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

bookmark

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

在得到如何對付糜暘的妙計之後,在場的諸多益州士族漸漸退去。

及至最後,只有兩人還留在譙氏的密室之中。

這二人分別是譙周與李朝。

其中李朝是自發留下的,這足以看出他與譙瑜之間還有一些私密話要談。

只不過譙周卻是被譙瑜留下來的,由此可見,譙瑜對譙周的器重。

李朝看着加上他僅剩三人的密室,他最後的目光聚集在譙周的身上。

幾聲咳嗽之間,他問道:“看來你將來是決定將譙氏交到他的手上了。”

咳嗽之後,李朝的神色有些萎靡。

但他的眼神卻十分有神。

面對李朝的猜測,譙瑜舉起手中的酒杯飲了一口,語氣淡然的應了一聲嗯。

在譙瑜的這聲嗯之下,譙周臉上瞬間浮現受寵若驚的神色。

他知道譙瑜很器重他,他也知道譙瑜的獨子早已死去,所以他必須從旁支擇一位過繼繼承他的族長之位。

但當真的知道自己即將成爲譙氏的下一任族長之時,譙周的心中還是難掩震驚與欣喜。

看着譙周臉上的神色,李朝的臉上露出一些笑容。

猶記得當年他從父親手中準備接過族長的重任時,臉上的神情也是這般。

那時他只覺得自己一定會帶領廣漢李氏踏上一個新的臺階,那時他也覺得自己一定會憑藉自己的才能,爲國家獻上綿力。

隨着十數年時間的過去,廣漢李氏的確在他帶領下成爲益州一流的士族,現在“李氏三龍”的名聲益州誰人不知?

但是他心中的另一個志向,卻在現實的改造之下,離他越來越遠。

天下的士人,有哪個沒學過禮義廉恥,忠勇公仁這八個大字呢?

若是十數年前的他,肯定不屑於參與今日的密會。

但十數年後的他,卻自然而然成爲密會的主導者之一。

他之所以會有這種變化,並非是他天生就是一個小人,而是十數年的族長生涯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家國家國,家在國前。

所以在看到譙周有些他當年的影子時,他纔會自然的流露出笑容。

或許譙周將來會變得和他一樣,但不妨礙李朝對以前的自己表示喜歡。

而譙瑜見李朝遲遲不說話,他便直接開口問道:“身爲李氏龍首的你,特地留在我的密室中,總不會是隻想着問我這一件事吧。”

或許當代士人的名聲,很多都是言過其實,但是不代表人人皆是如此。

譙瑜與李朝自幼相識,又同拜於一個名師門下,對於李朝的瞭解他是很深的。

或許在世人看來,李朝現今的官職不高,往日之中也沒什麼驚世的功績流傳於世間。

但就是在這樣不顯山不露水的情況下,廣漢李氏在李朝的帶領下,這十數年之間快速崛起。

就算是在當年波及整個益州的大動亂中,廣漢李氏也一直能在李朝的帶領下左右逢源。

事後家族的權勢不僅未有削減,還因禍得福,李氏兄弟三人盡皆在益州成爲掌握一定實權的官員。

就連諸葛亮也頗爲敬重“李氏三龍”的名聲,單單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李朝的個人手腕。

包括今夜對付糜暘的計策,其中的大部分內容也是李朝想出來的。

李朝便是“李氏三龍”中的龍首。

見譙瑜問起自己的真正目的,李朝收起臉上的笑意,他的臉色轉變爲肅穆。

他從懷中掏出一封信,然後自然的遞到譙瑜的身前。

而譙瑜在看到信上的某些暗號後,他的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那些暗號代表着這封信來自於關中。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譙瑜立馬接過李朝手中的信看了起來。

隨着譙瑜的目光聚集在信中的內容之後,他的臉色已經不是單單可以用嚴肅二字可以概括了。

還有着震驚。

因爲這封信是魏涼州刺史楊阜親筆所寫的!

若僅僅是如此,歷經風雨的譙瑜還不會感到如此。

畢竟雖然大漢與曹魏是死敵,但兩方的大臣之間書信往來乃是常事。

這一點就連劉備與諸葛亮也是如此。

但是譙瑜現在手中這封信箋的內容,卻不是簡單的好友之間的話語寒暄。

而是楊阜以魏涼州刺史的身份,在要求益州的士族們辦一些事。

尋常的寒暄來往不打緊,但這封信中的內容並非如此。

有着這樣內容的書信一旦落到外人手中,通敵叛國之罪是一定逃不了的!

所以譙瑜纔會感到如此震驚。

但或許是已經不是第一次收到這樣的書信,所以譙瑜臉上震驚的神色很快就平復下來。

他在以極快的速度看完信件中的內容之後,馬上就將手中的書信扔進身前的火盆中。

隨着這封足以殺頭的書信在火盆中漸漸化爲灰燼,譙瑜臉上擔憂的神色才漸漸消散。

只是他臉上的震驚之色依然還在,久久不能平靜。

在緩了好一會之後,譙瑜纔開口問李朝道:“你想和北方聯手?”

聽到譙瑜的這句話,一旁的譙周立即就被嚇了個半死。

他剛纔還好奇譙瑜爲何會看到那封信後做出那樣的反應,現在他知道了。

與逆魏私通是什麼樣的罪名?

譙周不敢再繼續想下去。

但是現在的他很明顯沒有改變這件事的實力,所以他只能乖乖在一旁繼續聽着譙瑜與李朝的對話。

李朝聽完譙瑜的話,他伸出修長的手指,放在身前的燭火上烘烤。

似乎這樣能爲他染病的身體帶來一些溫暖。

隨着指尖不斷傳來溫暖,李朝也回答道:“不然我爲何讓伱看這封信?”

李朝回答的語氣很是隨意,好像是在做一件很尋常的事一般。

在得到答案之後,譙瑜的眉關緊鎖。

他覺得以目前的情勢,益州士族好似不需要再借助北方的力量。

譙瑜很快將自己的看法告訴給李朝。

豈不料李朝在聽完譙瑜的話後,他的臉上流露出一些笑意。

這笑意似乎是在嘲笑譙瑜有些天真。

“北方寫這封信,不是因爲我們需要他們的幫助。

是因爲他們要利用我們的時候到了。

而我們可以拒絕他們的利用嗎?”

李朝的話瞬間讓譙瑜啞口無言起來。

益州士族與曹魏有所勾連,這是很早之前就有的事。

不然當初曹操征伐漢中時,又怎麼會對益州的情勢瞭解的那麼清楚。

或許一開始雙方只是合作的關係,但兩者之間的力量並不對等。

這樣的合作,到最後都會變成一方單純的利用。

就像現在曹魏對益州士族的態度一般。

別看楊阜在信中的語氣還好,但譙瑜並不是傻子。

在李朝的提醒之下,他也知道若是益州士族不辦好這件事,那麼他們有可能就會失去曹魏的信任。

士族在亂世中能生存的第一準則,不就是左右逢源,處處下注嗎?

對於這樣的結果,譙瑜肯定是不願意接受的。

因爲目前在衆多益州士族的心中,他們還是認爲最後能統一天下的是曹魏。

畢竟曹魏那麼強大的國力擺在那裡,不是幾場大勝就可以抹殺掉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譙瑜便對着李朝點點頭道:“我會盡力辦好這件事的。”

或許一開始譙瑜與李朝是對等的身份,但現在李朝卻成爲曹魏的代言人,所以現在譙瑜在李朝面前,地位隱形間已然不對等。

反正楊阜在信中的要求,對目前的譙瑜來說不難辦到,也不會與他剛纔所說的計策相沖突。

至於設計將糜暘召回來後,梁州會陷入怎樣的一個境地,這就不是他該考慮的事情了。

不管天下是劉還是姓曹,只要譙氏一直是益州冠族就好。

而李朝在聽完譙瑜的話後,也放心的鬆了口氣。

只是在離去之前,他還是有一點要提醒譙瑜。

李朝對譙瑜說道:“當今朝廷諸臣中,元從自不必說,東州首鼠兩端無須在意,唯有荊州系的大臣的態度我們需要注意。

他們若全部力挺糜暘,對我們的謀劃是大大不利的。”

見李朝道出這層擔憂,譙瑜點了點頭。

於是他問李朝道:“你可有何計策?”

在譙瑜的詢問之下,李朝思索了一番答道:“荊州系大臣衆多,其中大多數臣子以諸葛亮馬首是瞻。

然人心有異,諸葛亮並不能完全掌控整個荊州系的大臣。

自諸葛亮成爲丞相之後,尚書令劉巴手中實權盡無,再加上他往日早就對糜暘心懷不滿,你可試着聯繫他。

若劉巴能率先對糜暘提出彈劾,以他在荊州系大臣中的威望,雖不至於令他們倒戈,但也足以讓一部分荊州系大臣產生動搖。

另外以劉巴的地位,他的彈劾也才更能引起劉備的注意。”

在聽完李朝的話後,譙瑜的臉上先是浮現喜色。

他怎麼將這樣一個對糜暘不滿的重量級人物給忘了?

但隨之他的臉上又浮現疑慮。

“劉子初手中的權勢早已不如當往,況且他往日因爲懼見猜嫌,便恭默守靜,非公事不言,這樣的他會彈劾糜暘嗎?”

面對譙瑜的疑慮,李朝想了想答道:

“或許劉子初不願招惹俗事,但他本人乃是個極清高且極有主見之人,這一點從未有所改變。你難道忘了當年他羞辱張飛一事嗎?

劉子初連張飛都不願假意奉承,他又豈會懼怕糜暘背後的權勢。

況且劉子初一向以漢室苗裔自居,對於大漢穩定的看重,他不會在劉備之下。

在大漢面臨不穩時,他不會坐視不理的。”

聽李朝如此說,譙瑜有着疑慮的心才慢慢安定下來。

不管劉巴會不會出這個頭,但若是有一定可能,那他願意去嘗試一下。

在將所有事情與譙瑜商量完畢後,李朝強撐着身體起身,對着譙瑜告辭後緩緩離去。

當李朝離去之後,目前整個密室中就只剩下譙瑜與譙周二人。

聽完李朝與譙瑜真正全篇謀劃的譙周,現在心中的心情猶如驚濤駭浪一般,久久不能平靜。

他今晚知道了太多的秘密。

而在李朝離去之後,譙瑜的目光就全都落在譙周的身上。

譙瑜雖然只是靜靜看着譙周,但現在的譙周卻感到,他身上包裹着一種強大的壓力。

這是來自於譙瑜這個族長對譙周天然的威壓。

譙周被嚇得臉上冷汗直冒。

但幸虧譙瑜不是要對譙周怎麼樣,他在看了譙周許久後,對着他說道:“今夜我們所說的,也是你來日會做的。

所以你要好好學。”

聽到譙瑜這麼說,譙周忙不迭的直點頭。

見譙周一副乖順聽話的樣子,譙瑜的臉上流露出笑意。

自從獨子死後,他便將家族的希望都傾注在譙周身上,而譙周一直以來的表現,也沒有讓他失望過。

在這種複雜的情感之下,譙瑜突地問譙周道:“你鬥得過糜暘嗎?”

面對譙瑜這句突然的詢問,譙周一下子愣在當場。

一時之間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只是他何須回答呢?

答案世人皆知。

若將糜暘比作一輪皓月,那麼譙周頂多算一顆從旁點綴的星星。

譙瑜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所以他並沒有等譙周回答他,他只是看着譙周自顧自的說道:

“或許你鬥不過他。

但我會幫你除去他。

若干年後,你依然是勝利者。”

什麼樣的情況下,星星會成爲漆黑夜空中的主角呢?

那便是在皓月隕落的情況下。

在密會結束的第二日,來自梁州的文書終於來到成都之中。

這封文書如以往一般,被優先送到諸葛亮的手中。

而諸葛亮在看到文書中的內容之後,他臉上浮現了複雜的神色。

三長制與均田制對他來說,都是很新奇的制度。

只不過雖然諸葛亮的治國理念講究與民生息,鎮之以靜。

但對於編寫出《蜀科》這部法律的諸葛亮來說,他並非是不能接受新奇事物的人。

相反的,諸葛亮本身就是富有創新思想的一個人。

所以當了解了何爲三長制與均田制後,諸葛亮的第一反應是驚訝。

平心而論,他在之前的確沒料到糜暘會有這樣的舉動。

當世的政治家,大多還拘泥於打擊豪強,恢復生產的發展經濟的固定套路。

諸葛亮之前以爲糜暘也會如此做,畢竟這樣做最爲穩妥,不至於犯錯。

而他的這位準徒弟倒好,打擊豪強打擊的比誰都狠就罷了。

還直接搞出兩種全新的制度來發展生產,這樣的舉動在數十年以來,可謂是第一次。

別看曹魏的屯田制被北方士人吹噓的有多先進,但曹魏的屯田制並非是首創,最多算是發揚光大而已。

可以說糜暘這樣的舉動很大膽。

但是諸葛亮對糜暘這樣的執政風格卻充滿着期待。

只是諸葛亮是有着期待,旁人就不一樣了。

當糜暘在梁州準備實施三長制與均田制的消息傳出之後,整個成都瞬間陷入一片沸騰之中。

不久之後,這種摻雜着惡意的沸騰,正在許多有心人的推動之下,以極快的速度傳遍蜀郡。

乃至益州的更多地方。

(本章完)

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7章 懾服徐詳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8章 關羽之憂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章 先斬後奏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
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7章 懾服徐詳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8章 關羽之憂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章 先斬後奏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