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工業的缺口

埃德爾思考起來,接下來德國的失業狂潮中還有哪些人員是羅馬尼亞急需的。

那麼排在第一位的一定就是教育類人才,這也是羅馬尼亞最爲迫切也是需求最大的。

是的,羅馬尼亞普及教育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了。從卡羅爾一世開始,王國就頒發法令要求每一個年滿六週歲的孩童都需要上學,接受爲期五年的教育(因爲小學就是五年,後來小學被改爲六年也變成了六年義務教育)。

不過和後世教育不同,這個時期的學校主要教授西裡爾字母,後期逐漸改爲拉丁字母。等到埃德爾當權的時候,已經全部改成了拉丁字母。小學主要涉及,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等學科。和其他列強相比,羅馬尼亞在學科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主要差距,是師資力量有所不足。從一開始,一個小學只有4-6名教師,逐漸擴充到現在8-11名教師負責教育學生。

羅馬尼亞和列強主要差距在於,高等教育師資力量的不足。以羅馬尼亞較爲出名的雅西大學爲例,其前身爲1640年建於雅西的瓦西里·盧普學院和1714年建立的雅西皇家學院。羅馬尼亞統一後,1860年根據庫扎的倡議建立,並以其名字命名。建校初期設語文-哲學、法律和神學3個系,教授也只有寥寥數人。

後期引入自然科學教學,擴大爲哲學、法律、語言文學、物理、化學、數學、醫學及經濟8個系,師資力量也達到20多人。等到1908-1914年間,增設農學、電力機械、化工和地理系,逐漸成爲較爲全面的高等教育機構。

等到現在,雅西大學到沒有再增設院系,不過在各院系之間倒是進行細分。如物理學設立力學、電磁學、熱力學分類,而其他學科也進行了細分。目前雅西大學加上從國外聘請的人員,目前擁有近百人的師資力量,在羅馬尼亞也能排進前三。

而埃德爾看來,目前德國什麼最讓人羨慕,當然是德國各種教授學者。說起來十九世紀末開始,德國各種聞名世界的科學家層出不窮。不管是早已聞名世界的高斯、歐姆、愛因斯坦,還是目前沒什麼名氣的赫茨等人,德國學者一直都閃耀着世界。

而羅馬尼亞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科學家?

說來慚愧,目前只有一個康斯坦丁·伊·巴洪,其還是醫學科學家目前還不算太出名。所以埃德爾對於羣星閃耀的德國科學家,簡直垂涎三尺夜不能眠。

不過幸好目前德國混亂的局勢對羅馬尼亞來講,算是一個可乘之機。(某人試過邀請愛因斯坦來羅馬尼亞教學,不過被婉拒)

而除了教育人才之外,羅馬尼亞目前各行各業都對高等級別人才缺口不算小。

以羅馬尼亞最爲有名的汽車製造業和石油化工業爲例。代表汽車製造業的大衆公司在動力系統上,對於汽油機研究就遲遲不能獲得突破。主要原因還是各種材料的基礎研究人才缺口,拖累了研究進度。以至於目前大衆依然沒能研發出新的主要車型,替代已經大賣多年的T型車和東風卡車。

而在石油化工方面,目前依然主要生產各種基本化工原料,而這些基本都是從德國引進的技術。對於以基本化工原料生產多種有機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方面,由於沒能購買到技術,目前羅馬尼亞依然需要外購。所以除了埃德爾當時力主獲得的合成氨之外,目前依託石油化工業的其他各個行業,羅馬尼亞依然涉足較少。

所以別看目前羅馬尼亞工業發展不錯,其實最要還是因爲之前行業缺失,這都是補足羅馬尼亞的缺口。再加上大戰的爆發,讓各個行業得到迅猛的發展,才能度過最爲危險的開始階段。不然的話,就纔出頭的羅馬尼亞工業早就被國家打的落花流水。畢竟你也不可能逼迫民衆購買價高質差的國內產品,放棄好用的外國產品。

就連****最爲氾濫的日本,也是逼迫民衆購買南滿公司生產的劣等鋼鐵。這還是在亞洲,而在歐洲沒有哪個政府能夠做到這種地步。

至於軍工方面,目前羅馬尼亞在技術上發展不大。目前依然使用從當年從埃德爾從德國引進的技術,最多在細節上做一些小小的改動。

如果說陸軍裝備的研發上羅馬尼亞還有些不思進取,那麼在軍艦製造完全算的上被遺忘的孩子。是的目前羅馬尼亞在軍艦製造能力上和以前區別不大,目前內河和近海巡邏艇就是該行業能力的極限。

這一切都是錢鬧的。康斯坦察海軍造船廠作爲羅馬尼亞海軍船隻主要生產和維護商,平日主要是靠給各種民航船隻度日。要指望海軍訂單和維護,這家船廠早倒閉了。

想想也是,羅馬尼亞軍費上,海軍基本都只是陸軍的零頭。扣除各種花費後,哪裡有錢購買戰艦。所以別說海軍不給力,目前從德國購買的科爾堡級“達齊拉伯爵號”巡洋艦,海軍寶貝的不得了。就連各項戰事不得不出動它,也是使用的小心翼翼生怕擦着了。可以說海軍日子一直都過得非常苦逼。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羅馬尼亞所處的位置就在黑海邊,能威脅其沿海的除了俄國和土耳其之外,就沒有其他國家。而羅馬尼亞又沒錢大力發展海軍,或者說沒有足夠的海外利益發展大海軍的需求。

不過在埃德爾看來,大戰結束後,海軍的大發展即將到來。不過需要等到從德國獲得足夠的造船能力後。皇家造船廠,威塞爾造船廠、伏爾甘造船廠、日耳曼尼亞造船廠、克虜伯造船廠等,這些都是能建造戰列艦的一流船廠。

未來這些船廠的命運,埃德爾當然熟記於心。接下來爲德國製造軍艦的船廠有足夠的苦日子過,別的不說英法不會放過這些船廠。他們不摧毀德國的造艦能力,是不會放棄的。而這時候羅馬尼亞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接過這些船廠設備和工人,相信也是對德國的巨大幫助,畢竟餓肚子的人少了,不是麼?

第494章 在意大利(下)第506章 歸國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五十四章 電廠競標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314章 重心調整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438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下)第290章 突襲(二)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648章 空軍(下)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803章 中東戰役(三)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540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678章 意外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781章 密謀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286章 準備(六)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242章 安第齊·丹東(上)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八十九章 五年總結第313章 後續(三)第505章 歸程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714章 艦載機出擊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714章 艦載機出擊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247章 米茲克上尉(下)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363章 鯨吞(二)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224章 嬰兒潮 下(爲天諾W有情加更)第178章 夢想(下)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225章 凡爾登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258章 黃金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333章 還鄉(上)第361章 鯨吞(一)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451章 華沙戰役(二)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285章 準備(五)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二十三章 展望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四章 家事
第494章 在意大利(下)第506章 歸國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五十四章 電廠競標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314章 重心調整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438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下)第290章 突襲(二)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648章 空軍(下)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803章 中東戰役(三)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540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678章 意外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781章 密謀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286章 準備(六)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242章 安第齊·丹東(上)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八十九章 五年總結第313章 後續(三)第505章 歸程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714章 艦載機出擊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714章 艦載機出擊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247章 米茲克上尉(下)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363章 鯨吞(二)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224章 嬰兒潮 下(爲天諾W有情加更)第178章 夢想(下)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225章 凡爾登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258章 黃金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333章 還鄉(上)第361章 鯨吞(一)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451章 華沙戰役(二)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285章 準備(五)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二十三章 展望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四章 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