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

漆德公園禮炮鳴放州響,紋成爲了整個倫敦以及在倫攻胸交人員與商人的疑惑,而且是天大的疑惑。

如果是誤放,那麼絕對不可能誤放這麼多響,而且網好不多不少是舊響。

整個倫敦騷動起來,許多人紛紛走上街頭試圖尋找真相,互相詢問。

英國人都知道喬治五世不可能平白無故的誕生子嗣,或者刻意的隱瞞王后懷孕的消息,等到王子誕生有揭開謎底。

除非他實在無聊,無聊到想給他的臣民們一場驚喜,歷夾上總有一些這樣荒唐的君主。

不過喬治五世不會如此,作爲有過軍旅生涯的他來說,萬萬不會做出如此荒誕的舉動。

可是海德公園明明是清清楚楚的在鳴放禮炮慶祝王儲的誕生,因爲是剛響。

在得到喬治五世沒有昏庸到隱瞞子嗣出生後,各國使節紛紛發電文回國,詢問是否本國的君主擁有了新的王子或者繼承人。

令人沮喪的是,今年看來是歐洲皇室集體荒年,沒有一名皇子或是王子在八月前後出生,公主倒是有,不過也不用鳴放剛響啊,難道這公主是陰陽人?人妖?

在歐洲的求證未果後,好奇心較重的人開始將目光望向遙遠的異國他鄉,數得着的幾個可以讓大英帝國鳴放禮炮慶祝的國家都再次的讓他們失望。

甚至好事之徒前去尋找載振等人,詢問是否大清帝國的皇帝誕生了皇太子。

不過載振顯然不是個喜歡製造神秘氣息的人,他實誠的回答,大清帝國皇帝目前還處於跟宗室子玩泥巴過家家的年歲,除非他離開的幾斤。月後,這個皇帝忽然早熟到迅速發育,然後將這種變態發育遺傳給了他的龍種,只用短短的幾個月便能從肚子裡鑽出來。

歐洲的奇幻家們顯然會對這個感興趣,不過對於愛考究事實的嚴謹的磚家叫獸們來講,顯然再次的失望而歸。

程璧光清楚英國人這麼做隱含的深意,這是在逼南華就範,想進行投機。

在外國人看來,南華是個獨裁的政權,李秉衡是這個國家實際的掌權者,也是實際意義上的皇帝,這也是他們常常詬病的地方,因爲這斤。國家不是民主國家。

相比滿清,反而在爲着共和憲政進行着努力與改革,雖然新一屆的內閣令內部反對聲音不斷,但歐件還是對大清帝國的這種努力感到欣慰。認爲歐洲式的民主共和將會在遠東這個龐然大物身上實現,這對各國的利益很重要,也很有幫助。

南華是個披着民主共和外衣的獨裁國家。雖然沒有事實上的皇帝。但是權力過大沒有制約的總理之位,顯然破壞了民主與自由在南華的傳播。

現在這位獨裁者誕生了子嗣,而且這位子嗣的母親是位英國人,而且是英國貴族,這意味着什麼?

程璧光從小生長在一個老大帝國的傳統之中,雖然後來在英國的留學讓他的思想開始朝着民主與自由靠攏,但是他依舊清晰的分析透了李秉衡這個兒子誕生對於英國這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的意義。

以慶祝皇太子誕生的禮炮儀式。來向一位國家元首致意,英國承認這位元首的子嗣具有皇太子同等的身份。

不管將來南華的政體如何變革。英國的核心利益在於保持南華的獨裁性,使得這種獨裁性可以惠及李秉衡的這個子嗣,讓中國人子承父業的傳統延續下去,這就是實際意義上的皇位傳遞,使得南華的權力將來可以移交到這個在英國出生的嬰兒手中。

毫無疑問,英國人打算扣留這位他們眼中的南華未來繼承人,他將在英國長大,接受英國的教育,成爲親英分子,鐵桿的親英分子。

英國人從李秉衡身上所得不到的,都將在這位繼承人身上得到,也許南華的政體可以變化,但是南華已經被打上了深深的李秉衡烙印。他的勢力與財力,將使得任何國家都要望而生畏,就連英國這樣的龐然大物都要正視。

程璧光腦中一直在計較着,他甚至希望可以向英國施加壓力,將李秉衡網誕生的這名子嗣帶回南華,可是這是不現實的,再來一次張飛橫江截阿斗麼?

英國人龐大的艦隊讓他冷汗直流。他忘了這是今日不落的老大帝國。不是現階段的南華海軍能夠正視的,讓英國交出這個嬰兒的念頭一閃而過。

這個事實立即以電磁波的形式從大洋彼岸傳遞到了四”李秉衡正準備動身回南華,接到電報的那刻。他忽然怔住了。

手僵硬的捏着電文,嘴角帶着冷笑,他是今後世之人,料得到這個世界的發展趨勢,也能把握住時代的脈絡,防患於未來,他能掌控任何事,算計任何人,但是,他萬萬料不到自己會被反過來算計一把,這是莫大的諷刺,因爲,在真實的歷史上,沒有他,更沒有他的兒子。

英國人這麼做,是想告訴自己,他們將把這個孩子當作自己的長子繼承人,不管是繼承國家權力也好家族財富也好,這個孩子都將成爲他們手中重要的砝碼,具有無比殺傷力的武器,李

他將被英的人牽着鼻子走麼?任由他們擺佈?

可以預見,英國人必然會以這個孩子爲要挾,要求南華以英國的利益爲先,不再與英國對立。

從表面上來看,這的確是個與英國改善關係的藉口,只是,英國人的胃口很大,能滿足得了他們嗎?

阿曼達還沉浸在得了兒子的喜悅中,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賀禮便已經送到,豐厚異常,讓阿曼達從開始的激動逐漸開始冷靜下來,臉色也凝重起來。

這次英國君主很慷慨。允許這個孩子的姓氏爲沃森一西斯卡尼一李。並且他將繼承汰森家族與西斯卡尼家族的所有貴族頭銜與封號,長大後可以繼承兩個家族的封地。

她意識到了這背後似乎有個陰謀,而且王室宣令官的殷勤也讓她心生警懼,聰明的她迅速意識到了自己與這個孩子所面臨的危機,也許,她們將會失去回南華的機會,一直處於英國王室的監視與軟禁中。

不,他會想到辦法的,他不會放任自己的親人成爲要挾所用的道具的。阿曼達的眼睛裡重新聚起了神采。滿是堅毅與信任。

坐船刊到上海的李秉衡接到了來自約克郡的電報,接連幾份,顯示出了阿曼達的心情不是那麼的平靜。

靜靜的站在船頭,不發一言。陳友仁見氣氛沉悶,發問道:“西斯卡尼小姐在電報中怎麼說?是否需要我到英國去一趟?”

李秉衡搖搖頭,說道:“她說孩子太小,不能遠洋航行,需要過幾年。幾年後,讓我去倫敦接她

陳友仁眉頭飛揚起來,讚賞的說道:“果然是個聰明的女士,怪不的能與你相配

“那便等幾年吧,等幾年我親自去英國接回我的妻兒。”

輕描淡寫,便將此事暫時擱下。

只有我算計別人,沒有別人來算計我的,想佔我的便宜,英國人也太狂妄了。

李秉衡沉默着,滿是諷刺的眼神望着吳泓口來往的英國炮艇,轉頭問道:“粟揩最近在幹什麼,他不是一直在給英國人找麻煩麼?。

由於南華設在高昌廟與崇明三島的分艦隊同樣擁有內河航行權,粟槽每日的樂趣便在於向長江中的各國炮艇宣泄他的不滿,在他看來,他應該帶領艦隊橫行海上,尤其是在沒有參加新加坡海戰後,他的不滿幾乎要到爆發的邊緣。

南華海軍部接到的投訴不下兩百起,被粟楷直接撞沉的各國炮艇便有五條之多,其餘各國商船無數。

他在長江中已經惡名遠揚,見者老遠便要繞道或是暫避,尤其是英國炮艇,在長江中已是老實了許多。

由於這些事情並不上得了臺場。也就是無法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至少對囂張霸道的南華外交部來說是如此,這些倍受欺辱的英國炮艇求告無門,自己吃了敗仗也怪不得誰。

每次在長江中遇見,雙方總要互相羞辱,極盡挑釁與侮辱之能事,甚至是互相用艦炮瞄準一路結伴而行。

長興島的進出口貿易公司已經引起了各國的注意,凡是通過南華進入中國的商品都先抵達長興烏,經過大半年的修建,已經有多個公用碼頭以及兩斤,專用碼頭投入使用。

粟楷對各國軍隊在長江口的挑戰實際上也走出於保護這個中轉地的目的,目前中國向外進口商品已經有7成經過這裡,海關關稅急劇下降。

在過去的兩年中,南華連續打了幾個漂亮仗,不僅摧毀了以英國爲首的商品傾銷體系,而且沉重的打擊了列強的金融控制,加上南華的商品迅速的擠壓外國商品的市場,列強商品向中國的輸出在今年六月降到了往年同等水平的四成不到。

這其中也有南華代進口的因素在裡面,南華的僞鈔計戈仍然在實行中。套取的各種物資與工業品以南華的名義進口,或是用南華的航運公司運輸,這些商品的目的地都將是永興島以及澳門。

隨着澳門的收復,這裡的貿易中轉完全爲南華所控制,列強毫無辦法。

中國與南華之間的貿易往來完全的避開了海關,而目前兩者之間的貿易額已經成爲了中國進出口之首。

可想而知,中國海關進口關稅降到了一個怎樣的低點,不過,中國飛速增長的出口關稅使得總體關稅數字稍微好看了些,但是還是破天荒的出現了完全沒有關餘,也就是說,扣去賠款與債務,列強還需要向淡清朝廷逼債。

滿清朝廷並沒有從中得到太大的好處,除了民族工業自身的實惠,稅賊大部分落入了地弈督撫手中,在南華的壓力下,這些稅收大部分的被利用到了地方的工業建設,而且破天荒的在江淅與上海出現了工商業退稅。

這無疑是對這些地方經濟增長的又一刺激點,而且掀起了工業投資熱潮由於在貿易上打了漂亮的翻身仗,許多競爭不過列強的商品,如棉布棉紗棉花等坊織品,還有鋼鐵與機械等重工業產品都開始使用了來自南華的新技術,使得投資這些工業領域大有賺頭,被冰封的資金開始流動並且加速起來。

““五 ,廠誨處心積慮對中國的經濟掠本開始專向末路。衆只的是帆,末料

以往佔中國進口商品中前幾個的棉布、棉紗、棉花、每織品、煤油、糖、染料、糧食、機器設備、鋼鐵,以及紙張與紙菸、菸葉,進口額大幅的縮減,這些商品國內自身的生產能力增長了許多,而且向南華進口大半。

出口上增加了許多,尤其是生絲,去年出口刀萬擔,價值達到公弛萬關兩,也就是將近3億關兩,這是個令人膛目結舌的數字。

今年有望破百萬擔大笑,而且這一增長勢頭還將延續。

光是生絲出口額就已經是前年的兩倍多,兩年多下來,中國的生絲業重新成爲世界第一生絲出口大國。維護了櫃綢之國的榮譽。

而排第二第三的分別是棉布與成衣。這兩三年來,棉布與成衣的產量出現了井噴,由於這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得到了南華的大力扶持,在南華海量的訂單刺激下,大量的工廠開辦出來,參與到這些高利潤行業中。

南華只通過大量的棉布與成衣訂單。就使得國內的輕仿行業迎來了春天,之前是利潤微薄並且開辦艱難經營不易,但現在良性循環,民間出現了投資輕仿行業的熱潮。

這些在即將到來的一戰中都是戰略物資,包括工業原料與藥品、糧食等,中國工業基礎薄弱,只能在這些方面分享戰爭紅利。

李秉衡在國內的佈局除了輕坊工業,還在礦產開採、中藥西化以及糧食種植上花了大力氣,在中藥西化與糧食種植上現在南華是絕對的權威,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自從德國聽從了南華的建議,開始戰略物資儲備計戈”並且正式秘密的確定戰略物資儲備機制後,中國的礦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德國本國戰略物資缺乏,爆發大規模戰爭時只能依靠從被佔領國掠奪多種原料進行軍工生產,一旦其原料來源被切斷,軍工生產便難以爲繼,這是導致其經濟崩潰和徹底失敗的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海上決戰不能徹底壓舟英國,那麼運輸線早晚要被切斷。敗亡也是早晚的事情。

這點李秉衡是看的最清楚的,這也是後來二戰時德國動輒喜歡閃電戰的原因,不是這種戰法有多牛逼,而是現實逼迫,無可奈何。

所以德國的對外戰爭一旦曠日持久,那麼戰爭的焦點便將集中在海軍保護運輸線上面,反過來,打擊敵國的運輸線也是戰爭天平傾向的重要砝碼。

德國與南華又開始了潛艇方面的合作,都派出了最頂尖的專家與技師。繼續攻克潛艇這一破交之王的技術難點。

李秉衡的一句提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得到了威廉二世的賞識,在打造破交利器的同時更要保護自己的運輸線,這對於德國來講尤其重要。在海軍上的合作勢必要更加的密切,力度還要加大。

戰略物資儲備更是要加快進程。從中國西南開採的礦砂與金屬都在澳門裝船,然後運往德國。

德國只需要付出技術,幫助中國進行起碼的工業基礎建設,畢竟他們的工業實力與科技水平天下第一。即便是南華也僅在幾個領域領先世界。而德國是全面領先。

只有這些科學技術纔是李秉衡真正想要的,南華只不過是暴發戶,並沒有沉澱與龐大的積累。

戰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良機。到時候列強忙着交戰,其他的國家忙着生產,沒有人會來打擾中國與南華的工業建設。

中國錯過了這一良機,到時候想要崛起,必然要面對列強的聯壓,而一個已經崛起的中國,將會徹底的改變世界政治格局。

這是個以實力來說話的時代。有了足夠自保的實力,才能震懾外敵,使他們不敢隨意的入侵。

這幾年來發生在中國這個愚昧落後的國家所有一切,已經引起了列強的警覺,這個國家開始向着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這讓他們充滿擔憂。

英國直接將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歸結到了南華的頭上,李秉衡在英國出生的孩子忽然間成爲了改變英國在遠東格局的一條重要紐帶。

如果說南華實行帝制,那麼英國是舉雙手贊成的,目前他們竭力的在證明着這一點,南華掌權者的孩子身體中流着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血液。

倫敦海德公園的那則響禮炮成爲了各國爭相關注的熱點,在得到了事實的真相後,許多國家對英國的這一舉動恍然大悟,並且開始了更加深入的分析。

也許這只是斤,普通的慶祝儀式,但是或許這會影響到世界的格局。這又有什麼一定呢?

南華與德國的關係很是密切。這全世界都知道,甚至英法等國都在極力的破壞南華與德國之間的關係。這對協約國來說很重要,任何一個有分量的國家加入到同盟國都將是他們的巨大壓力。

將南華這個國家從德國人身邊拉走,這是英法兩國的共識。

在列強的眼中,南華,已經是個有分量的國家。

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189節 一定要打痛荷蘭人第321節 漢口大反攻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445節 居然虐待華工第535節 歐洲格局之猜想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565節 吞併奧地利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522節 南高加索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500節 三國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二節 復國的決心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三節 蛇廟秘辛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313節 圍攻都督府第578節 西里西亞大公與新沙皇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249兩大殺器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158節 美洲華人要用槍炮說話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551節 和平了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152節 不值一提的勝利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557節 巴黎奧運會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472節 沙皇脫困
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189節 一定要打痛荷蘭人第321節 漢口大反攻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445節 居然虐待華工第535節 歐洲格局之猜想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565節 吞併奧地利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522節 南高加索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500節 三國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二節 復國的決心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三節 蛇廟秘辛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313節 圍攻都督府第578節 西里西亞大公與新沙皇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249兩大殺器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158節 美洲華人要用槍炮說話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551節 和平了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152節 不值一提的勝利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557節 巴黎奧運會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472節 沙皇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