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全面戰爭

最後一支守軍在彈盡糧絕之後,端起裝上刺刀的步槍向包圍他們的韓軍發起反擊,一百八十三名官兵全都倒在了彈雨下,無一倖免。..

槍炮聲散去,連美軍前線軍官都不得不承認。

中人不可辱!

實際上,早在一天之前,帕特里奇就把減員率近三成的第七步兵師撤了下來,把圍剿丹東城區殘餘守軍的戰鬥交給了不存在兵力問題的韓軍集團軍。

再讓第七步兵師拼下去,帕特里奇就得打道回府了。

收到捷報,帕特里奇沉默了好一陣,才下達了就地休整的命令。

在瀋陽的軍區司令部裡,羅耀武一個人在辦公室裡呆了好一陣。

沒人知道他在做什麼,也沒有哪個參謀敢進去探個究竟。

大家都知道,羅耀武的心情很不好。

雖然誰都知道,丹東必然會淪陷,但是當丹東真的淪陷時,誰也受不了這個打擊。

等羅耀武出來的時候,他手上多了八個寫在戰報背面的大字。東北義士,氣壯山河!

見到那八個剛勁有力的毛筆字,葉振邦也有點驚訝。

誰能想到,羅耀武一介武夫,竟然寫得這麼一手好字。

葉振邦並不知道,雖然羅耀武出身在軍人世家,祖上三輩都是將軍,但是他的母親來自書香門第。幼年又在姥爺家生活了好幾年。從小就受到薰陶。國學功底非常紮實,自然寫得一手好字。

“給我猿起來,掛到大門口。”

“司令,這”那個被吩咐做這件事的參謀很是驚訝,那就是幾張打印戰報用的概而已。

“這什麼?叫你怎麼做就怎麼做,少廢話。”

參謀哪敢多說。趕緊離開了。

“電報中央,丹東淪陷,守城將士…”羅耀武稍微停頓了一下,神色非常痛苦,“守城將士全體殉國,望追認爲抗戰烈士。”

“就這些?”通信參謀問了一句。

羅耀武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通信參謀也沒再多問,趕緊去發送戰報。

隨着羅耀武轉身離開,參謀也分頭做事去了。

葉振邦的心情也很沉重,雖然守衛丹東的只是二線部隊與臨時組織的民兵,但是二十多萬人。說沒了就沒了,這仗打得太慘烈了。

如果說羅耀武只是痛苦,那麼帕特里奇就是痛苦加苦惱。

打下丹東後,帕特里奇沒有讓美韓聯軍乘勝追擊,而是讓部隊就地休整,一是美韓聯軍的傷亡過大,二是戰鬥消耗遠超預期,三是中隊早就嚴陣以待。

更重要的是。五角大樓派來調查第四步兵師全軍覆沒的官員已經到達沖繩。

按理說,調查人員應該去務山,沖繩並不是美韓聯軍司令部所在地。但是帕特里奇在這邊指揮戰鬥。調查人員直接趕過來,明顯針對他。

一個師全軍覆沒,絕對不是小事。

要知道,自美國建國之後,就沒遭受過這樣的慘敗。

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也從來沒有被敵人成建制的殲滅一個師的地面部隊。

第四步兵師兩萬餘人,只有不到三千人逃了出來,其餘一萬七千多人全部完蛋,僅戰死的就超過了四千人。

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

美軍在伊拉克打了八年。也就損失了四千多人而已。

在阿富汗,美軍已經打了十多年,才損失了三千多人。

即便在臺海戰爭與朝鮮戰爭中,美軍陣亡官兵的總數也只有這個數字的三倍而已。

這僅僅是一場持續了兩天的戰鬥而已。

五角大樓要調查的還不僅僅是部隊傷亡。

帕特里奇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是第四步兵師師長羅迪克少將的陣亡原因。

迅能有什麼原因?

不是被子彈打死就是被炮彈炸死。

當然,帕特里奇必須說清楚。爲什麼沒有在情況危急的時候派直升機把羅迪克從前線接回來。

對於這個問題,帕特里奇的回答很直接:戰局太亂,戰時吃緊,第三十九集團軍攻得太緊,第四步兵師的師部一直在運動,沒有合適的時機。

帕特里奇沒有忘記強調羅迪克的個人因素,即這個少將師長曾經三次拒絕撤離。

因爲這些都有據可查,所以調查人員也沒有爲難帕特里奇。

後來,這個在遠東戰爭中第一個陣亡的美軍將領還被授予國會榮譽勳章。

這可是美軍最高級別的獎章,只有作戰最勇猛,對軍隊做出重大貢獻,在救援戰友的時候表現勇猛的軍人才有資格獲得。

同時頒發下來的還有好幾萬枚勳章。

比如每個陣亡將士的家屬都將得到一枚銀心勳章,每個負傷官兵都能得到一枚紫心勳章,就算是沒有負傷的官兵也得到了一枚優異服役勳章。

在頒發勳章方面,美國政府很是大方。

反正那些勳章的工本費也不高,值不了幾個錢。

忙完這當子事,把調查人員送往務山之後,帕特里奇才有時間仔細考慮戰局。

進攻肯定得繼續進行,丹東已成廢墟,守軍在最後關頭炸掉了所有港口設施,甚至在港口裡埋了上萬枚地雷。

真流氓!

想到這。帕特里奇就氣得直哆嗦。

要怪,也只能怪韓軍貪生怕死。要是在第七步兵師撤下來之後,韓軍的進攻能夠更加犀利一點,就能搶在守軍佈設地雷之前攻入港區,甚至能夠保住部分基礎設施。

只是中人那種不要命的打法,連美軍見了都害怕,更別說韓軍了。

受此影響,還得儘快佔領近在咫尺的東港市,才能將運輸船上的物資送到部隊手上。

穩住情緒後,帕特里奇給撤下來休整了一天的第七步兵師下達了向東港進攻的命令,並且讓第二騎兵師策應。

這次。他沒有勞駕韓軍。

要是東港再被徹底破壞,美韓聯軍至少得在中國的大門口待上一週。才能獲得足以向內地發起進攻的作戰物資。

可惜的是,帕特里奇仍然晚了一步。

在他下達命令前幾個小時,單獨回到辦公室的羅耀武就給駐守東港的部隊下達了“堅壁清野”的命令。

因爲大部隊全都集中在丹東。所以留在東港的中隊不到一萬人。

這點人馬,根本守不住東港小甚至連一天都堅持不到。

既然守不住,就只能撤。

要撤,當然不能把能用的東西留給敵人。

結果可想而知。

等到美軍趕到東港的時候,這座新興港口城市已經化爲一片火海。

要知道,東港纔是真正的商港,而且是該地區除大連之外最大的商港。爲了得到徹底破壞的目的,守軍甚至放出了儲存在油罐裡的上萬噸石油與成品油,一把火將這座原本擁有數十萬居民的城市化爲灰燼。

被燒掉的,還有所有港口設施!

收到前線部隊發回來的消息。帕特里奇不得不承認,中隊對敵人狠。對自己更狠。

那可是難以估量的物質財富啊,說燒就燒了,一點猶豫都沒有!

當然,帕特里奇並不知道,在丹東保衛戰的時候。東港的居民就跟着部隊撤走了。

爲了保衛國土,燒掉一座城市算什麼?

當年,爲了阻止侵華日軍南下,還炸掉了花園口黃河大壩呢!

東港的大火足足燒了兩天兩夜,等到美軍開進去的時候,除了火讓灰一樣的城市廢墟之外,什麼也沒剩下。

這下,美韓聯軍快速挺進的希望破滅了。

雖然鴨綠江上的兩條補給通道能夠滿足兩個美軍師與三個韓軍集團軍的正常需求,但是沒有辦法支撐起大規模戰略進攻。

不管帕特里奇是否願意接受。他都得讓部隊停下來。

美韓聯軍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投入大量工程部隊與工程物資,修復丹東與東港的港口設施,讓已經到達黃海。停在仁川港外的船隊把物資送過去。

這一等,至少是一週。

十二月十日,美國五角大樓非常高調的宣佈,進軍中國的第一場戰役取得重大勝利,美韓聯軍已經佔領了丹東、東港、寬甸,以及鳳城的部分地區。

也就在這一天,美國總統奧康納發表全國講話,宣佈爲了剷除以中國爲核心的邪惡國家集團,美國將進行更加全面的戰爭動員。

奧康納提出的戰爭理由很簡單:中國攻擊了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的衛星系統,已經公然違背了《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國際公約》等在內的衆多國際條約,已經對美國進行了實質性的打擊。

問題是,美國並沒有簽署《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國際公約》等與保護航天設施爲目的的國際性條約。

事實上。一直在搞太空軍事化的就是美國。

只不過。此時衛星系統遭受的損失已經影響到了所有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對美國的經濟與社會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僅拿旺導航系統來說。就讓絕大部分美國人在出行的時候感到不便。

因爲沒了電視廣播衛星,美國家庭能夠收看到的電視節目少了三分之二。氣象衛星受損之後,氣象預報回到了基本鼻猜的時代。

加上美國各大新聞媒體持續不斷的大規模宣傳造勢,就連美國孩都認爲,是中國入侵了美國,打擊了美國,所以美國要進行還擊。

這也是奧康納在這個時候才做全面戰爭動員的原因。

讓美國民衆體會到戰爭帶來的危害,並且讓民衆相信這一切的根源都在中國。再擴大動員範圍,就不會受到多少指責了。

更重要的是,共和黨宣佈維護國家統一之後,奧康納與拜倫已經在上個月贏得大選。

這些,都是奧康納在此時加大戰爭步伐的根本原因。。

第6章 兌現承諾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30章 將功補過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30章 客串演出第66章 危機時刻第69章 燃眉之急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64章 一席之談第60章 鹿死誰手第116章 主動退卻第78章 關鍵戰役第4章 飢寒交迫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55章 戰爭決策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27章 炒飯惹禍第88章 死戰寧波第38章 關鍵時刻第22章 見好就收第42章 誘敵深入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7章 自投羅網第38章 額外獎賞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24章 決戰前夕第9章 兩線作戰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4章 人非聖賢第20章 大舉推進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23章 竭盡全力第42章 誘敵深入第63章 正面猛攻第97章 前後反差第50章 意外收穫第81章 最壞打算第68章 虎嘯山林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94章 未雨綢繆第28章 一氣呵成第35章 坦克大戰第8章 一席之談第10章 斬首行動第38章 額外獎賞第77章 彈盡糧絕第47章 強力增援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42章 敵後戰場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7章 漏網之魚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75章 自我犧牲第64章 服從命令第37章 見證奇蹟第95章 棟樑之危第19章 當機立斷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62章 圍攻丹東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38章 加大投入第38章 加大投入第86章 自釀苦酒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69章 燃眉之急第77章 打得解氣第45章 步步爲營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23章 竭盡全力第52章 日本定策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178章 穩打穩紮第50章 給點奔頭第28章 集體造反第52章 致命伏擊第85章 靠前部署第24章 大難不死第49章 出奇制勝第58章 環形防線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77章 打得解氣第73章 進軍大連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58章 來頭不小
第6章 兌現承諾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30章 將功補過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30章 客串演出第66章 危機時刻第69章 燃眉之急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64章 一席之談第60章 鹿死誰手第116章 主動退卻第78章 關鍵戰役第4章 飢寒交迫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55章 戰爭決策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27章 炒飯惹禍第88章 死戰寧波第38章 關鍵時刻第22章 見好就收第42章 誘敵深入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7章 自投羅網第38章 額外獎賞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24章 決戰前夕第9章 兩線作戰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4章 人非聖賢第20章 大舉推進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23章 竭盡全力第42章 誘敵深入第63章 正面猛攻第97章 前後反差第50章 意外收穫第81章 最壞打算第68章 虎嘯山林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94章 未雨綢繆第28章 一氣呵成第35章 坦克大戰第8章 一席之談第10章 斬首行動第38章 額外獎賞第77章 彈盡糧絕第47章 強力增援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42章 敵後戰場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7章 漏網之魚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75章 自我犧牲第64章 服從命令第37章 見證奇蹟第95章 棟樑之危第19章 當機立斷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62章 圍攻丹東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38章 加大投入第38章 加大投入第86章 自釀苦酒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69章 燃眉之急第77章 打得解氣第45章 步步爲營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23章 竭盡全力第52章 日本定策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178章 穩打穩紮第50章 給點奔頭第28章 集體造反第52章 致命伏擊第85章 靠前部署第24章 大難不死第49章 出奇制勝第58章 環形防線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77章 打得解氣第73章 進軍大連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58章 來頭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