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京師風雲錄(二)

“朕沒事,爾等全都退下!”就在一衆侍衛們蜂擁地衝進了大殿之際,李世民卻在吳升的護持下坐了起來,陰沉着臉,有些子有氣無力地喝道。

一衆宦官與侍衛們見狀,自是不敢再多加逗留,各自面面相覷地對視了一番,無奈地退了出去。李世民伸手撥開吳升護持的手,指着滾到在地上的房玄齡道:“快,快將房相扶起。”

“陛下……”吳升見李世民氣色不好,並沒有動彈,而是焦急地低呼了一聲,卻不料惹得李世民肝火大起,瞪着吳升喝道:“怎麼?朕的話爾也敢違麼?”

“奴婢不敢,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吳升一聽之下,登時嚇出了一頭的冷汗,忙不迭地搶上前去,伸手將房玄齡抱了起來,放置在小牀上,又拿錦被爲房玄齡蓋好,這才垂手站到了一旁。

“玄齡啊,朕又動怒了,唉,朕實是氣不過啊,朕一生英雄,到了老來卻落得這般晚景,朕……”李世民望着因受了驚嚇而面色潮紅的房玄齡,心頭滾過一陣悲哀,忍不住再次落下了淚來。

“陛下……”房玄齡久病之下,本就體弱,先前又受了驚嚇,一開口想要出言勸解,卻不料一口氣沒順過來,竟大咳了起來,話也就此說不下去了。

“還愣着做甚,快,快給房相順順氣!”李世民見房玄齡如此難受,心中大爲不忍,瞪了吳升一眼,沒好氣地呵斥道。

“是,奴婢遵旨。”李世民下了令,吳升哪敢怠慢,忙不迭地應了一聲,一閃身,縱到房玄齡身邊,伸手欲扶,卻不料房玄齡一擺手,拒絕了吳升的好意,強自支撐起病軀,滿臉子認真地看着李世民道:“陛下,古人云: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今亦然,雖有不屑之輩,可大體上是好的,更有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國祚無憂啊。”

“貞兒,貞兒,唔,朕好在還有一子出息,也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了。”李世民一想起自己那些兒子們爲了奪嫡而不擇手段,心頭便是一陣傷感,可再轉念一想李貞之能幹,心氣便自稍平了些,長出了口氣,喃喃地念叨了幾句,而後面色乍然一肅,獰笑着道:“貞兒人在前線,卻不得不記掛着京師,皆朕之過也,既如此,朕便有過改之罷。”

李世民這話說得陰寒無比,殺氣濃濃,聽得長孫無忌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哆嗦,張了張嘴,似乎想要出言進諫,可到了末了卻還是沒敢說出口來,只能是默默地低頭不語,然則他的這些小動作卻沒能瞞過李世民的雙眼,但見李世民目光如刀般地掃向了長孫無忌,沉着聲道:“輔機,當年太子與齊王聯手陷害於朕,有賴爾與玄齡助朕,朕方能化險爲夷,而今朕又面臨危機,卿可願再助朕一臂之力否?”

長孫無忌爲相多年,在朝在野皆耳目衆多,諸王私底下的那些小動作他又豈能不清楚,只不過是一直在裝糊塗罷了,除了因李泰乃是他的親外甥之故外,更主要的是長孫無忌很清楚李貞一旦上了臺,絕對不會似李世民那般重用自己,所以長孫無忌也就難得糊塗了一回,打算來個坐山觀虎鬥,私心裡其實沒少盼望着李貞失勢,可眼下李世民既已當面將事情挑明瞭,這就讓長孫無忌再沒了退縮的餘地,哪怕心裡頭再不情願,此時也只能站出來表忠心道:“陛下言重了,老臣願爲王前驅,蕩盡奸佞,還我大唐之清寧。”

“好,輔機此言朕信!”李世民見長孫無忌表了態,陰沉的臉上總算是露出了絲笑顏,一揮手道:“吳升,去,將先前進了大殿的人全都處置了。”

“是,奴婢遵旨!”吳升本就是李世民手中的一把暗劍,專幹的便是人命的買賣,早見慣了生死,絲毫沒有爲那些可能是無辜的宦官侍衛們求情的意思,應諾了一聲,人影一閃,已失去了蹤影,那等速度令長孫無忌情不自禁地再次出了身冷汗,心知先前自己若是態度含糊,只怕李世民第一個便不會放過自己,說不準吳升那廝留在大殿中便是這麼個用意,一念及此,自是不敢再有甚三心二意的念頭,凝神看着李世民,擺出一副等候李世民發話決斷的樣子。

李世民顯然看出了長孫無忌的窘態,不過卻並沒有就此解釋些什麼,而是沉着聲道:“今事已至此,朕雖不願,卻也不得不爲之了,然適逢中秋佳節,朕卻不願京師動盪不休,二位愛卿可有何章程?”

李世民這話說得倒是輕巧,既要平亂,還不能鬧出太大的動靜,這不是爲難人麼?饒是長孫無忌與房玄齡都是當今之智者,卻也難爲這等無米之炊,要知道如今京師兵力空虛,除了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羽林軍之外,整個南衙軍攏共只有兩萬三千餘兵馬,再扣除把守城門等處要隘之兵不可輕動之後,能靈活機動的兵力滿打滿算也就是一萬不到,光憑這麼點兵力勉強算是能對付得了手握重兵的諸王,可要想瞞過諸王的耳目調集兵馬卻又談何容易,一個不小心打草驚蛇之下,整個長安立馬就得陷入一場大亂之中,很顯然,這個主意實在是不好拿,兩大宰相全都皺緊了眉頭,陷入了苦思之中……

午時剛過,天便黑了下來,烏雲密佈,一場暴雨即將來臨,風愈發大了起來,吹得窗櫺嘩啦啦直響,原本正埋首公文間的納隆被這陣突如其來的響動打斷了思路,這便擡起了頭來,皺着眉頭看了看窗外的天色,長嘆了口氣,站起了身來,緩步走到了窗前,揹着手凝望着陰沉沉的天空,滿臉全是掩飾不住的疲憊與憂慮之色——就要中秋了,自太子率軍出征到如今已近半年,雖說前方捷報頻傳,大軍更是已進抵了平壤城下,然畢竟圍城之戰非易事,天曉得何時才能破城而入,眼瞅着原先約定的半年之期就要到了,可太子殿下卻依舊歸期未卜,納隆的心裡頭便沉得有些子發慌。

說起來在京師獨扛大局對於納隆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再者,憑藉着“旭日”強大的情報系統,諸王的一舉一動也全都瞞不過納隆的雙眼,然則事關重大,納隆依舊安不下心來,此時此刻,他分外地思念遠在平壤的太子李貞以及坐鎮安西軍中的莫離,很想有人來分擔一下他肩上那沉得如同泰山一般的責任,只可惜願望雖好,卻絕無實現之可能,別說太子如今身在前線,壓根兒無法在這等微妙時刻回京,便是坐鎮安西的莫離也絕難擅離,因爲那裡是太子最後的底牌——一旦京中失手,要想扳回局面,所能依仗的也就只有安西鐵軍了,當然了,真要是到了那等地步,天下大亂必成定局,而這是東宮一系所有人都不願看到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來說,擺在納隆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此役必須全勝,而要想全勝,卻又談何容易,又怎由得納隆不小心再小心,憂慮心焦也就是難免之事了的。

“納先生。”就在納隆望着天空出神之際,書房外一陣腳步聲響起,高恆黑沉着臉走進了書房,氣鼓鼓地站在納隆身後不遠處,甕聲甕氣地叫了一聲,登時便將納隆從遐思中驚醒了過來。

“哦,小恆來了,怎麼?出了甚事了?”納隆一見高恆那張黑臉,便已猜出發生了何事,不過卻沒有出言點破,而是微笑地問了一聲。

“沒,沒事。”高恆苦笑地搖了搖頭,本不待出言解釋,可心裡頭卻實在是憋悶得夠嗆,再一看納隆一副含笑不語的樣子,便更加鬱悶了幾分,這便忍不住恨着聲嘀咕道:“那羣孬兵着實太氣人了些,似這等貨色也配當兵吃糧,盡是些混球!”

“哦?哈哈哈……”納隆一聽高恆如此說法,忍不住便放聲大笑了起來,笑得高恆尷尬萬分——自打李貞率軍出征之後,高恆與薩蘭布奇等人便沒了差使,閒極無聊之下,幾名小將商議了一番之後,決定將禁衛東宮的一衆羽林軍官兵好生操練上一番,看能不能派上些用場,卻不料這一訓之下,不但沒能提高禁衛們的戰鬥力,反倒將高恆等人氣得個半死——一衆羽林軍官兵都是養尊處優慣的老爺兵,嬌氣得緊,每回一聽要操練,不是請病假,就是懶洋洋地隨便應付幾下,偏生這幫傢伙還全都是勳貴之後,打又打不得,罵麼,這幫痞子跟你裝聾作啞,不管高恆等人如何威逼利誘,就是沒個正形,生生令高恆等人氣急卻又奈何不得,這等結果其實早就在納隆的意料之中——先前高恆等人請示此舉之時,納隆便已說此乃無用之功,偏偏高恆等人不信邪,硬是要試上一回,這回好了,一羣混球變着法子磨洋工,鬧得高恆等人三天兩頭生悶氣,倒叫納隆好生看了回笑話。

“納先生,我……”高恆眼瞅着納隆哈哈大笑了起來,頓時更覺尷尬,吭嘰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小恆,爾有這份心怕不是好的,然則爛泥卻是糊不上牆的罷,左右等殿下回來了,自會收拾那幫不聽話的傢伙,爾就不必跟他們鬥氣了。”納隆自是知曉高恆急於訓練羽林軍乃是爲了應付即將到來的這場動亂,先前之所以明知此舉毫無效果,卻不加以強行阻攔,只是爲了迷惑諸王罷了,而今諸王皆已箭在弦上,倒也無須再作那些虛頭巴腦的文章了,這便笑着寬慰了高恆一番。

“可某該拿甚去對付伏葵那廝?”高恆自也知曉跟那幫子不成器的羽林軍置氣很是不值,然則一想起李貞臨走前的交待,心情自是更加鬱悶了幾分。

“不急,唔,某倒有個好消息可以先告知爾,安西護送貢品的一營騎兵已過了隴州,明日便可抵京,那統兵官名叫劉啓明,不知小恆可否識得?”納隆戲謔地看了高恆好一陣子,這才慢條斯理地說道。

“劉啓明?哈,太好了!先生有所不知,此人曾是某之部將,追蹤偵緝乃是此人之一絕,全軍無出其右者,呵呵,有這一營兵足夠用了!”高恆一聽之下,登時大喜過望地叫了起來。

“先別忙着高興,回頭禮部、兵部……”納隆剛想着交待幾句,卻冷不丁見東宮主事宦官王秉和急匆匆地走進了書房,立馬停住了嘴,疑惑地看着王秉和,雖沒開口發問,可眼神裡卻滿是探詢之意。

“納先生,陛下有旨宣高恆將軍。”王秉和走得很急,一見到高恆也在書房中,暗自鬆了口氣,緊趕着稟報道。

“嗯?”

“咦。”

一聽陛下有旨意給高恆,納隆與高恆全都愣住了,各自驚咦了一聲,皆茫然不知所以。

“王公公可知所爲何事麼?”納隆皺緊了眉頭,疑惑地看着王秉和,不甚放心地追問了一句。

“不清楚,前來傳旨的劉和、劉公公口風甚緊,某家問不出來。”王秉和同樣是一頭的霧水,攤了下手,無奈地說道。

“納先生,陛下尋某莫非是因羽林軍之事?”高恆想來想去,也沒想明白李世民在此時給自己旨意是個甚道理,也就只能將根由歸結到這段時日狠訓羽林軍之事上了。

納隆緩緩地搖了搖頭道:“不必再猜了,走,一併接旨去罷。”話音一落,也沒管高、王二人是啥反應,擡腳便行出了書房,高王二人見狀,忙急匆匆地跟了上去,一行三人前後腳向顯德殿趕了去。

“聖天子有詔曰:宣東宮左率衛將軍高恆大明宮勤政殿覲見,欽此!”劉和環視了一下跪在下頭的東宮諸人,拖腔拖調地將不長的聖旨生生宣得悠揚頓挫,令人頗有蕩氣迴腸之感受。

“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聖旨宣讀一畢,一衆人等自是三呼萬歲不已,高恆則上前一步,接着接過聖旨的機會,將一張百兩的飛鈔悄悄塞入劉和的手心,而後謹慎地試探了一句道:“劉公公辛苦了,卻不知陛下……”

劉和偷眼瞄了下手心那張飛鈔,一見上頭一個隱約的“百”字,心頭登時便是一喜,可再一聽高恆之言,臉立馬就耷拉了下來,寒着聲道:“某家不知,高將軍請罷,莫叫陛下等久了。”

高恆原也沒指望能從劉和口中得個準信,可眼瞅着這廝拿了錢財,卻連個暗示都沒有,心裡頭立馬就來了氣,可又不好當場發作,只好打了個哈哈道:“有勞劉公公了,且容末將稍事準備一二,以免陛前失禮,還請公公通融通融。”

“這個……,怕是不好罷。”劉和畢竟剛收了高恆的錢,雖不情願,可語氣卻不是很堅決。

“劉公公,末將只是跟屬下們交待一聲,以免宿衛出岔子,您看可成?”高恆一聽劉和口風略鬆,忙嬉皮笑臉地順竿子便往上爬。

“也罷,還請高將軍快些,耽擱久了,某家可是擔待不起啊。”劉和皺着眉頭想了想,末了還是勉強答應了下來。

“多謝劉公公,您請稍候,末將即刻便回。”高恆緊趕着丟下句話,匆匆走到一旁的人羣中,湊到納隆身邊,無聲地打了個眼神。

早在前來接旨的路上,納隆便已在琢磨李世民此時宣召高恆的用心所在,然,一直到了宣旨已畢,卻還是想不明白箇中之蹊蹺,直到瞅見高恆一身雪亮的甲冑之際,心中猛然一震,已猜出了李世民之用意所在,臉上瞬間閃過一絲驚喜之色,一雙攏在大袖子中的也情不自禁地顫抖了起來,只是事關重大,納隆實不敢將此事當着衆人的面挑明瞭講,面對着高恆的求肯之狀,納隆也只能微笑着道:“高將軍且請放心,東宮宿衛之事某自會辦理,不必掛心,當以陛下旨意爲先。”

一聽納隆這話說得蹊蹺,高恆登時就有些子發愣了,半天都沒醒過神來,可這當口上又不好發問,沒奈何,只好躬身應了聲諾,跟着劉和等人一併出了東宮的大門,乘馬車向城外的大明宮趕了去。

別看高恆乃是東宮衛率之將軍,久在大內,早已熟悉了皇宮之奢華,可一到了大明宮前,還是被大明宮的雄偉深深地震撼住了,一下了馬車,望着寬敞無比的承天門直髮呆,老半天邁不動腳,直到劉和忍不住出言催促了,這才懵頭懵腦地跟着往深宮裡走,卻不料這一走,越走越是偏僻,高恆原本就犯叨咕的心裡頭不禁打起了鼓來,越想就越是糊塗,渾然沒注意到劉和不知何時早已進入了殿中,只顧着迷迷糊糊地站在臺階下傻等着,這一等就是近乎半個時辰,也沒見有人前來問訊,可把高恆給等暈乎了,直到劉和站在大殿門口高聲宣道:“陛下宣東宮左率衛將軍高恆覲見”之際,高恆這才醒過了神來,強自按壓住忐忑的心情,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甲衣,大步行進了大殿之中……

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三百六十六章清水河會戰(五)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四百一十九章誰主沉浮(中)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四百三十七章輿論導向之爭(下)第七十六章彪悍出場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一百一十三章紛來迭至(中)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九十一章應對的策略(中)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四百一十九章誰主沉浮(中)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四百一十一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下)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三百五十九章風雲詭變之終須一戰第二百五十五章以退爲進(上)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三百四十八章禁斷紅山嘴(下)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二百三十四章碧血染黃沙(二)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三百四十六章禁斷紅山嘴(上)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二百七十九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三十七章碧血染黃沙(五)第三十二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一百零八章取捨之間(下)第二百二十二章伊州危機(上)第三百九十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上)第一百零三章一波三折(上)第二百六十九章背/叛(下)第四百七十章險些失誤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二百一十九章星星峽之戰(五)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三百二十九章百葉河會戰(二)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三百八十七章離別安西(下)第五百四十六章京師風雲錄(五)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一百三十一章援手(下)第一百六十三章喋血長安城(四)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六十七章決戰諾真水(三)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一百七十六章決戰皇城之巔(五)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五百三十三章血洗安市城(四)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三百三十九章誰與爭鋒(上)第一百五十六章不好審的案子第四百八十一章點醒第四百六十章安市之殤(三)第四百三十七章輿論導向之爭(下)第四百零六章奇峰突起(上)第三百二十九章百葉河會戰(二)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二百五十九章連蒙帶坑(一)第一百一十六章各自算計(上)第二百一十章先聲奪人(中)第三百八十五章離別安西(上)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第三百零五章京師裡的躁動(三)第四百四十四章陰差陽錯(五)第一百一十三章紛來迭至(中)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五百一十九章會師安市城(中)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二百一十二章反客爲主(上)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
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三百六十六章清水河會戰(五)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四百一十九章誰主沉浮(中)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四百三十七章輿論導向之爭(下)第七十六章彪悍出場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一百一十三章紛來迭至(中)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九十一章應對的策略(中)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四百一十九章誰主沉浮(中)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四百一十一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下)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三百五十九章風雲詭變之終須一戰第二百五十五章以退爲進(上)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三百四十八章禁斷紅山嘴(下)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二百三十四章碧血染黃沙(二)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三百四十六章禁斷紅山嘴(上)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二百七十九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三十七章碧血染黃沙(五)第三十二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一百零八章取捨之間(下)第二百二十二章伊州危機(上)第三百九十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上)第一百零三章一波三折(上)第二百六十九章背/叛(下)第四百七十章險些失誤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二百一十九章星星峽之戰(五)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三百二十九章百葉河會戰(二)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三百八十七章離別安西(下)第五百四十六章京師風雲錄(五)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一百三十一章援手(下)第一百六十三章喋血長安城(四)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六十七章決戰諾真水(三)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一百七十六章決戰皇城之巔(五)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五百三十三章血洗安市城(四)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三百三十九章誰與爭鋒(上)第一百五十六章不好審的案子第四百八十一章點醒第四百六十章安市之殤(三)第四百三十七章輿論導向之爭(下)第四百零六章奇峰突起(上)第三百二十九章百葉河會戰(二)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二百五十九章連蒙帶坑(一)第一百一十六章各自算計(上)第二百一十章先聲奪人(中)第三百八十五章離別安西(上)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第三百零五章京師裡的躁動(三)第四百四十四章陰差陽錯(五)第一百一十三章紛來迭至(中)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五百一十九章會師安市城(中)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二百一十二章反客爲主(上)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