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穩重踏實

在天津戰場上,e集團軍的進攻戰術沒有任何花俏成分,很樸實、也很直接。

這就是王牌部隊與普通主力部隊的區別。

經過第三次南京會戰,美軍第一騎兵師與第二裝甲師總結了很多實戰經驗,對城市戰的戰術戰法做了很大改進。雖然來得稍微晚了一點,沒有對之前的戰鬥提供幫助,但是對於攻打天津,仍然有很大的幫助。

戰鬥中,第一騎兵師與第二裝甲師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獨立作戰能力。

即便遇到了東北軍的激烈抵抗,這兩個美軍王牌師也很少呼叫空中支援,最多隻是讓部署在後方的炮兵提供炮火支援,絕大部分時候,則是由伴隨作戰的坦克戰車提供直射火力支援。

這麼做,不是這兩個師的官兵有骨氣,而是更有道理。

在城市戰中,特別是在建築物密集的戰場上,空中支援的意義並不突出。比如在第三次南京會戰中,美軍在攻入玄武區之後,遭到東南軍頑強阻擊,激戰中,美軍的前線指揮官呼叫了空中支援。雖然僅僅只過了五分鐘,一架f-35a戰鬥機就趕到,並且投下了四枚五百磅級航空炸彈,但是就在這短短五分鐘內,挺進的美軍擊潰了反擊的東南軍,進入了轟炸區域,結果有將近三十名美軍官兵被炸彈炸死。在另外一場戰鬥中,一枚戰鬥機投下的炸彈偏離瞄準點十多米,落到了一棟大樓上,結果炸落下來的水泥板將正在下面與東南軍激戰的四名美軍機槍手砸成了肉泥。

這些戰例表明,在戰線交錯、建築物密集的城區內,空中支援很難發揮作用。

事實上,就連炮火支援也是如此。受建築物阻擋,擔任支援任務的炮兵就算精心選擇了炮兵陣地,也無法避免射擊死角。只要守軍稍微有點經驗,就會盡量利用建築物形成的炮擊死角,讓美軍無法發揮出炮火優勢。

實戰中,真正有效的支援火力,正是伴隨進攻的坦克戰車提供的直射炮火。

雖然在很多時候,因爲坦克炮的仰角有限,無法對付高層建築物裡的目標,但是步兵戰車上的機關炮有足夠大的仰角,而且幾乎沒有一種建築物的外牆能夠擋住機關炮彈,機關炮的密集彈雨更是守軍的噩夢。

當然,在城市戰中,最有效的攻堅利器是自行高射炮。

只不過,美軍從來不擔心制空權,也就沒有爲部隊配備自行高射炮,反而是日軍裝備了不少自行高射炮。

正是如此,在進攻的時候,美軍往往會要求協同作戰的日軍出動幾輛自行高射炮,跟在裝甲部隊的後面。如果遇到有人守衛的高樓大廈,日軍的高射炮就能在幾公里之外,用雨點般的炮彈將建築物內的守軍趕出來。

這些作戰技巧,在教科書裡都是學不到的,只能在戰場上總結。

在進攻方向上,e集團軍也沒有耍多少手段。

當時,美軍前線指揮官將第一騎兵師放在了北面,第二裝甲師則放在南面,兩個師各得到了兩個日軍二線師團的加強,而第三個美軍主力師則跟在最後面,專門對付那些滲透到戰線後方的東北軍。

兩路美軍幾乎平行推進,一邊停下來,另外一邊也會停止進攻。

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儘量避免形成突出部,不給東北軍反擊機會。

可以說,這也是對付防守反擊戰術的最有效辦法。

只要美軍將戰線保持平行,兩路進攻部隊就能相互策應,在必要的時候還能做到相互掩護與相互支援。

比如在十二月二十八日的戰鬥中,東北軍就集中兵力打擊北面的第一騎兵師。戰鬥開始後不久,第二裝甲師就從南面投入戰鬥,攻擊了東北軍的右翼戰線,連續撕開了東北軍在這邊設置的三道防線。在側翼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東北軍不得不放棄反擊行動。如果不是前線指揮官及時下達了分散撤退的命令,恐怕當時已經與第一騎兵師撕殺在一起的反擊部隊連離開戰場的機會都沒有。

正如前面提到的,這樣的進攻行動,不會很迅速,卻非常沉穩有力。

聖誕節期間,e集團軍就將戰線往前推進了好幾公里。

到十二月三十一日夜間,e集團軍基本上控制了北辰區、河北區與紅橋區,並且進入了南開區,在河東區與東麗區北面也打開了局面。

也就是說,僅僅一週,e集團軍就攻佔了半個天津主城區。

要知道,在此之前,c集團軍與d集團軍用了一個月,也沒能打開局面,甚至沒有能夠對東北軍的主要防區構成威脅。

只不過,e集團軍的“迅速進攻”也在這個時候到頭了。

經過一週的戰鬥,第二十六集團軍的司令員也認識到,要想迅速擊潰美軍,肯定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當時,就連羅耀武也發現,面對e集團軍,東北軍在此之前採取的防禦戰術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萬幸的是,羅耀武身邊有一個很有分量的“參謀”。

在第二十六集團軍連連後退的時候,陳必時也在密切關注天津戰場上的局勢,並且對美軍的進攻戰術做了總結。

在羅耀武徵求意見的時候,陳必時只提到了一點,即儘量確保防區的兵力密度,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得通過破壞主城區裡的建築物來阻擋美軍。

雖然當時很多人多對陳必時的建議持懷疑態度,畢竟在南京戰場上,東南軍就採用了這一戰術,最終卻沒有能夠擋住美軍,也沒能守住南京,但是羅耀武卻立即認識到了這個建議的巨大價值。

東南軍沒有守住南京,主要問題是兵力不足,而不是戰術出了問題。

事實上,在南京保衛戰中,東南軍能在幾乎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將近三萬美軍送去見上帝,靠的就是正確的戰術。

與東南軍相比,東北軍至少不存在兵力不足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打到這個時候,美日聯軍在前線作戰的就只有e集團軍,而且三個美軍主力師全部進入了主城區,留在外面的,幾乎都是日軍的二線師團。當時,日軍承諾提供給e集團軍的八個主力師團還在瀋陽接受整編呢,最快也要到一月中旬才能到達前線,根本不可能參與攻打天津的作戰行動。

也就是說,東北軍獲得了非常寶貴的反擊機會。

事實上,羅耀武手裡並不缺乏反擊部隊。在戰場北面,守着北京南大門的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四十集團軍各有一個摩步師,而且兩個師的建制都比較健全,在之前的戰鬥中並沒遭受多大損失。

只要能夠合理利用這兩個摩步師,找準時機,就能給美日聯軍造成大麻煩。

關鍵就是時機。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第二十六集團軍的那次反擊行動,就是因爲時機不對,差點弄巧成拙。即便在混戰中,反擊部隊渾水摸魚,端掉了美軍的物資集結地,使得美日聯軍在接下來的好幾天裡沒有發起像樣的進攻,讓第二十六集團軍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機會,可是這無法改變反擊失利的事實,如果不是劉誠志一力擔保,加上在戰場上換帥會影響軍心士氣,羅耀武肯定會把第二十六集團軍的司令員撤換掉。

從某種意義上講,天津保衛戰打成這個樣子,就與那次不成功的反擊戰有關。

如果第二十六集團軍的司令員沒有擅自發起反擊,而是等上幾天,由羅耀武來策劃與指揮反擊行動,肯定能夠收到更好的效果,甚至有機會擊潰d集團軍,使得帕特里奇不敢在這個時候投入e集團軍。

受此影響,在策劃這次反擊行動的時候,羅耀武顯得異常的小心謹慎。

美日聯軍在後方防禦上的漏洞太明顯了,讓羅耀武不得不懷疑,這是帕特里奇故意留下的破綻,目的就是要讓東北軍主動發起反擊,在京津兩地之間與東北軍再打一場野戰,消耗掉東北軍的有生力量,爲接下來攻打北京奠定基礎。

可以說,羅耀武的擔心不無道理。

要知道,如果要發起反擊,羅耀武就只能動用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四十集團軍,而這兩個集團軍是守衛北京南大門的主力部隊。換個角度看,如果帕特里奇打算攻打北京,首先要打垮的就是這兩個主力集團軍。第十六集團軍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作爲羅耀武手裡最擅長的防禦戰的兩個主力集團軍之一,該集團軍在北京南面防線上的成敗,直接決定着北京的安危。即便是第四十集團軍,在包圍遵化的戰鬥中都有突出表現,打得日軍幾個主力師團落花流水。

事實上,當時帕特里奇確實有這樣的想法。

別忘了,e集團軍殺上去的時候,還保存了不少戰鬥力的c集團軍與d集團軍都沒有走遠,全都留在了唐山,而戰鬥力正在恢復的a集團軍也在陸續開赴前線。只要東北軍發起反擊,帕特里奇隨時可以讓這些部隊上場。

受此影響,羅耀武一直忍着沒有下達反擊命令。

在他看來,就算通過快速突擊,能夠避免與其他美日聯軍的主力部隊交戰,也得等到e集團軍的主力部隊深入天津主城區之後再發起反擊。

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反擊得手!

第22章 見好就收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72章 存亡之秋第86章 自釀苦酒第88章 強勢干預第8章 秘密基地第52章 敵後戰場第62章 圍攻丹東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38章 額外獎賞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35章 還沒結束第50章 給點奔頭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8章 秘密基地第70章 全面戰爭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69章 生死之外第6章 重大發現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25章 強行抓人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33章 陰差陽錯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23章 生死與共第49章 精確火力第83章 量力而爲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17章 戰場揚威第65章 陰差陽錯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43章 何爲希望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26章 徹底放鬆第73章 進軍大連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47章 城市遊擊第68章 自願參加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32章 中央突破第3章 身份問題第70章 騙子瘸子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81章 最壞打算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50章 意外收穫第24章 全面撤退第56章 時機未到第10章 最後底線第42章 誘敵深入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92章 首尾兼顧第42章 意外結果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58章 環形防線第55章 大動筋骨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51章 回國述職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3章 發動羣衆第11章 入朝作戰第29章 權利宣言第43章 何爲希望第38章 加大投入第75章 攻守易勢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3章 發動羣衆第175章 中線失守第70章 全面戰爭第98章 破釜沉舟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52章 日本定策
第22章 見好就收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72章 存亡之秋第86章 自釀苦酒第88章 強勢干預第8章 秘密基地第52章 敵後戰場第62章 圍攻丹東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38章 額外獎賞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35章 還沒結束第50章 給點奔頭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8章 秘密基地第70章 全面戰爭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69章 生死之外第6章 重大發現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25章 強行抓人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33章 陰差陽錯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23章 生死與共第49章 精確火力第83章 量力而爲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17章 戰場揚威第65章 陰差陽錯第41章 大敵將至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43章 何爲希望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26章 徹底放鬆第73章 進軍大連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47章 城市遊擊第68章 自願參加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32章 中央突破第3章 身份問題第70章 騙子瘸子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81章 最壞打算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50章 意外收穫第24章 全面撤退第56章 時機未到第10章 最後底線第42章 誘敵深入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92章 首尾兼顧第42章 意外結果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58章 環形防線第55章 大動筋骨第107章 想走還留第51章 回國述職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3章 發動羣衆第11章 入朝作戰第29章 權利宣言第43章 何爲希望第38章 加大投入第75章 攻守易勢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3章 發動羣衆第175章 中線失守第70章 全面戰爭第98章 破釜沉舟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52章 日本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