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

bookmark

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

在孫權的傳召下,被孫權委任負責永安防務的陸遜,不久後就一身戎裝來到了縣府中。

陸遜在到來後,他當即對着孫權一拜,口中言道:“臣拜見至尊。”

還處在驚魂未定中的孫權見陸遜來了,他的內心中涌現出一股安定感。

那夜,正是在陸遜的護衛下,他才逃過一劫的。

若無陸遜,便沒有今日的他。

當初他與陸遜劃木筏逃離公安後,他本來想立即回到建業。

但是陸遜建議他先不要回建業,而是北上來到江夏郡中。

陸遜有此建議,是擔心糜暘會趁着大勝之後,趁機攻打江夏。

江夏,乃是荊揚二州樞紐,若江夏一丟,從此江東門戶大開,對江東而言是極爲不利的。

孫權儘管數次令江東招致大敗,但執掌江東近二十年的他,在江東中還是很有威望的。

有孫權在江夏,足以初步穩定江夏的人心。

而且相比與建業,江夏郡離公安更近。

等孫權在江夏的消息慢慢傳出,那些公安一戰中四處逃散的吳軍潰兵,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自然會陸續回到江夏郡與孫權匯合。

後來的情勢發展,果然不出陸遜所料。

在孫權來到江夏後,雖說江夏中的吳軍聽說了己方公安大敗的消息,引發了巨大的騷亂。

但因爲孫權在此,所以這些巨大的騷亂,並沒有引發兵變或者大面積的士吏逃亡事件。

而且就在這段時間以來,在陸遜將孫權的消息四處傳播之下,之前四散在公安周圍的吳軍士卒及將校,紛紛想方設法來到永安城中與孫權匯合。

其中以全琮與朱桓兩部兵馬最多。

江東的私兵制雖然有很多弊端,但有一點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那就是隻要一軍的主將不死去,那麼他麾下的私兵,只要不是被俘虜,哪怕是四散逃逸了,最後亦會想方設法與他們的主將匯合。

對於吳軍來說,他們的主將不僅是他們的上司,亦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在多日的招攬四散逃兵之下,永安城中的吳軍不算原來守軍,就已經將近一萬之衆。

而且陸遜還建議孫權,調派原來呂蒙安排在駐守廬江的部分戰兵,來到永安城中守衛。

在連番增強永安城中的兵力之下,現今城中的兵力已經接近兩萬。

只是永安城中的大部分士卒,全都因爲公安之戰而軍心頹廢。

在此情況下,孫權因爲陸遜的護駕之功,拜陸遜爲右護軍,鎮西將軍,封華亭侯,代替他負責永安城中的防務。

在陸遜操持軍務,整備城防之下,吳軍的軍心正在逐漸趨於穩定。

這一件件往好的方面發展的事,都落在孫權眼中,因此他對陸遜的器重越來越深。

如果他當初執意逃回建業,那麼現在江夏可能已經不保了。

孫權趕緊起身來到陸遜身前,將其扶起,口中流露溫和的笑意言道:“伯言近來辛苦了。”

聽到孫權這句話的陸遜,臉上並無自矜之色,他平靜地對着孫權答道:“爲至尊分憂,何談辛苦。”

孫權接着問起陸遜,近來在天下間傳的沸沸揚揚的一件事。

“今漢、魏二軍在漢水交換人口,似有停戰之約。”

“若劉備等魏王退兵之後,起大軍攻打江夏,我軍該如何應對?”

面對孫權的這個擔憂,陸遜臉上浮現思索之色。

陸遜在思索之後回答孫權道:“劉備自稱漢王,而曹操漢賊耳。”

“劉備自起兵之日起便以匡扶漢室,誅除曹賊爲號,而曹操亦將劉備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二人勢同水火。”

“今二人有停戰之議,非二人意欲聯和,乃是形勢所逼也。”

“漢魏兩軍對峙漢水兩岸數月,此勢必不能久。”

“自去年以來,劉備與曹操連番大戰,糧草、人力已經損耗頗重。

若彼等繼續於漢水對峙,漢、魏國力必大大受損。”

“今春耕將近,爲了今年的糧食收成,兩家若不能速勝,亦只能無奈罷兵。”

“而就算兩家罷兵,以曹操之詭詐,劉備亦不會掉以輕心,必派重兵防備漢水南岸。”

“荊州水軍,勢必不會抽離漢水前線。”

“永安城堅,且又依水而建,劉備缺少水軍,攻城不易。”

“況自從至尊來到永安城中後,江夏郡內雖一開始人心浮動,但終究漸漸趨於穩定。”

“而且現永安城中兵力不少,北方又有曹操這等強敵在。

劉備糧草不足,出兵少,則永安不易下,出兵多,則漢水防線空虛,所以劉備是不會貿然出兵東征的。”

類似的問題,不知道近來孫權問過陸遜多少次了。

之前孫權問的是糜暘會不會爲了擴大戰果攻打江夏,等劉備到了以後,孫權問的則是劉備會不會。

聽到陸遜這麼說之後,剛做完一場噩夢的孫權內心中方纔安定了一些。

孫權看着眼前這個他以前並不太過重視的侄女婿,他越來越覺得陸遜是一位難得的人才。

不僅爲人沉穩鎮定,並且對時勢的瞭解有着很獨到的見識。

有此賢臣,天不亡江東呀!

孫權在聽完陸遜的分析之後,他令陸遜坐下,而後他亦來到主座上坐下,與陸遜繼續商討當前局勢。

就在孫權與陸遜君臣二人奏對之時,府外有士卒來報,說是虞翻回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孫權大驚失色,他脫口而出道:“噫!蒙死矣!”

當初公安大敗之時,病重的呂蒙被虞翻看護着,躺在他的大帳之中。

那夜戰事危急,孫權逃走來不及帶上呂蒙,後在陸遜的四處招攬散兵之下,呂蒙及虞翻也並未回到江夏城中。

如此可見,呂蒙及虞翻很可能都被糜暘捕獲了。

後來江東的探子探測到,糜暘北上受賞的消息。

探子還探聽到呂蒙及虞翻,已經被糜暘押往江陵獻與劉備的確認消息。

今日,呂蒙並未歸來,卻只有虞翻被劉備放回來,那可能就是呂蒙已經身死。

孫權趕緊命人傳喚虞翻進來,不久之後,虞翻一臉悲切之色的捧着一個木匣來到大廳中,跪倒在孫權身前。

看到虞翻手中捧着的那個木匣,孫權不自覺地已經站起身來。

跪倒在地的虞翻,雙手舉起手中的木匣,他對着孫權言道:“臣帶大都督回來了!”

虞翻說完後,已經泣不成聲。

虞翻既是爲呂蒙的死去而哭,亦是爲自己的未來而哭。

在孫權掌權江東以來,他仕途坎坷,數次被孫權貶謫,好不容易有個呂蒙不在意他的性格,願意提拔他。

但如今呂蒙已經死在江陵,那他虞翻將來在江東何去何從?

孫權聽完虞翻的話後,他臉上浮現出巨大的悲痛之色。

儘管他之前因爲呂蒙的失利,對其頗有責怪之意。

但畢竟呂蒙是其一手提拔培養出來的嫡系,亦是江東淮泗系將領現今的頂樑柱。

雖然孫權心中早就做好了呂蒙病重難愈的準備,但當他真的知道呂蒙身死的消息之後,他心中還是十分痛心不已。

孫權踉踉蹌蹌地走到虞翻身前,而後他伸出顫抖的手打開虞翻手上的那個木匣。

在打開木匣後,孫權就看到了一張他再熟悉不過的臉。

香灰覆底令呂蒙的首級充滿了蒼白的顏色,而此時呂蒙的首級上他的雙目圓睜,似乎在死前承受着莫大的不甘心與怒氣。

看到這一幕,孫權不忍心的蓋上了木匣的蓋子,他不禁往後退了幾步。

而後他用悲怒的語氣問虞翻道:“子明的身軀呢?”

“爲何不一起帶回來!”

死亡是令人很恐懼的事。

但身首異處,死後靈魂無處安息,更是當世人無法接受的事。

面對孫權的怒問,虞翻叩首答道:“是糜賊。糜賊在大都督發病嘔血而死之後,建議劉備將呂蒙身留荊州,首回江東。”

聽到虞翻說是糜暘建議劉備這麼做,孫權心中的怒氣當即一滯。

對糜暘的忌憚與恐懼,又開始在他的心頭慢慢縈繞。

糜暘是有多恨呂蒙,要這麼對他?

身首異處,無法長眠。 шшш•ttκд n•C○

但孫權不知道的是,糜暘之所以會建議劉備這麼做,乃是因爲歷史上,孫權就是這麼對關羽的。

一個大英雄,在被盟友偷襲致死後,竟然最後還要落得首級在北,身軀在南的令人無比痛心的悲慘下場。

直到劉備死之前,他都沒機會見過他二弟的屍體一面。

他都沒有辦法在他二弟的墳墓之前,道一聲思念。

這種悲痛,又豈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既然孫權要背信棄義,呂蒙要仰仗詐力謀奪荊州,那麼糜暘就一報還一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孫權看着虞翻手中的那個木匣,他已經不忍心再打開看一眼。

他強忍內心悲痛命人前去,爲呂蒙用香木打造一副身軀。

等呂蒙的香木身軀打造好後,孫權會命人將呂蒙的首級縫在香木造就的身軀之上,運回建業安葬。

在下達這個命令之後,孫權對着虞翻問道:“那夜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從虞翻剛纔的話語之中可以得知,呂蒙是在死後才被劉備屍首分離的,所以孫權想要知道那夜之後的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

面對孫權的詢問,虞翻泣哭着答道:“那夜之後,我本想護着大都督逃走,但就在我還沒護着大都督離開大帳之時,我便被搜查我軍營帳的漢軍所擒獲。”

“自那夜之後,大都督一直昏迷不醒。”

“後糜賊受劉備所召前往江陵受賞,便押解着我與大都督及一干俘虜北上。”

“在到達的江陵那一日,大都督從昏迷中醒來。”

“大都督在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已經成爲糜暘的俘虜,並且我軍遭受大敗,他一下子氣急攻心,於江陵城中發病嘔血而死。”

“在死前,大都督手扯帷幔,一直連呼:悲乎!悲哉!”

虞翻說完後,孫權不自覺地捂住了胸口,他的江東大都督竟然是被糜暘氣死的。

真是可笑,可悲至極。

怪不得呂蒙死前是一副雙目圓睜的樣子。

這時陸遜趕忙上前,扶住已經有些搖搖欲墜的孫權。

他在聽到呂蒙悽慘的死狀之後,臉上也佈滿了悲痛之色,但他知道這時並不是只顧悲傷的時候。

陸遜對着虞翻問道:“劉備除了讓你帶回大都督的首級之外,可還有讓你傳什麼話?”

聽到陸遜這麼問,孫權這才反應過來。

對呀,劉備既然肯放回虞翻,那肯定不是單單讓他攜帶呂蒙首級回吳的,定然還有其他意圖。

在陸遜的詢問之下,孫權看向虞翻,這時虞翻從懷中掏出了一封劉備親手寫給孫權的信。

孫權趕忙接過信看了起來,信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話。

“北軍即將退卻,吾欲攜暘與將軍會獵江夏,將軍謂其能然不?”

孫權看着劉備所寫的“將軍謂其能然不”這幾個大字,他臉上瞬間浮現了恐懼之色。

劉備問他現在還能行嗎?

孫權立即將劉備的信件展示給陸遜看,而後他口中問陸遜道:“今劉備意欲東征,吾該如何?”

孫權的臉上充滿了焦急之色。

但陸遜在看完劉備的信後,臉上卻不如孫權那般慌張。

他認爲自己剛纔的分析不會有錯。

況且劉備若真想進兵江夏,又何必多此一舉,寫封信特意提醒一下呢?

在快速的思考之後,陸遜對孫權言道:“劉備寫這封信應該是在試探至尊,至尊千萬不能自亂陣腳。”

陸遜的寬慰並不能讓孫權完全冷靜下來。

他負手在大廳中四處踱步,想着接下來該怎麼做。

按陸遜的分析,就算此時劉備率大軍來攻打江夏,那麼依照當今的時勢,劉備輕易之間也是打不下江夏的。

陸遜的分析孫權是認同的。

但劉備言語中的威脅,又令他無法忽視。

看着孫權那無措的樣子,陸遜最後建言道:“至尊若擔憂劉備發兵來攻江夏,不如派出一使者前往荊州,試探劉備口風。”

在聽到陸遜這麼說之後,孫權眼睛一亮,最後他同意了陸遜的所請。

其實這本書中的公安之戰,就猶如是歷史上季漢的夷陵之戰。

(本章完)

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6章 麋鹿破槽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
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6章 麋鹿破槽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