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三面圍攻

建安十二年(公元208年)正月,我接到兩個消息,一個是馬騰、鍾瑤所率領的大軍終於攻破金城,韓遂逃走,大軍正在追擊逃敵。

而另一個消息是,在建安十一年十二月,曹操終於徹底平定了青州,袁譚率領餘部逃入山中,被曹彰尋得蹤跡,率領五千兵馬圍剿,最後袁譚兵敗被殺。

對此我非常憂心,曹操率領所部攻擊我汝南、宛城、或壽春,龐統認爲,我在三城中現有人馬十餘萬人,且有老將張繡、軍事賈詡坐鎮,若曹操不與袁尚交惡,我三城人馬不能鬆懈,也難以南下與我回師於合肥。

我深以爲然,於是決定讓西涼諸部在最遲於三月份派出三萬大軍馳援弘農方向,我特別向鍾瑤與馬騰點名二萬大軍由馬超、龐德率領,我告訴他若消滅曹操後,我將以馬超爲青州州牧,且說馬雲綠已經懷孕了。我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誘惑馬氏父子,我不怕他不就範,因爲我現在西域已經有五萬大軍,而他經過收編,僅僅一萬雜牌部隊。

另外,我決定在正月二萬水軍與韓嵩守衛水軍大寨外,讓蘇飛率領三萬水軍攻擊番陽城。

在正月中旬的時候,我正準備讓甘寧他們對廬江城展開二十四小時輪流攻擊時,探馬來報陸遜率領三萬大軍,程普率領四萬大軍馳援廬江城。由於合肥離廬江僅僅200餘里,陸遜所統率四萬大軍已經離廬江僅僅五十餘里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大驚,立刻命令大軍停止攻城,退回到西城門。

立即召龐統、甘寧、趙雲、傅彤、黃敘、馬謖等商議,馬謖作爲參軍簡單向大家報告可能的兵馬對比,廬江城內現有5萬兵馬,若加上7萬援軍,吳軍規模達到12萬,且全爲陸軍。

我軍除了5萬水師之外,經過一月的戰鬥,僅有7萬陸軍能戰。若陸軍對決,敵我是12比7兵力懸殊。

我不滿道,我還有5萬水軍,怎麼是12:7呢?

龐統認爲應該根據水軍的絕對優勢,盤踞水軍附近營寨牢守,如此可保大軍無憂。

我看看地圖說道,這樣恐怕也不行,如此我難以戰勝對方。不如這樣,我們可在水寨附近紮營,與東吳形成對峙局面,讓陸遜部安全的進入廬江城中,而留下甘寧、龐統統領水陸大軍,我率領一支勁旅擊敗程普援軍,如此一來若周瑜部仍然不退,再由甘寧率領一部水陸軍攻擊番陽,予章,與文聘部關係打通,從而孤立周瑜。

再等到我西涼兵馬來到,壽春部出擊合肥,如此周瑜部必然陷入死路。

大家認爲善,現在吳軍是要與我決一死戰,我偏不給他機會,計議決定後。

我決定讓文聘、劉備率領長沙水陸兩路約3萬人攻擊予章郡。

此外,我親率領黃敘、黃射、傅彤、馬謖帶領一萬騎兵,二萬步兵,蘇飛率領2萬水軍共5萬人前去迎擊程普,龐統、甘寧等人認爲所帶兵馬太少,我笑道士元、興霸都親身經歷,想我等剛出道就大敗程普,現在更應該可以。

於是率領水陸大軍東進,在離廬江東面一百里的礬山紮營,而水軍則駐紮在礬山傍邊的樂橋,形成倚角之勢。

這一日剛紮好營,前方探馬來報,程普軍水軍約1萬人由大將蔣欽率領,陸軍約5千餘人由先鋒陳武率領正向我礬山、樂橋開進,離大營只有二十餘里。

我讓探馬再探後,對蘇飛說道:“蘇將軍,這次你率1.5萬水軍出戰,要發揮我軍水軍在射程與火力上的優勢,徹底擊潰程普部水軍。如此可保證我大軍在長江暢流無阻。”

蘇飛諾,我指着地圖說道,在樂橋附近,要先設法阻止蔣欽水軍,然後派一支勁旅繞道到蔣欽軍後面,再在其混亂之後全線突擊,如此可敗蔣欽軍。另外請切記,蔣欽乃水中慣賊,作戰請須小心,切勿讓其靠攏我軍大艦爲佳。“

蘇飛領命而去,不一會蔣欽水軍順流而下,我讓蘇飛率軍前去迎戰,而自己在樂橋水寨中觀看雙方征戰場面。

蔣欽不愧爲水中宿將,見我軍列陣迎戰後,大概聽周瑜說我軍艦大射程遠的優勢,一上來就放出數十個裝滿硫磺正在熊熊燃燒的蒙衝小舟,讓蘇飛部一陣慌亂。當蘇飛整理好隊伍的時候,雙方都在火力範圍內,於是用火箭、車弩相互進攻,雖然這時我軍佔有火力上的優勢,但是孫軍佔有順流而下的優勢,眼看吳軍水軍離我軍大船僅僅五十步的時候。

我正爲雙方處於一種短距離對攻感到憂心的時候,蘇飛帥旗一舞,兩翼散開,向蔣欽軍側後突擊,而在中軍前放有數十艘下錠的小船,如此一來蔣欽軍想突擊我軍須繞過小船,且兩側受到夾擊。

蔣欽見勢不好,若不能靠上只有被動挨打,也知道吳軍能夠場面不洛敗是佔在上游的優勢,若繼續全力進攻,大船不但要繞過前方下錠的小船,而且可能面臨我兩翼船隻繞道上游的攻勢。於是命令兩翼突擊前來迎接我那兩翼突擊船隻。

蘇飛見狀被迫讓兩翼船隻徐徐返回,而中軍利用射程上的優勢射擊吳軍,如此一來吳軍處於暫時被動挨打狀態,蔣欽見狀,讓兩翼船隻全速追擊,於是我兩翼退到中軍後面,雙方將陷入吳軍所樂見的混戰局面時。蘇飛讓兩翼又放出小船,阻止吳軍靠前,而中軍一分爲三,除留下少量船隻繼續監視吳軍外,數十艘繞到吳軍後面,對其形成包抄知勢。

這樣吳軍全面被動,蔣欽讓上游剩餘的水軍前來包襲我一路,蘇飛又讓我中軍剩餘船隻形成反包圍,於是雙方在水面上展開一場混戰。

此戰一直殺到天黑,由於我軍在人力,火力上的優勢,吳軍越過我兩翼所下船錠又付出較大代價,最後吳軍損失三十餘艘船隻,傷亡七千人餘人的代價逃出戰場,而我軍也損失了十餘艘船隻,戰死近兩千人。蘇飛在留下少量船隻救助落水者外,親率大軍前去追擊蔣欽軍,至到第二日凌晨纔回到水軍大寨,在追擊吳軍中,順便擊沉十餘艘吳軍被擊傷的船隻。

如此一來,蔣欽水軍大敗,此戰也讓我認識到順流在水戰中的優勢,原來我軍上次戰勝周瑜,不僅僅是因爲我船隻火力,射程,速度的優勢,更在於我軍順流而下的優勢。

在水軍獲得勝利後,我方將注意力放在程普這三萬陸軍身上。

話說程普知道我在礬山阻止後,甚是惱火,八年前正是他與韓當成就了我非凡軍旅生活,在八年後仍然心有餘悸,與孫靜、韓當、陳武商量後,韓當認爲我軍勢大應該退卻,

但孫靜、陳武認爲劉琦在這裡一阻擋,我吳軍就退卻的話,對士氣影響很大,且我習慣於設伏,偷襲,這次雖然擊敗蔣欽水軍,但這是在兩軍對壘上。

此外孫靜還有這樣一個憂慮,若大軍不能撤往廬江建業,其兄孫權可能四面受敵,因此極力主張一戰。

若我吳軍與劉琦正式兩軍對壘,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建議一戰,戰不勝才考慮退路。

程普與韓當何償不想一戰,也想借這個機會一洗前恥,再加上孫靜也主張戰,於是決定第二天親率一萬大軍來與我對決。

在探馬回報程普與大將孫靜、陳武率領1萬大軍前來挑戰時,我指着地圖說道:“程普不知進退,竟然率軍來戰,我想他在此戰失敗後,必然率領大軍西撤。”

於是讓傅彤率領五千步兵帶上十天糧草秘密繞道吳軍後撤一隘口,在吳軍後撤時殺出阻擋吳軍,留下馬謖率領5千步兵守衛大營後,與黃敘、黃射率領1萬步兵,1萬騎兵前去迎戰。

見雙方列好陣型後,我讓程普前來答話:程德謀老將軍,8年前你我一別,我不但送回凌操將軍遺體,且允諾送回汝故主孫堅遺體,我本想將軍會感恩。誰知將軍屢次率領大軍侵犯我長沙、江夏地界,殺我百姓,此等行爲,非豪傑所爲。

程普說道:討伐荊州,乃吳主孫權之命,他只有執行而已,且說多年下來,荊州沒有大的損傷,不如送回孫堅遺體,以化解兩家仇怨。

我說道:話怎麼這樣輕巧,東吳攻打我多年,怎能讓我送回孫堅遺體,送也可以,當我滅了孫權後,將孫堅遺體與孫權一起安葬在建業城,如此也算送回。

這話激怒了孫靜孫幼臺,想不到我一再拿其父親孫堅說事,且發誓要滅了孫吳,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拍馬來擒我,想若擒得我,不但孫堅遺體之事有着落,且此次漢軍攻擊東吳也可平定。

我看對方陣中閃出一員小將,害怕落單,急忙後退,程普見孫靜上前,害怕有失,也雙雙來追我。當我逃回本陣後,程普孫靜所率大軍已經離我中軍非常近了。

於是命令弓箭手進行連續射擊,殺傷大量吳軍。程普識得我這種打法的厲害,於是命令撲刀兵在前掩護,以衝鋒陣型向我軍進攻,雖然不時有吳軍中箭傷亡,但是不影響交戰雙方大局。最後,我讓撲刀兵出擊,如此展開對攻。

吳軍衝在最前面的約五千餘人,在廝殺一個時辰後,吳軍陣型已經非常混亂了,我見吳軍處於崩潰狀態,命令步兵對其突擊,程普見其不能獲勝,於是下令全軍撤退。我見對方撤退,於是讓黃敘、黃射率領騎兵投入戰鬥,追擊吳軍逃敵。

此戰由於雙方投入規模不大,我殺死吳軍四千餘人,而我軍傷亡約1千餘人。在回到大帳後,除了大賞三軍外,我命令探馬加大加寬偵探範圍。

話說程普回到大帳,與孫靜等人商議,認爲在水軍大敗之後,吳軍難以突破我組成的防線,支援廬江,不如兵退鄱陽湖,以阻擋文聘對予章郡的攻勢。

此時探馬來報,在離大營十里之地,被一支漢軍佔領。聽到這個消息,大家更認爲此地不可久留,於是讓韓當、孫靜於第二日率領萬餘士兵攻打隘口外,程普率領剩餘吳軍據營堅守。

第二日一早,探馬來報,吳軍大將韓當、孫靜率領萬餘人攻打傅彤所據守隘口,於是讓水軍派出五千餘人防守大營之後,我率領剩餘2.4萬人全力攻打吳軍大營。[

此時吳軍大營外已經安放大量拒馬,我讓弓箭兵掩護步兵前去搬移拒馬,雙方在營寨之前又是一番攻防,耗時一個時辰,傷亡三百餘人,終於移開了拒馬。

於是,我讓黃敘率領騎兵,帶上桐油向吳軍大營衝鋒,衝近大營時,大軍紛紛扔出桐油,再讓後面弓箭兵射出火箭,如此反覆,吳軍大營一片火海。

在吳軍大營處於大亂的時候,我讓黃敘率領5千騎兵、1萬步兵殺進,如此雙方陷入膠着狀態,從午時殺到天黑,雙方竟然都沒有取得領先優勢。

我讓剩餘士兵吃完乾糧後,打着火把殺入,如此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吳軍抵擋不住,向四周逃竄。正在此時,程普以韓當已攻破隘口,可馬上率軍來援穩定軍心,吳軍慌亂才稍稍平息,但是也不能制止吳軍節節敗退。

到午夜的時候,我軍已經完全佔領了吳軍大營,但吳軍竟然節節阻止,向隘口方向撤退。我見狀讓黃射率領5千騎兵前去截住吳軍退路。

到三更時,吳軍苦等不到韓當援軍,陣型打亂,在一陣廝殺之後,程普率領五千士兵逃竄,而大將陳武被捉。

而我們連夜率領大軍趕到隘口的時候,見雙方之間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韓當正在組織五千餘士兵攻擊傅彤部,而傅彤部僅有兩千人能夠戰,在我前後一陣夾擊之下,韓當部大敗,韓當被黃敘所殺,孫靜逃走。

如此,阻止程普部支援廬江戰役結束。此戰我軍傷亡八千餘人,但是大敗蔣琬水軍,殺死東吳大將韓當,擒住陳武,殺死吳軍2萬千餘人,俘虜五千餘人,殺散四千餘人,僅僅程普、孫靜、蔣琬率領萬餘人逃回鄱陽城。

第18章 落魄甘興霸第7章 公子認母111章 另類入贅第61章 撤離宛城第26章 絕處逢生另評三國十大武將第63章 妻妾之分第107章 就任益州牧第134章 新野撤退第32章 斷敵退路第77章 西涼使者第35章 屍塞長江133章 自刎第139章 出訪西涼第127章 兵敗自殺第79章 西涼搶馬132章 圍困第36章 大漢雄起第23章 膽顫心驚第55章 陣斬牛金第9章 交心124章 迎親第183章 天下一統2第46章 張繡的煩惱第2章 三國劉琦第82章 別離第89章 龍兄虎弟第93章 投降還是合夥第49章 火攻112章 劉璋投降第35章 兵器作坊第105章 張任之死第9章 交心第28章 整軍向前第93章 蔡瑁的陰謀第44章 滿寵耍毒計第154章 關羽之死主人公出現混亂事宜第121章 明出陳倉第61章 撤離宛城第7章 公子認母第92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184章 天下一統3第23章 膽顫心驚第49章 斬殺牛金第2章 丫鬟紫凡第5章 花園風波2120章 學院教堂第81章 張魯棄守漢中第67章 張鬆求援第71章 夜襲第193章 蕩平中部鮮卑2第55章 積蓄力量第2章 丫鬟紫凡118章 拉攏蜀人第84章 混淆西涼第189章 曹操之死105章 前堵後追第24章 定計第92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85章 不和諧聲音134章 形勢逆轉第187章 堅守河套第67章 張鬆求援第83章 戲禰衡第12章 醜漢龐統第82章 批鬥張魯105章 前堵後追134章 形勢逆轉110章 張任之死102章 興義師討奸佞修改第14章 暗殺第157章 追擊周瑜(1)第108章 周瑜中箭第8章 聞雞起舞第97章 驅趕俘虜攻擊136章 阻援第86章 如何化解第92章 張魯的出路118章 拉攏蜀人第69章 曲項向天空第95章 劉璋出招了131章 狹路相逢第102章 金蟬脫殼117章 曹孟德奪青州第82章 別離第3章 花園風波1第31章 射殺凌操第37章 女人=衣服第100章 會盟第45章 殺胡兒135章 夜襲第151章 臘月攻勢102章 興義師討奸佞修改第124章 奇襲潼關第53章 曹操之痛第192章 蕩平中部鮮卑1第148章 曹孫聯軍2118章 拉攏蜀人第64章 斬殺張允
第18章 落魄甘興霸第7章 公子認母111章 另類入贅第61章 撤離宛城第26章 絕處逢生另評三國十大武將第63章 妻妾之分第107章 就任益州牧第134章 新野撤退第32章 斷敵退路第77章 西涼使者第35章 屍塞長江133章 自刎第139章 出訪西涼第127章 兵敗自殺第79章 西涼搶馬132章 圍困第36章 大漢雄起第23章 膽顫心驚第55章 陣斬牛金第9章 交心124章 迎親第183章 天下一統2第46章 張繡的煩惱第2章 三國劉琦第82章 別離第89章 龍兄虎弟第93章 投降還是合夥第49章 火攻112章 劉璋投降第35章 兵器作坊第105章 張任之死第9章 交心第28章 整軍向前第93章 蔡瑁的陰謀第44章 滿寵耍毒計第154章 關羽之死主人公出現混亂事宜第121章 明出陳倉第61章 撤離宛城第7章 公子認母第92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184章 天下一統3第23章 膽顫心驚第49章 斬殺牛金第2章 丫鬟紫凡第5章 花園風波2120章 學院教堂第81章 張魯棄守漢中第67章 張鬆求援第71章 夜襲第193章 蕩平中部鮮卑2第55章 積蓄力量第2章 丫鬟紫凡118章 拉攏蜀人第84章 混淆西涼第189章 曹操之死105章 前堵後追第24章 定計第92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85章 不和諧聲音134章 形勢逆轉第187章 堅守河套第67章 張鬆求援第83章 戲禰衡第12章 醜漢龐統第82章 批鬥張魯105章 前堵後追134章 形勢逆轉110章 張任之死102章 興義師討奸佞修改第14章 暗殺第157章 追擊周瑜(1)第108章 周瑜中箭第8章 聞雞起舞第97章 驅趕俘虜攻擊136章 阻援第86章 如何化解第92章 張魯的出路118章 拉攏蜀人第69章 曲項向天空第95章 劉璋出招了131章 狹路相逢第102章 金蟬脫殼117章 曹孟德奪青州第82章 別離第3章 花園風波1第31章 射殺凌操第37章 女人=衣服第100章 會盟第45章 殺胡兒135章 夜襲第151章 臘月攻勢102章 興義師討奸佞修改第124章 奇襲潼關第53章 曹操之痛第192章 蕩平中部鮮卑1第148章 曹孫聯軍2118章 拉攏蜀人第64章 斬殺張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