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半道而擊(下)

天終於大亮了,周留城中的激戰也漸漸到了尾聲,說起來這不像是一場戰鬥,而更像是一場屠戮——原本兵力就不足的守軍,又是處於被動迎戰的慌亂之中,哪可能擋得住十萬如狼似虎的新羅軍之攻殺,幾個回合下來便已是丟盔卸甲地敗下陣來,城中武庫、糧庫、軍營、城門等諸多軍事重地全都落到了新羅軍的手中,唯一尚在抵抗着的僅僅只剩下城守府一處,一衆新羅軍雖早早就將城守府團團圍住,可屢次強攻卻始終無法取得突破,硬是被擋在了高高的院牆之外。

“怎麼回事?爲何遷延至此尚未攻下,嗯?”縱馬趕到了城守府的金春秋見一衆手下圍着院子,卻畏畏縮縮地不敢攻上前去,登時便是一陣火大,將負責指揮作戰的一員偏將叫到近前,劈頭蓋臉地便喝問道。

“啓稟大將軍,院子裡弓弩太兇了,兄弟們攻了四次,都被亂箭射了回來,損失不小……”那員偏將見金春秋發作,臉色瞬間漲得通紅如血,低着頭,吭吭嘰嘰地解釋着。

“混帳,本將不需要理由,只要結果,爾若不行,本將換別人來,還愣着做甚,還不快去攻打!”金春秋哪管那員偏將如何解釋,眼一瞪,厲聲喝道。

“是,末將遵命!”那員偏將不敢再多辯解,緊趕着應了諾,跑回到隊列中,揮舞着手中的大刀,高聲下令道:“大將軍有令,許進不許退,給老子轟將進去,殺啊!”話音一落,大步便衝向了城守府的大門,一衆新羅官兵見狀,自是不敢怠慢,全都嘶吼着向大門撲將過去,然則不等一衆人等靠近院門,院牆上便探出了衆多的弓弩手,但聽一陣弦響中,無數的羽箭如飛蝗般便向着衝鋒的新羅官兵射了過去,登時激起慘嚎一片,衝在最前頭的新羅官兵紛紛中箭倒下,便是那名勇悍地衝在最前頭的偏將也沒能躲過亂箭的襲擊,被生生射成了刺蝟,一見無法取得突破,衝鋒中的新羅官兵只得再次狼狽地退了回來,除了在院門外留下數十具屍體之外,竟無絲毫的戰果可言。

“該死!”眼瞅着手下一衆官兵連院門的邊都沒摸到就這麼損兵折將地潰敗了下來,金春秋的臉色登時便有些子發青,恨恨地罵了一句之後,下令調來弓箭手以壓制牆頭守軍,並讓一衆官兵大搜民宅,取來不少棉被,蘸了水之後,披在桌子上當擋箭之車,親自指揮一衆新羅官兵再次發動了強攻,這一回院牆上的守軍再也無法阻攔新羅軍的衝擊行動了,隨着一聲巨響轟然而起,並不算太厚實的院門被衝到了近前的新羅官兵合力撞破,一場短兵相接的血戰旋即在院子各處如火如荼地展了開來,刀光劍影中,慘叫聲四起,呼喝之聲中,血光沖天,饒是一衆百濟殘軍奮勇抵抗,怎奈難敵新羅軍之勢大,前後不過數刻,城守府便已落入了新羅軍的掌控之中,百濟大將鬼室福信戰死,浮屠道琛力戰不屈,重傷被擒,自此,周留城中有組織的抵抗便已不復存在,周留城陷!

“報,稟大將軍,賊酋鬼室福信被我軍陣斬,浮屠道琛一舉成擒,然,遍搜全府,唯獨不見賊王子夫餘豐,請大將軍明察。”城守府剛一陷落,一員偏將便匆匆從府中趕將出來,跑到金春秋的面前,高聲稟報道。

“嗯?搜,給我搜遍全城,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一聽沒能抓到夫餘豐這個最重要的人犯,金春秋登時便是一陣大怒,揮了下手,怒吼着下達了搜查令,於是乎,剛平靜下來周留城再次陷入了紛亂之中,無數的百姓之家因此而遭到了無情的洗劫,滿城哭喊聲響徹雲霄,然則,無論新羅軍再如何搜,也不可能找得到夫餘豐,因爲此時的夫餘豐已站在了城外西山的山頂之上。

望着山腳下煙火處處的周留城,夫餘豐痛苦地流下了淚水,滿心眼裡全是自責與悲痛,若不是有着復國的念頭在支撐着,只怕他早已按耐不住殺下山去,與城共存亡了,只可惜他不能,肩頭上那復國的擔子實在是太重了些,壓得夫餘豐透不過氣來。

“殿下,走罷,將來我等還會打回來的。”一名站在夫餘豐身邊的親衛見其痛苦不堪之狀,忍不住出言勸解道。

“嗯,走!”夫餘豐戀戀不捨地看了周留城最後一眼,一咬牙,轉過了身去,大步向山陰行去,可他不知道的是這麼一走,他就再也沒機會踏上魂縈夢牽的故土,最終老死在了東瀛。

二道坎,顧名思義便是一前一後兩座大山緊緊連在一起,此地位於由周留至全州的必經要道上,道路複雜難行,其後山上原本設有軍寨,後廢棄,日曬風蝕之下,如今只剩下一片雜亂的殘骸,周邊方圓十數裡皆渺無人煙,顯得格外的荒涼,然則此刻的二道坎上卻滿滿當當地趴着無數的高句麗官兵,人人臉上皆是一副有所期待的神色,爲首的一員大將赫然正是高句麗左軍都督樑大海。

毫無疑問,能讓樑大海所部如此期盼的自然只有唐軍了的——自打定主意要逃離周留城起,一衆高句麗將領們便預計到唐軍一旦發覺城中僅存百濟軍之際,一準會揮軍前來追殺,若是不能殺退唐軍的追擊部隊,高句麗軍壓根兒就別想順利地撤回國中,一個不小心之下,鬧不好就得被唐軍趕得放了羊,故此,一衆高句麗將領們商議着要打唐軍一個埋伏,不指望能全殲唐軍,可再怎麼着也得給追來的唐軍一個深刻教訓,迫使唐軍不敢全力追擊,然則,等待復等待,從辰時三刻趕到此處起,樑大海所部近萬兵馬已經足足埋伏了近一個時辰,卻始終沒能等到預想中必定會出現的唐軍追擊部隊,這令樑大海很有些子摸不着頭腦,耐心也因此快被磨沒了,可他卻依舊不相信唐軍會做出放虎歸山的事情,不殺退前來追擊的唐軍,樑大海實無法放心去追趕已走遠了的己方主力。

巳時二刻,就在樑大海等得心焦無比之際,一股煙塵在遠方的山拐角處冒了出來,緊接着隆隆的馬蹄聲暴然驟響,一面火紅的大旗下,無數唐軍騎兵正縱馬沿着大道向二道坎狂奔而來,一見及此,樑大海不由地便興奮了起來,揮手示意手下諸軍即刻隱蔽,準備給追趕而來的唐軍騎兵一個出其不意的驚喜。

唐軍騎兵的速度極快,絲毫不因二道坎道路難行而有所減速,更不曾派出尖兵去查勘一下道路的安全,就這麼蜂擁地一頭衝進了二道坎的山路,瞧得樑大海血脈賁張,眼瞅着唐軍先頭部隊已進入己方的埋伏圈中,樑大海興奮地跳了起來,大吼一聲:“放箭,殺唐寇!”霎那間,無數的高句麗士兵從隱蔽處冒出了頭來,將如蝗般的羽箭瘋狂地射向擁擠在山道上的唐軍,瞬間便將衝在最前頭的數十騎唐軍騎兵射成了刺蝟,僥倖躲過了亂箭射殺的唐軍官兵登時便是一陣大亂。

“撤,快撤!”這支唐軍騎兵的主將正是杜政新,待得發現己部中了埋伏之後,杜政新絲毫不敢戀戰,大呼了一聲,硬生生擰轉胯下的戰馬,領着一衆手下便打算掉頭向來路逃竄而去,怎奈山道難行,掉頭殊爲不易,一時間整支騎兵縱隊就此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快,衝下去,殺光唐寇!”一見唐軍騎兵慌亂無比,樑大海自是大喜過望,不管不顧地抽出腰間的橫刀,大吼一聲,率部從兩面山嶺上借勢狂衝直下,向着混亂一團的唐軍騎兵夾擊而去,而此時的唐軍騎兵竟無一絲的戰心,仗着馬快,丟下了百餘具人馬的屍體,灰溜溜地逃之夭夭了,這令月餘來受夠了唐軍打壓之苦的高句麗官兵們歡呼雀躍不已,追着唐軍的隊尾趕了好長一段路,直到唐軍騎兵已經逃得不見蹤影了,這才意猶未盡地收了兵,沿大道向己方主力撤退的方向凱旋而去……

榮水河邊,撤退到此的高泉生僅派出萬餘步卒劃木造筏,自己卻親率主力列陣於道,擺出一副全力戒備的架勢——此番撤離周留城的行動太順利了些,順利得高泉生實難以置信,他壓根兒就不信薛萬徹會是個輕易上當的人物,也不相信薛萬徹會就此放自己所部一條生路,正是在這等疑心之下,高泉生並不敢輕易揮軍渡河,唯恐唐軍主力擊潰了己方斷後部隊,突然殺至,給自己來上個半渡而擊,故此,他只能等着,等待着樑大海所部之消息。

時已近午,太陽越升越高,夏日的陽光火辣辣地籠罩着大地,潺潺而流的榮水河面上漂起了濃濃的水汽,更增添了悶熱的氣息,一衆在烈日下列陣了近一個半時辰的高句麗將士們皆已是疲憊不堪,都恨不得即刻渡過河去,然則高泉生不下令,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是默默地站着,靜靜地等着,直到遠處的大道上一股煙塵冒起,原本安靜的陣列中瞬間便起了波瀾,無數細細的竊竊私語聲噪雜地響成了一片,生生令高泉生不悅地皺起了眉頭,剛想着出言呵斥,卻猛然望見一面軍旗在煙塵中顯露了出來,一個提着的心竟就此放了下來。

“大將軍,是樑都督回來了,看樣子追來的唐軍已被樑都督殺退了。”站在高泉生身邊的耿城也看到了那面軍旗,忍不住興奮地說了一句。

“嗯。”能死裡逃生,高泉生同樣是心情激動得很,不過身爲主帥,在沒有得到樑大海親口確認前,高泉生並不敢就此鬆懈下來,故此,只是隨意地哼了一聲,依舊木然地策馬而立,一雙眼急切地看着從遠處奔來的樑大海。

“稟大將軍,末將幸不辱使命,已將唐賊殺退!”儘管只是打了個小勝仗,可樑大海卻是興奮異常,一見到等候在帥旗下的高泉生,大老遠便忍不住高聲嚷嚷了起來,此言一出,數萬高句麗官兵全都歡呼了起來,原本整齊的陣列就此不復存在,不少官兵興奮地從隊列中衝了出去,逮住凱旋而歸的戰友便七嘴八舌地問個不停,整個場面一時間全都亂了套。

“好!有勞樑將軍了!傳令,全軍渡河,我們回家去!”高泉生儘管已經猜到了結果,可一聽樑大海親口證實了,心情依舊激動得難以自持,一揮手,高聲下達了渡河的命令,原本就哄亂一片的高句麗軍自是歡呼着向河岸邊跑了去,可就在此時,一陣淒厲的號角聲突兀地響了起來,緊接着兩彪騎兵一左一右地從遠處的山林間衝了出來,如兩把利劍一般殺向了亂成一團的高句麗軍。

不好,中埋伏了!高泉生一見兩路伏兵殺出,心頭登時猛地一沉,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唐軍是如何潛行到左近的,可他卻知道此際己方陣型全無,呆在原地只能是死路一條,一急之下,忙不迭地振臂高呼道:“將士們,唐賊不讓我等活了,戰罷,我等高句麗好兒郎,便是死也要站着死,耿城,爾即刻率本部兵馬擋住左面來敵,其餘人等跟本將殺賊啊,衝,衝!”話音一落,也沒管耿城聽沒聽命,一把操起得勝鉤上掛着的馬槊,打馬殺向了右面衝擊而來的唐軍騎兵,一衆慌了手腳的高句麗軍兵見自家主帥發動了衝鋒,自也就慌亂地跟着衝了起來,聲勢倒是頗爲浩大,只可惜陣型全無,騎步混雜不堪,實談不上什麼衝鋒之氣勢,其實也就是垂死掙扎罷了。

唐軍之所以出現在此地,並非偶然,實際上,早在一天前,唐軍主力便已趁着夜色潛離了大營,除了留下杜政新所部的三千騎兵外,其餘步騎早已趕到了榮水河邊,隱蔽在山林之中,而在唐軍大營中裝樣子的其實是大唐水軍官兵以及新羅軍所假扮者,爲的便是趁高句麗軍慌亂之際發動襲擊,徹底將高句麗軍剿滅在這榮水河邊,此際,從左面殺將出來的是蕭隆所部的兩千騎兵以及一萬兩千步卒,而從右邊殺將出來的則是史豐收所部的三千騎兵、一萬餘步兵,至於全軍主帥薛萬徹僅率兩千兵馬立於戰場左近的一座小山頭上觀陣,並未親自衝殺於陣前。

相向對衝的兩軍很快便迎頭撞在了一起,可憐毫無陣型的高句麗官兵怎擋得住養精蓄銳多時的唐軍騎兵,僅僅一個照面的功夫,無論是左翼的蕭隆所部還是右翼的史豐收所部均如刀切牛油般地殺進了高句麗軍中,所過之處人馬倒伏遍地,慘叫之聲此起彼伏,然則沒了退路的高句麗軍卻在此時爆發出了最強悍的勇氣,硬是用血肉之軀生生擋住了唐軍兩支騎兵的狂野衝鋒,拼死將唐軍騎兵纏在了陣中,一時間令唐軍騎兵有如陷入了沼澤地一般,難以機動遊走,再無先前那等銳不可當之勢,形勢稍顯被動,給了高句麗軍一個難得的喘息機會,可惜的是,沒等高句麗軍調整陣形,唐軍的步兵集羣殺到了,再次給了混亂中的高句麗軍重重一擊,險險些就此將高句麗軍徹底擊潰。

“擋住,殺唐賊,殺!殺!殺!”眼瞅着己方崩潰在即,高泉生急紅了眼,率領着一衆親衛拼死地搏殺着,試圖給手下的官兵們做一個榜樣。

還別說,此際的高句麗軍一見自家主帥如此玩命,全都拼了,拿出吃奶的力氣與唐軍廝殺着,兩軍加起來近十萬人馬就在這榮水河邊絞殺成了一團,戰況竟一時僵持住了,儘管士氣如虹的唐軍稍占上風,卻始終無法取得壓倒性的優勢,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混亂中的高句麗軍漸漸地穩住了陣腳,慢慢地扭轉着不利的戰局,形勢對於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唐軍來說,實並不算太過有利,尤其是在這等雙方都無陣型可言的亂戰狀態之下。

眼瞅着己方的努力總算是擋住了唐軍的攻殺,一衆高句麗官兵全都精神爲之一振,紛紛拼死地與唐軍糾纏着,廝殺着,試圖將唐軍就此擊退,可惜的是美夢終歸是美夢,實無實現之可能——就在兩軍僵持不下之際,一彪騎兵從大道殺將出來,爲首一員大將正是先前佯裝敗退而去的杜政新。

“全軍突擊,殺啊!”杜政新先前佯敗雖說乃是出自薛萬徹的慢敵軍心之策,可對於杜政新來說,這一敗卻依舊是個不小的恥辱,此時見兩軍僵持不下,自是清楚己部有了洗刷前恥乃至大破敵軍的良機,大喜過望之下,高呼一聲,率部向着混亂的戰場全力衝殺了過去。

敗,潰敗,徹底潰敗!杜政新所部的殺到便有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般將高句麗軍好不容易鼓起來的決勝之心徹底地澆滅了,再無絲毫抵抗之心的高句麗官兵們丟盔卸甲地四下逃竄,因此而落水淹死者無數,僥倖能槍到筏子渡過河去的寥寥無幾,一場大血戰之後,高句麗主帥高泉生棄部逃生,左都督樑大海戰死,右都督耿城力盡被擒,騎兵統領鞏超凡投降,其餘各部將領死的死,降的降,六萬餘大軍僅有三千不到逃出了生天,戰死一萬八,餘者皆成了唐軍的戰俘,至此,百濟境內的三國聯軍主力盡滅,已無抵抗之力的百濟成了唐軍刀鋒下的小白羊,取捨只在唐軍的一念之間……

第四百二十八章中秋馬球賽(二)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四百四十七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中)第二百四十七章軒然大/波(二)第一百九十三章長孫世家之變(四)第二百八十六章內訌(中)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四百四十三章陰差陽錯(四)第三百三十四章李貞之煩惱第二百三十六章碧血染黃沙(四)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二百九十一章龜茲攻略(一)第一百章搶婚記(上)第三百九十九章刑部之爭(下)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一百五十章攘外必先安內(五)第六十章血戰(七)第五百二十四章血戰周留城(三)第二百八十八章破城之戰(上)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長安城(十)第三百七十三章剪不斷理還亂(三)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五百零四章針鋒相對(六)第二百一十六章星星峽之戰(二)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五百二十四章血戰周留城(三)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三十八章不歡而散(下)第八十一章暗潮洶涌(下)第一百九十七章甘露殿密議第二百一十七章星星峽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三百五十四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六)第三百五十七章風雲詭變之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八十章路遇故人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二百六十三章連蒙帶坑(五)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第二百零六章何望隆的期盼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一百零四章一波三折(中)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四百二十二章混世小魔王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二十二章憂國不忘發財(中)第一百七十二章決戰皇城之巔(一)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二章李貞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五章惡戰白村江(一)第十六章一箭雙鵰第一百三十八章詭異的老六第三百四十四章全面對決(上)第五百零八章或許還有一種可能第三百一十五章分贓協定(中)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三百八十二章京師劇變(六)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一百一十一章麻煩的朝議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岐州諜影(二)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一百二十二章仙人跳(中)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一百三十一章援手(下)第三百四十七章禁斷紅山嘴(中)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一百四十一章是與非(下)第二百六十四章獵犬行動(上)第四百四十章陰差陽錯(一)第三百零三章京師裡的躁動(一)第三百八十八章最難消受是纏綿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二百四十七章軒然大/波(二)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四百五十四章意外的噩耗第四百八十六章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三百六十二章清水河會戰(一)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三百七十二章剪不斷理還亂(二)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四十一章校場揚威(中)
第四百二十八章中秋馬球賽(二)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四百四十七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中)第二百四十七章軒然大/波(二)第一百九十三章長孫世家之變(四)第二百八十六章內訌(中)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四百四十三章陰差陽錯(四)第三百三十四章李貞之煩惱第二百三十六章碧血染黃沙(四)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二百九十一章龜茲攻略(一)第一百章搶婚記(上)第三百九十九章刑部之爭(下)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一百五十章攘外必先安內(五)第六十章血戰(七)第五百二十四章血戰周留城(三)第二百八十八章破城之戰(上)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長安城(十)第三百七十三章剪不斷理還亂(三)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五百零四章針鋒相對(六)第二百一十六章星星峽之戰(二)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五百二十四章血戰周留城(三)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三十八章不歡而散(下)第八十一章暗潮洶涌(下)第一百九十七章甘露殿密議第二百一十七章星星峽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三百五十四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六)第三百五十七章風雲詭變之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八十章路遇故人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二百六十三章連蒙帶坑(五)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第二百零六章何望隆的期盼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一百零四章一波三折(中)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四百二十二章混世小魔王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二十二章憂國不忘發財(中)第一百七十二章決戰皇城之巔(一)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二章李貞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五章惡戰白村江(一)第十六章一箭雙鵰第一百三十八章詭異的老六第三百四十四章全面對決(上)第五百零八章或許還有一種可能第三百一十五章分贓協定(中)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三百八十二章京師劇變(六)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一百一十一章麻煩的朝議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岐州諜影(二)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一百二十二章仙人跳(中)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一百三十一章援手(下)第三百四十七章禁斷紅山嘴(中)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一百四十一章是與非(下)第二百六十四章獵犬行動(上)第四百四十章陰差陽錯(一)第三百零三章京師裡的躁動(一)第三百八十八章最難消受是纏綿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二百四十七章軒然大/波(二)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四百五十四章意外的噩耗第四百八十六章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三百六十二章清水河會戰(一)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三百七十二章剪不斷理還亂(二)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四十一章校場揚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