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圍攻丹東

戰爭的大特點就是戰線模糊。..前線與後方沒有明確圳川界線

打到二十八日下午,帕特里奇親自部署了一系列的特別行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炸掉中國空軍的遠程防空系統。

這些射程達到兩百公里,一枚導彈就能幹掉一架戰鬥機的防空系統對美軍構成的威脅甚至超過了中國空軍的先進戰鬥機。

在二十八日白天的戰鬥中,中國空軍的戰鬥機偃旗息鼓,沒有升空迎戰。

問題是,美韓聯軍仍然損失了數十架戰鬥機。

除了幾架。在執行近距離支援任務的時候飛得太低,被中隊的自行式高射炮擊落之外,其餘四十多架戰鬥機都是被中國空軍的中遠程防空系統擊落的,被那種初次上場的遠程防空系統擊落的要是多達三十七架。

如此巨大的損失,讓美國空軍將這一天定爲“黑色二十八日”。

這可不僅僅是確定個名頭那麼簡單的荊情。

要知道,算上夜間的戰鬥,到二十八日傍晚,美韓聯軍已經在戰場上損失了一百三十四架戰鬥機,其中美軍就有八十九架。

在此之前,即便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美軍損失的戰鬥機也不到五十架。

在臺海戰爭期間,美軍損失的戰鬥機也只有這個數量的兩倍。

如果不是帕特里奇一再要求加強空中打擊的力度,恐怕在二十八日中午,美國空軍就會下達停飛令。

早這個速度打下去,不出一個月,美國空軍就沒有戰鬥機可以升空了。

當然,也不可能每天都有如此重大的損失。

爲了增強打擊力度,美國空軍不但增派了作戰力量,讓更多的舊戰鬥機在辦戰鬥機的掩護下,掛上反輻射彈藥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美國海軍也在這個時候插了一手。派出了侶機羣,幫助空軍壓制中隊的防空系統。

說到防空壓制,那些掛上電子戰吊艙的一舊最多隻是客串演員。

相對而言,比一侶就要厲害得多了。

美國空軍不是沒有防空壓制戰鬥機,之前就有兩種,即好與陣可是這兩種戰鬥機都已退役。按照計劃,巫將有一種專門的防空壓制型號,用來彌補始與曰一退役後的空缺。可惜的是,強2還沒有量產,其防空壓制型號也就沒有服役,最快也要等到一年後才能加入美國空軍的戰鬥序列。

實際上,任何戰鬥機執行防空壓制任務,都得承擔巨大的風險。

在對地打擊中,防空壓制任務屬於最高級別、以及最危險的戰鬥,相當於戰鬥機與地面防空部隊拼刺刀,結果肯定是你死我活。進行防空壓制,只是硬摧毀。

雖然這是解決問題的最直接辦法,但是不能保證無一漏網。

只有軟硬結合,才能提高打擊效率。

爲此,美軍出動了十多架電子偵察機與電子干擾機,嚴密監視中國空軍防空部隊的一舉一動,想方設法的收集防空系統的電磁輻射信號,以便從中找出破綻,找到進行電子壓制干擾的方法。

不用多說,這是美軍的拿手好戲。

因爲空軍已經失去了升空作戰的能力。所以對美軍的電子偵察也只能望空興嘆。

再說了,電子偵察機往往在戰線後方數百公里的空域活動,從來不會靠近戰線,所以戰爭打到這個時候,中國空軍還沒有幹掉一架美軍的電子偵察機。

爲了獲得第一手資料,帕特里奇還派出了特種部隊。

這正是餘鴻飛與詹伯雄擔心的地方。

奪得制空權之後,美軍可以肆無忌憚的出入中國領空,至少能夠在超低空自由活動,而運送特種部隊的直升機都在超低空飛行。

可以說,美軍的特種部隊滲透作戰是防無可防。

當天晚上,至少有兩股美軍特種部隊襲擊了中國空軍的防空陣地。

耳惜的是,兩次滲透都沒能取得成功。

讓美軍大感驚訝的是,中隊在前線吃緊的情況下,竟然在防空陣地附近部署了至少一個營的兵力,而且每個營都有一個坦克連!

讓只有輕武器的特種兵去對付坦克部隊,簡直就是送死。

因爲防空陣地都在戰線上百公里之外。所以美韓聯軍的炮兵派不上用場。

讓戰鬥機去轟炸?

要是戰鬥機能夠轟炸,還需要出動特種部隊嗎?

再說了,出動特種部隊的目的就是搞到幾套設備,特別是防空系統中探測雷達與火控雷達的控制芯片。

真炸了,還能搞到手嗎?

這個晚上,也是牛振邦最忙碌的晚上。

雖然沒有帶着部隊上前線,但是他必須密切關注各個防空陣地的情況。

羅耀武給他提供營的機動防禦部隊,並且讓葉振邦可以優井調動部署在附”地附近的炮兵部隊。

命令很明確,絕對不能讓防空武器落入敵人手中。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發現美軍已經滲透了防空陣地,擊潰了守軍,葉振邦就得帶部隊過去增援。

如果無法及時增援的話。就得調動附近的炮兵,對防空陣地進行覆蓋式炮擊。

雖然葉振邦不想呼叫炮兵支援,但是他知道,只要發生這樣的情況,就沒有其他選擇。

萬幸的是,二十八日夜間的戰鬥並沒有出現這樣削情況。

在詹伯雄、石磊磊等特種兵的指揮下,守衛防空陣地的警衛部隊成功擊退了偷襲的美軍特種部隊,還在戰鬥中擊斃了十多名美軍特種兵。

只是,這些發生在後方的戰鬥,對前線的作戰行動沒有多大卓助。

雖然在防空系統的威脅下,美韓聯軍的戰鬥機很少飛到丹東上空執行精確轟炸任務。但是依靠各種射程在一百千米以上的遠程彈藥,美韓戰鬥機在朝鮮半島與黃海上空就能完成轟炸任務。

不可否認,在凹癱瘓之後,這些遠程彈藥的價格非常昂貴。

只不過,與戰鬥機比起來,彈藥就不算什麼了。

進入二十九日凌晨,美軍第二騎兵師已經突破了丹東的外圍防線,開始擴大突破口,清理那些還在繼續抵抗的小股部隊。也就在這個時候,韓軍集團軍到達戰場。

必須承認,帕特里奇非常狡猾。

打到現在,最慘烈的戰鬥幾乎都在城市裡面。可以說。臺海戰爭與朝鮮戰爭中的城市戰與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的城市戰有很大的區別。

正規軍依託城市,能夠給進攻者造成最大的打擊。

根據美軍自己做的統計,在臺海戰爭與朝鮮戰爭中,美軍傷亡官兵的七成都與城市戰有關。

對帕特里奇來說,美國能堅持多久,不是說美國的經濟能撐多久,而是美國民衆能夠堅持多久。

決定美國民衆堅持時間的,正是美軍的傷亡數字。

阿富汗戰爭打了十多年。美國國內沒有爆發大規模的反戰活動,就於美軍出色的控制住了傷亡有很大關係。

要想減少傷亡,就得避免與中隊打城市戰。

只是城市戰本身不能避免。

如此一來,就只能讓韓軍披掛上陣了。

按照帕特里奇的安排,攻入城區之後,將由集團軍負責城區內的戰鬥,第二騎兵師則負責外圍掃蕩,並且對付前來增援的中隊。

對此安排,就算黃真尹很不爽,也無法改變。

不管怎麼說,帕特里奇才是最高指揮官,黃真尹只是聽從於他的弗軍指揮官。

再說了,在朝鮮戰爭期間,韓軍與中隊的交戰結果無一勝蹟。特別是在野戰中,韓軍就沒有打過漂亮仗。

既然不能打野戰,那就只能在城市戰中發揮餘熱了。

其實,這個時候帕特里奇最需要考慮的不是讓誰攻打丹東市區,而是如何迅速擴大進攻行動。

雖然在二十八日的戰鬥中,第二騎兵師完成了掃蕩城市外圍的作戰行動,但是從前線部隊反饋回來的情況,中隊並沒被擊潰,只是沒有在外圍陣地與美軍拼消耗。而是在遭到攻擊之後退入了市區。

更重要的是,中隊沒有打算從丹東突圍!

也就是說,中隊必定會死守丹東。而且士氣並不低。

在州情況下,別說讓韓軍去攻打丹東。就算第二騎兵師親自上陣,也不見得能夠迅速打下這座港口城市。

拖下去,那就大事不妙了。

離丹東最近的第二十六集團軍已經分散,正在向鴨綠江上游運動。

按照帕特里奇的判斷,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不是對付第二騎兵師,而是要在北面組建一條防線,擋住隨時有可能撲過來的第七步兵師。

真正的主力還是駐紮在遼東半島上的第六十五集團軍。

要知道,在朝鮮戰場上,第六十五集團軍幾乎憑一己之力就打殘了第二機步師,帕特里奇肯定不會忘記那場戰鬥。

羅耀武真要向第二騎兵師下手的話,第六十五集團軍絕對是一把尖刀。

實際上,這還是次要的。

帕特里奇已經領教了羅耀武解力,知道羅耀武是一個很有大局觀的統帥。

此時中國陸軍的六個集團軍都在戰場附近,如果羅耀武有點野心的話,就會用圍住第二騎兵師的辦法,迫使第七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向丹向集中,然後動用另外四個集團軍幹掉這兩支美軍。

毫無疑問,羅耀武最不缺的就是野心!

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9章 當機立斷第3章 身份問題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84章 託人帶信第82章 恰準時機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27章 空軍發威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60章 游擊戰爭第59章 秘密進駐第43章 瘋狂進攻第9章 兩線作戰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56章 開闢戰線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24章 決戰前夕第34章 尋求突破第48章 國境防線第6章 兌現承諾第38章 關鍵時刻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44章 再次入朝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60章 這是戰場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93章 請客喝酒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48章 國境防線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28章 集體造反第14章 只要結果第26章 將錯就錯第41章 背靠本土第82章 空中救援第75章 自我犧牲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33章 全面開花第72章 心理較量第53章 大戰將即第85章 又是一道第87章 面授機宜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80章 沒有重點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章 戰略契機第96章 新任司令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23章 生死與共第28章 一氣呵成第23章 發動羣衆第8章 一席之談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74章 穩操勝券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1章 半夜鬼叫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53章 雖敗猶勝第95章 棟樑之危第97章 前後反差第23章 生死與共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8章 蓄勢待發第60章 這是戰場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7章 尋求突破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34章 尋求突破第37章 見證奇蹟
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9章 當機立斷第3章 身份問題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84章 託人帶信第82章 恰準時機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27章 空軍發威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60章 游擊戰爭第59章 秘密進駐第43章 瘋狂進攻第9章 兩線作戰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56章 開闢戰線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24章 決戰前夕第34章 尋求突破第48章 國境防線第6章 兌現承諾第38章 關鍵時刻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44章 再次入朝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60章 這是戰場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93章 請客喝酒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48章 國境防線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28章 集體造反第14章 只要結果第26章 將錯就錯第41章 背靠本土第82章 空中救援第75章 自我犧牲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33章 全面開花第72章 心理較量第53章 大戰將即第85章 又是一道第87章 面授機宜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80章 沒有重點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章 戰略契機第96章 新任司令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23章 生死與共第28章 一氣呵成第23章 發動羣衆第8章 一席之談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74章 穩操勝券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1章 半夜鬼叫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53章 雖敗猶勝第95章 棟樑之危第97章 前後反差第23章 生死與共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8章 蓄勢待發第60章 這是戰場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7章 尋求突破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34章 尋求突破第37章 見證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