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

”舊清政府與任何國家簽署的任何不平等條約;我也建議將原駐舊中國的各國使節只作普通舔民對待;在平等互利原則基礎上與世界各國建立新的外交關係。”

“首先我們的人民要有信心,要團結一致,這樣便使的我們可以採取和應當採取有步驟地徹底地摧毀帝國主義在新中華的控制權的方針。,,不承認滿清時期的任何國家外交機關和外交人員的合法地位,不承滿清時期的一切賣國條約的繼續存在,取消一切帝國主義在中國開辦的宣傳機關,立即統制對外貿易,改革海關制度”在做了這些以後,中國人民就在帝國主義面前站起來了。”

“我們是願意按照平等原則同一切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但是從來敵視中國人民的帝國主義,決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我們,只要一天它們不改變敵視的態度,我們就一天不給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以合法地位。對外貿易那是必須的,但是要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

這些日子李秉衡一直在各大城市巡迴演講,雖然他並不喜歡幹這事,但也是形勢所迫,中華復興黨並不佔絕對優勢。

而且,袁世凱控制的地盤上搞出來的那一出所謂民主,即便南京政府派出了監督人員。依然我行我素,指望他們規規矩矩那是不可能的。

李秉衡之前深入研究了後世毛太祖在新中國建立後的外交戰略,不得不說偉人就是偉人,不愧爲領袖人物,只要大部分照搬就行,稍微根據形勢加些改動。

他的講話不僅是民國初期外交戰略的奠基石而且也是外交建設的指南,是從毛太祖的外交戰略中凝聚的精華。

後世提出的“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的確犀利狠辣,它是指“帝國主義總想保留一些在中國的特權”新中國成立後,“帝國主義的軍事力量被趕走了,但帝國主義在我國百餘年來的經濟勢辦還很大,因此,我們要在建立外交關係以前把“屋子。打掃一下”

中華民國成立後。不承認滿清朝廷建立的一切屈辱的外交關係,採取了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肅清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餘勢力,在相互尊重領土主權。領土完整,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經過雙方談判獨立自主地同世界各國建立新的外交關係。

李秉衡提出的“中國的外交不受任何舊的外交束縛,也有利於消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影響”這一外交戰略使中國政府在外交上處於主動地位,同時解決了民國成立後應採取怎樣的外交立場,以建立獨立的外交關係。

雖然目前租界與租借地等核心問題列強並不願意談,但是等中國國力強大起來,總有一天會收回。

在李秉衡看來。目前只要收回海關自主權以及領事裁判權就可以了,加上內河航行權以及其他一系列並不重要的不平等關係,這些夠了。

足夠他把精力都放在建設上,而不是再因爲這些而感到頭痛。

石清霜在邊上靜靜的看着正在進行演講的丈夫,心中滿是平靜,雖然每天要奔波勞累。但是守在心愛的人身邊,何嘗不是幸福的事情。

希望自己可以幫到他,幫他實現他的理想。

前段時間他利用晚上休息時間,親手做了一把嬰兒推車,顯然是要寄去英國的,不過她並不嫉妒。

自己已經在他身邊,沒有道理爲一個孤苦伶竹,不能由心愛之人照顧的女人吃醋,相反。她深深的同情那個沒有名分的女人。也深深的佩服對方。

如果說愛是自私的,那麼她願意與她人分享。

聽說顧家的大小姐要從英國回來了,顧家仍然沒有死心,仍然打算與李秉衡聯姻,到時她該如何自處?

胡水雲這幾天與她打的火熱,沒幾天兩人好的跟發小似的,讓本來沉悶單調的生活多了許多樂樓

李秉衡評價胡水雲就像紅樓裡的史湘雲,以她看來,的確是不錯的。

個性活潑爽朗。毫無心機,正像一陣清澈心扉的微風,讓石清霜的生活多了些色彩。

而小有名氣的胡水雲也在極力爲李秉衡宣傳,而且樂此不疲,整介。團隊多了只唧唧喳喳快樂小鳥,多了許多的樂趣,行程也變得輕鬆許多。

“復興青年團的建設情況如何?各地進展是否順利?有沒有人從中阻撓?”

趁着空歇,李秉衡匆匆擦了把汗,向齊欲寰問道。

復興青年團是中華復興黨的下級組織,是復興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羣衆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民主共和以及中華崛起理論的學校,是復興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李秉衡異常重視復興青年團的組建情況,這關係到復興黨目前的形勢以及將來的發展。

將廣大熱血愛國青年納入復興黨,並且提前培養一批精英人才,是當前的要務。

即便是在參選。李秉衡仍然井井有條的安排各項政務,完成一連串的佈局。

看他充滿信心的樣子,其實石清霜卻知道他並沒有絕對的把握,因爲他已經做好了完全之策。

也就是說,他已經提前做好了失敗的打算。

銀行肯定要掌握在手,二其是發行中華示的中國銀??只要控制了銀行,控制了貨幣發行。那麼即便在政治上失敗,依然可以憑藉金融工具來控制政治走向。

如果中國銀行落入了袁世凱之手。後果不堪設想,這是李秉衡的心血所在,絕對不能爲人作嫁。

其實中國銀行走李秉衡的一項實驗,他並不是聖人,也更加不如偉人。目前銀行的制度問題是他唯一感到憂心的問題。

如果世道要亂,那麼必然亂在銀行上,因爲其他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銀行國有化或者完全私有化。都有利有弊,尤其是銀行國有化,制度上的缺陷與漏洞很容易製造呆賬壞賬。

國有化的銀行將會成爲各方算計的對象,李秉衡可不想看到這個大跨越時代的房價漲得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跟後世一樣,房價成爲了投機者與銀行之間搏殺或者權錢交易的犧牲品,房子賣不賣得出去不重要,關鍵是房價要高,不得降價。反正銀行的錢不是私人的,所以稍微疏通一下行長加之又有合法的高零售價的樓盤做抵押所以自然就越來越好從銀行貸款。

那麼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房子價格只攀不跌!因爲不能跌!一跌銀行貸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來了。這可是政府的銀行,政府的錢!所以爲了堵住這個資金黑洞一些被收買的專家、媒介便開始瘋狂製造輿論用各種輿論手段威逼利誘人買房子。

李秉衡的選擇是商業銀行私有化。而中央銀行則“官商合營。”這是沒有前例以及在後世也沒有仿照的,絕無僅有。

爲了避免愚昧落後的中國成爲財團與銀行家門控制的獨裁國家,必須要杜絕中央銀行私有化,最起碼貨幣發行權不能掌握在私人手中。

這跟南華是一樣的,但是南華的中央銀行國有資本比例並不高,但南華運行良好,在中國卻未必。

這是李秉衡唯一擔心的事情,是因爲他沒有底。

在實施扶持銀行計劃,的同時,南京政府也對銀行業本身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來改進管理,使其擁有更好的發展基礎。

首先,嚴格限制內部人借款。要求銀行公開包括其分支機構在內的合併會計報表,將關聯方交易控制在銀行淨資本限額之內。

第二,要求銀行分散貸款風險。任何個人貸款不能超過銀行淨資本的舊或所有銀行總資本的巧:任何企業貸款不能超過銀行淨資本的幻或所有銀行總資本的6。

第三,提高資本要求,以銀行風險資產的風險程度來衡量銀行最低資金儲備,同時要求銀行在貸款前必須從相關機構獲得借款人的信用記錄。

最後,改革存款保險規則,存款保險機構不再時商業銀行提供無限存款保險。

同時政府也組織培銀行業人才,積極研究國際金融案例,避免因爲銀行操作上的失誤而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銀行界不能亂,一亂整個社會要跟着亂,所以要清理,就像清除雜草一樣,將沒有貢獻但是霸佔養分有隱患的及時處理掉。

銀行國有化會導致各方勢力爭相瓜分國有銀行資產,房地產就是一咋。很好的突破口,而銀行完全私有化。即便是商業銀行私有化,也有着數不清的麻煩。

關鍵是中國的銀行還太稚嫩。用起來不太順手,也就是說,不是介。好工具,要不然,對付外國銀行的許多辦法就用不上。

這段時間,他同時在忙的事說來好笑,那就是國有企業改革。

所謂國有企嶇,也就是滿清時期壟斷性的各項產業,比如郵傳部奎斷的郵政電報行業,許多行業民間資本是不允許進入的。

以江南製造總局和馬尾造船局等幾個廠爲代表的洋務派創辦的企業。都是軍事工業,這與當時洋務派的認識有關,他們認爲只要造出先進的武器,就足以內懲叛逆,外戒欺侮。

目前反對派提出的國有企業並不侷限於軍事工業,認爲只要牢牢控制住幾個重要的生產部門,就足以控制國家的經濟命脈,進而牢牢地掌握國家政權,這與當時洋務派的觀點並無二致。

之所以有這層出不窮的人提出要創辦國有企業,孫中山等人也在支持。就是因爲這些企業可以產生一大批的崗位,讓那些有着抱負卻沒有用武之地的“人才”們不至於明裡暗裡跟政府對着幹,搞政治陰謀。

讓他們安分些吧,這是孫。中山的勸告,這樣的確好,可以緩和與反對派的矛盾,對選舉有利。

可是李秉衡是什麼人,滾蛋,他可不想爲這些廢物提供吸人民血啃人民肉的機會與工具。

哪怕他大選失敗,也不願開這個頭。

洋務派企業的產品因爲不是商品。所以是不計算成本的。企業不管盈虧,所以沒有從利潤轉化而來的資金積累,它的擴展和停滯取決於安方撥款的多少,而不是決定於市場的需要,也同企業經營的好壞無關。

讓這些人來搞國有企業,比如汪精衛等人,可想而知,經營管理是極其腐敗的,因爲他們都是用封建官僚衙門的習氣來辦企業。

管理機構龐大,講究排場,不顧實效。跟洋務企業一樣,企業中的官員坐食高俸,而且還有許多瓦一孤八行書而掛名支薪的人員系幹採辦各種材料洋剔,剛虛報貪污。那就更不用說了。

光緒初年有人說:“外洋,料尤易浮冒,報價每至四五倍之多。”故人謂機器局管事一年,終身享用不盡。”

貪污,這裡便是個發源地,甚至是老鼠屎,害了一大圈。

尤其是壟斷企業,對國家的危害更加巨大。

不僅是銀行以及軍事工業等行業,民用行業官辦壘斷更加的危害國計民生。

洋務派的官辦和官督商辦的民用企業雖然規模不大,卻企圖利用官勢來造成壟斷的局面。

最明顯的例證是上海織布局。在它籌建之初,李鴻章呈請朝廷批准,“該局用機器織布。事屬創舉,自應酌定十年以內只准華商附股搭辦,不準另行高局。”

顯然,這種壟斷只是針對純粹私營的企業,因爲他們對外國資本無可奈何,卻總想阻止民族資本的自由發展。

這個時代的國有企業更加的禍國殃民,比如漢陽鐵廠當時規模龐大,但因主持者缺乏科學常識,以致出現種種弊端,如向外訂購的機器不適用,燃料供應困難,成本昂貴銷路堵塞,產品積壓,兼以官辦企業經營管理腐敗、貪污中飽,浪費嚴重。

甲午戰輕,清政府財政更加困難,無力繼續爲漢陽鐵廠提供經妻,鐵廠於,既年6月轉爲招商承辦,遂從官辦改爲官督商辦企業。

三年前南洋財團聯合國內的多家華資銀行向漢冶萍注資後,建立了新的管理機制,由各方股東成立董事會,事實上成爲了真正的民營企業,發展一日千里,完全超出了當初的預計。

可見,國有企業乃是一劑毒藥,害人害己。

李秉衡之所以仍然在幾個重要行業由國家投資建設國有企業,或者官民合辦,也走出於種種戰略考慮。

軍事工業私有化他是鼓勵的,但是許多重要武器只能交給國有企業,尤其是一些他想研製的跨時代武器。

他甚至私人出資,秘密開辦了幾個大型工廠,這些工廠必須掌控在他信得過的人手中。

此外,民營工業全面的私有化,政府只是在小部分的行業中投資了國有企業。

在這個時代,更要杜絕壟斷企業的誕生。

壘斷使資源配置被一部分掌握特殊權力的人強力扭曲,其結果是部分人受每,廣大百姓利益受損,因此,壟斷直接關乎社會公平。

壘斷行業永遠是老百姓頭上的強盜,將無理掠奪變爲合法佔有,將整個行業變爲藏污納垢之地。

電力、煤炭、石油、城市交通、自來水、銀行、郵電等行業必須要放開。讓更多的民營資本進入,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這些行業不再是產生腐敗的高危之地。

這個時代的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中產階級,雖然說目前的主流是解決溫飽問題,但是李秉衡還是認爲中產階級大大規模出現,纔是農業國向工業國發生轉變的一大體現。

目前的機遇比後世好。溫飽問題不是那麼難,人口又少。落後西方世界又不多,有南華的龐大土地支持,農村農民農業問題遠比後世樂觀。

南華之前憑藉這大規模的工業化,在重工業中首先打造了一大批的中產階級。技術工人。

照道理,中產階級的定位爲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閒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

但是中國的國情不一樣。南華也是如此,四萬萬人大部分還是農民,所以中產階級必須要從這裡面誕生,技術人,也是一個很好的發

也就是說。藍領,將首先吹響農民們脫貧的號角。

沒錯,是脫貧,而不是致富,因爲李秉衡沒有把握,如果拿後世的標準來衡量,這個時代所謂的南華藍領甚至是高級藍領們,仍然只能勉強說解決溫飽。

或許在這個時代,他們是富裕的,幸福的,李秉衡對此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人不能滿足於現在,總要往前發展。

發展到後來,能不能跟原來一樣,這就不可知了。

必須要改革,這樣才能打破狂插。

下等階層往往因貧窮而缺乏專業特長和教育知識,他們對上等階層的奢華生活和優越社會地位充滿嫉妒、憤恨和嚮往,因此他們一般傾向於採取激烈的暴力行動。推翻上等階層的統治,並將統治權樓爲己有,再重新建立起一個兩極分化的“啞鈴型社會”。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歷夾就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

民國初建,需要中產階級,來緩解貧富差距,尤其是大發展的時代,資本快速累積與無產者之間的尖銳矛盾。

正確認識“中產階級”在時代變革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中產階級”合法致富和發展,使“中產階級”成爲推進時代發展的中堅力量。

這是李秉衡的要務。!~!

..

第105節 餘波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565節 吞併奧地利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322節 南方攻略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197節 狠毒的招數能收奇效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503節 特斯拉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282節 日不落帝國我來了..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519節 恐嚇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197節 狠毒的招數能收奇效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515節 曼德勒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六節 西式過年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357節 外交戰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106節 盟友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
第105節 餘波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565節 吞併奧地利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322節 南方攻略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197節 狠毒的招數能收奇效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503節 特斯拉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282節 日不落帝國我來了..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519節 恐嚇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197節 狠毒的招數能收奇效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515節 曼德勒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六節 西式過年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357節 外交戰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106節 盟友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