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全線撤退

…隅不承認,壞在楊梅鎮抵抗的空降兵救了葉振邦他飛小公※

那名堅持要到樹林中小解的軍官被“炸雞。送上天后過了足足五分鐘,第一批炮彈才落了下來,又過了好幾分鐘,纔有一架攜帶着“地獄火”導彈與彈的無人攻擊機趕過來。這個時候,突圍的空降兵已經跑出將近一公里,離開了美軍無人攻擊機的搜索與攻擊範圍。

問題是,突圍行動並沒因此變得更加輕鬆。

羅耀武的運氣很不錯,美軍打來的時候,他正好在警衛營,給石磊磊等人部署楊梅鎮的防禦任務。按理說,這應該是參謀的事情,最多讓作戰參謀葉仁偉負責。問題是,葉仁偉不在楊梅鎮,而是在埔心牧場負責與四十一軍的聯絡工作。軍部警衛營、實際上就是軍部的直屬特種偵察營,大多都是特種兵,普通參謀根本使喚不了。

可惜的是,羅耀武仍然低估了美軍突擊楊梅鎮的力度。

天亮前,埔心牧場遭到美軍蕩三步兵師第步兵旅與第一陸戰師猛攻,抵抗到全部高級軍官撤走之後,本來就潰不成軍的四十一軍再次潰散。因爲楊梅鎮已經落入美軍手中,平鎮工業區又被美軍團團包圍,所以除了少部分向北面突圍的部隊之外。四十一軍的絕大部分官兵在天亮後陸續繳械投降。

如此順利的幹掉四十一軍。服部留名與帕特里奇都倍感意外。

更重耍的是,這等於盤活了整個戰局。

四十一軍的殘餘部隊是擋在美軍地面部隊與楊梅鎮之間的唯一屏障,拿下埔心牧場,美軍的裝甲部隊就能開到楊梅鎮。得到裝甲部隊的支持之後,美軍突擊部隊就能繼續前進。

再說了。突擊楊梅鎮的本來就是第三步兵師的第3步兵旅。

不管羅耀武是否承認,十五軍的防線在十二日天亮前就崩潰了,即便守在平鎮工業區的一三二團、守在楊梅鎮外圍的一三四團、還有守在社子溪防線上的一三三團拼死抵抗,也無法阻止美軍前進。

天還沒亮,網到到達湖口鄉的羅耀武就下達了撤退命令。

一三四團向北前往蘆竹鄉、與一三三團會合之後,沿着十五號公路向新竹縣的新豐鄉突圍。到新竹市與軍部會合。

最惱火的還是一三二團,這個網頂替九連的團,到達平鎮工業區之後就陷入重圍。

向北突圍肯定不現實,因爲美軍已經佔領了埔心牧場,突圍等於正面進攻,而一三二團在突擊平鎮工業區的時候就損失了不少兵力。

向西突圍也不現實,楊梅鎮已經落入美軍手中。

只能向南突圍,守在龍潭鄉的四十三師會合之後,再一同向後撤退。

問題是,四十三師還能堅守多久?

雖然受十一日夜間戰鬥的影響,美日聯軍不大可能繼續猛攻龍潭鄉,但是四十三師的戰鬥力還在,所以美日聯軍會繼續攻打龍潭鄉,至少會讓日軍第十師纏住四十三師,等到美軍在北面取得更重大的突破,一舉包圍四十三師。

結果很明顯。必須把四十三師撤下來,而且越快越好。

讓一三二團向龍潭鄉突圍之後,羅耀武聯繫上了薛華毅。不管怎麼說,一咋小師遠比一個團重要,而且四十三師的狀況比四十五師好得多,所以給薛華毅下達突圍命令的時候,羅耀武要求四十三師無論如何也要在十二日半夜之前撤退,絕對不能拖到十三日凌晨,不然無法在天亮之前退入新竹縣,也就無法擺脫美日聯軍。

有薛華毅坐鎮,羅耀武沒有必要爲四十三師擔心。

以當時的情況,他首先得爲四十五師,也就是能不能在湖口鄉組織起一道足夠堅固的防線而擔心。

到十二日清晨,羅耀武就認識到,守住湖口鄉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原因很簡單,美軍的裝甲部隊在天亮前開到了楊梅鎮,與突擊部隊會合之後,美軍並沒有停下來的打算,而是沿着一號公路,也就是十五軍大部隊撤退的路線,朝着羅耀武所在的湖口鄉殺奔而來。

更重要的是,此時留在平鎮工業區的只有美軍第三步兵師第2步兵旅的一個步兵營!

也就是說,美軍把第三步兵師的絕大部分兵力都放在了進攻路線上。這是一支兵力超過一萬人的大部隊,別說傷亡過半的四十五師,就算是整建制的四十五師也不一定能夠在沒有依託陣地的情況下擋住美軍。

問題是。必須守住。如果一直退下去,恐怕連新竹市與新竹縣都守不住。

羅耀武明白這個道理,陳必時也明白這個道理。

必須在某個地方站穩腳跟。不然誰也不能保證撤退不會演變成潰退。

爲此,天亮後不久,陳必時就給羅耀武下達了命令,儘量在湖口鄉堅守,實在堅持不住的話可以撤退,但是最多隻能退到新竹市。

說得更直接一些。退到新竹市之後,就算被美軍包圍,十五軍也不得撤退。

沒有陣地,那就用城市做陣地!

當然,僅僅如此還不足以守住戰線。

在聯繫羅耀武之前,陳必時就給留在新竹市休整,在此之前已經收到戰鬥動員命令的五十四軍下達了命令,而且把命令直接下達到了方博輝手上,要求五十四軍在十二日天黑之前完成集結,做好反擊準備。

有十五軍在正面扛,還得有”支部隊在側面行動,才能遏制美軍的進攻勢頭。

陳必時的部署非常明確,五十四軍渡過頭前溪之後,利用北面新竹縣城複雜的道路網運動到美軍左翼,如果美軍攻打湖口鄉,五十四軍就進行反擊,迫使美軍無法把全部力量用在進攻上。只要能夠拖住兩天。撤下來的十五就能在湖口鄉站穩腳跟。到時候,十五軍與五十四軍相互依託,至少能拖住美軍主力。

雖然有很多跡象表明陳必時對守住新竹缺乏信心,而且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沒有更多的增援部隊,僅憑十五軍與五十四軍,肯定守不住新竹。但是部隊要撤下去,就算要撤退到苗栗縣,也得在新竹堅守。而且堅持得越久越好。

問題是,五十四軍歸方士謙指揮,而且他還是方博輝的父親。

四十一軍的反擊行動沒有收到任何成效。最終全面潰散,只有不到一千人逃了回來,讓五十四軍去送死,方士謙會答應嗎?

陳必時下達了命令,五十四軍能不能執行命令還是個問題。

正是如此,陳必時才把五十四軍的動員時間訂在十二日夜間。爲理清指揮關係留出了十多個小時。

打到這個地步,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如何守住臺中。

可以說,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不是說不追究責任,而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上,不應該急於追究責任。先穩住戰線。再去追究責任!

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認爲。

陳必時要求調動所有登臺部隊的時候,高層卻在討論一個原本不應該存在的問題,即應該由誰來承擔反擊作戰失利的責任。

要知道,從發起反擊到全線敗退,僅僅五天!

在高節奏的現代戰爭中,臃腫的政府體制、橫行的官僚作風等等因素,都成爲了限制軍隊作戰行動的不利條件。

別說大陸軍隊的戰鬥力本身就不如美軍。即便旗鼓相當,也很難取勝。

從某種意義上講,高層領導人的戰爭決心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六十年前,志願軍能在朝鮮戰場上擊敗美國率領的聯合,創造一個讓美國將軍都不得不承認的偉大奇蹟。除了數十萬視死如歸的志願軍將士在前線拼死作戰之外。還與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戰爭決心有很大關係。

任何猶豫,導致的都是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

不說要不要打擊沖繩島上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普天間機場、那霸軍港。以及關島上的安德森空軍基地與阿普拉軍港,在一個些非常小的問題上。高層都沒有給予陳必時足夠的決策權,似乎擔心軍人會讓戰爭失去控制。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早在八月底,陳必時就提出動用遠程炮兵與戰術導彈。對基隆港與美軍登陸場進行覆蓋式火力打擊。

雖然這種打擊行動很難扭轉局勢,畢竟遠程炮兵與戰術導彈的規模都比較有限,而且精度也不是很高。美軍還有較爲完善的防空系統,但是至少能夠遲滯美軍的進攻行動,讓美軍無法順利打下桃園縣城。從而對後面的戰鬥產生影響,說不定能像陳必時希望的那樣,守住桃園防線。

可惜的是,這個提議立即就被否決了,而且陳必時無權調動部署在大陸的部隊!

高層是怎麼想的,陳必時並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多想。這不過,到了十二日上午。他不得不再次提出這個要求,即動用部署在福建東南地區的遠程炮兵與戰術導彈,打擊基隆港、蘇澳港與淡水港,重點對付桃園機場與鬆讓機場,削弱美日聯軍的作戰能力,幫助地面部隊穩住戰線。

爲了引起高層重視,陳必時把話說得非常清楚,如果不能設法遲滯美日聯軍,誰也守不住新竹防線,甚至守不住苗栗防線。

問題是,這麼淺顯的道理。在某些人眼裡看來卻沒有那麼簡單!。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作

第29章 權利宣言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1章 內憂外患第42章 時不待人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05章 自我價值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49章 提前出動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23章 發動羣衆第79章 再接再厲第6章 鬆弛有度第44章 保衛天津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41章 預備力量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95章 棟樑之危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5章 烈火將軍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7章 漏網之魚第46章 舉步維艱第77章 推心置腹第90章 兵力緊缺第20章 火力打擊第74章 最後選擇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95章 日軍上臺第26章 將錯就錯第64章 一席之談第6章 重大發現第42章 誘敵深入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31章 千鈞一髮第80章 全力投入第43章 不得不打第8章 蓄勢待發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54章 當局者迷第27章 空軍發威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71章 出敵不意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57章 經典突擊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53章 大戰將即第98章 破釜沉舟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30章 客串演出第46章 炮火打擊第62章 額外任務第21章 強強對抗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51章 回國述職第153章 雖敗猶勝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63章 正面猛攻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65章 及時彌補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5章 以退爲進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68章 反擊開始第83章 查漏補缺第4章 飢寒交迫第43章 不得不打第42章 誘敵深入第57章 經典突擊第31章 絕不能退第74章 穩操勝券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章 半夜鬼叫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3章 機緣巧合第151章 來勢洶洶第43章 瘋狂進攻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55章 大動筋骨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4章 只要結果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162章 大舉增兵
第29章 權利宣言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1章 內憂外患第42章 時不待人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05章 自我價值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49章 提前出動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23章 發動羣衆第79章 再接再厲第6章 鬆弛有度第44章 保衛天津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41章 預備力量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95章 棟樑之危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5章 烈火將軍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7章 漏網之魚第46章 舉步維艱第77章 推心置腹第90章 兵力緊缺第20章 火力打擊第74章 最後選擇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95章 日軍上臺第26章 將錯就錯第64章 一席之談第6章 重大發現第42章 誘敵深入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31章 千鈞一髮第80章 全力投入第43章 不得不打第8章 蓄勢待發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54章 當局者迷第27章 空軍發威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71章 出敵不意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57章 經典突擊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53章 大戰將即第98章 破釜沉舟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30章 客串演出第46章 炮火打擊第62章 額外任務第21章 強強對抗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51章 回國述職第153章 雖敗猶勝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63章 正面猛攻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65章 及時彌補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5章 以退爲進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68章 反擊開始第83章 查漏補缺第4章 飢寒交迫第43章 不得不打第42章 誘敵深入第57章 經典突擊第31章 絕不能退第74章 穩操勝券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章 半夜鬼叫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3章 機緣巧合第151章 來勢洶洶第43章 瘋狂進攻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55章 大動筋骨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4章 只要結果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162章 大舉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