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陰差陽錯(一)

東宮說是皇宮的一部分,可其實卻是座獨立的建築,與皇宮間有着高大的圍牆相隔離,便是連警衛系統也與皇宮截然不同——皇宮裡除了宮廷內衛之外,還有着一支近三萬人的羽林軍,可東宮的警衛系統就紛亂了許多,號稱有太子十率府,即太子左右衛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太子左右監門率府、太子左右內率府,按大唐體制,前六帥府各統兵三至五府,後四衛率不統兵,只設官職,此十率府共計有兵三千人馬,爲太子之親兵,比起親王的近衛要多上了一千人馬,然則軍官的人數卻比起親王府足足多了十倍還有餘,且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體系,純屬各自爲政,大體上的用意也就是防止太子造亂起兵罷了。

很顯然,皇權着實太誘人了些,皇帝老子也不得不防着兒子們造反,這本就是天家之規矩,原也無甚可說之處,然則輪到李貞頭上之際,卻更有些個變本加厲的意味了——三千兵馬竟然不是戰鬥力強勁的府兵,而是從中看不中用的羽林軍裡調派而來的,這戰鬥力麼,也就甭提了,更麻煩的是這幫子大爺還訓練不得,道理很簡單,老爺子在皇宮裡盯着呢,沒事兒操練隊伍是何用心來着?再說了,天曉得這幫子大爺裡頭有多少老爺子的暗樁,練兵豈不是自己找事麼?於是乎,無論是李貞還是燕十八等從安西歸來的百餘軍官對於那些孬兵也就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罷,不說練兵了,便是管都很少去認真管上一回,也就是保持個表面光鮮,不出亂子便成,就算這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尤其是這幾日普降大雪,那幫子老爺兵們都凍得吃不消了,全都變着法子偷懶,可把燕十八等人給忙壞了,百餘安西出身的軍官們不得不分成了數波,各自坐鎮四門,來回巡視,隨時糾正那幫子老爺兵的偷懶行爲,以確保東宮四門不至於淪落到開門揖盜的地步,如此幾天下來,燕十八等人自是累得夠嗆,以致於被李貞的令諭傳進了顯德殿之際,諸將全都是一臉子的倦色,走起路來,腳步都微微有些個虛浮了,那架勢簡直比血戰了數場還更疲憊上了幾分。

“末將等參見殿下,見過二位先生。”燕十八等人都是機靈之輩,方一進入顯德殿的書房中,入眼即見李貞與兩大謀士都在,便知道恐是有大事要發生了,全都精神爲之一振,齊齊搶上前去,高聲給李貞及兩大謀士見禮。

李貞雖從不過問宿衛的事情,可心裡頭卻是有數的,自是清楚諸將的努力與辛苦,不過也沒多說些什麼,只是擡了下手,示意三將平身,臉色平靜地道:“本宮叫爾等前來,是有一事要宣佈,唔,有個‘好朋友’從關外來了,此人爾等也都認得。”

李貞的語調雖平緩,可話裡卻透着陰森之意,很顯然,這位“好朋友”絕對好不到哪去,燕十八等人自是聽得出其中的蹊蹺,只不過因着安西在關外的敵人可是不老少的,三人一時間也猜不出這個“好朋友”究竟是何方神聖,面面相覷了好一陣子之後,由着職位最高的燕十八開口問道:“殿下,此人是誰?如須末將出手,但請殿下吩咐便是。”

“嗯,十八郎的話本宮信得過,這人便是伏葵。”李貞嘴角一瞥,略有些子厭惡地說出了前于闐王子伏葵的名字。

“是他?”

“是這廝!”

“好狗賊!”

一聽說來人是伏葵,燕十八、高恆、鷹大三人全都愣了一下,話語便不約而同地脫口而出。

“殿下,這狗雜種現在何處,末將這就領兵去取了他的狗頭!”燕十八脾氣最燥,不等高恆與鷹大反應過來,立馬急吼吼地搶先請令道。

“十八哥,小弟跟那廝還有過節未了,此事該由小弟來辦纔是正理,況且此人來京怕另有蹊蹺,當真大動干戈,恐惹是非,還是小弟設法去擒爲妥。”高恆一見燕十八搶了先,哪肯罷休,當即便站了出來,搶着要去拿伏葵。

鷹大在三人中算是最沉穩的一個,當然了,也是武功最高的一個,此時見燕、高二人爭先恐後地要去擒拿伏葵,他雖也動了這個心思,卻並未出言搶先,而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候着李貞的指示,然則眼神裡的熱切之意卻是不加掩飾的明顯。

李貞此番叫三將來實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李貞雖不曾與伏葵面對面地交過手,可在和田城一戰中卻曾見識過此子衝鋒陷陣的厲害,再考慮到後頭北疆之戰中此人詭異用兵之能耐,李貞座下高手雖多,可能與其相抗衡的卻沒多少了——老一撥的戰將以及鷹組的高手們基本上都留在安西,京師裡全都剩下的是年輕一輩,這其中阿史那坎寧、鷹十九等人武藝雖強,卻都是些毛糙之輩,衝鋒陷陣還行,要想在京師這麼個敏感的地兒不起太大波瀾地拿住伏葵,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至少李貞自己就不怎麼放心得下,再者,如今伏葵來意不善,宮裡總得留下些好手,以備不時之需,算來算去,諸將裡也就只有面前這三位還夠得上資格了罷,由他們三人出馬調度,再配合上“旭日”中的好手,不動聲色地拿下伏葵倒很有幾分把握,此時見三將爭着要去擒拿伏葵,李貞自是欣慰得很,笑着搖了下手道:“不必爭了,本宮叫爾等來,自是要讓爾等一併前去拿人的,唔,先前本宮與二位先生議過了,伏葵此番敢來京師必然有所準備,‘旭日’雖可暗中尋訪此賊,然則動手卻需爾等親爲,本宮實不宜出面,爾等既是願去,這便準備一番,去‘京畿處’等消息好了。”

“是,末將等遵命。”燕十八等人回京師半年多了,廝殺慣了的手早就發癢了,此時聽得有活計可幹,哪還有不痛快應命的事兒,各自抱拳行禮,緊趕着答了一聲,一溜煙便衝出了顯德殿,直奔“旭日”之京畿處而去。

“這幫臭小子!”李貞見燕十八等人竄得飛快,不由地笑罵了一聲,卻也沒多加理會,回過頭去,看着兩大謀士道:“此事便按先前議決的法子辦,一切都拜託二位先生了。”

“殿下放心,區區一個伏葵,翻不起甚大浪的。”納隆掌管着“旭日”多時,對於“旭日”的能力自信得很,毫不猶豫地便應開口答道,而莫離雖不曾開口,可也笑着點了下頭,算是應承了下來。

“那就好,看緊那三個小子,莫出了意外,有勞了。”李貞滿意地點了下頭,擡腳出了書房,向後宮行了去……

天漸漸地黑了,雪反倒是小了些,只是北風卻依舊狂野地怒吼着,橫掃過房屋之間的縫隙,發出陣陣磣人的怪嘯聲,換了身褐色新襖的伏葵靜靜地靠着牆,略顯懶散地斜橫在熱坑頭的角落裡,手持着一碩大的酒葫蘆,慢慢地飲着葫中的烈酒,臉上那道傷疤在昏黃的燈火之照映下顯得格外的猙獰。

到長安了,竟然已經到長安了?哪怕此際伏葵已經躺在了客棧中的熱坑頭上,卻依舊難以置信自己竟然真的已經到了長安——長安,天下的中心,滿天下最繁華的所在!自打伏葵幼時開始學習漢文之際,父親總是用一種難以言述的熱切告訴他這麼個事實,說是學好了漢文,總歸有一天能到長安去見識一番,倘若如此,這人一生也就算是沒白過了,而今父親的話尤在耳際迴響,可父親的人卻已化成了荒漠上的一攤枯骨,此仇此恨,如何能消!

“父親,孩兒到長安了,您等着,孩兒一定爲你報此血仇!”一想起父親及家人的慘死,伏葵心中便是一疼,憤然地舉起手中的酒葫蘆,猛灌了一大口,伸手抹去了嘴角的酒沫,恨聲呢喃了一句,一雙眼瞬間變得赤紅,捏着酒葫蘆的手也因此變得青筋暴起。

一年三個月又十天了,自全家遇難至今,已是一年多過去了,儘管幾番的努力,幾番的謀劃,可到了頭來還是一場空,這令伏葵心如刀割、憤恨難消——自所部黑狼軍被高恆全殲之後,伏葵雖孤身逃離了戰場,卻無法也不願再回大度設軍中,至於魯莽而又無能的拔灼那一方,伏葵更是不屑一顧,在草原上流浪了數月之後,伏葵越過了天山,回到了南疆,原本打算潛回于闐發動舊部,舉起復國大旗以圖竄起,怎奈形勢比人強——絕大多數于闐貴族都已被李貞一股腦地送去了長安當寓公,剩下的不是徹底投靠了大唐,便是關起門來不管事了,任憑伏葵努力來、努力去,不單沒能發動多少舊部,還因此被人告發了一回,若不是跑得快,他伏葵早就成了唐軍的刀下鬼,萬般無奈之下,伏葵不得不領着一隻小隊伍幹起了沙盜的勾當,日子雖說艱難了些,可好歹還算是能支撐着得過且過,只可惜這等逍遙的日子也沒能過上幾天,可可裡就遇上了唐軍大隊遊騎兵的圍剿,饒是伏葵用盡了計謀去周旋,卻難奈唐軍勢大難擋,全軍覆沒之餘,在大唐遊騎兵的窮追猛打之下,關外竟已無伏葵的容身之處,不得不輾轉地逃入了關中,一路遷延着進了京師長安,當然了,伏葵來長安絕不是來避難的,更不是來遊覽的,他來此只爲了一件事——報仇!

報仇,沒錯,國仇家恨豈能不報!一想起無辜慘死在唐軍刀槍之下的家人,伏葵壯碩的身子便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哆嗦,恨不得立馬提槍殺向東宮,跟李貞來個以死相拼,可理智卻告訴他,這不過是去送死罷了,別說個人武藝遠不及李貞,就算能打得過李貞又如何?堂堂的大唐太子殿下身邊豈會缺少高手護衛,就這麼闖將過去,只怕還沒見到李貞的面,就得讓人剁成了肉泥了,故此,要想報仇,伏葵就只能按耐住心頭的衝動,等待着機會的到來,好在身邊錢物不缺,伏葵自忖有等下去的本錢在,且等着也罷。

“或許該到蕃各莊(大唐安置歸附的各族權貴的所在,位於城北靠城牆處。)去走走了,能有些收穫也說不定。”伏葵長出了口氣,自言自語地呢喃了一聲,一揚手,將牀頭的油燈扇熄,也沒脫衣,便拉過被褥披在身上,靠着牆角沉沉地睡了過去……

連下了數日的大雪終於停了,狂刮的北風也終於歇了,雲開霧散之間,久別的日頭冒了出來,帶給人一絲暖意,爲大雪所困的京師百姓興奮之餘,大多涌上了街頭,享受這難得的好天氣,大街小巷上,踏着積雪而行的路人摩肩接踵,各色沿街商鋪都拿出了十二分的力氣喲嗬叫賣着,各種聲響喧鬧得噪雜無比,沉寂了幾天的京師就此活了過來,好一派熱鬧非凡之景象,唯一稍顯不協調的便是京師裡的混混們似乎比往日活躍了許多,只不過這些個混混們並不似往日那般忙着敲詐拐騙,而是滿京師裡亂竄地尋起了人來,爲數不少的混混手中還有着圖形畫像,逢人便對,酒樓、客棧更是這幫子混混們出沒的重點,那等忙碌狀着實令人詫異得緊。

“這就是小八要找的人?”魏王府的書房中,李泰沉着臉,端坐在書桌後,指點着桌子上的一幅畫像,冷眼瞅着萬重山,不陰不陽地問了一句。

“回殿下的話,屬下已求證過,據內線回報,此偵緝令確定是太子殿下那頭放出來的,說是西北來的弒主逃奴,隨身帶有重寶,且兇悍異常,若是有人能發現此獠,只消報到‘燕記商號’之任一分號,均可得賞錢五百貫。”一見李泰聲色似乎不對,萬重山心頭登時便是一慌,不敢怠慢,忙不迭地將所探知的消息一古腦地全都倒了出來。

“放屁,這等鬼話爾也信?小八如今是太子了,嘿,他要拿一個逃犯用得着自行動手麼,本王的刑部難道是擺着看得麼,嗯?蠢貨!”李泰沒好氣地拍了下桌子,對着萬重山便是一頓劈頭蓋腦的臭罵。

萬重山素來怕李泰,此時雖被罵得狗血淋頭,卻哪敢回嘴,只能是乖乖地聽着李泰的訓斥,直到李泰停將下來喘口氣之際,萬重山這才陪着笑臉道:“殿下英明,只是,啊,只是刑部如今掌握在殿下手中,東宮那頭怕是不敢放心,這才……”

“屁話!爾這廝真是蠢到家了!”萬重山不辯解還罷,這一辯解,登時令李泰更加的暴跳如雷,跳將起來,叉指着萬重山的鼻頭,怒罵道:“蠢才,小八身爲太子,犯得着去大動干戈地捉拿一個小小的逃犯?爾這混球腦子都被狗吃了麼?去查,徹查,本王給爾一天的時間,若是查不出此逃犯的真實身份,爾自己提頭來見!滾!”

“是,屬下遵命。”萬重山被訓得頭暈眼花,雖是大冷的天,卻愣是被整得滿頭大汗,此時一聽李泰下了徹查令,立馬如獲重釋一般地應答了一聲,一閃身,逃也似地竄出了房去。

“廢物,沒用的狗才!”雖說萬重山已領命退了出去,可李泰卻兀自餘怒未息,恨恨地罵了一聲,這才坐了下來,看了眼始終不動聲色地端坐在書房一角的戶部尚書蘇勖,長出了口氣道:“姑父,讓您見笑了,唉,小王手下盡是這號蠢才,真氣煞人也!”

蘇勖身爲李泰的絕對心腹,自是清楚這些年來,李泰爲了能跟李貞相抗衡,沒少在招攬人才上下力氣,大把、大把的金錢灑了出去,能人異士、江湖高手還真是網羅了不老少,只可惜全是一羣打手,最多算是高級打手,沒啥能擔當大任的人物,別說跟李貞手下的“旭日”相抗衡了,便是與李恪、李愔那兩方相比,也佔不到啥優勢,這等錢沒少花,可效果卻極差的情形,也就怨不得李泰如此惱火了,故此,先前李泰訓斥萬重山之際,蘇勖也只是靜靜地聽着,並沒有出言勸說,此時見李泰鬱悶非常,蘇勖拈了拈胸前的長鬚,很是平靜地開口道:“殿下所言有理,以太子如今的地位身份去暗中緝拿一個西北逃奴,着實說不過去,這其中想來一定另有蹊蹺,若是能得知此逃奴的真實身份,或許還真有可能是殿下的一個機會。”

“機會?”李泰倒是沒想得如此之深,先前只是不忿萬重山拿這等不明根底的事情來稟報罷了,此時聽蘇勖如此說法,眉頭登時便皺緊了起來,口中無意識地呢喃了一聲,疑惑地看着蘇勖

“殿下可曾見過太子殿下行無意義之事麼?”蘇勖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李泰皺着眉頭沉思了一陣,若有所思地點着頭道:“那倒沒有,小八陰狠,出手向來狠辣,此番鬧騰出這般動靜,只怕真有蹊蹺也說不定,唔,若如此,還真有可能是個好機會,只是該如何利用,恐怕只能等到清楚內幕之後,方能定奪了。”

蘇勖讚許地看了李泰一眼,笑呵呵地說道:“這便是了,非止殿下,只怕吳王、蜀王那兩方也都在盯着此事,待得事情稍明,動上一動又有何妨?”

“好,既如此,那就這麼定了,此番本王倒要看看小八究竟在搞甚名堂!”李泰猛地一拍桌子,豁然而起,高聲地喝了一句,眼光裡已滿是熱切之色……

第五百一十四章契丹豪騎逞威風第五百零八章或許還有一種可能第四百八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七十八章動物兇狠(上)第四百零二章暗渡陳倉(一)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四百四十三章陰差陽錯(四)第二百五十九章連蒙帶坑(一)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三百三十三章十面埋伏(下)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四百二十八章中秋馬球賽(二)第二百二十八章血腥的開端(上)第三百四十九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一)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五百一十章推波助瀾(中)第三百七十一章剪不斷理還亂(一)第四百四十一章陰差陽錯(二)第二百五十六章以進爲退(下)第四百二十七章中秋馬球賽(一)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五十一章巧入神武(五)第五百二十三章血戰周留城(二)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六十章血戰(七)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三百四十二章欺騙與反欺騙(中)第一百零六章福禍難辨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一百零六章福禍難辨第六十五章決戰諾真水(一)第四百九十六章是她不是她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三百四十六章禁斷紅山嘴(上)第五百四十六章京師風雲錄(五)第六十五章決戰諾真水(一)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四百三十六章輿論導向之爭(中)第四百三十六章輿論導向之爭(中)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隱患第一百章搶婚記(上)第一百一十一章麻煩的朝議第七十一章決戰諾真水(七)第三百三十三章十面埋伏(下)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四百四十四章陰差陽錯(五)第八十一章暗潮洶涌(下)第五十四章血戰(一)第六十五章決戰諾真水(一)第九十七章碾莊血案第三百四十四章全面對決(上)第五百零五章針鋒相對(七)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三百一十二章艱難的抉擇(下)第三百七十一章剪不斷理還亂(一)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二章李貞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五十五章血戰(二)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五章東宮行(下)第十二章御前官司(上)第二百六十八章背/叛(上)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三百三十六章京師起微瀾(上)第三百零一章龜茲人的反撲(四)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三百四十二章欺騙與反欺騙(中)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四百五十五章牛欄崗會戰(一)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五百零三章針鋒相對(五)第三百九十四章父子相見盡悲聲第五百二十九章巧取烏骨城(五)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五十六章血戰(三)第五百五十四章決戰平壤城(四)第五百四十一章半道而擊(下)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五百一十五選菟城之戰(上)第八十七章武庫遺失案(中)
第五百一十四章契丹豪騎逞威風第五百零八章或許還有一種可能第四百八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七十八章動物兇狠(上)第四百零二章暗渡陳倉(一)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四百四十三章陰差陽錯(四)第二百五十九章連蒙帶坑(一)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三百三十三章十面埋伏(下)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四百二十八章中秋馬球賽(二)第二百二十八章血腥的開端(上)第三百四十九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一)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五百一十章推波助瀾(中)第三百七十一章剪不斷理還亂(一)第四百四十一章陰差陽錯(二)第二百五十六章以進爲退(下)第四百二十七章中秋馬球賽(一)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五十一章巧入神武(五)第五百二十三章血戰周留城(二)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六十章血戰(七)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三百四十二章欺騙與反欺騙(中)第一百零六章福禍難辨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一百零六章福禍難辨第六十五章決戰諾真水(一)第四百九十六章是她不是她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三百四十六章禁斷紅山嘴(上)第五百四十六章京師風雲錄(五)第六十五章決戰諾真水(一)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四百三十六章輿論導向之爭(中)第四百三十六章輿論導向之爭(中)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隱患第一百章搶婚記(上)第一百一十一章麻煩的朝議第七十一章決戰諾真水(七)第三百三十三章十面埋伏(下)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四百四十四章陰差陽錯(五)第八十一章暗潮洶涌(下)第五十四章血戰(一)第六十五章決戰諾真水(一)第九十七章碾莊血案第三百四十四章全面對決(上)第五百零五章針鋒相對(七)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三百一十二章艱難的抉擇(下)第三百七十一章剪不斷理還亂(一)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二章李貞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五十五章血戰(二)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五章東宮行(下)第十二章御前官司(上)第二百六十八章背/叛(上)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三百三十六章京師起微瀾(上)第三百零一章龜茲人的反撲(四)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三百四十二章欺騙與反欺騙(中)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四百五十五章牛欄崗會戰(一)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五百零三章針鋒相對(五)第三百九十四章父子相見盡悲聲第五百二十九章巧取烏骨城(五)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五十六章血戰(三)第五百五十四章決戰平壤城(四)第五百四十一章半道而擊(下)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五百一十五選菟城之戰(上)第八十七章武庫遺失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