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彈盡糧絕

十一日半夜,第二十七集團軍與美軍D集團軍在武清西面的一零五國道上遭遇。

必須承認,帕特里奇及時調整部署,爲美軍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如果不是提前留下了一個主力師,加上留在後方的兩個國民警衛隊師,恐怕在東北軍的反擊部隊殺到後,D集團軍將與之前的A集團軍一樣,被迅速擊潰。甚至可以說,D集團軍的遭遇比A集團軍還要悲慘,因爲東北軍是從後方殺來的,而不是從正面發起反擊。

可惜的是,這並沒改變美軍的艱難處境。

面對東北軍的反擊部隊,美軍官兵第一次發現,M1A2的一百二十毫米坦克炮很難在正常交戰距離上打穿M1A3的正面裝甲

要知道,當時D集團軍的整編工作最不徹底,不但沒有像C集團軍那樣得到加強,也沒有像A集團軍那樣獲得全新的主戰裝備,主戰坦克仍然以M1A2爲主,只有一個師裝備了M1A3,而這個師現在還在廊坊與東北軍苦戰呢。

這不是說M1A3的防護有多出色,而是M1A2的主炮威力本來就不行。

在與中**隊的99C交戰時,M1A2就暴露出了主炮威力不夠的問題,很多時候,必須將交戰距離拉近到一千五百米,才能打穿99C炮塔的正面裝甲。相對而言,M1A3的防護性能比99C還要稍微好一點,畢竟重了十多噸,而且採用了最先進的複合裝甲,因此在面對M1A3的時候,M1A2的主炮更加乏力,即便在一千米上,也只能碰運氣,擊穿炮塔正面裝甲的機會不到百分之五十。

毫無疑問,M1A3的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幾乎能在任何情況下幹掉M1A2。

要知道,即便是99C,也很無法在常規距離上頂住一百四十毫米穿甲彈,更別說防護能力還要差一些的M1A2了。

被自己生產的坦克往死裡打,美軍的感受可想而知。

事實上,這對美軍士氣的影響更加巨大。

要知道,當時第十五集團軍摩步師在繳獲了美軍坦克之後,根本沒有時間變更塗裝,因此D集團軍的美軍官兵一眼就能看出來,那是A集團軍的坦克,而就在一天前,他們還見到了A集團軍的殘骸。

同樣有三個主力師,而且戰鬥力明顯強大得多的A集團軍都不是東北軍的對手,D集團軍能夠打贏東北軍嗎?

俗話說,士氣可鼓不可泄。

美軍士氣一泄,戰鬥力頓時直落千丈。

發生在一零五國道上的這場戰鬥持續到天亮後,美軍的一個主力師與兩個國民警衛隊師就被擊潰了。

準確的說,是主動潰散。

雖然美軍投降的官兵並不是很多,但是在誰也不願意打下去的情況下,沒人能將四處逃散的官兵組織起來。

到最後,這些逃散的官兵也多半成了俘虜。

別忘了,戰場附近到處都是東北軍官兵,而且方圓十多公里之內,至少有二十多萬民兵與武裝平民。

對付美軍的正規部隊,民兵與武裝平民肯定啃不動,可是要說對付散兵遊勇,民兵與武裝平民比東北軍的正規軍還要厲害。原因很簡單,民兵與武裝平民大多是當地人,不但非常熟悉附近的地形,還得到了民衆的支持與配合。

到這個時候,D集團軍離覆滅也只是一步之遙。

雖然在天亮之後,帕特里奇不顧一切的投入了空中力量,僅僅在當天上午,美軍就出動了一千五百多架次的戰鬥機,向一零五國道上的東北軍投擲了近萬噸炸彈,部署在大後方的五個美軍遠程炮兵旅與三個全部裝備火箭炮的集團軍炮兵旅還全力以赴,在一個上午就打出了上萬噸炮彈,但是這些火力打擊並沒改變地面戰場上的情況,因爲當時戰場上的局面非常混亂,東北軍又充分利用了繳獲的武器裝備,特別是從D集團軍那三個美軍師手裡繳獲的坦克與戰車,使得美軍在進行火力打擊的時候,不得不有所收斂,以遮斷轟炸爲主,並沒有爲正在苦戰的另外兩個美軍主力師提供多少支持。

對東北軍來說,這場戰鬥也打得非常艱難。

美軍的遮斷轟炸,大大削弱了反擊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這也可以理解,在後方的部隊上不去的情況下,在前線作戰的東北軍戰士是打一個少一個。相對而言,剩下的兩個美軍主力師表現得更加頑強,主要就是在友軍爭取到的夜間調整了作戰部署,用裝甲力量構築起了一條流動防線。

對於本來就嚴重缺乏裝甲力量的東北軍來說,這幾乎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從這場戰鬥就看得出來,陳必時的擔心不無道理。

雖然在廊坊反擊戰打響之後,美日聯軍連遭挫敗,但是美軍的素質擺在那裡,特別是在鄰近地區有援軍的情況下,美軍表現得非常頑強,戰鬥意志絲毫不比東北軍差,加上過硬的戰術能力,美軍明顯比日軍難打得多。

要知道,即便在D集團軍,作戰半年以上的老兵仍然佔了七成以上,而這其中還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官兵擁有一年以上的作戰經歷,不但實戰經驗極爲豐富,對中**隊的戰術也非常瞭解。

這一點,是日軍遠遠比不上的。

再回過頭來看,如果羅耀武沒有采納陳必時的建議,即在打垮武清附近的日軍之前就去對付D集團軍,結果肯定很難設想。

只不過,打到這個時候,雙方拼的都是是意志。

誰更頑強,誰就能堅持到最後,獲得勝利

相對而言,東北軍還是要好一些。

不管怎麼說,打到這個時候,擔任主攻的第二十七集團軍、第十五集團軍的摩步師、以及協同作戰的新編集團軍已經殲滅了A集團軍,打垮了十萬日軍,不但士氣如虹,戰鬥意志也在巔峰狀態。

再說了,從十二日下午開始,陳必時就將組織起來的武清守軍投入了戰鬥。

在不斷增援下,反擊部隊更是士氣高漲。

相對而言,D集團軍那兩個美軍主力師的情況就沒有這麼理想了。

打到十二日傍晚,還在抵抗的兩個美軍主力師遇到了一個最大的麻煩,那就是彈藥快用光了

要知道,在第二十七集團軍殺來的時候,D集團軍的輜重車隊留在隊伍最後面。雖然按照帕特里奇的命令,D集團軍抽調了一個主力師去保衛輜重車隊,並且趕在東北軍的反擊部隊到達之前,讓前面的兩個主力師補充了彈藥燃油,但是當時五個美軍師擠在一起,加上一零五國到已經遭到嚴重破壞,美軍不可能讓那些運載着彈藥的重型卡車趕往隊伍前方,因此兩個主力師只獲得了必要的彈藥,並沒儲備多餘的彈藥。

打了一整天,美軍肯定沒有多少彈藥了。

當時,有人提出爲該部隊空投彈藥。畢竟戰場在野外,空投的效率不會太低,而且兩個美軍師還守着一塊麪積在五平方公里作爲的防區。

問題是,美國空軍直接拒絕了這一請求。

原因很簡單,戰場上四面八方都是東北軍,而空投物資的運輸機必須低飛,也就必然會進入東北軍防空武器的打擊範圍,運輸機的安全沒有任何保障,空投不但難以成功,還會損失不少運輸機。

事實也確實如此,當時東北軍吸取了廊坊的經驗,在各級部隊都編有防空小組。

美軍出動運輸機進行空投的話,首先就得考慮那些便攜式防空導彈、小口徑高射炮,以及難以計數的大口徑機槍。

以當時的情況,別說空投,出動直升機運送物資都很困難。

在十二日下午,美軍就出動了幾十架直升機,打算將被圍部隊裡的傷員接走,結果這批直升機在到達被圍部隊之前就被擊落了一大半,數十名飛行員陣亡,還搭上了上百名軍醫的小命。

到了十二日夜間,隨着美軍遮斷轟炸減弱,東北軍的增援部隊到來,反擊部隊的進攻行動打得更加堅決了。

也就是在這個晚上,帕特里奇給D集團軍的前線指揮官下達了一條命令,即在無法繼續抵抗的情況下,可以向東北軍投降。

這道命令,最終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美國大兵,至少讓他們能夠活着回到家鄉。

事實上,這道命令也正式宣佈了美軍救援行動徹底失敗。

十三日清晨,在天色微微發亮的時候,D集團軍的美軍指揮官正式下令兩個師的官兵停止抵抗,隨後向第二十七集團軍投降。

此時,兩個美軍主力師還有大約二萬三千名官兵,其中有大約九千名傷員。

這也是自戰爭爆發以來,美軍規模最大的一次集體投降。

只不過,在這場戰爭中,這還不是最大的一次。

美軍兩是主力師集體投降,連陳必時都沒有想到,而當時在後方指揮的劉誠志更是覺得難以置信。只不過,到這個時候,就連陳必時都認爲,沒有必要在打下去了。通過兩場已經取得勝利的殲滅戰、以及一場即將取勝的殲滅戰,東北軍一口氣吃掉了近二十萬美軍,已經扭轉了北方戰場上的局面。此時,保住勝利纔是最關鍵的,如果急功近利,犯下錯誤,讓美日聯軍獲得翻盤的機會,那就虧大了。

問題是,羅耀武並不這麼認爲,在他看來,仍然有機會繼續擴大戰果

第34章 分秒必爭第55章 穩重踏實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54章 重裝上陣第76章 不戰自潰第21章 不是訣別第40章 以退爲進第23章 發動羣衆第4章 突然襲擊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47章 強力增援第37章 全面撤退第35章 坦克大戰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86章 全數投入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20章 火力打擊第33章 適可而止第80章 全力投入第58章 環形防線第9章 兩線作戰第44章 保衛天津第47章 強力增援第97章 一席之談第14章 只要結果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28章 軍事管制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90章 找對領導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42章 時不待人第19章 當機立斷第54章 當局者迷第45章 最後一餐第7章 攔路奪命第48章 防守反擊第90章 找對領導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42章 誘敵深入第17章 尋求突破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93章 請客喝酒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78章 關鍵戰役第153章 雖敗猶勝第26章 徹底放鬆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41章 背靠本土第154章 冤家碰頭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2章 積極準備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34章 以攻對攻第38章 加大投入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29章 再遇少校第20章 火力打擊第58章 環形防線第25章 強行抓人第21章 強強對抗第82章 戰地少尉第51章 騎虎難下第75章 自我犧牲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4章 飢寒交迫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88章 強勢干預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74章 穩操勝券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49章 出奇制勝第62章 額外任務第26章 將錯就錯第47章 強力增援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33章 全面開花第53章 強行上馬第44章 保衛天津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22章 騎虎難下第58章 水到渠成
第34章 分秒必爭第55章 穩重踏實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54章 重裝上陣第76章 不戰自潰第21章 不是訣別第40章 以退爲進第23章 發動羣衆第4章 突然襲擊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47章 強力增援第37章 全面撤退第35章 坦克大戰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86章 全數投入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20章 火力打擊第33章 適可而止第80章 全力投入第58章 環形防線第9章 兩線作戰第44章 保衛天津第47章 強力增援第97章 一席之談第14章 只要結果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28章 軍事管制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90章 找對領導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42章 時不待人第19章 當機立斷第54章 當局者迷第45章 最後一餐第7章 攔路奪命第48章 防守反擊第90章 找對領導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42章 誘敵深入第17章 尋求突破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93章 請客喝酒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78章 關鍵戰役第153章 雖敗猶勝第26章 徹底放鬆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41章 背靠本土第154章 冤家碰頭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2章 積極準備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34章 以攻對攻第38章 加大投入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29章 再遇少校第20章 火力打擊第58章 環形防線第25章 強行抓人第21章 強強對抗第82章 戰地少尉第51章 騎虎難下第75章 自我犧牲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4章 飢寒交迫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88章 強勢干預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74章 穩操勝券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49章 出奇制勝第62章 額外任務第26章 將錯就錯第47章 強力增援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33章 全面開花第53章 強行上馬第44章 保衛天津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22章 騎虎難下第58章 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