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

雨終於還是落下來了,先是幾滴零散的雨點嘀嗒地打在地上,濺起陣陣細微的塵土,而後,一道粗大的閃電劃破了黑沉沉的天空,一聲驚雷炸起,傾盆大雨從天而降,豆大的雨點重重地敲打着瓦面,爆發出密密麻麻的“噼叭”聲,空氣中滿是略帶腥味的清新,將京師裡連日不雨的煩悶掃蕩了一空。

“下雨了麼?或許這雨早就該下了!”聽到了那一聲驚雷的炸響,始終默默不語地端坐着的長孫成亮長出了口氣,一手抄起面前的酒樽,猛地一口氣將滿樽的美酒一飲而盡,而後,將酒樽重重地頓在小几子上,側頭看向了窗外,口中喃喃地說道。

聽到了長孫成亮這句宛若自言自語般的絮叨聲,崔澤暗自鬆了口氣,無他,自打長孫成亮尋來,說是要喝酒開始,到如今整整一個時辰了,長孫成亮話不曾說過一句,甚至連動都不曾動過一下,酒也不喝、話也不說地一味坐在那兒發愣,那等喪魂失魄的樣子,瞧着就令人心生憐憫,儘管崔澤很清楚長孫成亮爲何事而煩惱,可身爲世家子弟的崔澤卻並未出一言以相勸,畢竟有些事不是外人可以勸說得了的,哪怕是至交好友亦然,所以崔澤並未接口,只是淡然地舉起了酒樽,輕輕地抿了一小口,默默地望着長孫成亮。

“子詹,某真羨慕你們崔家,同是世家,爾等卻可以各擇其主,可……唉!此某之不幸也!”長孫成亮長嘆了口氣,苦笑着搖了搖頭,話也說不下去了。

崔澤出身清河崔家,乃是八望之一,赫赫有名的大世家,其家族子弟入朝爲官者衆,雖都談不上是顯要的官職,可勝在人數衆多,各州的地方官姑且不提,光是朝官便有二十餘人之多,有意思的是:這些崔家子弟竟然分屬不同的陣營,除了越王李貞那頭沒有人之外,諸皇子身邊都有崔氏子弟在,長孫成亮所說的就是這事兒,當然,此等事情看起來蹊蹺,其實說穿了很簡單,左右不過是大世家的生存之道罷了——不將所有的雞蛋全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這纔是確保家族安全的不二法門!

“成亮兄何出此言,莫非司徒大人他……”崔澤雖已猜出了長孫成亮必是因支持哪位皇子的事情鬧了矛盾,不過還是假裝不知情的樣子,試探着問了一句。

“唉,不提也罷!”長孫成亮苦惱地嘆了口氣,抄起酒壺,將自己及崔澤面前的酒樽滿上,端起了酒樽,看着崔澤道:“來,喝酒,某今日希圖一醉,子詹可肯相陪?”

“成亮兄,你這又是何苦呢,一醉雖能解千愁,卻不知醒後還得愁上加愁,若是不嫌小弟交淺言深的話,且讓小弟試試看能否解開成亮兄心中的塊壘如何?”崔澤淡然一笑,也端起了酒樽,溫和地說了一句。

“好!爽快!”長孫成亮一仰頭將樽中的酒飲盡,亮了下樽底道:“某素知子詹能謀善斷,今日便請子詹爲某做個商量便是!”

崔澤笑了笑,將樽中的酒飲盡,也不開口,只是正襟危坐,一派聆聽的架勢地看着長孫成亮。

“子詹老弟,依你看來,如今的朝局中誰能上得青雲?”長孫成亮深吸了一口氣,目光炯炯地看着崔澤,略帶一絲激動之意地問道。

長孫成亮這個問題可不好答,若是隨便開口,一個不小心泄露了出去,那可是要命的事情,仕途不保還是小事,運氣不好的話,只怕小命都可能不保,崔澤本就是個聰明人,如何看不出這一點,一時間沉默了下來。

“罷了,子詹不願說,某也不勉強。”見崔澤半晌不開口,長孫成亮頓時有些子泄了氣,垂着頭說了一句,臉上滿是失落之意。

崔澤自然聽得出長孫成亮這話是欲擒故縱之言,不過還是很誠懇地說道:“成亮兄誤會矣,非是小弟不願說,此事說情起來話長,若是成亮兄想聽,小弟這便和盤托出便是。”

“子詹請講,某聽着便是。”一聽崔澤願意說,長孫成亮立馬擡起了頭來,滿臉子期頤地看着崔澤。

崔澤沉吟了一下,緩緩地說道:“而今朝局雖亂,實則清晰,諸般亂象不過都是障眼法罷,根由就在東宮之位,從聖上到諸皇子,人人眼中都是那空缺了月餘的儲君人選,只是這裡頭卻有個計較了。”崔澤說到這兒,停頓了一下,組織了下語言,這才接着道:“自古以來,立嫡不立長便是禮教之根本,就身份而論,如今嫡長子已廢,所餘之嫡子不外乎魏王、晉王兩位殿下罷,晉王怯弱無能,非人君之望,魏王深孚重臣之心,又得聖上恩寵,本該是最佳之儲君人選,由其入主東宮理應是順理成章之事,怎奈魏王殿下之功勞不及越王,政務才幹不及吳王,加之目下吳、越雙王已成聯手之勢,即便聖上有心要立魏王,也會有投鼠忌器之感慨,這纔是東宮之位虛懸已久之因,成亮兄以爲如何?”

“不錯,子詹所言甚是,某亦是如此看法,只不過某不明白的是:魏王殿下如今明顯局勢佔優,爲何不搶佔先手,先行發動羣臣上書公推,而要令吳、越二王在朝廷中攪風攪雨,一旦遷延時日,豈不是夜長夢多?”長孫成亮細細地想了想,點着頭附和了一句,可又將疑點提了出來。

一聽長孫成亮這話,崔澤嘴角一彎,立時笑了起來,笑得長孫成亮有些子摸不着頭腦,愣愣地看着崔澤,面上滿是探詢之意。

“成亮兄問得好,魏王之所以不搶先動手,其實有三個緣由在,其一是聖意,若是聖上有心要立魏王爲儲君,一早便會下了旨意,也不會惹出如此多的事端了,依某看來,聖上不會自動選魏王,其因有二:一是魏王心胸稍窄,無容人之量,二是諸王中自有更出色的人選在,爲大唐後世基業之故,陛下不得不多想些……”崔澤的話剛說到這兒,長孫成亮的臉立時變了色,緊緊地握着拳頭,眼中噴着怒火地恨聲打斷道:“子詹說的可是那個狗賊!”

長孫成亮對越王李貞的恨意之大令崔澤有些子頭疼,可又無法出言勸解,無奈之下,只好搖頭苦笑道:“不錯,那人確實是越王殿下,無論文才武功,越王殿下不單在諸皇子中首屈一指,便是滿大唐也找不出幾個能與其相抗衡的人物,姑且不論聖上是否欲立其爲儲君,只消將來不是越王登基,這大唐必將有場大禍,這一條不單聖上清楚,魏王心中想必也有數,故此,魏王之所以遲遲不發動,除了是因聖意之外,更主要的是魏王想借此奪嫡之良機,徹底廢了吳、越雙王,已絕後患,此爲其二,至於第三麼,呵呵,想必成亮兄心中該有數了。”

“嗯?子詹這話說的是甚?某怎地聽不明白?”長孫成亮見崔澤突然將話題引到自己身上,登時就愣住了,老半晌回不過神來,默默了想了好一陣子,也沒想出個究竟,只好開口問了一句。

“呵呵。”崔澤高深莫測地笑了笑,聳了聳雙肩道:“成亮兄真的不明白麼?”

長孫成亮沒好氣地白了崔澤一眼,訕訕地說道;“不明白,子詹還是明言好了,某實無心猜字謎。”

“好,那某便直說好了,魏王殿下之所以不提前發動的第三個根由就出在司徒大人身上!”崔澤笑了一下,目光炯然地看着長孫成亮,一字一頓地將謎底揭了出來。

“這,這如何可能?”長孫成亮自家事情自家清楚——長孫無忌爲相多年,是很得李世民的寵信,在朝在野的勢力也頗爲龐大,可畢竟不是權相,就官位來說比之身爲正宰相的房玄齡還是要差上一些,況且長孫無忌甚少理政,於政績上實在是凡善可陳,以致於身爲人子的長孫成亮都覺得自家老子實在是個無用的老好人,並沒有將長孫無忌當成可以決定朝堂動向的一股強大勢力,如今聽崔澤這般說法,宛若長孫世家就是決定立儲的關鍵所在一般,不由地驚喜交加,卻又難以置信,當然,這也正常得很——父親總是很瞭解自己的兒子,可兒子一般情況下往往不瞭解自己的父親,這一條古今都是一個樣的,更何況長孫無忌生性謹慎,從不輕易跟人交底,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們亦然,長孫成亮不明白長孫無忌的能量大小也就是無可避免的事了。

“這有何不可能的。”崔澤壓根兒不在意長孫成亮的驚詫,掃了眼瞠目結舌的長孫成亮,笑着說道:“司徒大人素來甚少理政,也甚少在朝會上出言議事,非不能也,實是不爲耳,正因爲其不爲,方能有爲,成亮兄不見麼,司徒大人所奏之事甚少,可每奏必準,你可曾見過陛下駁回過司徒大人的奏章麼?”

“那倒不曾,可是……”長孫成亮仔細地回想了一下,猛然發現崔澤所言竟然是實,只不過心中還是不敢肯定。

崔澤不待長孫成亮將話說完,截口說道:“呵呵,成亮兄不必可是了,某之所言句句是實,當今天子最寵信的就是司徒大人了,這立儲之事上只怕令尊之言將遠重於其他羣臣之言,這一條是不爭的事實,魏王殿下之所以不敢輕動,正是怕令尊大人出言反對!”

“或許罷。”長孫成亮想了想,實在找不出反駁的理由,只能是點了點頭,算是贊同了崔澤的想法,沉默了一陣之後,又接着問道:“子詹,依你看來,家父會支持誰?”

“成亮兄還是沒搞清事情的關竅所在,關鍵不是令尊大人會支持誰,而是聖上會支持誰。”見長孫成亮又鑽進了死衚衕,崔澤有些子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着說道。

一聽崔澤如此說法,似乎將問題又繞了回去,頓時令長孫成亮如墜雲霧中,愣了半晌,也沒搞明白這話是甚意思,沒奈何,只好拱了拱手道:“子詹,你就饒了某罷,這話某實在聽得雲裡霧裡,就請直說好了。”

“令尊之所以能每奏必準,其根由就在那些奏章所言全是聖上心中所思之事,是故,聖意不明則令尊絕不會輕動,成亮兄以爲然否?”崔澤見長孫成亮有些子發急,也就不再賣關子了,笑着指出了事情的關鍵所在。

“不錯,該是這樣的!”長孫成亮長出了口氣道:“以子詹所見,既然聖上不會選擇魏王殿下,難不成便一定是那個狗賊了麼?”

“成亮兄誤聽了罷,某隻是說聖上不會主動立魏王爲儲君,何曾說過聖上就一定不立魏王?當然,若是時日再這麼遷延下去,魏王殿下的機會將愈來愈小了罷,除非……”崔澤話說到這兒再次停了下來,似乎有甚子顧忌一般。

“除非怎地?子詹,你我情似兄弟,有甚話不可以明說的,莫非要急死爲兄乎?”見崔澤不開口,長孫成亮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地嚷嚷道。

“唉,也罷,某這就說好了,只是成亮兄切不可傳揚出去,否則這京師之地只怕沒有某的立足之所矣。”崔澤被逼無奈地嘆了口氣道。

長孫成亮一急之下,舉起手來道:“子詹老弟,你儘管說便是,某可對天發誓,絕不對人言及。”

崔澤苦笑着點了下頭道:“好,那某便明說了,魏王殿下要想入主東宮,乃至掃清吳、越雙王的關鍵就在令尊大人身上,只消令尊大人肯領頭上本推舉魏王殿下,朝臣們必定會以爲那就是聖意,一準會蜂擁而上,到那時,聖上也就只能順應大勢,立魏王殿下爲儲君,再考慮到當年‘玄武門之變’的前車之鑑,聖上必然不會容忍諸皇子勢力日益擴張,如此一來,不單是吳、越雙王,只怕其餘諸王都將受創不淺,起復幾無望矣!而這就是今日魏王爲何會出現在貴府中的根由所在。”

“原來如此!”長孫成亮一聽之下,這纔算是將京師的局勢看清了些,可再一想起李貞與自己的奪妻之恨,立時眼冒金星,好一陣子急喘之後,強自壓下了心中的怒火,咬着牙道:“如此看來,除了魏王之外,聖上極有可能會選那個狗賊,哼,某雖不才,卻不能令那個陰險狡詐之輩篡了位,該如何做,還請子詹老弟替爲兄策劃一、二。”

崔澤臉色一變,搖着頭道:“成亮兄,你這是何苦呢,令尊大人不會同意的,若是……”

“不妨事,有甚處罰某自受了便是,絕不會牽連到子詹老弟的,看在你我相知的情分上,還請子詹多費心了。”長孫成亮霍然而起,躬身長鞠道。

“這……”崔澤見長孫成亮如此作態,立時坐不住了,忙也起了身,試圖要去扶起長孫成亮,不料一扶之下竟然扶不起來,長孫成亮固執地躬着身子道:“子詹,你若是不說,某便不起,若是要某下跪相求,某跪便是了。”話音一落,作勢要跪倒於地,驚得崔澤手忙腳亂地去攙扶長孫成亮,口中道:“成亮兄不必如此,某說就是了,唉,這是何苦呢?此事即便成了,令尊只怕也未必會放過兄臺,若如此,愚弟心中實不忍啊。”

“無論爲國爲民,還是爲了某本人,該有何處罰某都無怨無悔,子詹老弟就請明說罷!”長孫成亮很是堅決地說道。

“也罷,此事須得魏王殿下配合,成亮兄不妨先跟魏王殿下溝通一、二,而後……,如此當可一舉成事,某言盡與此,其餘諸事只能靠成亮兄自行把握了。”崔澤被逼無奈,不得不俯在長孫成亮的耳邊,低聲地述說了一番。

“好,事不宜遲,某這便着手去辦好了。”長孫成亮想了想,一拍几子,霍然起了身,對着崔澤拱了拱手,不再多言,一轉身,也不管外頭的雨兀自未停,大步便衝進了雨幕之中,一派急不可耐的樣子。望着長孫成亮離去的背影,崔澤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那笑容裡滿是耐人尋味的意味……

久旱不雨之際,能有一場傾盆大雨是件難得的好事,不單那些靠天吃飯的農人們不用再擔心雨水不足而影響了收成,便是一般的老百姓也能從多日不雨的燥熱中解脫出來,享受一番夏日裡難得的片刻清涼,可對於興致勃勃地打算邀約美人兒一道出遊的李貞來說卻是件大煞風景的事情,好不容易纔忙裡偷了個空子,偏生遇到如此瓢潑的大雨,又怎個難受了得,不能出遊倒也就罷了,能跟心愛的美人兒溫存一番卻也不錯,怎奈這雨大得過分了些,一起子親衛們都躲回了屋中,愣是將原本還算寬敞的驛站小院擠得滿滿當當的,這回好了,別說啥溫存了,便是想跟裴嫣說些悄悄話都找不到個好場所,搞得李貞心癢難搔,卻又無可奈何,也只能乾瞪眼,那副憋屈的樣子,愣是逗得裴嫣笑個不停,好容易熬到了雨停,這天也就黑了,立馬就到要關城門的時辰了,無奈的李貞也只能是乘興而來,落得個掃興而歸的下場,心裡頭的鬱悶別提多難受了。

難受歸難受,可近來風雲變幻莫測,李貞也不敢徹夜不歸,再說了,還有禮教擺在那兒呢,若真是讓人蔘上一本不守禮制的本子,那樂子可是不小的,故此,李貞就算再不捨,也只能怏怏地打道回府,卻不曾想剛走入自家書房,還沒等他開口,就見納隆面帶一絲激動之色地迎上前來,將一卷紙條遞給了李貞,低聲道:“殿下,開始了!”

“哦?”李貞一聽之下,忙伸手將紙卷接了過來,細細一看,臉上立時露出了一絲怪異的神色……

第三百一十五章分贓協定(中)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三章暗潮洶涌(上)第一百四十四章暗潮洶涌(下)第一百五十三章朝堂風暴(下)第二百二十六章各方算路(上)第四百九十六章是她不是她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三百二十九章百葉河會戰(二)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一百零三章一波三折(上)第二百三十九章碧血染黃沙(七)第二百五十九章連蒙帶坑(一)第四百零七章奇峰突起(中)第一百零六章福禍難辨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三百四十五章全面對決(下)第五十四章血戰(一)上架公告第一百五十一章收網第五百三十六章惡戰白村江(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狼蹤初現第二百三十四章碧血染黃沙(二)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一百三十八章詭異的老六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三百二十一章北伐!北伐!(上)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四十八章巧入神武(二)第三十七章不歡而散(上)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一百九十五章虛晃一槍(上)第三百四十八章禁斷紅山嘴(下)第二百六十一章連蒙帶坑(三)第三百九十七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二百一十章先聲奪人(中)第五百一十二章風雨飄搖第五百三十三章血洗安市城(四)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第九十章應對的策略(上)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三百一十三章厚此不能薄彼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三百三十八章狼蹤初現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二百六十一章連蒙帶坑(三)第四百四十二章陰差陽錯(三)第二百一十九章星星峽之戰(五)第十五章潛入李府第二百一十七章星星峽之戰(三)第十三章御前官司(下)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四百九十四章平白捱了一刀第一百七十九章情與義(下)第二百一十一章先聲奪人(下)第三百六十五章清水河會戰(四)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隱患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第一百八十七章廷議之變(上)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六十八章決戰諾真水(四)第一百三十六章回京之路(中)第三百零九章風雪夜歸人(中)第三百零五章京師裡的躁動(三)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一百七十四章決戰皇城之巔(三)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五百五十六章決戰平壤城(六)第五百五十三章決戰平壤城(三)第一百二十四章岐州諜影(一)第一百九十八章長街刺殺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四十六章突襲開陽第一百九十九章大婚?打昏?(上)第六十三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三百五十四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六)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五十八章血戰(五)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四百二十六章小題也須大作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一百九十九章大婚?打昏?(上)
第三百一十五章分贓協定(中)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三章暗潮洶涌(上)第一百四十四章暗潮洶涌(下)第一百五十三章朝堂風暴(下)第二百二十六章各方算路(上)第四百九十六章是她不是她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三百二十九章百葉河會戰(二)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一百零三章一波三折(上)第二百三十九章碧血染黃沙(七)第二百五十九章連蒙帶坑(一)第四百零七章奇峰突起(中)第一百零六章福禍難辨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三百四十五章全面對決(下)第五十四章血戰(一)上架公告第一百五十一章收網第五百三十六章惡戰白村江(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狼蹤初現第二百三十四章碧血染黃沙(二)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一百三十八章詭異的老六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三百二十一章北伐!北伐!(上)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四十八章巧入神武(二)第三十七章不歡而散(上)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一百九十五章虛晃一槍(上)第三百四十八章禁斷紅山嘴(下)第二百六十一章連蒙帶坑(三)第三百九十七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二百一十章先聲奪人(中)第五百一十二章風雨飄搖第五百三十三章血洗安市城(四)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第九十章應對的策略(上)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三百一十三章厚此不能薄彼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三百三十八章狼蹤初現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二百六十一章連蒙帶坑(三)第四百四十二章陰差陽錯(三)第二百一十九章星星峽之戰(五)第十五章潛入李府第二百一十七章星星峽之戰(三)第十三章御前官司(下)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四百九十四章平白捱了一刀第一百七十九章情與義(下)第二百一十一章先聲奪人(下)第三百六十五章清水河會戰(四)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隱患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第一百八十七章廷議之變(上)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六十八章決戰諾真水(四)第一百三十六章回京之路(中)第三百零九章風雪夜歸人(中)第三百零五章京師裡的躁動(三)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一百七十四章決戰皇城之巔(三)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五百五十六章決戰平壤城(六)第五百五十三章決戰平壤城(三)第一百二十四章岐州諜影(一)第一百九十八章長街刺殺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四十六章突襲開陽第一百九十九章大婚?打昏?(上)第六十三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三百五十四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六)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五十八章血戰(五)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四百二十六章小題也須大作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一百九十九章大婚?打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