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

bookmark

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

在申耽及他帶來的親衛都被控制住後,糜暘將目光看向了帳中的那些“他的屬吏”。

而那些太守府屬吏見糜暘將目光看向自己,他們的臉上都流露出懼怕的神色。

如申耽一般,他們這次來參加飲宴,都是有攜帶佩劍在身的。

佩劍在當世除了是武器外,還是一種裝飾品。

所以方纔他們在進入大帳時,爲了不打草驚蛇,糜暘並未令他們解下佩劍。

但儘管他們現在都有佩劍在身,他們卻缺乏將佩劍抽出來的勇氣。

他們的身份與糜暘相比,簡直就是微不足道。

在以往,他們敢有底氣不聽劉封與糜暘的命令,乃是因爲有着申耽撐腰。

現在他們的主心骨申耽,正被糜暘的親衛死死的按壓在地上,只能在那裡無能狂怒,那他們還哪裡膽敢對抗糜暘。

糜暘的目光掃過帳中一個個太守府屬吏,隨後他如申耽一般喚了聲“來人”。

與申耽的呼喚不同的是,糜暘呼喚來人的聲音並不大。

但是等他的話音一落,大帳的門簾瞬間被掀起,上百位手持利刃的甲士衝進主帳之中。

並且這上百位甲士將手中的利刃,紛紛對準了在場的那些太守府屬吏。

看到這充滿殺機的一幕,感受着身邊四周的那由刀刃散發出的道道冷冽,數十位太守府屬吏嚇得全部跪倒在地,他們對主座的糜暘叩首不已,口呼饒命。

不知道是哪位膽子小的屬吏先發出一聲哭求,在這聲哭求的影響下,越來越多聲哭求開始響起,最後充斥在整座主帳之間。

哭求聲一句句傳入糜暘的耳中。

聽着那一聲聲哭求聲,糜暘的目光漸漸轉冷。

現在是他們在哭,那當初被他們與申耽一起聯手迫害的那些無家可歸的民衆,他們在哭的時候,他們可曾心軟過。

苛政猛如虎!

糜暘站起身手指那些跪地的太守府屬吏,對着帳中的甲士命令道:“全部帶下去,聽候發落。”

當糜暘這聲命令傳到那些太守府屬吏耳中時,他們口中的哭喊聲越發大聲。

在帳中的甲士要上前帶他們出去時,他們紛紛膝行上前,想向糜暘求饒。

可是看到這些太守府屬吏如此作態,糜暘的心中越加不耐煩。

他用冷淡的目光看向帳中的那些甲士,對着他們揮袖言道:

“這些都是“吾的屬吏”,你們怎可看着他們跪地膝行?”

“還不趕緊全部給我拖出去!”

在聽到糜暘的這聲命令之後,帳中的上百甲士再也不客氣。

他們三人一組,將地上的猶如蛆蟲一般蠕動前行的太守府屬吏,像拖着一條死魚一般,一路往帳外拖去。

在上百甲士的粗魯拖拽之下,片刻之後帳中就安靜了下來。

在耳根子清淨之後,糜暘從主座上離開,來到了被按壓在地動彈不得的申耽身前。

他緩緩蹲下看向申耽。

而被按壓在地的申耽,看到他眼前出現一雙鞋履之後,意識到糜暘走到身前的他,當即擡起頭,而後用一雙怨毒的眼神看向糜暘。

在他的目光與糜暘對視之後,申耽口中不甘心的發出一句句怒問:

“爲什麼?爲什麼!”

“明明你要的我都給你了!”

申耽的口中不停的重複着兩句話。

申耽實在想不明白,糜暘爲何會對他發難。

他自認爲糜暘來到漢興郡中之後,他對糜暘不可謂不恭順,他對糜暘軍糧的供給不可謂不及時。

他們二人亦從來沒有發生矛盾過,糜暘爲什麼還一定要除去他?

見到了這一步,申耽還在問這個問題,糜暘覺得有些失望。

剛纔他的故事白講了。

因爲申耽被撲倒在地,所以他腰間裝着官印的鞶囊在綬帶的連接下,被甩到他的身前。

糜暘伸出手拿起落在地上的鞶囊,然後他在申耽目光的注視下,拿出了兩塊璽印。

兩塊璽印一塊是代表申耽官職的上庸縣長官印,一塊是代表申耽身爲列侯的員鄉侯印。

看到糜暘將代表他身份的官印,從他身上奪走,申耽的反應更加激烈。

這代表着糜暘正式剝奪了他的一切職務。

按理來說員鄉侯是列侯的一種,比糜暘的關內侯等級更高,但這有什麼用呢?

有罪在身者,怎配金印紫綬。

糜暘將這兩塊璽印交給一旁的鄧艾,然後他對着申耽言道:“因爲我想當個不鄙的肉食者,這個理由夠不夠?”

聽到糜暘這麼說,申耽慢慢冷靜了下來,隨後他的口中發出一陣陣嗤笑。

他覺得糜暘的理由很可笑。

在自己被壓在糜暘腳下那一刻開始,申耽就知道他今日栽了,所以他方纔的反應很是激烈。

但在發泄之後,申耽的情緒反而慢慢冷靜下來。

因爲他栽了,不代表申氏栽了。

他的弟弟申儀還在。

在剛纔王洪宣讀的那些罪狀之中,條條皆是死罪,所以申耽知道糜暘是對他動了殺心。

既然知道糜暘這種心意,申耽並不會如那些太守府屬吏一般,向糜暘做無用的求饒。

已經知道自己必死,申耽有些話反而越發敢說。

申耽看向糜暘言道:“糜子晟,伱不要以爲你就穩操勝券了。”

“今日你縱然能擒下吾,並且趁此機會拿下上庸,但是不久之後,吾弟就會收到消息。”

“到那時,吾弟定然不會坐以待斃。你今日通過強加罪行擒下吾,吾弟會爲我討回公道的。”

“一旦漢興郡不穩,要是大王怪罪下來,你這個太守難辭其咎!”

申耽威脅的言語,糜暘在聽完後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申耽說的是事實,但正因爲是事實,所以糜暘早就做好了防備。

糜暘開口也告訴了申耽一個事實。

“你不是多次派出探子,打探我大軍中的情況嗎?

那你應該對我麾下的一些帶兵將領很熟悉。難道你就沒發現,今日在帳中我的部將少了一員嗎?”

“早在方纔你進營之時,我麾下有一營士卒就已經領兵而出溯水而上。我想最遲明日下午,我那營士卒就應該可以到達西城之外。”

“申君想的是不是,等上庸的消息一旦傳到西城,你弟弟就會馬上勾連南陽,引爲外援。”

“但是很可惜,恐怕你弟弟在收到上庸城中的消息之時,西城外的漢水通道早已被我大軍封鎖,你弟弟還怎麼勾連外援呢?”

“若不是爲了拖延時間,申君以爲我真有閒情逸致,與申君共飲嗎?”

“自你入營那一刻開始,你申氏的所有退路,都已經被我封死了!”

在糜暘這麼說完之後,申耽的眼神中閃過不可思議的驚懼神情,這糜子晟怎麼能算中他的每一步!

隨後申耽就像被抽走了全部的力氣一般,重重的癱軟在地上。

他心中的所有依仗,所有希望,在糜暘的一句句話語之下,都被擊得粉碎。

若真如糜暘所說,那申氏真的完了。

申耽不知道的是,糜暘不會未卜先知,但他卻知道歷史上申氏兄弟幹了什麼事。

況且他身旁還有着鄧艾等智囊提醒,所以提前預判出申儀的行動並不難。

看着申耽露出那副神情,糜暘已經不想再與他分說什麼,於是他讓丁奉將申耽押了出去。

看着失魂落魄,猶如死屍一般的申耽被丁奉拖了出去,糜暘將目光從申耽的身上緩緩收回。

其實一開始糜暘因爲歷史的印象,本來想的是對申氏兄弟採取分而化之的策略。

但當他到達上庸城中才發現,或許相比於申儀,申耽更安分些,對劉備忠誠度更高些。

但是自己要做的事,乃是危急申氏一族利益的事,所以申耽是斷然不可能會被分化的。

在這種情況下,糜暘只能採用其他的方法。

等申耽被拖出去後,糜暘馬上下令讓孟達率領本營兵馬,前去將上庸城佔據。

上庸城中大部分佔據要職的官吏,在剛纔都已經被糜暘擒拿下。

在這種情況之下,哪怕上庸城中還有着數千申耽的私兵,但沒有人統領的他們,根本發揮不出多少戰鬥力。

況且在一月來的迷惑之下,上庸城中的人,是想不到正在設宴款待申耽的糜暘,會突然率軍對上庸城發起突襲的。

至於糜暘派孟達前去,是因爲孟達曾在上庸城中待過一段時間。

所以他知道上庸城中的糧倉以及武庫在哪,只要能控制住這兩處要地,那麼將上庸城全部拿下,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在孟達領命離去之後,整個大帳中的將校亦被帶走一大部分,最後只剩下鄧艾等寥寥幾人。

看着事情的發展正如原來所計劃的那般,鄧艾的臉上流露出輕鬆的笑容。

鄧艾對着糜暘祝賀道:“不久之後,府君就可以做到政由己出了。”

當初糜暘初至漢興郡中時,面對着麾下呂乂等人的疑問,便對他們說出這四個字。

如今在一個月後,這個當初說出的目標,已經即將實現了。

聽着鄧艾口中的祝賀之聲,糜暘卻並沒有掉以輕心,他對着鄧艾言道:“申耽雖擒,然申儀尚在,大局未定,不可掉以輕心。”

在說完這句話後,糜暘回到主座之上。

他命人取來幾張布帛,他展開第一張布帛之後,就拿起一支毛筆在布帛上書寫起來。

不一會兒,一張奏表就被糜暘寫好。

糜暘這張奏表是準備上呈給劉備的。

糜暘是漢興太守,乃是漢興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太守上馬管軍,下馬管民,自主權極大。

太守還可以自己闢用僚屬,組成小朝廷,郡中人士稱之爲“郡朝”,和中央朝廷類似。

太守對於屬縣行政有絕對控制權。郡守可以隨時任命屬縣官員,罷免不稱職的縣級的官員,追究屬縣官員的刑事責任。

縣級官員的任用,本來主要就是郡守從身邊的屬吏中選用的。

糜暘是有資格對申氏兄弟做出處罰的,但是申耽畢竟是一列侯。

糜暘可以事急從權將他暫且擒拿,但是在事後,他也必須上書一封給劉備做出相應解釋。

在完成給劉備的上書之後,糜暘還連續寫了好幾封公文。

這些公文一部分是糜暘以太守名義發給漢興郡各地,安撫人心的。

還有一部分是發給相鄰郡的太守,向他們說明情況的,其中有一封就是糜暘專門寫給魏延的。

在寫完這些公文之後,糜暘將方纔那份寫給劉備的奏表,一併交給他的親衛。

而這些親衛在知道各自的目的地之後,就馬上離開主帳出發了。

正在糜暘在主帳中開始書寫公文的時候,孟達已經率軍到達了上庸城外。

正如糜暘所預料的那般,因爲申耽一直將上庸城當做他的私產在管理,所以上庸城中的士卒,亦大多成爲了申耽的私兵。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申耽還在,上庸城中的士卒或許還會反抗。

只是如今申耽並不在城中,所以面對孟達率領着精銳士卒開始進攻上庸城時,猝不及防之下,失去統一指揮的上庸城很快就被孟達拿下。

但在上庸城被孟達拿下之後,一些屬於申氏本族的私兵,開始越城而逃朝着西城方向而去。

到了這一步,那些申氏族兵亦意識到申耽很可能出事了。

六神無主的他們,第一反應就是去尋找申儀。

而這個情況也很快被孟達派人報告給糜暘。

孟達給糜暘的建議是,趕緊派人追擊那些逃散的申氏族兵,但糜暘在收到這個消息後,卻並沒有這個打算。

逃走的申氏族兵並不多,這些人逃到西城並不能給申儀增加多少力量。

況且因爲上庸城三面環水的特殊性,糜暘本來就沒辦法做到完全掩蓋上庸城中的變故。

與其現在派兵追擊那些逃散的申氏族兵,還不如直接派出大軍,朝着西城進發。

都已經撕破臉了,還扯什麼遮羞布。

於是第二日,在糜暘的命令之下,河谷大營中的大軍開始朝着西城進發。

糜暘已經提前命大軍封鎖漢水通道,並且將申氏兄弟反叛一事寫信告知給魏延,在這種局面下,西城中的申儀已經處在三面包圍中。

關門打狗的時候到了。

今天溝通處理一些事太耽誤時間,所以今日只有一章。

沒辦法,領導以年終獎及工資爲威脅,我亦只能處理好那些才能碼字。

已經年底,用年終獎做威脅,完全不顧一年來的付出,真夠決絕的。

各位抱歉啦。

晚安。

(本章完)

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7章 駐守公安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推兩本書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10章 三駁潘濬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23章 誅心
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7章 駐守公安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推兩本書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10章 三駁潘濬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23章 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