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只要結果

氈洋半島就那麼大個地方,就算葉振邦的判斷並不宗着也不會差到哪去。..

第十五集團軍入朝佈防的時候,韓軍統帥部就做出了繼續進軍的決定,命令進攻部隊儘快到達順川。只是受平壤安置工作影響,特別是整頓十多萬平壤守軍,所以韓軍先頭部隊纔沒能及時到達順川。

不用懷疑,韓軍肯定會佔領順”

原因很簡單,韓軍要想盡快攻佔元山,除了在南面的迂迴部隊身上做文章之外,還得開闢第二條進軍線路,而從平壤前往元山的鐵路就要經過順”並且在這裡向東,經殷山、新成川、長林、平原裡、陽德、天乙裡、泉城裡、高原”內、玉坪與文川,渡過大同江、沸流江與南江,繞過北大峰山脈,最終到達元山。

兩路包抄,韓軍能夠兵不刃血的佔領元山。

從長遠來看,佔領順川,還能爲韓軍沿着東部海岸線向北推進,攻佔咸興、掃蕩咸鏡南道打下基礎。

順川往北,就是安州東面的介川。

因爲還有一條濱海鐵路線從平壤通往新安州,所以韓軍要想打通北上的線路,就得集中兵力攻打安州。

換句話說,打下安州,就能控制新安州與介川兩地。

物資需要由鐵路運送,但是部隊不需要沿着鐵路線前進,特別是在較爲平坦的沿海平原地區,機械化部隊完全可以在野外行軍。

再說了,從順川到安州也就五十公里而已。

韓軍的與口再不行,也不集於連這點野外行軍都辦不到吧。

正是如此,做部署的時候,羅耀武讓黎衛東把他最信任的一三三旅放到防線西端,並且讓三營守安州。

問題是,三營就一個營,即便算上非戰鬥人員,也就四百多人。

一個營守衛一座戰前有近十萬人的城鎮。顯然小材大用。

因爲第十五集團軍的防區過於巨大,而且防區內的道路交通情況非常複雜,需要守衛的地點比防區面積更大的第十六集團軍多得多,所以沒法向安州派遣更多的部隊,只能儘量滿足三營的要求。這是羅耀武親自給葉振邦做的保證,也是葉振邦的底氣來源。

黎衛東不是不知輕重的人,即便沒有羅耀武吩咐,他也會盡量滿足三營的合理要求。問題是,當葉振邦提出要幾車皮足夠三營官兵吃好幾年的糧食、以及大批早就被中隊淘汰掉的五六式步槍彈藥的時候,連他也拿不定主意了。

葉振邦到底想幹嘛?

糧食不成問題,雖然徵收有點困難,但是足以滿足三營的要求。黎衛東也猜到了葉振邦的目的,即利用糧食去動員早已對勝利失去信心的朝鮮軍民,讓那些隨時打算逃跑的朝鮮人留下來,協助中隊守住安州。

問題是,要那些子彈幹什麼?

難道打算武裝平民?

顯然,這超出了黎衛東的決策範圍。

武裝朝鮮平民,不是簡單的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雖然黎衛東並不認爲這會引來多少麻煩,畢竟五六式步槍子彈、也就是秋四用的子彈是全球產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子彈,朝鮮軍隊的制式步槍也用這種彈藥,但是在讓後勤軍官把物資裝車,及時發往安州的時候,黎衛東還是給羅耀武打了報告,而且是正式報告,這樣就算有人查下來,也沒有黎衛東的責任。

收到黎衛東發來的報告時,羅耀武正在與幾個軍長商討作戰問題。

第十五集團軍與第十六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及時部署到個,讓羅耀武吃了顆定心丸。雖然衝在最前面的幾個營,比如葉振邦的三營,根本不可能擋住韓軍的前進步伐,但是隻要部隊部署到個,正在挺進的韓軍就得三思而後行,韓國當局也會有所顧慮。等到韓國總統想清楚了,兩個集團軍的主力部隊也就部署到位了。

問題是,並非所有事情都順心如意,比如第四十集團軍就沒有按計劃入朝。

同樣不順心的,還有遲遲沒有形成戰鬥力的第三十九集團軍。

面的第四十集團軍司令林偉臻中將、以及第三十九集團軍司令姚萬平中將,羅耀武就沒有那麼輕鬆了。

三個人都是陸軍中將,羅耀武是二級中將,其他兩人是三級中將。

更重要的是,論資歷,羅耀武與其他兩人相差無幾,甚至比姚萬平差一點,比如羅耀武是八一年入伍的,而姚萬平在此之前兩年就拿到了軍官證。論影響力,羅耀武也比不上姚萬平,畢竟三十九軍是陸軍王牌部隊,而十五軍是空軍部隊,即便改編成了集團軍,也只算得上是上門女婿。

事實上,問題不在姚萬平身上。

三十九軍去過福建前線,姚萬平也親眼見到方士謙叛國。因爲在參戰問題上,姚萬平做了錯誤選擇,即投靠了方士謙,沒有而二時衆邊,所以他也受到牽連。就算沒有因此丟掉烏制丁辦基本上被架空。在返回遼寧,接受改編的時候,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大權就幕到了參謀長的手上,姚萬平只是個象徵性的司令了。

陳必時如日中天,羅耀武又是“陳氏。的頭號門徒,所以在羅耀武面前,姚萬平沒有一點小傲氣,反而非常配合,從不與羅耀武對着幹。

真正的問題,來自林偉臻。

萬幸的是,第四十集團軍在陸軍中的地位並不高,即便在瀋陽軍區也排在末席,不但比不上第三十九集團軍。連第十六集團軍都比不上。更重要的是,陳必時早有所料,在羅耀武去瀋陽之前,就提出將第四十集團軍調往福建,甚至答應用第十二集團軍交換,雖然最終沒有得逞,但是給林偉臻來了個下馬偉,讓這個一直想出頭的年輕軍長知道,誰纔是瀋陽軍區的老大。

“四十軍的情況我不想多說。”羅耀武的脾氣比陳必時大得多,在他用力敲打桌面的時候,在場的人都相信,正在捱打的不是桌面,而是某人的臉。“現在不是六十多年前,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就在我們這個時候,韓軍先頭部隊已經離開了平城,正在向順川進發,向東前進的部隊也即將到達元山。

不要認爲,敵人會等我們做好準備再與我們決戰,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韓軍,還有美軍的第八集團軍。只要看到機會,美軍就會參戰,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誰能肯定呢?”

“林尋令,你是懷疑我的判斷,還是懷疑總參謀部的判斷?。

林偉臻咬了咬牙,閉上了嘴。

“消息是總參謀部發來的,得到了軍事情報局證實,就連元來命令,要我們抓住機會,打一個翻身仗。看樣子,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爲我們必定會取得最終勝利,林司令,你說呢?”

“我們肯定會取勝,只是

“沒有隻是!”羅耀武又是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不但把幾個協助的參謀嚇了一跳,連坐在下手方向上的姚萬平都哆嗦了一下。“因爲這個“只是”我們在臺島遭受慘敗,如果遇事仍然“只是”我們將毫無疑問的再次遭受慘敗。林司令,你給我一個肯安答覆,四十軍能不能按照計哉部署到位

“我們已經盡力了,可是還有很多困難需要解決。”

“誰沒有困難,老姚,三十九軍有沒有困難?”

姚萬平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說道:“韓軍的進攻太快了,朝鮮人民軍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不堪一擊,困難比預料的大得多。”

“這不得了?”羅耀武靠到椅子上,點上了香菸,“大家都有困難,只有懦夫纔會以“困難。爲理由逃避責任。這裡是軍隊,講的是結果,所以我只需要一個結果。林司令,你得給我一個結果。”

“我會盡力

“不是盡力,是能,還是不能!”

林偉臻長出口氣,說道:“能,四十軍一定能按照計劃部署到位。”

“這不得了?有什麼困難,你可以找我,我一定幫忙。”羅耀武的神色說變就變,呵呵一笑,轉而對姚萬平說道,“老姚,就我所知,三十九軍一直是瀋陽軍區的老大哥,而且是名副其實的王牌部隊。不是我不相信林司令的保證,只是大家都知道,四十軍的確存在很多困難,所以還要三十九軍多多擔待。”

“我親自指揮,絕不辜負元首的期待

“很好,那我們就打個浮亮仗,告訴南北棒子,還有美國佬,誰纔是陸地戰場上的百戰之師!,小

搞定大問題,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得多了。

參謀詳細介紹作戰部署的時候,羅耀武從會議室溜了出來。

“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還要請示?讓他自己去安排,三營要什麼就給什麼,能不能守住安州。關係到整場戰役的結果。”

“直接說?”葉仁偉笑着問了一句。

羅耀武遲疑了一下,說道:“直接說,把文件備案。黎衛東向來謹慎,他這麼做肯定是不想擔責任。”

“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報上去,畢竟武裝平民可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事情。”“也行,發給總參謀部,算是請示,下面照做,老陳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爲難我們。”

“行,我馬上去安排

“等下過來叫我,我可不想浪費時間跟他們吃晚飯。”

葉仁偉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羅耀武的意思。

在會議結束前,找理由把羅耀武叫出來,纔有理由讓林偉臻與姚萬平打道回府,而不是像平常那樣,得陪着他們吃晚飯。

不用葉仁偉操心,這個理由很快就會到來。

第50章 意外收穫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64章 一席之談第57章 不得不攻第69章 燃眉之急第3章 秘密任務第91章 最後通牒第53章 強行上馬第51章 重於泰山第82章 恰準時機第4章 飢寒交迫第46章 舉步維艱第67章 志在必得第9章 以進爲退第59章 戰略冒險第2章 積極準備第27章 空軍發威第77章 彈盡糧絕第10章 最後底線第49章 精確火力第5章 烈火將軍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48章 防守反擊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72章 存亡之秋第22章 絕對射殺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13章 發動羣衆第87章 鋪開了打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67章 志在必得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箭在弦上第38章 加大投入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60章 鹿死誰手第98章 危牆欲倒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57章 不得不攻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4章 人非聖賢第63章 正面猛攻第41章 預備力量第19章 死纏濫打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1章 完美伏擊第96章 老將出馬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90章 兵力緊缺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37章 全面撤退第53章 關鍵一炮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40章 扭轉乾坤第40章 扭轉乾坤第59章 度外之慮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5章 以退爲進第39章 火速增兵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7章 戰略圍剿第12章 生死瞬間第34章 以攻對攻第62章 額外任務第78章 六雷轟頂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37章 南守北攻第20章 大舉推進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6章 瘋狂計劃第1章 半夜鬼叫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154章 深入內陸第80章 全力投入第47章 強力增援第29章 箭在弦上第95章 日軍上臺
第50章 意外收穫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64章 一席之談第57章 不得不攻第69章 燃眉之急第3章 秘密任務第91章 最後通牒第53章 強行上馬第51章 重於泰山第82章 恰準時機第4章 飢寒交迫第46章 舉步維艱第67章 志在必得第9章 以進爲退第59章 戰略冒險第2章 積極準備第27章 空軍發威第77章 彈盡糧絕第10章 最後底線第49章 精確火力第5章 烈火將軍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48章 防守反擊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72章 存亡之秋第22章 絕對射殺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13章 發動羣衆第87章 鋪開了打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67章 志在必得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箭在弦上第38章 加大投入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60章 鹿死誰手第98章 危牆欲倒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57章 不得不攻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4章 人非聖賢第63章 正面猛攻第41章 預備力量第19章 死纏濫打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1章 完美伏擊第96章 老將出馬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90章 兵力緊缺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37章 全面撤退第53章 關鍵一炮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40章 扭轉乾坤第40章 扭轉乾坤第59章 度外之慮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5章 以退爲進第39章 火速增兵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7章 戰略圍剿第12章 生死瞬間第34章 以攻對攻第62章 額外任務第78章 六雷轟頂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37章 南守北攻第20章 大舉推進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6章 瘋狂計劃第1章 半夜鬼叫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154章 深入內陸第80章 全力投入第47章 強力增援第29章 箭在弦上第95章 日軍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