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舉步維艱

到了二十七日上午,主要戰場轉移到了雙港鎮。

雖然在最初的時候,帕特里奇並沒把南面迂迴當成主攻方向,但是c集團軍先頭部隊在濱海機場的糟糕表現,讓他認識到,如果不能儘快開闢新的戰線,擴大進攻範圍,迫使東北軍在更長的戰線上,才能儘快打下天津。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在二十六日就命令c集團軍抽調兩個美軍主力師與兩個日軍二線師從濱海機場南下。

如此一來,雙港鎮成爲了美日聯軍重點攻打的對象。

作爲位於東南方向上,緊挨着主城區的雙港鎮,可以說是天津主城區外圍防線上最重要的結點之一。只要拿下了雙港鎮,美日聯軍就能沿着密集的道路網繼續向前推進,對津汕高構成威脅,從一零七省道或者二零五國道北上,從津港運河東面攻入天津主城區,將東北軍的防線拉長近一倍。

要知道,第二十六集團軍的主力幾乎全部部署在天津主城區的北面。

也就是說,只要美日聯軍能夠在天津主城區南面投入足夠多的兵力,沿着主要道路起進攻,東北軍的防線就將岌岌可危,不得不在城區內與美日聯軍作戰。打到這個地步,究竟鹿死誰手,那就很難說得清了。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抽調了c集團軍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去攻打雙港鎮。 шωш⊕TTκan⊕¢ O

只不過,美日聯軍進攻行動並不順利。

雖然雙港鎮在外環線外,建築物不是很密集,也沒有多少高樓大廈,受地質影響,東北軍也很難在這邊構築起堅固的地下防禦工事,但是與主城區相比,雙港鎮這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地理特點,即水網密集。

在雙港鎮附近,有雙巨引河、雙巨排污河、洪泥河、衛津河、西河、南白排河等多條河流與人工河渠,而且綜合交錯,形成了較爲密集的河網。雖然這些河渠並不寬闊,很多地方都沒有寬到足以組織美日聯軍裝甲部隊泅水涉渡的地步,但是密集的河網,肯定對美日聯軍的進攻行動產生了影響,不但使得那些需要在路面上行駛、得從橋上渡河的重型運輸車輛無法順利通行,還對戰鬥重量較大的主戰坦克產生了影響。

別忘了,美軍m1系列主戰坦克的戰鬥重量都在六十噸以上,m1a3在披掛了附加裝甲之後,戰鬥全重甚至過了七十噸,而中國陸軍的主戰坦克普遍在五十噸以下,96式只有四十多噸,99式也只有五十噸出頭,即便在經過了大規模改進、披掛了附加裝甲的99c的戰鬥全重也只有五十六噸,比美軍的主戰坦克普遍輕了十噸以上。事實上,即便只有五十多噸的99c也不太適合在河網密集的地區作戰,不然在南方戰場上,特別是在東南軍中,打主力的就不會式了。

當然,這也不是說美日聯軍中沒有適合在該地區作戰的主戰坦克。

日軍的9o式與o4式主戰坦克就比較合適。

問題是,9o式在停產之前只生產了不到兩千輛,而且絕大部分已經在之前的戰鬥中損毀了,剩下的也被送到後方,拿去培訓新兵。取代9o式的o4式的量產已經開始,只是受幾種特殊材料限制,產能一直不是很高,不然日本也不會一再要求美國提供主戰裝備,使得日軍前線部隊中,三分之二的主戰坦克都是由美製的m1系列。事實上,o4式也一個非常突出的缺點,即防護能力太弱。即便在披掛了附加裝甲之後,o4式的正面抗彈能力也僅比在防護上同樣問題嚴重的9o式稍微好一點,僅能對付較爲老式的穿甲彈,在遇到使用新式穿甲彈的96式與99式的時候,o4式的生存能力甚至不如m1a2。可以說,正是因爲o4在防護能力上的嚴重欠缺,才使得日軍對這種主戰坦克非常失望,寧願使用被美軍裝甲部隊淘汰的m1a2。

當時,在攻打雙港鎮的美日聯軍中,就有一個日軍二線師有一個裝備了o4式主戰坦克的裝甲營。

可惜的是,這個營的規模太了,只有不到二十輛主戰坦克。

毫無疑問,在雙港鎮這個規模較大的戰場上,十多輛主戰坦克很難派上用場,甚至不足以組織起一次有規模的戰術突擊行動。

真正打主力的,仍然是美軍的m1系列主戰坦克。

當時,美軍主要裝備的是m1a2,而不是更加先進的m1a3。這也可以理解,m1a3的量產工作在二零一四年初才全面展開,先提供給了第一裝甲師、第二裝甲師、第一騎兵師與第二騎兵師這樣的主力裝甲部隊。在第三次南京會戰中,剛剛換裝了m第一騎兵師就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之前結束的坦克大戰中,同樣剛剛換裝m第一裝甲師也有不錯的表現,在正面戰場上抗住了第三十九集團軍將近兩倍裝甲力量的強力衝擊。作爲由國民警衛隊改建而來的主力師,c集團軍中的幾支美軍部隊都沒有資格優先裝備這種較爲先進的主戰坦克。別的不說,在提供給c集團軍之前,還有第二機步師、第三機步師與第四步兵師這樣的王牌部隊等着換裝呢。

萬幸的是,在這個戰場上,美日聯軍沒有受到東北軍裝甲部隊的威脅。

雖然當時在雙港鎮這邊,充當主力的新編集團軍有一個裝甲營,而且有將近三十輛主戰坦克,但是全部都是被一線部隊淘汰下來的96式,而且是最初量產的型號。因爲雙港鎮沒有適合坦克作戰的戰場,所以這些坦克以排爲單位,分散在整條戰線上,沒有集中行動,也不可能集中行動。

美日聯軍主要得考慮東北軍步兵手裡的反坦克武器,其次就是複雜的地形。

面對步兵手裡的反坦克導彈時,m1a2與m1a3基本上沒有區別。說得直接點,只要主動防禦系統揮了作用,反坦克導彈就沒有威脅。如果主動防禦系統沒有揮作用,任何一種主戰坦克也難以倖免。特別是在面對那些具有攻頂能力的反坦克導彈時,沒有任何一種主戰坦克的天靈蓋厚到能夠承受住高溫金屬射流的衝擊。再說了,步兵在執行反坦克任務的時候,往往會從側面起攻擊,用反坦克導彈或者火箭彈攻擊坦克的側面、甚至是尾部,避免坦克的正面裝甲。受重量限制,即便像m1a3這種全世界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側面與尾部裝甲的厚度也不足以抵擋反坦克武器的直接攻擊。

當然,主要問題還是地形。

準確的說,是東北軍在有利地形的掩護下,對美日聯軍裝甲部隊構成的威脅。

比如在強渡洪泥河的時候,美軍的一個裝甲營在過河之後,遭到東北軍步兵伏擊,分散埋伏起來的數十個反坦克組從四面八方起突然襲擊,在不到十分鐘的戰鬥內就擊毀了十多輛美軍主戰坦克與二十多輛步兵戰車。如果不是剩下的美軍步兵及時下車,並且藉着坦克戰車提供的火力掩護,迅擴大防禦範圍,爲坦克戰車指明打擊目標,並且用機槍壓制了東北軍的反坦克手,恐怕這個美軍裝甲營將在洪泥河西岸全軍覆沒。即便如此,到戰鬥結束的時候,這個裝甲營的坦克戰車也所剩無幾了,戰死的美軍官兵更是接近三百人,剩下的一百多人全都掛彩。

這種規模伏擊戰,在雙港鎮並不罕見。

甚至可以說,美日聯軍每次渡河,都會遭到東北軍伏擊,而且東北軍每次都會用分散包圍的方式,儘量揮步兵手裡的反坦克火力。

打到後來,美日聯軍不得不在渡河的時候,用炮火壓制對岸的可疑目標。

到了二十八日,美日聯軍的疑心病展到了一種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如當天上午,美日聯軍向雙港鎮西面迂迴,因此必須強渡雙巨引河。在渡河之前,美軍偵察兵現河對岸有可疑目標,立即呼叫了空中支援與炮火支援。轟炸與炮擊足足持續了半個時,消耗了數十噸炸彈與上千枚跑彈。渡過雙巨引河之後,美軍才現,所謂的“可疑目標”,竟然是一羣正在爭食一頭死豬的流浪狗

由此可見,美日聯軍在雙港鎮轉變的戰鬥打得也不輕鬆。

按照帕特里奇的計劃,美日聯軍應該在二十八日上午之前攻下雙港鎮。到這個時候,美日聯軍還在雙港鎮的中心區外圍徘徊,甚至連迂迴包圍都沒有完成。即便立即起進攻,也得花上一天的時間才能打下雙港鎮。

當然,在其他方向上,美日聯軍的進攻也打得很不順暢。

打到二十八日上午,在東面挺進的美日聯軍還在化工廠作戰。雖然在大規模炮擊與轟炸之後,沒有造成嚴重的化學污染,當時兩座化工廠裡的化學藥品都被運走了,但是緩慢的進攻步伐仍然讓帕特里奇失望透頂。

北面戰場上,a集團軍與第二十六集團軍還在對峙。因爲a集團軍還沒恢復元氣,所以帕特里奇並不指望在這邊取得重大突破。

打到這個地步,帕特里奇不得不考慮增派作戰部隊了。

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27章 炒飯惹禍第25章 強行抓人第27章 直面難題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60章 鹿死誰手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74章 最後選擇第54章 空降一師第81章 壓軸大戲第74章 最後選擇第66章 遍地主力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84章 小鬼壓場第94章 大禍臨頭第23章 竭盡全力第29章 權利宣言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76章 美國精神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12章 生死瞬間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84章 小鬼壓場第7章 戰略圍剿第18章 圍點打援第92章 秘密協議第6章 重大發現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8章 蓄勢待發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67章 血戰到底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67章 獵捕海豹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65章 陰差陽錯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84章 託人帶信第15章 東南告急第96章 老將出馬第1章 從天而降第30章 一石千浪第27章 空軍發威第55章 穩重踏實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41章 預備力量第31章 絕不能退第73章 政治木偶第79章 誰最受傷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83章 破例而行第25章 虛張聲勢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23章 生死與共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26章 將錯就錯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52章 致命伏擊第36章 進攻受阻第50章 意外收穫第66章 遍地主力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19章 當機立斷第17章 戰場揚威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69章 一地得失第6章 兌現承諾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79章 再接再厲第67章 血戰到底第51章 回國述職第37章 全面撤退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37章 南守北攻第41章 預備力量
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27章 炒飯惹禍第25章 強行抓人第27章 直面難題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60章 鹿死誰手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74章 最後選擇第54章 空降一師第81章 壓軸大戲第74章 最後選擇第66章 遍地主力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84章 小鬼壓場第94章 大禍臨頭第23章 竭盡全力第29章 權利宣言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76章 美國精神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12章 生死瞬間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84章 小鬼壓場第7章 戰略圍剿第18章 圍點打援第92章 秘密協議第6章 重大發現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8章 蓄勢待發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67章 血戰到底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67章 獵捕海豹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65章 陰差陽錯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84章 託人帶信第15章 東南告急第96章 老將出馬第1章 從天而降第30章 一石千浪第27章 空軍發威第55章 穩重踏實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41章 預備力量第31章 絕不能退第73章 政治木偶第79章 誰最受傷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83章 破例而行第25章 虛張聲勢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23章 生死與共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26章 將錯就錯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52章 致命伏擊第36章 進攻受阻第50章 意外收穫第66章 遍地主力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19章 當機立斷第17章 戰場揚威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69章 一地得失第6章 兌現承諾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79章 再接再厲第67章 血戰到底第51章 回國述職第37章 全面撤退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37章 南守北攻第41章 預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