的習慣,像後世的新加坡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其他政府部門也將配合伍連德進行衛生管理工作,以改變華人的國際形象。

想到即將上演的日本人爲了阻止滿清與德國、美國結成同盟而在歐美各地散步的中國人不講衛生以及髒、亂、病疫橫行,惡意醜化中國人,李秉衡更加覺得有必要加強衛生管理的力度。

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466節 德國公主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第330節 反包圍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509節 香港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九節 初試兵鋒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三節 下杭州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124節 冤案
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466節 德國公主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第330節 反包圍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509節 香港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九節 初試兵鋒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三節 下杭州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124節 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