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大雪封山

因爲美軍無力強攻南京,也沒有真正強攻南京,所以南京方向上的戰鬥並沒產生多大的影響,甚至沒有讓陳必時向中央求援。

沒能起到牽制作用,使得南京方向上的戰鬥變得無足輕重。

戰役從十一月中旬打到十二月初,雖然美臺聯軍在正面戰場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甚至一度將戰線推進到石臼湖北岸,但是當東北戰場上再次陰雲密佈,帕特里奇不得不把重點轉過去的時候,陳必時指揮的東南軍僅用五天就抹平了戰線,將美臺聯軍趕了回去,使戰局回到了最初狀態。

東北戰場上的陰雲,正是羅耀武在承德-赤峰方向上發動的一系列戰術突擊行動。

從時間點上來看,羅耀武選擇在十二月初用兵,大有協助陳必時守衛南京的意圖。事實卻並非如此,陳必時並沒要求東北軍協同作戰,羅耀武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幫助陳必時,而是打算利用入冬之後的第一場大雪,將防線向北推進上百公里,擴大防禦縱深,然後利用美日聯軍無法在嚴冬入山的有利條件,爲開春後的防禦作戰打下基礎。

這一意圖在用兵方式上體現得非常明確。

擅長打大會戰的羅耀武沒有動用主力部隊,就連新編集團軍也沒派上去,主要依靠民兵與敵後游擊隊,以小打小鬧的方式襲擊美軍哨所與巡邏隊,逐步將美軍趕出赤峰南面的七老圖山。

因爲主力部隊的突出部戰役中的損耗過大,主戰裝備沒有及時補充到位,所以羅耀武甚至沒有在戰線後方部署主力部隊。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即主力部隊並不適合這種小規模的戰鬥。

如果羅耀武真是爲了支持陳必時,怎麼說也應該放幾支主力部隊在後面,對控制着赤峰的美軍施壓,讓美軍認爲東北軍將反攻赤峰。

按理說,羅耀武如此明確的戰術意圖應該讓帕特里奇感到放心。

問題是,帕特里奇一點都不放心。

雖然隨着入冬後的第一場大雪在十一月底降下,美日聯軍錯失進軍承德的機會,即便能夠攻打山海關,也只能等到開春之後,才能從北面迂迴,但是帕特里奇非常清楚,如果無法在冬季守住戰線,開春之後,美日聯軍肯定得在赤峰方向上與中國軍隊大幹一場,打開進軍承德的通道,才能發動全面進攻。

事實上,這就是羅耀武的企圖。

如果能夠在二零一四年春季拖住美日聯軍的前進步伐,那麼美日聯軍最快也只能在入夏前進軍華北。到了二零一四年的第二個、甚至第三個季度,隨着大批先進武器裝備服役,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將大幅度提升。

別的不說,到二零一四年第二季度,J-的量產工作就將全面開始,每月產量由二零一三年底的一百架提高到兩百架之上,兩到三個月之內,就能在某一方向上形成規模,具備與美軍爭奪制空權的能力。

對於美軍來說,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空中優勢。

如果沒有足夠的空中優勢,就算美日聯軍能夠突破山海關,也不見得能夠進軍北京、攻佔華北平原。

可以說,羅耀武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在爭取時間。

對此,帕特里奇也心知肚明。

事實上,在羅耀武發起反擊之前,帕特里奇已經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空軍的威脅。

在汕頭登陸戰中,中國空軍的第一批低速量產型J-就對美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在空戰中打下了不少美軍戰鬥機,甚至在一次奇襲中擊落了一架美國海軍的E-D預警機,迫使美國海軍不得不將航母戰鬥羣的活動海域後撤數百公里。

打到第二次南京會戰的時候,J-的威脅更加突出了。

當時,部署在東南戰場上的J-超過一百架,具備了與美軍爭奪制空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因爲大量F-A被改造成偵察機,其餘的也主要在爲RF-A與FB-護航,執行打擊中國軍隊導彈部隊的任務,所以美軍的制空戰鬥機並不多。僅僅在十一月份,美軍就在空戰中損失了六十多架戰鬥機。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半年間,美軍在空戰中總共也就損失了四十多架戰鬥機。

與空中威脅相對應的,還有來自地面的防空威脅。

按照CIA提供的情報,中國空軍已經完成了長波預警雷達的聯網工作,具備了探測隱身戰鬥機的基礎。只要中國空軍完全掌握了這一技術手段,就能最大限度的削弱美軍的空中優勢。

這一推斷在十二月初得到了證實。

十二月三日,一個“反導彈戰術中隊”,即由四架RF-A、六架FB-與兩架F-A組成的專門用來打擊導彈部隊的攻擊中隊在深入到中國山西地區,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遭到中國防空部隊攔截。僅僅數分鐘,除了三架RF-A與一架F-A之外,其餘八架戰機全部被地空導彈擊落。

事後,美軍戰略電子偵察機截獲的無線電信號證實了CIA的情報。

中國空軍聯網使用了部署在不同方向上的三座長波預警雷達,大致判斷出了美軍機羣的方位與航向,並且引導部署在附近的遠程防空導彈部隊,以突然開火的方式,讓美軍戰鬥機來不及規避。

當然,中國陸軍的作戰能力也在迅速提升。

雖然東北淪陷,嚴重打擊了中國的軍事工業,但是在完成了全面戰爭動員之後,中國已經在西南與西北等戰略後方興建了多座大型兵工廠,軍火生產能力不降反增。在美軍大幅度提高了地面主戰裝備的性能之後,中國陸軍也不甘落後,想方設法的改進已有裝備,並且加快了新式裝備的研製速度。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遲到二零一四年的第二個季度,中國陸軍就能得到一批性能先進的主戰裝備。

帕特里奇不是傻蛋,綜合這些因素之後,讓他不得不相信,如果不能在二零一四年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即攻入北京,美日聯軍很有可能將功虧一簣,而北京將成爲東方戰場上的莫斯科。

真要打成這個樣子,美軍的結果不會比入侵蘇聯的德軍好多少。

要知道,當初蘇聯爲了擋住德軍,不得不從上萬公里外的遠東地區抽調部隊。中國卻沒有這樣的問題,北京有兩千多萬人口,鄰近的天津與河北地區還有數千萬人,隨時可以動員數以百萬計的軍事人員。

只要中國軍隊掌握了主動權,美日聯軍將必敗無疑。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肯定不想在東北地區退卻,因此在羅耀武用零敲牛皮糖的戰術向赤峰施壓的時候,帕特里奇別無選擇,只能讓美日聯軍冒着風雪向南挺進。按照帕特里奇的計劃,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得在山區內站穩腳跟,控制從赤峰南下進入河北境內的兩條省道與一條國道。

只有這樣,美軍才能在開春之後攻入河北境內,拿下承德,進軍北京。

因爲進軍承德的最佳路線是二零六省道,而這條省道上,位於赤峰南面的喀喇沁旗又是進入山區之後的第一座城鎮,所以該地成爲了中美兩軍在十二月初,也就是羅耀武主動採取行動之後的必爭之地。

到十二月中旬,羅耀武控制之下的游擊隊基本上切斷了喀喇沁旗與外界的聯繫。

雖然帕特里奇一再企圖用主力部隊前去解圍,打通地面交通線,但是隨着氣溫下降,大部隊在山區內的作戰行動愈發困難。更重要的是,美軍的後勤補給線長達一千多公里,沿途又不斷遭到游擊隊襲擊,所以帕特里奇根本無法出動主力部隊,也就無法用最直接的方式守住喀喇沁旗。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只能調集空運力量,向喀喇沁旗空運作戰部隊與作戰物資。

也就是說,帕特里奇並不打算放棄這一至關重要的戰略據點。

因爲喀喇沁旗沒有可以供大型運輸機、甚至是戰術運輸機起降的機場,所以美軍只能將物資與部隊空運到赤峰,再用直升機送往喀喇沁旗。

不到一百公里的距離,成爲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險。

打到十二月下旬,羅耀武放在喀喇沁旗方向上的游擊隊已經超過了五萬人,而據守該地的美軍大約有一個師的兵力。

面對這一情況,羅耀武不得不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即在嚴冬打一場規模有限的戰役。

可以說,羅耀武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大舉用兵,畢竟嚴寒對中國軍隊的作戰行動也產生了嚴重影響。別的不說,近一個月的戰鬥中,陣亡將士中有一半是因爲沒有能夠及時運送到後方的戰地醫院,而主要原因就是大雪封堵了道路。

問題是,要想把美軍趕出山區,堵住通往承德的地面通道,就得打下喀喇沁旗。

冬季總會過去,嚴寒總會消退。如果不能趕在冬季過去之前取得勝利,那麼在春天到來的時候,中國軍隊的處境將更加艱險。

羅耀武別無選擇,只能在條件不太有利的情況下,發動了攻打喀喇沁旗的作戰行動。

可以說,這也是東北戰場上,二零一三年間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行動,這也是二零一四年的第一場主要戰役。

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83章 量力而爲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49章 大兵壓境第33章 適可而止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16章 祿口惡戰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33章 全面開花第38章 額外獎賞第47章 三個小時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66章 危機時刻第75章 制信息權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29章 箭在弦上第62章 蓄勢待發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40章 扭轉乾坤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175章 中線失守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85章 又是一道第41章 大敵將至第72章 特種戰法第64章 一席之談第43章 何爲希望第27章 炒飯惹禍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45章 艱難突圍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93章 迫在眉睫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30章 吃啞巴虧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91章 熱血已冷第76章 不戰自潰第31章 絕不能退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10章 斬首行動第44章 機票作廢第20章 大舉推進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3章 身份問題第90章 找對領導第36章 進攻受阻第64章 一席之談第53章 大戰將即第38章 加大投入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24章 決戰前夕第51章 回國述職第15章 以退爲進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8章 秘密基地第60章 這是戰場第18章 老虎吃天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章 戰略契機第36章 進攻受阻第59章 度外之慮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96章 老將出馬第85章 又是一道第73章 驚慌失措第107章 想走還留
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83章 量力而爲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49章 大兵壓境第33章 適可而止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16章 祿口惡戰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33章 全面開花第38章 額外獎賞第47章 三個小時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66章 危機時刻第75章 制信息權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29章 箭在弦上第62章 蓄勢待發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40章 扭轉乾坤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175章 中線失守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85章 又是一道第41章 大敵將至第72章 特種戰法第64章 一席之談第43章 何爲希望第27章 炒飯惹禍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45章 艱難突圍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93章 迫在眉睫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30章 吃啞巴虧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91章 熱血已冷第76章 不戰自潰第31章 絕不能退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10章 斬首行動第44章 機票作廢第20章 大舉推進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3章 身份問題第90章 找對領導第36章 進攻受阻第64章 一席之談第53章 大戰將即第38章 加大投入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24章 決戰前夕第51章 回國述職第15章 以退爲進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8章 秘密基地第60章 這是戰場第18章 老虎吃天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章 戰略契機第36章 進攻受阻第59章 度外之慮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96章 老將出馬第85章 又是一道第73章 驚慌失措第107章 想走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