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德羅同盟

bookmark

在德國大使館內一間密室內,希特勒正在與外長裡賓特洛甫商議着今天埃德爾說出的條件。

爲什麼會選擇在大使館,那是因爲德國大使館是目前希特勒最放心的地方。這件事對德國來說太關鍵,不容有失。

所以在這間密室內,除了希特勒與裡賓特洛甫之外,就連大使都沒有資格入內。

只見希特勒對自己的外長開口說道。“今天我與埃德爾談支持我國在捷克蘇德臺問題的時候,埃德爾提出要將希臘根據納伊和約佔據的原保加利亞提出異議。” ✿ тTk Λn✿ ℃o

“羅馬尼亞人想要獲得地中海港口。”

希特勒一說完,裡賓特洛甫的脫口而出。

這完全不用想也知道,羅馬尼亞提出希臘歸還納伊和約被佔的保加利亞領土,肯定是爲了薩洛尼卡港。這個希臘的第二大港口,承載色雷斯和馬其頓地區的人員和貨物出口,所以異常的重要。

而該港口水深達到20米,完全可供羅馬尼亞超標戰列艦停靠。而且水域面積也不錯,足夠裝下目前羅馬尼亞的主力艦隊。

所以羅馬尼亞對此有着窺視之心一點也不奇怪,更何況他們還有着保加利亞的藉口。雖然兩國合併了,但是保加利亞的的一切都被這個聯合王國繼承了(在國際上,一般都被叫做羅馬尼亞),那麼更是讓羅馬尼亞對地中海窺視的心高漲起來。

雖然兩人都知道了羅馬尼亞的野心,但是羅馬尼亞人將希臘與捷克問題綁在一起的心思,讓希特勒有些拿不定主意。

雖然如果他答應下來,德國與羅馬尼亞將形成緊密的同盟關係,而且實力也將大增,但是這同樣讓問題變得複雜化。因爲這將不只是捷克的問題,還有希臘的問題。雖然希特勒斷定英法不敢與德國交戰,但是如果需要讓出的利益太多,讓英法國內民衆看法改變了呢。

但是與羅馬尼亞的結盟,的確也是充滿了誘惑。德國不僅能爲解決捷克甚至波蘭問題得到一個好幫手,而且在面對蘇聯的時候還能有一個好幫手。對於羅馬尼亞爲什麼會和蘇聯死磕,希特勒非常清楚。兩國關於烏克蘭的爭奪就是一個死結,必將貫穿兩國外交的重點。

實際上希特勒對於烏克蘭也有些羨慕,歐洲唯一的黑色沃土,還有發展重工業的煤鐵礦等資源,要不是德國離得太遠,再加上德國已經有了魯爾的煤鐵礦,那麼這個歐洲第二優質的重工業基地,他也想插一腳。不過現在他不想引起羅蘇兩國的敵視,所以對此完全就沒有想法。

想到這裡,希特勒忍不住說到。“裡賓特洛甫,關於對羅馬尼亞的提議你怎麼看?”

對於裡賓特洛甫,希特勒非常信任這個被他稱爲“俾斯麥第二”的外交部長。在希特勒猶豫不決的時候,他想聽聽這位的建議。

面對希特勒的詢問,裡賓特洛甫知道這件事對德國影響十分巨大,不過在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後,他開口說出自己的建議。

“元首,我認爲與羅馬尼亞結盟的優勢更大,雖然現在需要承擔一些風險,但是對未來而言,羅馬尼亞師我國不可或缺的盟友。在利益上也與我國衝突不大,我個人覺得沒有比羅馬尼亞更適合的盟友了。”

沒錯,理性分析的裡賓特洛甫認爲羅馬尼亞是最符合目前德國的盟友,既能幫德國看住蘇聯,又能在捷克以及未來波蘭問題上給予助力,甚至如果未來發生戰爭,還能給德國軍事力量的支持。

雖然德國也有被羅馬尼亞牽入戰爭的可能,但是羅馬尼亞周圍能對其造成威脅的只有蘇聯,不過除非羅馬尼亞人發瘋,不然在沒有德國同意的情況下,其根本不可能主動進攻蘇聯。而蘇聯在面對羅德這個更強力的同盟,其防守還來及敢主動攻擊怕不是斯大林信了***教受到真主加持吧。

面對裡賓特洛甫理性的分析,不過還是讓希特勒內心還是有些不爽,因爲自從他擔任元首以來,一直都是他從別人身上獲得好處,這會沒想到埃德爾反敲詐了一會。不過希特勒到底是政治家,內心不爽歸不爽,對於德國能夠獲利的事,他還是能夠接受的。雖然這次從羅馬尼亞人身上只能算互惠互利,而且德國也將有所付出才行,不過與羅馬尼亞結盟,的確對德國非常有利。

希特勒在這些天的參觀,讓他對羅馬尼亞軍事實力有了充足的瞭解。對於其實力並不比法國弱多少,而且在某些方面還強於法國。這樣一支額外的力量,調整心態的希特勒現在想要將其納入爲德國戰略服務當中。

至於之前一點點小小的不愉快,他早就忘了。爲了德意志,沒有什麼不能拋棄的。

自己想明白的希特勒開口說道。“你說的沒錯,與羅馬尼亞人結盟對我國非常有利。那麼這件事值得去做,不過羅馬尼亞人也別想從我們身上佔到便宜。”

隨着希特勒下定決心,那麼關於談判的速度也加快了。

在第二次與埃德爾會談中,希特勒同意羅馬尼亞在希臘北部的訴求,不過作爲交換羅馬尼亞也將支持德國在捷克問題的要求。

而除此之外,兩國還在對紅色俄國達成共識。兩國將組建同盟,共同應對蘇聯可能的威脅,而且,只要蘇聯對兩國其中一國發動戰爭,那麼另一方將給予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一切援助,包括宣戰在內。

這比起之前的羅波同盟更進一步,同時這也標誌着羅波同盟的壽終正寢,因爲與更加有利的羅德同盟相比,羅波同盟條款就不值得羅馬尼亞繼續維持了。

另外在兩國談判中,將波蘭完全遺忘了,而且在該條款中,唯一出現波蘭的地方,就是當德國與波蘭發生衝突的時候,羅馬尼亞將優先遵守羅德同盟。

隨着埃德爾與希特勒在條款上簽字,標誌着德國同盟正式成立。除了德國解決了來自東部的威脅之外,羅馬尼亞也能將更多軍隊從蘇聯向保加利亞聚集。

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二十四章 柴油機第613章 揭露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447章 羅波友好協定 (上)第556章 羅蘇局部戰爭(完)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255章 美國宣戰第608章 1933年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285章 準備(五)第247章 米茲克上尉(下)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六十九章 橡膠危機 四第366章 鯨吞(五)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486章 訪問波蘭第365章 鯨吞(四)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第368章 鯨吞(七)第454章 坦克騎兵會戰(中)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540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377章 巴黎和會(上)第十三章 問題第204章 軍隊擴編第218章 坦克(下)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八十六章 奧匈公主 (爲天落W有情加更)第363章 鯨吞(二)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218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下)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399章 大討論第157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三)第210章 難民(下)第289章 突襲(一)第770章 美援來了(下)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536章 經濟危機的陰影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154章 停戰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421章 反攻(下)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一)第544章 赫爾梅克衝突(三)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284章 準備(四)第七十章 橡膠危機 五第543章 赫爾梅克衝突(二)第115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求訂閱)第721章 第二波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530章 大蕭條開始了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154章 停戰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627章 無題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379章 巴黎和會(下)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152章 各國的反應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301章 德瓦保衛戰(二)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448章 羅波友好協定(下)
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二十四章 柴油機第613章 揭露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447章 羅波友好協定 (上)第556章 羅蘇局部戰爭(完)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255章 美國宣戰第608章 1933年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285章 準備(五)第247章 米茲克上尉(下)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六十九章 橡膠危機 四第366章 鯨吞(五)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486章 訪問波蘭第365章 鯨吞(四)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第368章 鯨吞(七)第454章 坦克騎兵會戰(中)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540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377章 巴黎和會(上)第十三章 問題第204章 軍隊擴編第218章 坦克(下)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八十六章 奧匈公主 (爲天落W有情加更)第363章 鯨吞(二)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218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下)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399章 大討論第157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三)第210章 難民(下)第289章 突襲(一)第770章 美援來了(下)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536章 經濟危機的陰影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154章 停戰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421章 反攻(下)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一)第544章 赫爾梅克衝突(三)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284章 準備(四)第七十章 橡膠危機 五第543章 赫爾梅克衝突(二)第115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求訂閱)第721章 第二波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530章 大蕭條開始了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154章 停戰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627章 無題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379章 巴黎和會(下)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152章 各國的反應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301章 德瓦保衛戰(二)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448章 羅波友好協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