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

在虞洽卿與張靜江力邀之下才到南洋來看一看的江浙財團對復興公司表現出來的強大工業能力紛紛讚歎不已。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纔對之前南洋菸草創造的商業奇蹟發出絕非偶然之嘆。

江浙財團大多都在各地都有店鋪門面,之前兩個月也在南洋菸草公司的香菸銷售中獲利頗多。之前聽說南洋這邊準備將一些品牌的捲菸拿出來給江浙財團中有意投資捲菸廠的商人生產,所以許多人都抱着投資的想法來南洋考察。

如今真的見到復興公司在這邊的產業,許多人的心思活了起來。如果這絲織業的機器真的能象李秉衡描繪的那麼先進,那麼將來湖絲重振聲威爲時不遠。張靜江與龐青城等都在討論着是否進軍絲織業機器製造領域,這對世代以湖絲爲生的衆人的確是個大問題。如果絲織業真能重新佔領國內市場,那麼掌握絲織業的源頭機器製造等於將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裡。四象八牛議論紛紛,爭論不下。

“之前我們苦於洋人機器陳舊且昂貴,同樣辦廠競爭不過洋人。眼下有更好的機器爲什麼不用,況且還是國貨。”劉晟揮着手大聲地說道。

“不是不用,是要慎重。洋人東西的利害我們都是知道的,能比洋人好了去的有多少?”八牛中人說道。

張靜江擺擺手,示意激動的站了起來的劉晟坐下,昂首說道:“我看光華這人雖年輕,但極穩重,做事也是極有分寸的。斷然不會說大話,你看洋人都求着讓他去他們的名牌大學任教,又是國際承認的化學家、醫學家,如今看來在這機械上也是極有造詣的。就許你洋人出科學家,就不興我們華人出天才?”

衆人都默不作聲,須臾,龐青城也說道:“這次南洋菸草公司捲土重來,做出的煙居然勝過從前十倍,煙又好,價錢還低,別的不說,那中華煙那幾兩銀子還是值的。不就是傍上了李光華這棵大樹?再說我們的‘赤腳財神’,自從買了這邊的二十多條船生意紅火的很。據說也有李光華入的股,買船還賒了不少錢,替南洋這邊運貨還債。不出多少光景,聽說又要買大海輪,走大洋生意了。”

這航運的利潤許多人都清楚,但投資巨大,而且還競爭不過日本、英國等公司。但南洋這邊的船給國人的價格卻讓許多人都心動不已,而且聽說質量還比日本船好。

顧家有人是在四明銀行入股的,顧壽減用他那慢條斯理的嗓音輕輕說道:“李光華在四明銀行入了不少股,眼下上海許多機器業都是他力主向其貸款支持,看來他是一門心思想振興我華人機器業的。你們看看那機牀廠的機牀,何時你們見過有這麼好這麼精妙的?”

“恩,只要這機器他造的出,我就敢買。就憑他如今的名聲,又有這麼大的產業。”

許多人紛紛附和起來。

虞洽卿這邊也與其他江浙財團的人隨意聊着,同來的許多人都是李秉衡力主邀請過來的,比如嚴裕堂、朱志堯等人。這些人都是抱着致謝的心來的,不僅四明銀行大量貸款給他們,而且李秉衡還從南洋發了不少機器圖紙,設計原理以及一些專利的免費轉讓等等,給了技術上的許多幫助。這次許多人也指望更進一步,從機牀廠買機牀回去,並要求復興公司給與技術支持。

聽着衆人興高采烈的高談闊論,有幾人心裡一直盤算着。白天絲織機器他們都是見過的,也懂行,知道設計精妙結構複雜。心裡也隱隱期待着這邊是否有棉紡等機器設備設計出來。南通大生紗廠張家的人、無錫榮家、還有與北方周家人稱北周南錢的錢家、沈家、陸家都有人來,這些家族無一不得到了李秉衡的親筆邀請信,並在虞洽卿的力邀之下,派了人過來考察。李秉衡將這便墾殖園培育的優良棉種寄了不少回去給各個有棉紡廠的鉅商,許多人都對寄去的棉種讚賞有加。目前已經在江蘇、安徽、河南等地試種,將來也會擇優大量推廣。加上李秉衡寄給有限幾人的大量棉花培育資料、棉紡工藝資料以及棉紡機器資料等。所以都想到這邊來看看是怎麼個章程,有心想與這邊合資。

各懷心事的衆人大多沒有睡個好覺,有些人更是徹談至深夜。

第二天要去坤甸考察兵工廠與捲菸廠。目前兩家工廠雖然都在其他地方辦了新廠,但仍然還是熱鬧非凡,有許多新廠的工人在這裡試訓。

衆人對兵工廠的興趣不是很高,主要是聽李秉衡說已經在那裡初步實現了流水作業。即便已經由他講解了一番原理,但衆人仍然不知所以,只能眼見爲實。

本來就對他提出的管理方式佩服之極,如今又聽說有新奇方法,可以令工廠產量增加數倍,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提了起來。

“比如這個子彈彈頭由被甲、鉛套和鋼心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分別將生產過程劃分爲時辰相等或者成倍數的數個工序,然後將這些工序按順序排列,喏,你們看,先是被甲的下料衝盂→外觀檢選→退火、酸洗→引伸→衝尖→擠口兼擴口,每一道工序工人只用站在那裡,輸送帶會把上一工序完成後的送到自己面前,然後操作機器完成自己那部分,再由輸送帶傳送到下一位工人那裡。鉛套與鋼心都是如此。最後到總裝線上總裝,工人在最後一道工序將彈頭裝配完畢。然後啓動電鈕,將彈頭送到下一道總裝線,那裡將有彈殼與底火等一起總裝成子彈。其他彈殼等也是如此這般。”李秉衡邊帶着衆人觀看邊解說道。

衆人看的眼花繚亂,只見輸送帶傳來送去經過一道道機器,須臾便一個個的彈殼經過輸送帶又到旁邊的車間去了。

“我們兵工廠的工人們集思廣益,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琢磨出這個最好的流水作業方法。就比如這子彈,兩個月前月產量才兩百多萬發,現在將近四百萬發。步槍等也是如此。”兵工廠總負責喻培倫得意的介紹道。

參觀機槍車間的時候鈕永建有些不敢置信,拉着李秉衡問道:“光華,這可是機槍車間?”

見他問得奇怪,反問道:“有什麼不妥嗎?”

鈕永建搖搖頭,說道:“我曾參觀過洋人的兵工廠,沒見過跟你們一樣生產槍支的。之前喻培倫說現在你們每月可出產兩萬多支步槍,各式機槍三千多挺,我還不信,剛纔我仔細看了,恐怕還真是如此。”

李秉衡這才明白過來,笑道:“我們廠都是使用的衝壓件,前兩個月才研製成功衝牀與高精模,經過沖壓、鉚接、點焊,從流水生產線產出的零件數量大大增加。目前這種生產方式比其他國家的兵工廠產量要高上數倍,還是我們工廠的秘密,希望大家保守秘密。”

見他說的輕描淡寫,衆人都對他表現出來的對他們的信任好感大增。

鈕永建看着一挺挺的機槍從最終裝配線上下來,說道:“這是什麼機槍,好像做工有些粗糙。”

他看到的是改進後的後世德國MG42式7.92毫米通用機槍,使用衝壓件組裝後的確沒有以前耐看。但它恰恰是機械生產製造方面的一次天才突破,它對於降低成本和減輕武器重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李秉衡將一挺完全下線的機槍提了過來,示意鈕永建接過去。

鈕永建試着提了提,驚詫道:“這機槍怎麼這麼輕,恐怕二十斤都不到。”

“這槍是兩用機槍,裝上三腳架可以當重機槍用,使用了我們自己研發的合金鋼,帶兩腳架時才九公斤半,帶三腳架時則爲十八公斤。彈鏈式供彈,每分鐘可以打800發。”李秉衡繼續驕傲的說道,這槍是特意根據目前國內的交通以及後勤能力研發出來的。

鈕永建兩眼放光,激動地說道:“此話當真?若這槍真能這般強力,恐怕將來可以裝備到連排,則陸軍實力大增。”

從兵工廠出來,一路衆人還在默默消化流水生產線帶給他們的啓示。

“這流水生產貌似工人可能承受?”老成持重的虞洽卿問道。

李秉衡不由一愣,想到後世歷史的確這流水線生產剛開始推廣時遭受了不少非難,原因就是勞動強度太大。“這個問題我倒還沒想過,因爲目前每家工廠實際人員配備都是超出正常編制的,因爲有新工人培訓。再加上這裡是四班三運轉,只上八個小時。可能相比要輕鬆許多。”

衆人聽說只上八個小時,又是分成四班人,你一言我一語議論起來。有贊同的,但更多的還是反對意見。

並不是說他們支持十個小時工作制就說明對工人苛刻,勞動時間等都是與當時生產力、工資、工人適應能力等許多因素結合在一起的。李秉衡不置可否的笑笑,至少目前在復興公司這種工作制度的推廣還是順利的。

每逢休息與週末或者晚上,工人都會自發的學習一些與工廠有關的知識,或者去附近的教師組織的公開授課,週末與晚上都有。

南洋菸草公司當初的設備本來設計的時候就是按照流水作業的方式設計的,所以整個捲菸生產的過程達到了流水作業的最佳配合。

簡照南特意從加裡曼丹的新廠趕來接待江浙財團,上次在上海幸虧大家出手幫忙,不然南洋菸草公司在上海進退兩難。如今總算雨過天晴,走入正軌。

帶着衆人蔘觀車間並介紹捲菸工序,而李秉衡則與榮家、張家等人談論着棉紡業的前景。此前雙方已經在國內推廣種植優良棉種有了初步的合作,如今幾家的意思是由復興公司提供設備與技術,在上海開辦棉紡機械廠,研製棉紡機械。

此事事關重大,需要與張振勳等人商議,李秉衡也沒有立即答應。如果真的要辦,那麼就要辦整個輕紡機械公司。那麼第一隻腳跨入國內的,將是輕紡機械工業。想來也是件好事,心裡也略微有些動心。

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442節 中亞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478節 安娜斯塔西婭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519節 恐嚇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348節 北大倉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518節 審判第189節 一定要打痛荷蘭人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445節 居然虐待華工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518節 審判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521節 峰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163節 華族後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508節 第一槍第330節 反包圍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496節 復仇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
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442節 中亞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478節 安娜斯塔西婭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519節 恐嚇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348節 北大倉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518節 審判第189節 一定要打痛荷蘭人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445節 居然虐待華工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518節 審判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521節 峰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163節 華族後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508節 第一槍第330節 反包圍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496節 復仇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