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

貞觀十九年四月中旬,安西大都護府突然發出緊急帥令,大肆調動兵力,各路大軍公開向老爺廟、烏拉斯臺、塔克什肯一線集結,整個西域登時因此而風雲變色,氣氛陡然間緊張了起來,這使得薛延陀境內原本正準備展開生死決戰的拔灼與大度設兄弟倆驚異不定之下,不得不各自收縮兵力,以防備安西唐軍之大舉攻擊,戰雲密佈之下,原本一觸即發的薛延陀內戰竟因此而陷入了停擺狀態。

貞觀十九年端午過後數日,安西大都護府突然高調宣佈朝廷詔令已下,言及拔灼之莫賀莫羅可汗乃是大唐所封,由其繼任薛延陀汗位乃是順理成章之事,大度設狼子野心,竟敢篡位自立,乃是無視我大唐天威之舉,詔令草原各部共討之!此消息一出,草原爲之震動,不少原本蛇鼠兩端的草原部落皆聞訊投靠到了拔灼帳下,這使得原本勢均力敵的雙方之實力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得到安西大都護府之承諾後,志得意滿的拔灼不顧宿將阿魯臺的勸阻,親率主力大軍二十八萬離開汗廷所在地鬱督軍山,向大度設的金帳所在地巴彥查幹進逼,是時,總擁兵幾近二十萬的大度設因安西唐軍在邊境線一帶不斷集結兵力之牽制,只能調集十一萬部隊前往本查幹湖一線就近迎戰,一場草原上的大決戰即將拉開序幕……

葉赫城,坐落於美麗的烏倫古湖之濱,不大,城中也就僅有四千戶不到的居民,可卻是葛邏祿國的首都——自打貞觀十八年四月,因葛邏祿族協助時爲安西大都督的李貞擊潰薛延陀大軍有功,得以立國,國號便是族號,坐擁烏倫古河以北至阿爾泰山爲界的廣大地區,開國葉護阿莫提便效仿大唐立堅城爲首府之舉措,在安西工匠營的幫助下,於烏倫古湖邊建起了葉赫城爲國都,雖說新建不久,卻也頗具規模,此時恰逢夏季,正是葛邏祿族各部落轉場至烏倫古湖牧場之時節,原本稍顯得冷清的葉赫城陡然便熱鬧了起來,因此而吸引來的西域各國商隊更是接踵而至,生生將葉赫城變成了繁華之地。

若是往日,見着自己的國都竟已有了如此之氣派,阿莫提一準會興奮得睡不着覺,哪怕是睡着了,也得笑醒過來,不容易啊,想當年阿莫提也就是區區一沙盜耳,還是最小股的沙盜之一,放屁都不響,可現如今時間纔剛過了三年餘,葛邏祿族不單已立了國,而且還是西域諸國中實力較強大者之一,這等奇蹟着實令阿莫提很有一番成就感的,前些日子也確實興奮得大醉了好幾場,可自打安西大都護府派來了使節之後,阿莫提便陷入了煩躁之中,不再是興奮得睡不着覺,而是愁得吃不下飯了。

人都是有野心的,總是一山望着一山高,阿莫提自也不例外,早前在李貞的許可下立了國之後,阿莫提一開始也是想着好好地建設家園,爲葛邏祿族各部落之福祉而努力,倒也沒做其他想法,可自打大草原那頭因着薛延陀內部政局不穩之故,不少小部落紛紛越過阿爾泰山前來投奔葛邏祿國之後,阿莫提的實力陡然間空前膨脹了起來,再加上北疆中不少小部落因不滿大唐強制推行漢文化而舉族投奔了葛邏祿國,這便使得葛邏祿國的人口由最初的七、八萬人口,猛地增加到了近四十萬,控弦戰士更是已達到八萬餘衆,一舉成爲西域大國之一。

實力強了自然是好事,可問題是隨之而來的野心也就悄然開始滋生蔓延開了——阿莫提本就不是甘居人下之輩,待得一見平生最畏懼的李貞已然離開了西域,阿莫提的心就開始不安定了起來,當然了,面對着強大的安西鐵軍,阿莫提一時半會還不敢正面爲敵,不過麼,悄悄地支持北疆那些不服王化的各部族之事阿莫提可是沒少幹,今春更是趁着北疆雪災之際,暗中鼓動了些小部族鬧事,然則,在林承鶴所部的強勢鎮壓以及秦文華等人的大力羹災的有力舉措下,這些不成規模的騷動很快便悄無聲息地平息了下來,儘管安西併爲因此事而追究阿莫提的責任,可阿莫提心中卻是留下了陰影,時時刻刻都擔心安西鐵軍北上報復,爲此,甚至動了遷都避難之心思,可到了底兒還是捨不得舒適安寧的葉赫城,而未曾有所動作,不過阿莫提卻因着擔心唐軍進擊之故,讓手下人在阿爾泰山中又加緊建設了座萬赫城作爲將來有變之際的避難場所。

貞觀十九年三月初,薛延陀大汗夷男一死,薛延陀汗國立馬陷入了分裂的內亂之中,大度設與拔灼兄弟倆秣馬厲兵地備戰之餘,也紛紛派人到各國尋求支援,是時,阿莫提在大度設的銀彈攻勢面前,一時把持不定,不顧自家三弟阿斯摩的強烈反對,笑納了大度設送出的五萬匹牛羊,三百匹絲綢外加若干財物,應允爲大度設牽扯唐軍的北線,陳兵萬餘於烏倫古河邊,雖說阿莫提嚴令手下軍隊不可越過烏倫古河尋釁,也不曾與安西唐軍守備部隊發生衝突,可此舉依舊招來了安西北疆鎮守府的強烈抗議,如今使節就已在葉赫城中的驛站內等着阿莫提的答覆,面對着強大的安西唐軍可能之攻擊,阿莫提已是亂了分寸,竟然連面見唐使的勇氣都沒有,獨自在王宮裡苦思了數日,一無所得之餘,不得不召自家兩位兄弟前來議事。

“二弟,三弟,唐使已到了三日,此事究竟該如何迴應,還需好生斟酌一番,你們可有甚主意麼?”接連幾日睡不好覺的阿莫提滿臉子的倦容,憂鬱地掃了眼在下首分坐兩旁的阿旺達與阿斯摩,有氣無力地問了一句。

阿旺達脾氣燥,一聽長兄問起此事,立馬滿不在乎地嚷道:“大哥,此事有甚可商議的,我軍又不曾越過國境線,不過是在自己國內溜達着罷了,難不成此事還得唐軍同意麼,管他孃的,答覆個屁,大不了打就是了,打不過,咱兄弟就撤回阿爾泰山,怕個毬毛的!”

阿斯摩在三兄弟中算是最圓滑之輩,雖說不像兩位兄長那般曾行劫大漠,可眼界卻比兩位兄長都要開闊上一些,無論對於先前阿莫提對北疆的策動之舉措,還是後頭收受大度設賄賂之舉,阿斯摩都持堅決反對之態度,在他看來,就憑葛邏祿國的實力,要想跟強盛已極的大唐扳手腕,純粹是自取死路罷了,只可惜兩位兄長都不聽他的,此時一聽阿旺達開口喊打、閉口喊殺的,登時就急了,怒瞪着阿旺達道:“二哥,爾自要尋死,別拿話哄着我全族去陪葬!打?拿什麼來打?當年乙毗咄陸大汗可謂強盛已極,可結果如何?還不是被大唐一舉蕩平,就我國這麼點兵馬,給大唐塞牙縫都不夠,怎麼打?”

“放屁,乙毗咄陸那個蠢貨能跟大哥比麼,嘿,那時是有殿下在,如今殿下已是太子了,哪可能再回到軍中,就安西唐軍眼下那些把式,老子還真沒放在心上,打就打,怕個屁!”阿旺達一聽阿斯摩出言不遜,立馬猛拍了下桌子,毫不客氣地反駁了回去。

“你……”阿斯摩被阿旺達的狂妄氣得臉色發青,可又不想跟其胡攪蠻纏地辯下去,怒視了阿旺達一眼之後,忍住了與其爭辯的衝動,很是誠懇地看着阿莫提道:“大哥,我等絕非唐軍之敵,這一條想來大哥是心中有數的,我葛邏祿國要想真正地強盛起來,非數代人的努力不可,此時我國當勤修內政,積蓄實力,對外則須緊密依附大唐,而不是與之爲敵,若不然,恐有滅國殺身之禍矣!”

“呸!”阿旺達如今掌了兵權,手握數萬大軍,心氣高得很,早已狂妄得不知天高地厚了,哪聽得阿斯摩這等示弱之言,不待阿莫提表態,便站了起來,藐視了阿斯摩一眼,恨恨地吐了口唾沫,叫囂着道:“三弟放的甚狗屁,安西北疆不過有兵八萬餘罷了,還得沿塔克什肯一線佈防,能抽調出來的機動兵力了不得也就是三萬不到,再算上如今安西正往塔克什肯集結兵力,哪有甚兵力來犯我葛邏祿國,嘿嘿,我等兄弟手下八萬控弦戰士也不是吃素的,唐軍不來則已,若是敢來,來多少,咱就滅他多少!”

阿斯摩是真的急了,霍然而起,怒視着阿旺達道:“胡扯!二哥,爾休要妖言哄人,大哥,大唐之強乃是天下之霸主,我葛邏祿國真要與大唐爲敵,那便是以卵擊石,死無葬身之地啊,大哥,爲了我葛邏祿國的安危,您可不能如此莽撞行事啊。”

“夠了!”阿莫提見自家兩弟弟爭執了起來,大怒之下,猛地拍了下桌子道:“都給老子坐下,亂吵亂嚷地,成何體統,接着議事!”

一見自家兄長髮了火,兄弟倆都不得不坐了下來,可卻都成了悶口葫蘆,各自鐵青着臉不吭氣了,阿莫提無奈之下,長出了口氣道:“二弟、三弟,我葛邏祿國雖立,可卻是夾在大唐與薛延陀兩強之間,發展空間實是有限,若是不能趁勢而起,哪還有將來可言?如今機會已擺在了眼前,我等兄弟自該攜起手來,爲我葛邏祿國之崛起而努力,怎可做此意氣之爭?”

阿旺達性格豪邁,一聽阿莫提這話像是有打的意思在,立馬興奮地一拍胸膛,一副忠肝義膽的樣子叫道:“大哥放心,小弟就是大哥手中的絕世寶刀,大哥說砍哪,小弟絕無二話!”

相比於阿旺達的豪邁,阿斯摩可就是心膽沮喪了,慌亂地看着阿莫提道:“大哥,您不能啊,打不得啊,大哥……”

不待阿斯摩將話說完,阿莫提冷峻地揮了下手道:“三弟,爾若還認某這個大哥,那就該助大哥一臂之力,爲我族之崛起而盡爾之力。”

一聽阿莫提將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阿斯摩已是勸無可勸,臉色變幻了好一陣子之後,咬着牙關道:“大哥放心,既然大哥決議如此,小弟身爲葛邏祿國首相,自會全力相助大哥。”

“那就好!漢人有句老話,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我等三兄弟聯起手來,管叫天地換顏色!”阿莫提見阿斯摩表了態,心情登時便是一陣大好,拍了下桌子,很是興奮地說了一番,大有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氣概。

“大哥這話說得好,我等身爲葛邏祿族好男兒,豈能仰他人之鼻息,自該提雄兵以掃天下!如今薛延陀內亂,自顧不暇,安西唐軍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薛延陀那頭,而關內唐軍如今以主力遠征高句麗,正是我葛邏祿國崛起之大好良機,錯過此時,我葛邏祿國如何能崛起,打罷,大哥,小弟一切都聽您的!”阿旺達很是激動地站了起來,緊趕着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阿斯摩先前雖竭力反對與大唐交惡,可眼瞅着自家兄長主意已定,知道再多勸也是無用,心中滾過一陣黯然,可還是強打起了精神來,沉吟地問了一句:“大哥,縱然是要開戰,也得有個契機,卻不知大哥打算如何行事?”

一聽阿斯摩問出了這麼個問題,阿莫提狡詰地笑了起來道:“安西派來使節,言及要借道紅山嘴,以進軍薛延陀,其軍總兵力爲一萬輕騎,此虛言耳,其用心不外是想以借道之名,滅我葛邏祿國之策罷了,哼,欺我等愚昧麼?這道某若是不借,唐軍必然入寇,可某若是借了又會如何呢?”

“啊,大哥,您的意思是……”阿莫提接到了唐使節遞交的文書之後,並沒有公開討論過此事,別說阿旺達,便是阿斯摩都不知曉文書中的內容,此時聽阿莫提將此事提了出來,兄弟倆全都大吃了一驚,只不過阿斯摩心思比較靈敏,隱隱猜到了阿莫提的真實用心,登時便是一陣目瞪口呆,話說到半截便說不下去了。

“嘿,沒錯!”阿莫提見阿斯摩猜出了自己的用心,登時便得意地笑了起來道:“安西唐軍雖名爲一體,實則兵分南北,彼此間並無統屬,這一點瞞得過旁人,卻瞞不過某,嘿嘿,如今唐軍北疆之兵力總數雖有八萬餘,可地盤極大,要守禦之所在衆多,能聚結之機動兵力並不充沛,此番所謂借道之軍怕已是北疆能調得出的全部兵力了,若是我軍能趁其不備,一舉全殲此部唐軍,而後聚集全國之兵,攻掠各自爲戰的各地唐軍,未必沒有勝算,再加上近年來唐軍大肆推廣漢文化所導致的各族之反感,我軍到處,各族定會羣起呼應,一旦能拿下北疆,南疆唐軍再想入寇北疆,絕非易事,若如此,我葛邏祿國當可崛起無疑!”

阿斯摩身爲首相,對於北疆之政局自是相當之關注,知曉北疆如今的狀況其實並不像外表看起來那般平靜——李貞當初雖已將各大部族之酋長、權貴都集中送到了長安,而後下大氣力對各部族進行改造,然則因着遊牧民族的習性使然,縱使是強大無比的漢文化要想在遊牧民族中推廣,所受到的阻力實是巨大無比,再加上時日尚短,收效尚不明顯,反對之聲倒是不絕於耳,若不是有着強大的兵力在鎮壓着,各部族只怕早就亂了起來了,從這一點來說,阿莫提所提出的戰略構思並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性,然則,其中的風險卻是極高,最關鍵的便是如何矇住唐使以及如何在不傷筋動骨的前提下,將借道的一萬唐軍乾淨利落地吃掉,從而引發雪崩效應,對此,阿斯摩實是半分把握都欠奉,猶豫了好一陣子之後,不得不開口道:“大哥所言固然有理,可該如何吃掉這一萬唐軍,不知大哥可有何良策麼?”

面對着阿斯摩的疑問,阿莫提放聲哈哈大笑起來道:“此事的關鍵便該着落在三弟身上了。”

“啊……”阿斯摩一聽此言,登時就傻了眼,愣愣地看着大笑不已的阿莫提,狐疑地開口問道:“大哥,小弟並不識兵,這殲敵之事如何做得下來?”

阿莫提笑着揮了下手道:“三弟儘管放心,領兵作戰,自有大哥與爾二哥在,無須爾多加考慮,爾只消矇住了唐使,將那一萬唐軍騙過了烏倫古河即可,嘿嘿,那唐使陳棟樑正是三弟的老相識了,此事該如何做,想來三弟會有個分寸的,大哥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阿斯摩低着頭,冷靜地盤算了一番,心中一動,已是有了主張,這便擡起了頭來,看着阿莫提,冷靜地開口道:“大哥放心,小弟知曉該如何做了。”

阿莫提很是滿意地點了下頭道:“那好,事不宜遲,唐使既已到了三天了,也該是給個答覆的時間了,一切便拜託三弟了。”

“是,小弟即刻去辦。”阿斯摩站了起來,躬身應答了一句,一轉身大步行出了王宮,領着一衆手下策馬向驛館趕了去……

第一百八十一章後宮風波起(上)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三百零三章京師裡的躁動(一)第三百八十一章京師劇變(五)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一百六十五章喋血長安城(六)第一百八十六章香豔的開局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二章李貞的選擇第九十四章莫離的秘密第三百四十四章全面對決(上)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三百八十七章離別安西(下)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第一百七十四章決戰皇城之巔(三)第二十三章憂國不忘發財(下)第一百八十六章香豔的開局第四百二十七章中秋馬球賽(一)第三百七十七章京師劇變(一)第五百一十章推波助瀾(中)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一百二十四章岐州諜影(一)第一百二十六章岐州諜影(三)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四百八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十八章賺錢大計第三百四十二章欺騙與反欺騙(中)第五百五十一章決戰平壤城(一)第三十章無妄之災(下)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四百九十一章試槍(上)第三百二十一章北伐!北伐!(上)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一百六十六章喋血長安城(七)第一百六十五章喋血長安城(六)第四百九十八章亂之表象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四百零五章暗渡陳倉(四)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四百四十八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下)第二百六十二章連蒙帶坑(四)第五十六章血戰(三)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三章羊城暗哨?第二百八十九章破城之戰(下)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三百四十二章欺騙與反欺騙(中)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四百七十二章北疆一統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八十一章暗潮洶涌(下)第四百六十四章毒蛇的獠牙(一)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三百零五章京師裡的躁動(三)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第三百二十六章戰降之間第四百七十九章爲山九仞第五十七章血戰(四)第一百五十一章收網第五百一十四章契丹豪騎逞威風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九十四章莫離的秘密第四百六十八章雛鳳初啼(上)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四百七十章險些失誤第一百二十九章殺局(下)第一百八十四章佈局伊始(下)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四百四十八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下)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二十三章憂國不忘發財(下)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第九十二章應對的策略(下)第二百七十三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四)第三百八十二章京師劇變(六)第二百一十七章星星峽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三章北伐!北伐!(下)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一百七十八章情與義(中)第一百四十五章扶不起的阿斗第八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三百七十九章京師劇變(三)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二百二十章星星峽之戰(六)第一百八十七章廷議之變(上)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三百六十六章清水河會戰(五)第二百三十七章碧血染黃沙(五)
第一百八十一章後宮風波起(上)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三百零三章京師裡的躁動(一)第三百八十一章京師劇變(五)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一百六十五章喋血長安城(六)第一百八十六章香豔的開局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二章李貞的選擇第九十四章莫離的秘密第三百四十四章全面對決(上)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三百八十七章離別安西(下)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第一百七十四章決戰皇城之巔(三)第二十三章憂國不忘發財(下)第一百八十六章香豔的開局第四百二十七章中秋馬球賽(一)第三百七十七章京師劇變(一)第五百一十章推波助瀾(中)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一百二十四章岐州諜影(一)第一百二十六章岐州諜影(三)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四百八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十八章賺錢大計第三百四十二章欺騙與反欺騙(中)第五百五十一章決戰平壤城(一)第三十章無妄之災(下)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四百九十一章試槍(上)第三百二十一章北伐!北伐!(上)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一百六十六章喋血長安城(七)第一百六十五章喋血長安城(六)第四百九十八章亂之表象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四百零五章暗渡陳倉(四)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四百四十八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下)第二百六十二章連蒙帶坑(四)第五十六章血戰(三)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三章羊城暗哨?第二百八十九章破城之戰(下)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三百四十二章欺騙與反欺騙(中)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四百七十二章北疆一統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八十一章暗潮洶涌(下)第四百六十四章毒蛇的獠牙(一)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三百零五章京師裡的躁動(三)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第三百二十六章戰降之間第四百七十九章爲山九仞第五十七章血戰(四)第一百五十一章收網第五百一十四章契丹豪騎逞威風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九十四章莫離的秘密第四百六十八章雛鳳初啼(上)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四百七十章險些失誤第一百二十九章殺局(下)第一百八十四章佈局伊始(下)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四百四十八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下)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二十三章憂國不忘發財(下)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第九十二章應對的策略(下)第二百七十三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四)第三百八十二章京師劇變(六)第二百一十七章星星峽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三章北伐!北伐!(下)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一百七十八章情與義(中)第一百四十五章扶不起的阿斗第八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三百七十九章京師劇變(三)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二百二十章星星峽之戰(六)第一百八十七章廷議之變(上)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三百六十六章清水河會戰(五)第二百三十七章碧血染黃沙(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