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地面救援

真要救援被圍部隊,最簡單的辦法還是派出救援部隊。

七日上午,帕特里奇就給a集團軍下達了命令,要求立即將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抽調出來,僅由第二機步師繼續強攻武清。爲了保證在武清方向上的進攻強度,阻止第十六集團軍阻擊救援部隊,帕特里奇沒有立即讓a集團軍派出救援部隊,而是把d集團軍的三個主力師全部派了上去。按照他的部署,在d集團軍到達前線,並且投入戰鬥之後,a集團軍再出動救援部隊。

可以說,如果有必要的話,帕特里奇甚至會把第二機步師也用上。

不管怎麼說,帕特里奇對戰局認識得非常清楚。

羅耀武不顧一切的要吃掉奔襲廊坊的美日聯軍,就是要藉此打垮美日聯軍的士氣,給美軍造成不可承受的慘重傷亡,讓美國當局不得不退出戰爭。事實上,只要這股美日聯軍被隊全殲,近四萬美軍有去無回,美國當局不但會考慮退出戰爭,甚至有可能在此之前撤換聯軍司令官,讓帕特里奇下臺。

要知道,在二月六日,奔襲部隊被圍的消息傳開後,美國國內的上百座大中城市就爆了規模宏大的反戰示威遊行,數百萬美國民衆走上街頭,要求美國當局從中國撤軍,把那些還在流血犧牲的美國大兵送回國內。

帕特里奇也在這一天接到了加布裡埃爾的電話。

雖然參聯會主席沒有指責他的作戰部署,但是在話語中,加布裡埃爾明顯透露出了某種不信任的意思,並且暗示了帕特里奇,如果不能把被圍的部隊救出來,就得有人出來承擔責任,而這個人肯定不會是留在華盛頓的某個人。言外之意,帕特里奇必須爲此負責,說得直接一點,只要救援行動失敗,他就得主動辭職。

有沒有其他人能夠指揮美日聯軍打贏這場戰爭,帕特里奇並不清楚。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廊坊的戰鬥結果,決定着他個人的命運。

事實上,打到這個時候,任何人都知道,廊坊將是這場重大會戰、準確的說是天津會戰與北京會戰的轉折點。

誰能在廊坊取勝,誰就能夠打贏這兩場會戰。

看明白這一點的,肯定有羅耀武與陳必時。

六日夜間,羅耀武就與陳必時通了電話,商討了接下來的作戰行動。

雖然在戰術思想上,陳必時還是有點保守,認爲應該集中力量吃掉廊坊的美日聯軍,再考慮擴大戰果,但是在羅耀武提出,用廊坊的美日聯軍做誘餌,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殲滅更多的美日聯軍,徹底瓦解美日聯軍在京津地區的戰略進攻之後,陳必時沒有反對,也沒有提出其他意見。

不管怎麼說,這裡是北方戰場,羅耀武纔是北方戰區司令官。

更重要的是,這場反擊戰從一開始就是羅耀武提出來的,最主要的反擊戰術也是羅耀武提出來的。陳必時在很多時候,只是起到了支持羅耀武的作用,即幫助羅耀武說服思想更保守的劉誠志。

東北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也讓陳必時相信,羅耀武有能力在這裡反敗爲勝。

陳必時更加有理由相信,東北軍已經退出東北、成了客家軍,再退的話,就沒有立足之地了,百萬離鄉背井的東北軍戰士肯定會全力以赴,前仆後繼的投入這場戰鬥,在這場具有戰略轉折性質的戰役中證明自身的價值。

在得到陳必時的支持之後,羅耀武立即投入了戰略預備隊,即第二十七集團軍。

只不過,羅耀武與帕特里奇一樣,沒有立即讓第二十七集團軍投入戰鬥。主要原因不是時機不成熟,而是爲了增強第二十七集團軍的戰鬥力,羅耀武將第十五集團軍摩步師調了過來,增強給第二十七集團軍。第十五集團軍仍然穩穩當當的守在北京北面的山區裡,沒有多少機會使用這個摩步師,留着也是浪費。因爲調動部隊需要時間,要想不引起敵人注意,更需要時間,所以羅耀武不得不延遲第二十七集團軍投入戰鬥的時間,準備等到該集團軍達到最好狀態的時候,再起新一輪反擊。

這一等,反而等來了機會。

七日夜間,d集團軍到達武清前線,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6續將a集團軍的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替換了下來。因爲d集團軍有三個美軍主力師,而且都建制完整,所以隨後又把第二機步師替換了下來。

經過數個時的短暫休整、補充好彈藥燃料的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踏上了救援被圍部隊的征途。這個時候,第二機步師已經撤了下來,開始在後方休整,並且對各級作戰部隊進行適當調整,以確保每個營都有足夠的戰鬥力。

美軍的救援部隊在八日天亮前大約三個時出。

突擊路線很直接,就是沿着一零五國道向廊坊進。

爲了確保突擊部隊順利穿過第十六集團軍的防線,在地面部隊開進前半個時,美日聯軍的空中力量就對一零五國道兩旁的防禦陣地進行了反覆轟炸。等到突擊部隊上路,美軍還出動了數十架c攻擊機,在戰場上空巡邏,隨時攻擊東北軍的阻擊部隊,盡最大努力讓突擊部隊不受威脅。

第十六集團軍並沒前來阻擊,因爲當時該集團軍的主力全部放在了武清,正在與美軍打城市戰呢。只不過,美軍的突擊部隊並沒能夠順利穿過東北軍的防區,因爲在無法抽出第十六集團軍的情況下,陳必時將武清的全部預備隊,也就是三個新編集團軍的大約七萬名官兵全都放在了一零五國道兩旁,防區從武清一直延伸到距離廊坊市區不到五公里的地方,總共設置了十多道防線,而且每一道防線上都有足夠多的兵力。

平心而論,完全由步兵組成的新編集團軍根本擋不住美軍的裝甲突擊部隊。

只不過,在如此密集的防禦面前,美軍突擊部隊的度也快不到哪裡去。可以說,美軍除非真正做到不顧一切、連傷亡也不在乎,不然突擊部隊就不可能無視進軍路線上的那些東北軍將士。

要知道,爲了阻擊美軍的救援部隊,武清守軍幾乎把能用上的辦法都用上了。

比如在距離豆張莊還有大約兩公里的地方,東北軍將士就用埋設在路面下的大約五百公斤烈性炸藥,將美軍突擊部隊的三輛m1a3與五輛m2炸得粉身碎骨,數十名美軍官兵在搞清楚生了什麼事情之前就去見了上帝。這次驚天動地的大爆炸之後,美軍突擊部隊不得不爲衝在最前面的坦克加上掃雷釧,並且派出工兵隨同裝甲部隊推進。當時,美軍也使用了無線電干擾設備,可惜的是,東北軍用的是有線遙控,電線全都埋在地面之下,而且由埋伏在附近的官兵負責引爆,讓美軍的干擾設備與工兵都成了擺設。

八日當天,美軍的救援部隊僅僅向廊坊挺進了五公里,還沒有離開武清防區呢。

這個時候,美軍遇到了更大的麻煩,那就是跟隨部隊作戰的工兵在排除爆炸物的時候傷亡慘重,已經所剩無幾了。沒有工兵的支持,美軍就只能離開道路。可是到裡野外,也不見得能夠順利挺進。

打到這個時候,帕特里奇甚至想到了動用戰術核武器。

雖然美國高層絕對不會答應使用原子彈與氫彈,但是帕特里奇一直認爲,只需要幾顆附帶損傷非常的中子彈,就能將美軍突擊路線上的東北軍全部消滅掉。到時候,甚至不需要救援部隊,廊坊的守軍就能順利突圍。

可惜的是,要不要使用中子彈,不由帕特里奇決定,而是由奧康納決定。

對於在國內反戰壓力下已經直不起腰的奧康納來說,肯定不會考慮使用中子彈。即便中子彈的附帶損傷非常,也是核武器,而現在誰也不敢保證隊手裡沒有核武器。只要美軍在戰場上開了這個先河,先將核武器用於戰術行動,隊就會如法炮製,到時候使用的恐怕就不是中子彈,而是威力更大的氫彈了。

這樣的風險,不但美國承擔不起,連日本也承擔不起。

要知道,如果中國再次進行覈報復,選打擊對象肯定是日本。到時候,恐怕就不是一顆氫彈落在日本本土,而是好幾顆,甚至好幾十顆了。即便中國處於政治上的考慮,不再對日本本土進行戰略報復,也很有可能將核武器用在戰場上。遠的不說,只要在天津戰場上使用一顆二十萬噸級的氫彈,就能將大約五十萬美軍與近百萬日軍報銷掉。

也許有人會說,中國當局不會在本土上使用核武器,畢竟戰場上也有不少隊,還有更多的平民。問題是,打到這個時候,中國當局在乎過軍隊傷亡嗎?別說平民,隊的巨大傷亡就從來沒有引起過中國高層重視。可以說,在很多時候,隊就是在靠人員支撐,根本不可能減少戰鬥傷亡。

到此,帕特里奇不得不另尋他法。

不管怎麼說,要想把被圍的部隊救出來,就不應該把希望寄託在一種辦法上,得使出全部力氣。

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5章 大局爲重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151章 來勢洶洶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39章 戰鬥英雄第49章 出奇制勝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72章 特種戰法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8章 老虎吃天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74章 最後選擇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90章 找對領導第133章 全面開花第41章 大敵將至第95章 棟樑之危第41章 大敵將至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79章 再接再厲第15章 以六換一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30章 吃啞巴虧第45章 艱難突圍第42章 意外結果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70章 全面戰爭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33章 陰差陽錯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60章 一飛沖天第14章 人非聖賢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47章 三個小時第75章 制信息權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22章 騎虎難下第63章 全盤部署第84章 小鬼壓場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97章 前後反差第48章 只靠自己第46章 炮火打擊第2章 積極準備第45章 最後一餐第44章 再次入朝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87章 面授機宜第29章 再遇少校第12章 根源問題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79章 再接再厲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83章 量力而爲第82章 戰地少尉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66章 死有所值第28章 集體造反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7章 戰場揚威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72章 存亡之秋第6章 兌現承諾第3章 身份問題第176章 美國精神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4章 突然襲擊第39章 戰鬥英雄
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5章 大局爲重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151章 來勢洶洶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39章 戰鬥英雄第49章 出奇制勝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72章 特種戰法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8章 老虎吃天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74章 最後選擇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90章 找對領導第133章 全面開花第41章 大敵將至第95章 棟樑之危第41章 大敵將至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79章 再接再厲第15章 以六換一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30章 吃啞巴虧第45章 艱難突圍第42章 意外結果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70章 全面戰爭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33章 陰差陽錯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60章 一飛沖天第14章 人非聖賢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47章 三個小時第75章 制信息權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22章 騎虎難下第63章 全盤部署第84章 小鬼壓場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97章 前後反差第48章 只靠自己第46章 炮火打擊第2章 積極準備第45章 最後一餐第44章 再次入朝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87章 面授機宜第29章 再遇少校第12章 根源問題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79章 再接再厲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83章 量力而爲第82章 戰地少尉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66章 死有所值第28章 集體造反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7章 戰場揚威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72章 存亡之秋第6章 兌現承諾第3章 身份問題第176章 美國精神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4章 突然襲擊第39章 戰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