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

農世凱對莫祿貞忌陣凡久早就想解決衆個禍害,誰料屢撇訝幾次出手都被吳祿貞化解,如今吳祿貞與藍天蔚、張紹曾以及閻錫山合軍一處。羽翼豐滿,再難轄制。

北洋軍就這麼點兵力,主力三鎮人馬被拖在湖北與河南,毅軍與淮軍又不堪大用,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願意與吳祿貞死磕,等到北洋軍實力大損,那麼他的政治生涯也就到頭了。

時局不會給他機會繼續從容編練新軍。眼下他能仰仗的就只有這麼多的兵力。在他看來,北京是堅城,吳祿貞等部沒有重火炮,攻入北京的可能性很小。

而且現在誰打壞了北京,誰就要承擔罵名,這在史書上是要重垂寫上一筆的,他袁世凱不敢,吳祿貞更加不敢。

所以。他的對策就是拖,讓禁衛軍與舊軍消耗革命軍的兵力,然後等待時機。一戰定乾坤。

只要能夠撲滅吳祿貞部,那麼北方大定。他就可以安下心來壯大自己,牢牢掌控權柄。

讓他頭疼的並不是城外的革命軍,而是各國的駐華公使,這段時間各國公使紛紛聚會商討時局對策,頻頻上門來向袁世凱施加壓力,讓他儘快平定叛亂。

前段時間叫囂的最兇的就是日本公使,日置益三天兩頭上門,提出各種無理要求,甚至這些外交諮文每天都有新花樣,從來就沒有個,定性,由此可見日本人的野心也在與日俱增。

俄羅斯老毛子雖然同樣叫囂的厲害,但是根據各方面的分析,老毛子的心思大部分都在巴爾幹,都在歐洲,之所以如此急切的想要在華撈取好處。實際上是想敲詐一筆,然後將精力轉向歐洲的對手,那邊給他們的壓力很大。

有時候日置益與廊索維慈兩人一同前來拜訪,顯然沙俄與日本兩國已經徹底的實現了各自實力範圍的劃1分,勾結在一起全力謀奪在華利

不過。前天日本東京灣生大海嘯的消息披露後,世界各國紛紛譁然。日本人頓時猶如消失了一般,顯見這次海嘯對日本的損害頗巨,這讓袁世凱鬆了口氣。

小鬼子看來是在南華身上受了莫大的冤屈,想要在他身上找回面子,這讓他感到萬分憋屈。

日本這兩年的經濟持續低迷,傳統支柱產業棉仿與生絲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加上南華的造船業異軍突起,使的日本造船業急劇萎縮,整個。重工業陷入了低谷。

本來日本爲了取得中國鐵礦石以及鐵礦開採全向滿清朝廷步步緊逼,軟硬兼施,但是現在沒有什麼必要了,他們的軍火現在很不受歡迎,造出來的船都是虧本,機械行業完全沒有起色,使得日本對鋼鐵的需求將到了一個令人擔憂的低點。

許多日本人並未察覺到這場對後世日本影響深遠的危機,日本國內的持續通貨膨脹讓他們疲於應付,並沒有覺察到有人在幕後操縱。

日置益主要是想在福建取得修建鐵路與港口以及開採礦山的特權,這樣的話,對日本的重工業刺激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他還提出了在東北以及內蒙古的諸多特權,開墾也好,修築鐵路還有開採礦山也好,都能緩解日本國內的危機。

可是,如今這一切都成爲了泡影!一場大海嘯使得東京受到重創,目前已經有五十萬以上的人確認死亡,還有三十多萬人失蹤,許多地方被夷爲平的,上百萬人成爲流民,無家可歸。

更爲可怕的是,東京沿海工業圈遭到了滅頂之災,大部分的工廠陷入癱瘓。機器資產損毀嚴重,最重要的是,大量的技術工人以及高級技師、工程師死於非命,還有許多寶貴的研究人員,這是日本工業最爲沉痛的打擊。

設備沒有了,可以買,可以造,但是熟練工人沒有了,再培養就得付出代價。

日本的經濟千瘡百孔,恢復元氣恐怕非常困難,這樣一來,日本的財政也會受到影響,他們沒有能力再進行擴軍,也沒有能力來維持海軍造艦計劃,更加無法滿足他們在教育上的巨大投入。

李秉衡的目的就是讓日本的財政枯竭。破壞他們在軍隊上的建設以及國民教育上的投入,這是他最大的目標。

不過他很意外,因爲東京開始出現了大騷亂,頻繁出現暴動,缺少食物與衣服的災民們紛紛衝擊沒有受到海嘯波及的地區,他們衝進商店,搶走所有的商品,許多米行被搶劫一空,導致東京的治安到了危險境地。

許多趁火打劫者也開始加入到了這一隊伍。殺人放火,搶劫強*奸無所不做。如果不這麼做,或許他們就活不下去,東京的各種物資價格每天都在瘋漲,像糧食更是成了稀罕物。

日本政府喜即開始進行賑災活動,從各地調撥糧食與物資,緊急運送到日本。但是這需要時間,東京灣的交通受到了影響,這使得許多地方開始出現了餓死病死者,數目也在不斷的增加。

大限重信內閣急得焦頭爛額,東京受災的區的社會秩序急劇惡化,社會不穩定。那麼必然會被對手政友會抓住把柄予以痛擊,這個時候可是關弛圳刻。稍有不慎就得下臺。而且山具有朋這方的政治勢辦航引文到損害。

之前爲了擴建兩個師團的方參已經讓各派政治勢力爭鬥不已,現在大限重信內閣更加不敢再提擴軍方案,這明擺着是在找死。

海軍造艦計劃也被立即暫停,這讓山縣有朋一方的蕃閥勢力頗爲不滿,但是也無可奈何。

日本政府傾盡全力開始救災,政府財政上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削減,以便於髏夠將所有資源與資金投入到善後以及災後重建當中。

美國工商界的一個聯盟“美亞協會”呼籲各國對日本進行援助,提供貸款,或是提供各種物資,不管是有償也好無得也好。

南華政府也響應了這一倡議,承諾將向日本提供價值努英傍的糧食以及萬萬英傍的藥品。

這讓日本人感到萬分的感激,南華一向是個敵視日本的國家,這次肯在危難之時施以援手,實在難能可貴,而且還是價值的萬英鏑的糧食與藥品,這些都是日本所急需的。

不過,李秉衡並沒有安什麼好心,這次提供的糧食都是改基因糧食。並且使用過特殊漂白劑,使得這些糧食大米與小、麥等顆粒飽滿,晶瑩別透,賣相很好,日本高層人物看到這批糧食定然會減少向普通災民供應,這正合李秉衡的意思,讓那幫日本的精英們去吃毒糧食吧,這些毒糧食一時半會毒不死你,但是幾年下來,你就會現你平白的消失了數十年的壽命。

當然,幾年下來仍然不會死,而是多病多災,小毛病常有,大毛病不斷,讓這些人成爲日本的沉重負擔,他們無法進行國民生產,但是卻要佔用大量的資源。尤其是醫療資源。

南華提供的藥品也是如此,功效比毒糧食更加的可靠,實真居家旅行必備之良藥。

凡是吃過這些糧食與藥品的人,他們不但會深度中毒,而且他們的乎乎孫孫後錢都將被遺傳,從而使得這些糧食與藥品所起到的功效揚光大。

要不是怕南華典論指責,李秉衡還真想提供6兇萬英銷價值的毒糧食與毒藥品到日本,當然這些糧食與藥品也代價不菲。

個居心如此惡毒之人,竟然受到了日本政要與國民的推崇,實在是一大鬧劇。

製造了這場大災難的人受到了受害人的頂禮膜拜,這倒是李秉衡始料未及的。

李秉衡有些良心現,自己是不是做的太過了些,於是讓端納知會日本駐南華公使。南華的慈善基金會願意趕赴日本。考察受災地區,準備根據實地考察報告估算災後重建善款。

當然,善款用於何處基金會有全權,日本政府不得干涉,即便如此,日本駐南華公使也是千恩萬謝。

昨日南華提供的糧食與藥品他偷偷私藏了些,那大米真不錯,香甜可口,藥品也吃了幾顆,肛門上長了個痔瘡,這藥真有效。吃了就不疼,看來南華的領導人都是好人啊,以後可要好好反省自己,是不是對南華太過苛刻。

李秉衡同時與“美亞協會。的主要負責人進行多項談判,雙方將在中國南方進行投資合作,在這之前,當然要好好談談。讓這些美國的工商大佬們給美國政府出些指令,方便南華接下來的動作。

美國經濟力量已居於世界位,但就其在中國的政治、經濟勢力而言,尚遠不及英國。美國對華政策的重心在於以“門戶開放”政策爲基礎,憑藉它的優厚的經濟實力,對中國進行滲透和擴張,美國工商界大佬們對美國政府的無能很是不滿,所以在摩根的牽頭下,大佬們紛紛致力於從南華身上找到突破口,這也是南華與美國關係進一步展的

因。

拉攏“美亞協會”是爲了不讓美國商界倒向袁世凱,目前袁世凱可是炙手可熱之人,英法等國都在拉攏他。

英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即長江中下游流域,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爲達的地區,李秉衡專門統計了英國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投資小今年已經達到了一億一千萬英傍,這還是在英國資本遭受了幾次重創之後。

巨大的經濟利益決定了英國的對華政策是儘可能避免使中國陷於動亂局面,而維持相對的穩定,這樣纔有助於鞏固英國的既得利益。

英國政要與資本大佬普遍認爲他們在中國有兩種利益,一是英國資本家與國民的利益。在華的投資以及工商業,另外還有帝國的利益,它依賴於維持現狀並保衛英國作爲亞洲強國的地位。

爲了促進這兩種利益,必須在北京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集權政府,所以英國人把希望寄託在了袁世凱身上。

另一個在英國對華政策中不能不考慮的重要因素是歐州局勢,摩洛哥危機、意土戰爭、一以及日漸嚴峻的巴爾幹形勢,歐州局勢日漸緊張,兩大對峙着的帝國主義集團間的戰爭迫在眉睫,此時英國無力過多顧及東方問題,維持中國的相對穩定局面也就是必須的了。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在中國扶持能夠控制局面的代理人,而袁世

適口一二乃英國把袁世凱視爲能夠穩定中國局勢。講而維護穴緊司口利薪的唯一代表。

李秉衡與摩根特派來的代表列吉古德多次協商,達成了一致意見,“英國在目前的國際政治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使得它的對華政策不能不影響到其它國家的態度。比如法國。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爲了打破這種一致,我們願意聽取美國的意見,採取有利於美國的立場

美國也很重視南華的立場,這是肯定的,他們與南華的利益牽扯頗深,如果南華鐵了心的要徹底摧毀列強在華利益根基,那麼美國將面臨重要抉擇,是支持南華,還是站在南華的對立面。

不知不覺間,美國已經被南華所左右,當然他們也想利用南華的先天優勢打擊英國、法國、沙俄與日本在華的基礎。

美國與德國一樣,選擇了從南華的立場出,他們要想取得在華利益”必須要通過南華,如果因爲他們在華的政策影響到了與南華之間的關係1那麼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李秉衡所要面對的,將是英法與沙俄、日本四個國家,不過這四個國家顯然意見並不一致,這是可以利用的。

法國的對華政策基本上追隨英、俄兩個同盟國。對法國來說,當時的要問題是即將來臨的與宿敵德國的大戰。如果英、俄這兩個同盟國因爲中國局勢而進行干涉,將會削弱它們在歐洲的力量,從而影響法國的地位。因此,法國不希望中國內部局勢出現動盪,而把袁世凱看作“一個老練的人能使中國避免出現一個混亂時期的唯一力量。”支持袁世凱成爲列強的新代理人。

中國開始爆大革命之後,日本政府在關於中國問題的內閣會議決議中公然聲稱,日本在中國“佔有優勢地位一旦該地區生變亂,能夠緊急採取應變措施的。除帝國而外,別無它國。這從帝國所處的地理位置與帝國的實力來看,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同時也是帝國政府對於亞洲所負擔的重大任務”。這一決議清楚地表明瞭日本排除其它列強勢力,變中國爲其獨佔殖民地的圖謀。

雖然日本藉口防備南華利用革命勢力大規模進入中國,而準備對革命軍進行武裝干涉,但這一動議還是遭到英、美等國的反對,但日本還是一意孤行的變本加厲地干涉中國內政,處處顯示出了與英法兩國的不一致,日本的對華政策並不以支持袁世凱爲中心,再是利用它的地理位置及和中國的關係這些有利條件,到處配置勢力,甚至與革命軍中的親日分子打得火熱。

沙俄的經濟實力落後,所以並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出現,所以,他們費盡心思的與日本保持一致小在支持袁世凱的同時又在逼迫他出讓更多的利益,讓中國最好就此衰落下去。

所以,吳祿貞並不具備攻佔北京一錘定音的能力,也不符合李秉衡的思路,北京被革命軍控制。將使得英法與沙俄、日本從不一致轉向一致1對將來的時局走向並不利。

李秉衡有着自己的打算,只要滿清下臺,袁世凱不能坐上總統之位,那麼現在不拿下北京也沒有影響,反而是有好處的。

在與德國、美國取得一致之後。李秉衡再也沒有心理負擔,隨即致電在南京的孫中山等人,願意前往南京,商議統一政府之組建。

明7日,李秉衡坐上了到上海的郵輪。

早在孫中山到南京之後,就電請李秉衡趕往南京議事,改組同盟會以及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已經成了迫在眉睫之事,只有南方達成一致,並且引入南華這個內援,才能讓民主政府可以強勢登場,不用考慮與北方妥協。

消息傳出,南京的宋教仁等人歡欣鼓舞,孫中山更是喜出望外,遲遲不能建立的民主政府終於走向了關鍵的一步。

而北方則沒有心思來管南方生的事情,北京城下的戰事火爆,禁衛軍打出了士氣,與趕來增援的舊軍一道,成功地與吳祿貞部形成對峙。

禁衛軍與舊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萬人,爲了保護通往秦皇島的補給線1吳祿貞部署了重兵,這使的進攻兵力只有兩萬人不到,一時還沒有辦法找到突破口。

“夏兄弟,你的兵該動動了。這幾天禁衛軍與舊軍的底也摸了個。熟,再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只怕底下軍心不穩,要出亂子了

吳祿貞作爲統帥,安排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並不急於作戰,而是摸清了對方的底,準備一擊致命。

夏才林點頭道:“正要跟你說這事,我手下那幫小子們也手癢的很,這次先把禁衛軍的炮兵營拿下,然後再狠狠的打它一坨,吃掉禁衛軍一部,至於那些舊軍,正好利用他們製造混亂。”

“喜訊,喜訊啊!”

藍玉蔚大步流星的衝了過來。大笑着,手指着南方。

吳祿貞瞪大了眼睛,該是南邊有好消息傳來。

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348節 北大倉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一節 鐵血政權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548節 德國投降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530節 賑災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434節 政敵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313節 圍攻都督府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348節 北大倉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261節 美國佬幫了大忙第322節 南方攻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290節 空降兵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
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348節 北大倉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一節 鐵血政權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548節 德國投降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530節 賑災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434節 政敵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313節 圍攻都督府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348節 北大倉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261節 美國佬幫了大忙第322節 南方攻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290節 空降兵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