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

貞觀十八年五月一日,接連下了幾天的雨總算是消停了下來,天雖尚有些陰,可好歹算是能見着些久違的陽光了,這對於端午前後的連綿雨天來說,着實難能可貴得很,因大雨而龜縮在家中的人們總算是能透上口氣、好整以暇地逛一回街了,這不,滿長安的沿街商鋪全都張羅開了,各家店鋪的夥計們更是拿出了十八般的武藝,喲嗬的叫賣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滿長安城裡一派繁華的喜慶之氣,只不過這人一多,原本寬敞的道路顯然就有些子不夠使了,街頭巷尾裡堵着的馬車排起了老長的隊伍,內裡自不凡高官顯貴人家的豪華馬車,於是乎,誰該給誰讓路可就成了不少爭執的起因所在,滿大街上吵嘴的豪門奴僕們可真是不少,也算是爲繁華的長安城增添了幾分喧鬧罷。

街頭堵不堵車、鬧不鬧騰的跟芩文本都無甚關係,雖說芩文本一向小心爲官,甚少拿官威來壓人,可頭上那頂刑部尚書的帽子着實嚇人得緊,滿長安的權貴們就沒誰願意跟刑部那個陰森森的衙門口多生枝節的,早早地見到芩文本那輛算不上豪華的刑部公車,自是全都自覺地閃躲到了一邊,任由芩府的人馬就這麼在擁擠的大街上暢通無阻地一路前行,倒也是奇觀一件了罷,當然了,坐在馬車廂裡的芩文本本人是不知曉外頭的事情的,此時的他只是一味的默默沉思着,臉上滿是憂慮之色。

憂慮是自然之事,芩文本此生經歷過的事情實是太多了,又久在刑部爲官,對於皇權政治的陰暗面可謂見識多矣,而今京師亂象畢現,隱隱然竟有幾分當年玄武門之變時的詭異之象,身爲刑部尚書,又是魏王一系的頂樑柱之一,芩文本心裡頭自是不免有些子揣揣,更有些子後悔前些年沒趁着諸王出京時徹底退出皇子爭位的漩渦,而今既已深陷泥塘,又豈是拂袖便能去得了的,對於眼下這般亂局,芩文本着實頗爲迷茫與不安,實是有些子看不清局勢將會往何處演化,心便有些個沉甸甸地難受得很。

“老爺,東宮到了。”就在芩文本想得入神之際,車簾子外傳來了貼身長隨低低的呼喚聲,登時便將其從神遊狀態中驚醒了過來。

“嗯。”芩文本淡淡地應了一聲,卻穩坐着不動,直到長隨將車簾子捲起,這才由着長隨扶持着下了馬車,穩步向東宮大門行了過去……

用“得意忘形”這個詞來形容太子李治此時的狀態或許是稍過了些,可用“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語來描述卻又顯得稍弱了一些——太子李治自幼身子骨弱,老爺子也甚少對其嚴格管教,這就使得李治打小了起就有好睡懶覺的習慣,每每總是日上三竿了,纔不得不從舒舒服服的被窩裡爬將出來,自打老爺子親征高句麗後,沒了管束的李治更是每日裡在皇宮內院中胡天胡地地鬼混,難得有個早起的時候,可今日卻是有些子反常了——李治昨夜一晚沒去皇宮,而是很難得地留在了東宮過了個夜,然則卻也沒閒着,跟一起子侍妾們玩起了盤腸大戰,鬧到了深夜才歇,今日一早天還不亮就興致勃勃地起了,緊趕着梳洗了一把,連早膳都顧不得用,居然精神抖擻地端着“監國太子”的架勢趕早批閱起公文了來了,這還不算,尚不到辰時,便接連派了人去大理寺催請大理寺少卿裴鴻緒覲見,那等前所未有的“努力”狀着實令東宮的大小太監們都看傻了眼,愣是搞不清這位爺究竟是哪根線搭錯了弦,全都陪着小心地跟着忙乎個不停,就怕着觸了這位不怎麼好侍候的主子的黴頭,平白捱了板子可不是鬧着玩兒的,於是乎,滿東宮的人們立馬就全都勤快萬分了起來,這不,芩文本剛在外頭請見,東宮主事太監管大鬆立馬急匆匆地便一路小跑着去顯德殿請示去了。

“……,這事情要抓緊辦,父皇在前線征戰,我等在後頭擔着後勤之重擔,萬不能有所差池的……”李治正煞有其事地對着畢恭畢敬的裴鴻緒發表着長篇大論,翻來覆去所說的不過都是些陳詞濫調,也就是那些個要殺一儆百、確保後勤無虞之類的話罷了,正自說得起勁,突然間瞄到管太監正在殿門口躲躲閃閃地探頭探腦,李治頓時有種正“衝刺”間,被人打斷了“性致”的惱火,猛地一拍文案,亢聲道:“混帳行子,在外頭鬼鬼祟祟地做甚,還不滾將進來!”

李治今兒個火氣大,管大鬆可不想成了李治泄火的出氣筒,一見李治有發作的跡象,登時就嚇了一大跳,連滾帶爬地便撞進了殿中,緊趕着稟報道:“稟、稟殿下,刑部尚書芩、芩文本在殿外候見,老奴不敢怠慢,請殿下示下。”

“嗯?”李治一聽之下,登時就愣住了,無他,芩文本一向與李治不怎麼對付,往日裡也甚少有來往,自打老爺子親征之後,芩文本除了公事之外,素來不跟李治打交道,自打李治上一回被朝臣們好生收綴了一把之後,芩文本更是就沒再登過東宮的門檻,即便有甚緊急公文要李治用印也只是派一個侍郎前來應付了事,這會兒冷不丁地便上門來求見,若說其中沒有蹊蹺,李治又如何肯信,一時間也不知該見還是不見,只是一味狐疑地盯着管大鬆看,看得管大鬆臉色發青,腳下發軟,又搞不懂自個兒是哪得罪了這位不好侍候的主兒,可憐的管老太監那滿頭滿腦的汗水淌得跟瀑布似的,卻又沒膽子去擦上一下,臉上的笑容木呆呆地,簡直比哭還難看上幾分。

“殿下,依微臣看來,芩尚書十有八九是爲了相州一案而來的。”裴鴻緒見李治老半天沒醒過神來,忙小聲點醒了一句。

“啊,沒錯,定是如此!”李治恍然大悟般地點了點頭,眼珠子轉了轉道:“去,就說本宮身體不舒服,有事改日再議,有本只管先留下好了。”

管大鬆一聽李治發了話,登時就暗自鬆了口氣,忙不迭地應了一聲,一路小跑地出了顯德殿,顛顛地跑到背手而立的芩文本身前,語帶喘氣地道:“芩尚書,殿下,啊,殿下今日有微癢,請芩尚書改日再來,呵呵,老奴這就送您老出宮?”

芩文本似乎早就料到會是這麼個結果,也沒動氣,眉頭一揚,掃了眼滿臉子討好之卑謙的管大鬆,淡然地一笑道:“有勞管公公了,本官這裡有份奏章,還請公公轉呈殿下御覽,告辭了。”話音一落,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一份摺子,遞給了伸出雙手的管大鬆,接着大袖一拂,徑自出了東宮,往尚書省趕去。

“殿下,芩尚書已走了,留有奏章一本在此。”管大鬆目送着芩文本離開,忙不迭地跑進了殿中,哈着腰,雙手捧着芩文本的奏摺,恭恭敬敬地稟報道。

“拿上來。”李治原本的興致被芩文本這麼一攪合,早已有些子不耐煩了,可心中對芩文本的摺子又有幾分好奇之心,這便端坐着不動,冷聲喝了一句。

“啊,是。”管大鬆躬身應了一句,顛着小碎步,跑上前去,將摺子雙手奉上。

摺子不過就是普通的摺子,並沒有甚出奇之處,內裡的文字也不算多,攏共也就十數行的,可李治卻越看臉色越沉,到了末了竟拍案而起,一把將摺子劈頭蓋臉地往管大鬆砸了過去,口中嘶吼着道:“混帳行子,本宮行事何須那老狗來指點,狗東西,混吃等死的貨……”

可憐管老太監哪知曉李治罵的是誰人,一見李治暴跳如雷,登時就嚇得趴倒在地,哀着聲哭求道:“殿下息怒,殿下息怒,老奴該死,老奴該死……”

裴鴻緒也被李治這突如其來的怒火嚇了一大跳——在裴鴻緒的印象之中,李治就是個懦弱的主兒,屬於被人打了一拳,還給人陪笑臉的貨色,可今日竟然也會如此發作,實是大出裴鴻緒的意料之外,這會兒見李治暴跳如雷,裴鴻緒搞不清楚狀況之下,還真沒膽子去勸說一、二,忙走到管大鬆身邊,俯身將芩文本那份摺子拾了起來,打開一看,眉頭登時就皺了起來,沉吟了一下道:“殿下息怒,茲體事大,尚需小心應對纔是。”

“哼!”李治怒氣衝衝地在前墀上走來走去,好一陣子轉圈,這才氣哼哼地坐到了位子上,滿臉子惱怒地看着裴鴻緒道:“裴愛卿,芩老兒此是何意?哼,三司會審,說得好聽,該不是他芩文本想自己審罷,本宮決不準奏!”

“這個……”裴鴻緒見李治一上來就將話給說死了,一時間還真不知該說啥纔好——按朝廷體制,凡重大、疑難案件之審理,須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衙門會同審理,其中收集證物、證據的工作便是由刑部負責,人犯的看押亦是如此,只到了審案之時纔是三司衙門各出一審官,由皇帝任命其中之一爲主審,並負責將案情進展報奏皇帝,最後由皇帝下結論,這便是三司會審的基本程序,如今相州軍糧案其實並不是什麼大案,原也用不着大理寺出面,本該由刑部負責審理,可先如今李治將此案提高到了貽誤軍機的高度,大理寺便有了接手此案的理由,問題是繞過刑部審案卻是有違朝廷體制的,芩文本打出三司會審這張牌,恰好點中了李治的死穴,就李治目前將所有的賭注都壓在這樁案子上的情形,不發作才真的是怪事了,只不過光發作能解決問題麼?好像不能罷,至少在裴鴻緒看來是不能,可面對着李治那張臭臉,裴鴻緒也不敢多說些什麼,只好老老實實地站在一旁,尷尬得夠嗆。

“不理那老東西,裴愛卿,爾須曉得,此案非同小可,須得抓緊才行,本宮就不多留你了,儘快將此案偵破,務必揪出元兇,去罷。”李治顯然不想再多跟裴鴻緒嘮嗑了,交待了一句之後,也不管裴鴻緒怎麼想的,起了身,一臉子無趣地轉後殿去了。

“裴大人,您瞧這事……”管大鬆在地上跪了半天,這才搞明白自家主子原來不是衝自己發火,一見李治已走,一骨碌便爬了起來,死盯着裴鴻緒手中的那份摺子,試探地問了一聲。

“唉……”裴鴻緒自是知曉事情絕對不會如此簡單,絕不是李治不準奏便能完結的,可眼瞅着李治已然負氣而去,卻又無可奈何,此時聽管大鬆問起,裴鴻緒實懶得跟一個太監頭子分說,只是長嘆了口氣,將手中的摺子交還給了管大鬆,搖了搖頭道:“將此折收好,殿下或許還用得着。”話一說完,苦笑着搖了搖頭,也不理會管大鬆臉上那變幻不定的表情又多精彩,自顧自地轉身出宮去了……

中書省,魏文帝曹丕時所設之朝廷中樞機構,爲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佈政令之所在,負有起草詔書之職責,一般設中書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執大政,而總判省事,然自貞觀十四年以來,尚書省權柄日重,而中書省之權重則每況愈下,如今僅有蕭瑀一人擔當中書令之職,雖有宰相之名,卻少有宰相之實矣——自李世民親征高句麗以來,朝廷之政務每多委於尚書省,本就勢弱的中書省幾成擺設,蕭瑀身爲三輔政大臣之一,輪值處理政務竟不在中書省而在尚書省便可見一斑。今日蕭瑀不當值,自是不用去尚書省忙碌,也得了回閒,雖說一早便到了中書省衙門,不過卻沒甚公務要煩心的,也就趁便在辦公室裡閉目養着神,自也逍遙得很,只可惜他這等悠閒勁也沒能保持多久,還沒到巳時三刻便被外頭亂哄哄的聲響給吵醒了,氣惱地走出房門一看,登時就被嚇了一大跳——素來門庭冷落的中書省衙門裡竟然擠滿了朝中大員,內裡不凡芩文本、蘇勖、崔仁師等等朝廷重臣,一時間沒鬧明白是怎麼回事,愣在了當場。

“蕭中書出來了,這回好了,這事情就該由蕭中書來作主。”

“下官見過蕭中書。”

“蕭中書,您老可要主持公道纔是。”

……

一起子朝廷官員一見到蕭瑀現了身,都不再跟那些中書省的官員們瞎扯了,呼啦啦全圍了上去,見禮的見禮,叫嚷的叫嚷,生生攪得蕭瑀頭都大了幾分,愣是沒搞清這幫子朝臣們搞的是甚名堂,剛想着端起中書令的架子,打算訓斥一下諸朝臣們的舉止失態之際,卻見芩文本從後頭走了上來,躬身行禮道:“下官參見蕭中書。”

芩文本乃是刑部尚書,地位僅比蕭瑀低一級而已,雖說蕭瑀不怎麼瞧得起出身微寒的芩文本,不過既然芩文本給自個兒見了禮,當衆失禮的事兒蕭瑀是做不出來的,自也就將就地回了個禮道:“芩尚書客氣了,不知爾等這是……”

芩文本顯然等的就是蕭瑀這話,一待蕭瑀話音剛落,立馬接口道:“蕭中書,陛下臨出征前將國事託付於您,是因着您能秉國之體制,小兒輩不敢胡作非爲之故也,今有一事實違朝廷體制,下官不敢不稟明蕭中書。”

“哦?何事?芩尚書但講不妨,老夫且聽上一聽罷。”蕭瑀見芩文本持禮甚恭,倒也沒有爲難芩文本的意思,很是豪爽地揮了下手道。

一見蕭瑀入了圈套,芩文本自是不會輕易放過,這便拱了拱手道:“蕭中書明鑑,按朝廷體制,凡大案要案均需三司會審方可定奪,然諸黃門竟置朝廷體制於不顧,撇開我刑部及都察院單獨審理相州軍糧案,此無禮非法之舉,恕下官不敢苟同,怎奈諸黃門執意如此,下官等只好來請蕭中書代爲主持公道。”

“……”蕭瑀一聽是這事,立時就有些子傻了眼,昨日在東宮議事之時,他也在場,卻渾然忘了還有三司會審這個朝廷條例在,此時被芩文本一捅破,頓時令自詡爲朝廷頂樑柱的蕭瑀覺得很有些子跌了臉面,可又沒好意思說當時自己忘了這茬,正自不知該如何解說之際,卻見蘇勖從後頭走了上來,躬身行禮道:“蕭中書,須知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今諸黃門亂政之舉實不該當,稍有縱容,恐朝政將毀於一旦,此風斷不可長,以蕭大人之聲望,當可挽狂瀾於既倒,下官等懇請蕭中書主持公道,撥亂反正,以明朝綱。”

“是啊,蕭中書,您得出來主持公道纔是。”

“沒錯,滿朝大臣唯有蕭大人有此威望。”

“就是,除了蕭大人更有何人能行此撥亂反正之壯舉乎?”

……

蘇勖的話音便是信號,下頭一大幫官員全都鬧騰了起來,生生將蕭瑀擡高到朝中獨一無二的人物之高度,很是令老蕭同志的虛榮心滿足得一塌糊塗,可憐老蕭同志在朝爲官這麼多年就沒這麼被人捧過,一時間還真把自己當塊料了,心情一舒暢,豪氣就起來了,一揮手,止住了衆人的喧譁,頗爲威嚴地環視了一下諸位大臣,這才一拈鬍鬚道:“此事老夫已知曉,自會去尋太子殿下議事,諸公請先回罷,等老夫上東宮走一回便是。”

“蕭中書,下官晨時便已上書太子殿下,稟明瞭此事,只是……唉!”芩文本打蛇隨棍上,立馬裝出一副沉痛的樣子說了一句。

“哦?竟有此事?”蕭瑀先是一愣,而後大爲不滿地道:“胡鬧,國家大事豈能如此兒戲,諸公且隨本官一併去東宮議事,此事本官管定了!”話音一落,排開衆人,大步便往外行去,後頭一起子朝臣們自是紛紛跟上,各自上了馬車,浩浩蕩蕩的數十輛馬車一字排開,就這麼殺奔東宮而去,這等架勢登時就引起了長安城好事者的圍觀,事情越鬧越大了起來……

第二十一章憂國不忘發財(上)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一百五十章攘外必先安內(五)第三百二十八章百葉河會戰(一)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五百零七章獅老雄心在第四百八十二章父子論政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八章長街刺殺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二百五十五章以退爲進(上)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三十二章撲朔迷離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三百零九章風雪夜歸人(中)第二百一十二章反客爲主(上)第七十七章不好吃的甜頭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三百章龜茲人的反撲(三)第十七章拉上老爺子當模特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六十七章決戰諾真水(三)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三百七十八章京師劇變(二)第四百七十一章迂迴包抄第一百五十五章緊鑼密鼓(下)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一百四十五章扶不起的阿斗第四百三十六章輿論導向之爭(中)第四百二十一章我,太子!第三十三章實力纔是硬道理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四十六章突襲開陽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三百七十九章京師劇變(三)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九十七章碾莊血案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二百七十九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五十二章決戰平壤城(二)第四百二十五章有備方能無患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三百二十八章百葉河會戰(一)第五十四章血戰(一)第三百三十一章百葉河會戰(四)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長安城(十二)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九十六章開府建衙第三百二十七章瑟羅獻策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四十八章巧入神武(二)第二百八十一章意志的較量(中)第三百一十二章艱難的抉擇(下)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二百七十四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五)第三百八十五章離別安西(上)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三百一十八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上)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長安城(十)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四百二十八章中秋馬球賽(二)第四百七十四章圍城血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戰幕拉開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二百八十八章破城之戰(上)第十一章東宮失竊案(下)第五百五十章京師風雲錄(九)第一百二十六章岐州諜影(三)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五百五十二章決戰平壤城(二)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五百五十七章決戰平壤城(七)第九十六章開府建衙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九十四章莫離的秘密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
第二十一章憂國不忘發財(上)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一百五十章攘外必先安內(五)第三百二十八章百葉河會戰(一)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五百零七章獅老雄心在第四百八十二章父子論政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八章長街刺殺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二百五十五章以退爲進(上)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三十二章撲朔迷離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三百零九章風雪夜歸人(中)第二百一十二章反客爲主(上)第七十七章不好吃的甜頭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三百章龜茲人的反撲(三)第十七章拉上老爺子當模特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六十七章決戰諾真水(三)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三百七十八章京師劇變(二)第四百七十一章迂迴包抄第一百五十五章緊鑼密鼓(下)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一百四十五章扶不起的阿斗第四百三十六章輿論導向之爭(中)第四百二十一章我,太子!第三十三章實力纔是硬道理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四十六章突襲開陽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三百七十九章京師劇變(三)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九十七章碾莊血案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二百七十九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五十二章決戰平壤城(二)第四百二十五章有備方能無患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三百二十八章百葉河會戰(一)第五十四章血戰(一)第三百三十一章百葉河會戰(四)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長安城(十二)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九十六章開府建衙第三百二十七章瑟羅獻策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四十八章巧入神武(二)第二百八十一章意志的較量(中)第三百一十二章艱難的抉擇(下)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二百七十四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五)第三百八十五章離別安西(上)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三百一十八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上)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長安城(十)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四百二十八章中秋馬球賽(二)第四百七十四章圍城血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戰幕拉開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二百八十八章破城之戰(上)第十一章東宮失竊案(下)第五百五十章京師風雲錄(九)第一百二十六章岐州諜影(三)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五百五十二章決戰平壤城(二)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五百五十七章決戰平壤城(七)第九十六章開府建衙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九十四章莫離的秘密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