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風雲詭變之戰與守

貞觀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大雨初歇,雲開霧散,午後的太陽悄然從厚厚的雲層中探出了個頭來,水霧蒸騰間,一道絢麗已極的彩虹傲然掛在天邊,映照得草葉尖的水珠也泛着七彩的光芒,清新的空氣中帶着淡淡的土腥氣,鳥兒在樹枝間穿梭飛翔,幾隻肥碩的野兔在灌木間停停走走地跳躍着,伊州草原上的一切都顯得是那樣的和諧與美麗,然則,從遠處飛奔而來的一騎飛騎卻打破了這等寧靜的祥和,但見馬上的騎士一臉的焦急之色,絲毫也不曾顧惜胯下之戰馬,拼命地打馬狂衝,向着遠處的伊吾城狂奔而去。

伊州刺史府書房內,一身青色單衣的柴哲威面無表情地端坐在書桌後,右手持着本《左氏春秋》,左手輕拈着胸前的長鬚,宛若入神狀,然則,其目光壓根兒就沒落在書本上,眼神散得很,很顯然,其內心裡絕不似表面上那般平靜。

七個月了,轉眼間來到安西已經是七個月了,儘管事情做了不少,儘管所下達的政令也算暢通無阻,儘管下頭的大小官吏對自己也算得上尊重,可柴哲威卻總有一種不算太好的感覺,那就是自己似乎是一個外人,怎麼也融不進安西這個圈子中,這令素來以自家父親爲榜樣、總想着做出一番事業的柴哲威心頭沉甸甸地難受。

怨恨李貞?柴哲威不會也不敢,說實在的,這半年多來,柴哲威雖與李貞交往並不算多,可他對於李貞在軍政兩道上的高明手腕卻是打心眼裡佩服的,在他看來,大唐能有李貞這麼根頂樑柱在,邊疆大治是必然的事情,而這是他柴哲威拍馬也難及的,若是可能,柴哲威是很願意能跟着李貞一塊兒縱橫天下、快意人生的,只可惜他不能,倒不是與李貞有何舊怨,更不是出於嫉妒,而是地位使然,道理很簡單,李世民派他柴哲威來安西,雖不曾有過特別的交待,可其真實的用意就是要往安西這塊鐵打的營盤裡摻些沙子,這一點柴哲威心裡頭有數,試問在這等情形下,作爲沙子存在的柴哲威又怎可能真兒個地投入李貞的陣營,哪怕柴哲威內心裡再渴望也絕對不敢行此事,可被人猜忌乃至擱置一旁的滋味卻令柴哲威心中難受不已——身爲安西大都護府副都督,在大都督李貞出征天山以北之際,卻只能坐在後方幹看着,不但不能支持後方的大局,僅僅只能管着個伊州,甚至連伊州的軍事都不怎麼能插得上手,被人忽視的滋味,又怎個鬱悶了得,可更令柴哲威煩惱的是心中的鬱悶竟無人可以述說,只能自個兒獨自品嚐,着實難耐至極。

“老爺,劉鎮守使來了,說是有緊急軍務要見您。”就在柴哲威思慮萬千之際,管家走了進來,低聲稟報道。

“哦?”柴哲威放下了手中的書,擡起了頭來,眉頭微微一皺,聲音平和地道:“請劉將軍到書房來好了。”

“是,老爺。”管家恭敬地應答了一聲,退出了書房,不數刻,領着伊州鎮守使劉七走入了書房中。

“末將參見柴都督。”一身明光鎧甲的劉七大步走進了書房,恭敬地行了個禮。

柴哲威一見劉七身着重鎧,登時就是一愣,不過也沒急着開口發問,而是揮了下手,示意管家退出去,而後才笑着問道:“劉將軍不必多禮,此來可是有軍務?”

劉七出身平民,本對那些個世家子弟素無好感,然則,與柴哲威搭檔了半年餘,彼此間也算合作愉快,對於柴哲威的一些世家子弟之做派雖不怎麼看得慣,可對於其本人的能力還是認可的,再者,李貞也有交待,該給柴哲威的面子還是得給的,故此,一聽柴哲威見問,劉七立馬恭敬地回道:“稟柴都督,前方傳來急報,三塘湖之薛延陀大軍已出動,正在向伊州殺來,預計三日後便會抵達伊吾城下。”

“嗯?”柴哲威一聽之下,登時便是一驚,臉色雖沒變,可心中立時便起了波瀾,眉頭一皺,沒再多問詳情,而是大步走到書房一角的大幅沙盤前蹲了下來,一雙眼死盯着沙盤,好一陣子沉默之後,頭也不擡地問了一句:“劉將軍有何打算?”

“稟柴都督,敵衆而我寡,堅守實難,末將以爲當以奇制勝,末將願率三千騎兵趁夜前去襲營。”劉七並未隱瞞自己的想法,高聲稟報道。

“襲營?”柴哲威霍然站了起來,猛地轉回了身來,眉頭緊緊地鎖着,滿臉子的凝重之色,無他,李貞率主力出征之後,整個安西就只剩下一萬七千餘兵力,其中一萬一千餘部署在和州一線,以防備吐蕃,根本無法調動,而剩餘的六千餘兵力大部都部署在了伊州,看起來兵力不算少,可一來其中的新兵就佔了一半還多,二來麼,伊州五縣六城,這麼點兵馬撒將下去,實在是捉襟見肘,儘管柴哲威已經盡力加強各城的城防,也組織了各城之青壯以備協防,然則,面對着薛延陀烏延達所部之一萬五千騎兵,防守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些,能不能堅守到李貞回師柴哲威心中一點底都沒有,再者,如今清水河一線尚未開戰,烏延達所部竟然先動了,這裡頭究竟有何蹊蹺柴哲威也想不太透,此時要拿出一半的兵力去襲營,柴哲威如何敢下這等決心——若是能得手倒也就罷了,萬一敗了,這三千兵馬一折,拿什麼去守城?

柴哲威從心眼裡不贊成冒險行事,可他清楚的是——別看劉七僅僅只是個伊州鎮守使,然則卻是越王李貞的絕對心腹,是伊州之軍的實際掌控者,並不是他柴哲威能壓制得住的人物,故此,儘管柴哲威不同意劉七的主張,也不會直接出言反對,而是面色平靜地問了一句:“劉將軍何出此言?”

“稟柴都督,據前線戰報,清水河一戰已是迫在眉睫,一旦伊州有警,則前線軍心必有浮動,故此,末將以爲敵之所以在此時出動,其用意不言自明,我軍實不宜堅守,當以儘速破敵爲上,且敵自恃兵多,欺我兵寡,必無備矣,夜襲當可破之!”劉七與柴哲威相處有段時日了,對其表達不同意見的方式早已是心中有數,待得柴哲威話音一落,劉七便不慌不忙地開口解釋了一番。

“唔。”柴哲威眉毛一挑,眼中閃過一道精芒——柴哲威作爲安西大都護府的副都督,對於清水河一線的戰事自是極爲關注的,雖也能得到前方傳回來的各項軍報,但卻沒法看到“旭日”手中的機密軍情,並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此時聽劉七如此說法,自是知曉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心中篤定大戰怕是已迫在眉睫了,只不過他還是不同意襲營之策,在他看來,既然清水河要開打了,後方更是不容有失,與其派出一半的兵力去幹風險甚大的夜襲,倒不如全力堅守,等清水河一戰勝了之後,來犯的敵軍自然會退去,沒必要去冒無謂的險,只不過想是這麼想,可軍權畢竟是掌握在劉七手中的,柴哲威並不想徹底跟劉七鬧翻,這便沉吟了一下道:“劉將軍可有幾成的把握?”

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然則劉七既然敢提出襲營的建議,自然是已做足了功課的,柴哲威話音剛落,劉七便走到了沙盤前,蹲了下來,在沙盤上指點着冷靜地分析道:“稟都督,依薛延陀行軍之慣例,日行不過八十里,據哨探消息,敵是今日早間起營,今日該是夜宿於四道灣一帶,離我伊吾城足足有一百五十餘里之遙,其未必會防着我軍前去劫營,此其一也;其二,今日午間大雨,明晨必是大霧之天,我軍若是此時出兵,到凌晨正好趕上大霧之時,敵無法斷明我軍之虛實,倉促接戰之下,焉能不敗;其三,敵明我暗,敵之一舉一動皆在我軍哨探監視之下,我軍雖寡,以有備擊無防,當可破敵無礙矣,故此,末將以爲此戰當有五成之勝算。”

五成的勝算已經是相當高的了,別說五成的勝算了,便是三成的勝算都已是可觀至極,這可是以弱擊強,是很值得賭上一把的,師承父母之武略的柴哲威並不是個膽小之輩,若是他跟劉七換個位置,他也敢賭上這麼一回的,可他畢竟不是劉七,所要考慮的是整個伊州的安全,沒到萬不得已的時辰,柴哲威其實並不想太過冒險,然則面對着一場可能的大勝,柴哲威也一樣是頗爲心動的,該如何抉擇就成了道令人饒頭的難題。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柴哲威的眉頭始終緊鎖着,默默地沉思着,而劉七也不急,並沒有出言催促,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柴哲威的決斷——劉七不急,那是因爲他心裡有底,無論柴哲威同不同意,有李貞臨行前給的相機行事之軍權,劉七一樣能率部出擊,之所以要柴哲威同意,除了是一種下屬對名義上長官的尊重之外,更主要的是此乃是出自李貞的交待,至於李貞爲何會有此交待,那就不是劉七所能妄自猜測的了。

“好,既如此,本督便隨劉將軍一併前往!”良久之後,柴哲威眉頭一揚,滿臉子堅毅狀地說道。

“這……”劉七沒想到柴哲威這麼個世家子弟竟然也敢去玩那等刀頭舔血的夜襲之勾當,登時就愣住了。

“劉將軍,事不宜遲,你我即刻率軍出發。”柴哲威見劉七半天沒反應過來,不悅地皺了皺眉頭,催促了一聲。

“柴都督,劫營一事有末將前去即可,後方尚有賴都督主持大局,請都督三思。”劉七哪敢真讓柴哲威去冒生死之險,緊趕着出言相勸道。

“吾意已決,此戰若勝,大局即定,若是敗了,也無甚大局可主持的了,劉將軍不必再勸,來人,爲本督更衣甲!”柴哲威不再給劉七出言勸說的機會,大步行出了書房,向着前廳行去,劉七無奈之下,也只好苦笑着搖了搖頭,徑自去安排出徵之相關事宜不提。

四道灣,古地名,取自從三塘湖流出的一條小溪——草籽溪在此地繞着一片低矮的丘陵拐了四個大彎,故而得名四道灣,位於伊州所在之綠洲與大漠戈壁的邊緣地帶,地勢平坦開闊,因着有水源的緣故,草木尚算茂深,往日裡也是牧民放牧的草場之一,然則,自打四月初薛延陀烏延達所部駐紮在三塘湖之後,伊州已將附近之各小部落遷移到了綠洲的深處,實行堅壁清野,偌大的草場便已是渺無人煙之所在,從三塘湖出發的薛延陀大軍便宿營在此地。

寅時四刻,將將就要到黎明時分了,天邊的殘月黯淡而又清冷,草原上的霧開始起了,先是有如輕紗般淡薄得很,在草間灌木叢中飄來蕩去,很快,霧氣越來越濃,越升越高,漸漸地將本就無光的月亮徹底遮擋住了,雖尚達不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步,可即便是藉着火把的光亮,也休想看清楚三丈之外的情景,天地間一片混沌的朦朧,萬籟寂靜中,薛延陀大營前往來穿梭的巡哨們之腳步聲顯得格外地沉悶。

在離着薛延陀大營約摸一里半的一座小山丘上,一身盔甲的劉七趴在草地上看着原本尚清晰可見的薛延陀軍營漸漸地隱入了濃霧之中,深吸了口氣,悄悄地退到了山後,對着早已等候多時的十數名黑衣大漢默默無語地比了手勢,那起子大漢們各自會意地點了點頭,齊刷刷地彎下腰,如同靈狐一般無聲無息地便竄了出去,轉瞬間便已消失在了濃霧之中,再也看不到一絲的蹤影。

等待無疑是最令人心焦的事情,尤其是在策馬狂奔了數個時辰之後,卻只能在此等黑夜中靜靜地等候着行動的信號,還是那等不知等得等不來的信號,就更是令人揪心不已,只不過就算再不耐也得等着,無他,爲了能達成襲擊的突然性,必須先令薛延陀大軍炸了營方能有成功的把握,而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唯一的希望就寄託在那些率先出擊的“旭日”高手們身上,至於他們能不能順利潛入薛延陀大營中製造混亂,卻是誰也不敢打保票的事兒。

等待復等待,終於等到了得手的信號——薛延陀大營中火光冒了起來,先是東北角,而後是西邊,接着又是後軍糧秣輜重所在地,薛延陀大營中數息間便已是大火沖天,整個大營立時亂成了一團,人吼馬嘶聲響成了一片,便是遠在一里半之外的唐軍官兵們都能聽得分明,出擊的時機到了!

“全軍突擊!”早就在等着火起信號的柴哲威下達了突擊令,霎那間三千餘唐軍官兵怒吼着縱馬向着薛延陀大營衝殺而去,爲了製造出大軍來襲的假象,唐軍將原先一人雙馬趕路所空餘出來的三千餘戰馬也趕着向薛延陀大營衝去,那等如雷的馬蹄聲在黑夜中驟然響起,聲勢浩大至極。

近了,更近了,縱馬狂衝在隊列最前方的柴哲威覺得全身的血都要沸騰起來一般——身爲柴紹與平陽公主的長子,柴哲威的血管裡流淌着的是戰將的血脈,自幼時起,柴哲威便是在軍營中長大成人,跟隨其父母練就了一身的本事,然則,身爲武將,柴哲威卻始終沒能得到上陣殺敵的機會,這令其每一想起便覺慚愧不已,而今,機會終於來了,恨不得立馬殺進敵營的柴哲威握槍的手都已是青筋暴起,雙眼瞪得渾/圓,嗓子更因狂吼而變得嘶啞乾澀,只不過此時的柴哲威甚子都顧不得了,眼中僅有愈來愈近的敵軍營盤。

亂,大亂!原本就因軍營起火而混亂不堪的薛延陀官兵一聽到濃霧中驟然炸響的滾滾馬蹄聲與響徹雲霄的喊殺聲,立馬陷入了徹底的混亂之中,官找不着兵,兵找不着官,滿大營裡全是如同沒頭蒼蠅般四下亂竄的潰兵,別說甚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了,滿軍營中拿着刀槍的都沒得幾個,又怎可能擋住如狼似虎般殺進了大營中的唐軍官兵,全軍崩潰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不許後退,有敢亂跑者殺無赦,跟老夫上,殺賊!”身爲薛延陀主將的烏延達沒想到唐軍的襲擊會來得如此之猛烈,眼瞅着己方官兵全都亂成了一團,氣得火冒三丈,光着上身,領着手下三十餘親衛衝到了亂軍之中,接連斬殺了幾名潰兵,總算是收攏住了近千被嚇破了膽的亂兵,驅趕着亂兵向正在自己營中肆意砍殺的唐軍官兵們衝了過去,試圖先擋住一下唐軍的攻擊勢頭,而後再作計較。

烏延達的想法是不錯,可惜卻實現不了——就在烏延達大呼小叫地聚集潰兵之際,正衝殺得起勁的柴哲威藉着營中大火的光亮,突然間發現敵中軍大帳附近集結了不少的薛延陀官兵,立時判斷出那地兒一準有薛延陀的大將在,立馬毫不猶豫地領着身邊三百餘騎兵便向着剛集中起來、連隊形都沒擺出一點樣子的薛延陀潰兵們衝了過去,口中呼喝連連,手中的馬槊上下翻飛,如同殺神一般地衝進了亂軍叢中,可憐一幫子薛延陀亂兵們驚魂方自未定,哪能經得起唐軍如此勇悍的衝擊,再也顧不得自家主將的命令,全都發一聲喊,四散而逃了。

亂兵們這一逃不打緊,立馬就將原本躲在陣後的烏延達給暴露出來了,柴哲威眼尖,一見烏延達雖光着上身,可身周卻圍着不少衣甲鮮亮的兵丁,立時便知曉這一準是條大魚,心中大喜過望,一擺馬槊,領着手下將士便朝烏延達殺了過去。

烏延達着實勇悍得很,一見柴哲威一身明光鎧,立馬就知來的是唐軍大將,不但不退避,反倒挺着刀,徒步便迎了上去,其身側的數十名親衛見狀,齊聲吶喊着“保護大帥”紛紛舉刀向這奔馳而來的唐軍衝了過去。

螳臂豈能擋車,敗軍之將又豈可言勇,垂死反撲的結果自然只能是死得更快一些罷了——眼瞅着烏延達氣勢洶洶地衝了過來,柴哲威暴吼一聲:“殺!”手中的馬槊一挺,一個突刺殺向烏延達的胸膛。

“汰!”烏延達見柴哲威這一槍來得極快,閃躲已是不及,將心一橫,暴吼一聲,手中的彎刀一個全力上撩,試圖仗着力大將刺殺而來的馬槊格擋開來,卻沒想到柴哲威這一槍看似兇狠,卻是個虛招,烏延達手中的彎刀剛一動,柴哲威便已變招了,但見柴哲威雙手一收,本已去勢如飛的槍勢突地便是一緩,措手不及之下,烏延達那上撩的一刀便落到了空處,還沒等他收住刀勢,就聽柴哲威暴吼一聲:“拿命來!”原本已然停頓住的槍身猛地一個加速,準確地刺中了烏延達的胸口,藉着馬的衝勁,生生將烏延達的身體刺了個對穿,倒黴的烏延達只來得及大叫一聲,便即嗚呼哀哉了。

“大帥,大帥!”眼瞅着烏延達戰死當場,其手下親衛們全都紅了眼,不退反進,趁着柴哲威來不及收槍的當口,從三面向着柴哲威撲了過去,也不管柴哲威身後的唐軍官兵已然殺到,全都拼死地向着柴哲威出刀猛砍,大有與柴哲威同歸於盡的架勢。

糟了!柴哲威此時槍上掛着個烏延達,想要收槍回防根本不可能,便是棄槍抽刀亦是不及,人又在馬背上,躲都沒處躲去,心頭頓時猛地一沉,臉色“唰”地便煞白了起來,剛想着“吾命休矣”卻猛然聽到兩聲大吼:“賊子敢爾!”“都督小心!”伴隨着這兩聲大吼的是兩道迅捷無比的身影從柴哲威身後的馬隊中飛了出來,一左一右,人尚在空中,兩把馬槊便已舞成了花,將所有砍向柴哲威的刀全都格擋開來,就是這麼一個緩衝,後頭衝上來的唐軍大隊便已趕到,亂槍攢刺下,將那些個情急拼命的薛延陀士兵們全都宰殺一空。

驚魂稍定的柴哲威藉着營中的大火,打量了一下那兩名武藝高得出奇的士兵,卻猛然發現,這兩人面生得很,而且還都是小兵,不由地脫口問道:“兩位壯士尊姓大名?”

那兩名士兵並沒有多言,只是各自對着柴哲威行了個禮道:“某等奉殿下之命保護都督,護駕來遲,叫都督受驚了。”

“哦?”柴哲威沒有再多問,只是點了點頭,一擺手中的馬槊,高聲下令道:“殺,莫放過賊兵!”領着諸軍再次縱馬在亂成一團的薛延陀大營中狂殺了起來……

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二十八章敗戰計第二百二十三章伊州危機(下)第五十四章血戰(一)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八十七章武庫遺失案(中)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四百四十七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中)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四百七十九章爲山九仞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十八章賺錢大計第四百五十七章牛欄崗會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岐州諜影(二)第三百五十五章風雲詭變之戰與守第三百四十八章禁斷紅山嘴(下)第五百三十五章惡戰白村江(一)第四百六十章安市之殤(三)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二百四十七章軒然大/波(二)第五百三十八章惡戰白村江(四)第三百八十八章最難消受是纏綿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二百四十七章軒然大/波(二)第五百二十五章血戰周留城(四)第三百八十七章離別安西(下)第一百四十一章是與非(下)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五百二十九章巧取烏骨城(五)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四百一十八章誰主沉浮(上)第九章東宮失竊案(上)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一百六十一章喋血長安城(二)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二百四十六章軒然大/波(一)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四百二十二章混世小魔王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四百八十章路遇故人第七十一章決戰諾真水(七)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二百七十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一)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一百四十七章攘外必先安內(二)第八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百八十九章廷議之變(下)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三百一十二章艱難的抉擇(下)第一百九十九章大婚?打昏?(上)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四百零五章暗渡陳倉(四)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二百八十五章內訌(上)第五百零二章針鋒相對(四)第四百七十一章迂迴包抄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四十一章校場揚威(中)第九十四章莫離的秘密第五百一十四章契丹豪騎逞威風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四百三十一章絕地反擊(下)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二百四十八章軒然大/波(三)第一百八十章兄與弟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一百八十三章佈局伊始(上)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五百五十六章決戰平壤城(六)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第一百二十章武功縣之夜(下)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四百三十章中秋馬球賽(四)
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二十八章敗戰計第二百二十三章伊州危機(下)第五十四章血戰(一)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八十七章武庫遺失案(中)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四百四十七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中)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四百七十九章爲山九仞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十八章賺錢大計第四百五十七章牛欄崗會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岐州諜影(二)第三百五十五章風雲詭變之戰與守第三百四十八章禁斷紅山嘴(下)第五百三十五章惡戰白村江(一)第四百六十章安市之殤(三)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二百四十七章軒然大/波(二)第五百三十八章惡戰白村江(四)第三百八十八章最難消受是纏綿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二百四十七章軒然大/波(二)第五百二十五章血戰周留城(四)第三百八十七章離別安西(下)第一百四十一章是與非(下)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五百二十九章巧取烏骨城(五)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四百一十八章誰主沉浮(上)第九章東宮失竊案(上)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一百六十一章喋血長安城(二)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二百四十六章軒然大/波(一)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四百二十二章混世小魔王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四百八十章路遇故人第七十一章決戰諾真水(七)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二百七十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一)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一百四十七章攘外必先安內(二)第八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百八十九章廷議之變(下)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三百一十二章艱難的抉擇(下)第一百九十九章大婚?打昏?(上)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四百零五章暗渡陳倉(四)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二百八十五章內訌(上)第五百零二章針鋒相對(四)第四百七十一章迂迴包抄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四十一章校場揚威(中)第九十四章莫離的秘密第五百一十四章契丹豪騎逞威風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四百三十一章絕地反擊(下)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二百四十八章軒然大/波(三)第一百八十章兄與弟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一百八十三章佈局伊始(上)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五百五十六章決戰平壤城(六)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第一百二十章武功縣之夜(下)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四百三十章中秋馬球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