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非常戰術

二十四日,羅耀武親自送走了帶隊前來的詹伯雄與石磊磊。

僅僅數個小時之後,中國軍隊在莊河到丹東的戰線上發起全面反擊,東北國境保衛戰的第四次大規模會戰就此打響。

第六十五集團軍、第二十六集團軍與五個新編集團軍強攻莊河,第十五集團軍與兩個新編集團軍強攻東港,第三十九集團軍與三個新編集團軍強攻丹東,第四十集團軍充當戰役預備隊,第十六集團軍仍然駐守東部防線。

很明顯,重點就在莊河,主要打擊對象就是剛上岸的日軍。

從兵力部署上看,羅耀武的戰術意圖很明確。先讓第十五集團軍攻打東港,切斷莊河與丹東的聯繫,讓美日聯軍首尾不能相顧,再用第三十九集團軍纏住駐紮在丹東的美軍第七步兵師與第二機步師、以及在那邊上岸的日軍師團,最後集中兵力強攻莊河,圍殲美軍第二機步師、以及日軍的第七師與第十師。

戰役目的明確,戰役行動果決。

這次,羅耀武沒有耍任何花樣,明着與日軍幹。

問題是,服部留名卻不這麼認爲。

這幾天,他不但在視察部隊情況,也在總結羅耀武的進攻方式。從圍殲美軍第四步兵師到全殲兩個韓軍集團軍,羅耀武的戰術部署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戰役初期的目的指向並不明確,以此麻痹迷惑對手,等到戰役部署完成之後,再與對手決戰。

羅耀武採用這種虛實相濟的打法,有着更深層次的原因。

打到目前爲止,中國軍隊的戰鬥意志得到了證實,但是部隊戰場機動能力低下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特別是在離開得到防空系統重重保護的集結地點之後,肯定會在行動途中遭到猛烈轟炸。

幾場會戰打下來,中國軍隊損失的重裝備中,有八成是在行軍途中被炸燬的。

與美軍比起來,中國軍隊的戰場機動能力差得太遠了。某些時候,就算不計損失的強行軍,能夠及時到達戰場,部隊的戰鬥力也將大打折扣。

шшш◆TTkan◆CO

在圍殲第四步兵師的戰鬥中,第十五集團軍南下的兩個主力師就遭到猛烈轟炸,雖然最後組建起了防線,卻不得不用官兵的軀體去阻擋突圍與解圍的美軍部隊,結果兩個師的人員傷亡都異常慘重。

除此之外,中國軍隊在整體上並無明顯優勢也是一大原因。

即便在圍殲韓軍D集團軍的戰鬥中,中國軍隊的整體優勢仍然不夠明顯,無法做到在兩條戰線上同時投入重兵,必須有所側重。

結合前面的問題,就需要儘量隱藏戰役目的,而不是提前將目的暴露出來。

如果有充足的作戰部隊,哪怕部隊的活動能力不足,也能依靠龐大的兵力取得壓倒性的優勢,也就沒有必要遮掩了。

問題是,中國軍隊此時擁有足夠的兵力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三個美軍師與四個日軍師總共有十五萬官兵,算上兩個韓軍集團軍的近三十萬官兵,總兵力在四十五萬左右,而中國軍隊的主力集團軍與新編集團軍最多隻有六十萬。算上裝備與制空權造成的影響,優勢應該在美日韓聯軍手裡。

當然,美日韓聯軍也不具備進攻能力,主要是韓軍不會參與進攻行動。

只不過,這並不影響防禦作戰,至少韓軍還沒有立即撤回朝鮮半島的意思。

如此一來,羅耀武爲要一開始就挑明目的呢?

難道他認爲,用這個辦法就能迫使美軍與韓軍在躲一旁看熱鬧,獲得單獨殲滅日軍的機會?

不管樣,服部留名決定打打看。

反正他也沒有想過立即發動進攻,既然中國軍隊主動進攻,正好利用較爲完備的防線消耗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

如果能在防禦作戰中打殘幾支中國軍隊的主力集團軍,接下來的進攻就好打了。

抱着這個想法,服部留名給戰線上的美日韓聯軍下達了全線防禦的命令。

雖然韓軍不見得會聽從他的命令,但是連續遭受兩次慘敗,絕大部分韓軍官兵都盼着早日搭上回國的輪船,根本不會貿然進攻,只會在最後一道防線上死守。至於美軍,三個師在佔領莊河之後都打了不少防禦戰,經驗肯定非常豐富。

問題是,服部留名沒有想明白,羅耀武根本不會向日軍妥協。

戰鬥打響,中國軍隊的進攻可以用“排山倒海”來形容。

炮擊從入夜後開始,一直持續到天亮之後。整整一個晚上,十五個集團軍的二十個炮兵旅與軍區直屬的五個遠程炮兵旅分秒不停的向前線投擲着炮彈、火箭彈與彈道導彈,基本上是部隊攻到哪,炮火就延伸到哪。

如此猛烈的炮擊,絕對是前無先例。

收到前線部隊的報告,服部留名也很是納悶,中國軍隊不是物資緊缺嗎?

顯然,服部留名搞了這個問題。

中國軍隊最缺的是糧食與冬季被服,尤其是糧食問題。在拿到王虞珉提供的五萬噸軍糧之前,爲了保證主力部隊的戰鬥力,羅耀武不得不下令將民兵與民衆的糧食配額降低二成與三成。冬季被服也很緊張,一些民兵只能在民間想辦法,而最後成立的三支新編集團軍至今仍然沒有領到冬被。

羅耀武手裡最不缺的就是彈藥,特別是炮彈與火箭彈。

別忘了,東北本來就是重工業基地,是中國軍火工業的搖籃,也是主要軍火產區。

羅耀武接管了東北地區的防務工作之後,首先整頓的就是軍火產業,從基礎的礦產到軍火生產、再到物資運輸,整個鏈條都理順了。

到二零一三年初,東北地區產出的軍火不但滿足了當地的需求,還外送到東南戰場。

因爲沒有制空權,也就談不上空中支援,僅能依靠防空部隊對付敵人的轟炸機,所以羅耀武近乎瘋狂的擴充了炮兵部隊。

五個主力集團軍各有兩個獨立炮兵旅,而且每個旅都是超強編制,相當於以往的兩倍。

新編集團軍各有一個獨立炮兵旅,也是超強編制。

除此之外,羅耀武還組建了五個全部配備超遠程火箭炮與戰術彈道導彈的軍區直屬獨立炮兵旅,而且也是超強編制。

二十五個獨立炮兵旅,相當於和平時期的五十個炮兵旅。

要,臺海戰爭爆發之前,中國軍隊的獨立炮兵旅總共還不到一百個,而且半數配備在第二炮兵部隊,還有部分在陸戰隊,真正隸屬於陸軍的不到五十個,其中部署在瀋陽軍區的也就十來個。

被羅耀武這麼一搞,相當於把瀋陽軍區的炮兵增強了四倍。

強大的炮兵,以及充足的彈藥,成爲了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的強力保障。

服部留名卻不明白這一點,甚至不中國軍隊還有如此強大的炮火。

結果一個晚上下來,他都在等待中國軍隊結束炮火打擊,一直等到天亮。當中國軍隊的炮兵終於降低了火力打擊強度的時候,進攻部隊已經取得突破。

重點仍然在莊河方向上。

兩個主力集團軍與五個新編集團軍,外加額外增強的三個獨立炮兵旅,總共有十二個炮兵旅在該方向上作戰,相當於參戰炮兵部隊的一半以上(第四十集團軍沒參戰,所以參戰的炮兵旅只有二十三個)。

高度集中使用的炮火,讓美日聯軍駐守的外圍防線顯得脆弱不堪。

事實上,也正是在進攻部隊取得突破,在美日聯軍的外圍防線上打開突破口之後,羅耀武才下令降低了炮火打擊密度。

不管說,炮兵也需要喘口氣,不可能一直打下去。

等到服部留名回過神來的時候,中國軍隊已經打到了美日聯軍的內層防線上。再往後面退,就是韓軍守衛的最後一道防線。

毫無疑問,服部留名不會指望早就沒了鬥志的韓軍。

只要中國軍隊再次取得突破,就能輕易擊潰韓軍,殺進莊河。

沒讓服部留名猶豫了。

命令內層防禦部隊死守陣地之後,服部留名讓外圍防線上的部隊撤了下來,在內層防線後方重新集結。

在美日聯軍發起反擊之前,空中打擊提前展開。

服部留名的打算也很簡單,利用白天較爲有利的條件,投入巨大的空中力量,讓部隊發起反擊,將中國軍隊打。

因爲白天對空中支援更加有利,所以服部留名,中國軍隊肯定會轉攻爲守。

再說,也得等到天黑之後才能發起新的進攻。

關鍵就在這個白天,只要能夠奪回外圍陣地,美日聯軍就能守住莊河。

問題是,服部留名再次低估了羅耀武的決心。

中國部隊確實轉攻爲守,只是轉爲防禦的只有在夜間擔任主攻的兩個主力集團軍,跟在後面的五個新編集團軍並沒進入防禦狀態,而是在天亮後超過主力集團軍,繼續衝擊美日聯軍的內層防線。

除了兩個新編集團軍留下來清理外圍戰場上的殘敵之外,三個新編集團軍繼續進攻。

也就是說,羅耀武在第一天就毫無保留的投入了全部進攻部隊,擺出了要一口氣打下莊河的架勢,並不打算把戰鬥拖上幾天。

隨着美日聯軍開始反擊,戰場上的局勢頓時混亂不堪。

雙方的作戰部隊交在一起,根本沒有明確的戰線,很多時候連執行戰場支援任務的飛行員都分不清敵我。

面對這種完全不要命的打法,服部留名第一次感到束手無策。

這是正規戰術嗎?

顯然不是。

既然不是正規戰術,就不可能用正常方法化解!

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30章 一石千浪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75章 自我犧牲第8章 蓄勢待發第2章 積極準備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78章 關鍵戰役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48章 國境防線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37章 見證奇蹟第30章 客串演出第58章 水到渠成第38章 關鍵時刻第28章 集體造反第154章 冤家碰頭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9章 死纏濫打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35章 爲戰爭活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160章 游擊戰爭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27章 直面難題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78章 六雷轟頂第98章 危牆欲倒第24章 全面撤退第74章 穩操勝券第31章 千鈞一髮第62章 蓄勢待發第57章 不得不攻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70章 騙子瘸子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71章 積極自救第23章 生死與共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60章 這是戰場第49章 精確火力第197章 瞞天過海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9章 先南後北第81章 壓軸大戲第71章 積極自救第22章 絕對射殺第11章 入朝作戰第15章 以退爲進第41章 背靠本土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8章 老虎吃天第21章 不是訣別第78章 六雷轟頂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47章 三個小時第80章 沒有重點第43章 不得不打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61章 美軍參戰第54章 重裝上陣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70章 地面救援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76章 不戰自潰第74章 穩操勝券第58章 來頭不小第68章 自願參加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60章 鹿死誰手第15章 以六換一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78章 再接再厲第175章 中線失守第22章 騎虎難下第4章 飢寒交迫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56章 時機未到第27章 直面難題第80章 爲將之道
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30章 一石千浪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75章 自我犧牲第8章 蓄勢待發第2章 積極準備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78章 關鍵戰役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48章 國境防線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37章 見證奇蹟第30章 客串演出第58章 水到渠成第38章 關鍵時刻第28章 集體造反第154章 冤家碰頭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9章 死纏濫打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35章 爲戰爭活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160章 游擊戰爭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27章 直面難題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78章 六雷轟頂第98章 危牆欲倒第24章 全面撤退第74章 穩操勝券第31章 千鈞一髮第62章 蓄勢待發第57章 不得不攻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70章 騙子瘸子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71章 積極自救第23章 生死與共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60章 這是戰場第49章 精確火力第197章 瞞天過海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9章 先南後北第81章 壓軸大戲第71章 積極自救第22章 絕對射殺第11章 入朝作戰第15章 以退爲進第41章 背靠本土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8章 老虎吃天第21章 不是訣別第78章 六雷轟頂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47章 三個小時第80章 沒有重點第43章 不得不打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61章 美軍參戰第54章 重裝上陣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70章 地面救援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76章 不戰自潰第74章 穩操勝券第58章 來頭不小第68章 自願參加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60章 鹿死誰手第15章 以六換一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78章 再接再厲第175章 中線失守第22章 騎虎難下第4章 飢寒交迫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56章 時機未到第27章 直面難題第80章 爲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