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

bookmark

朱靈一副“忠心護主”的模樣,若放在前幾日定然要引起在座數位魏將的反感。

但在這一刻,卻沒有一位魏將覺得朱靈抨擊的不對。

甚至方纔那位自覺說錯話的魏將,在朱靈訓斥的語氣下還不由得給自己了一個巴掌。

拍掌聲響亮而清脆,令朱靈及其他魏將臉上都流露出滿意的神色。

倒不是朱靈及其他魏將,心中真覺得糜暘會料到今日營帳裡發生的一切。

可糜暘料不到,不代表今日帳內的幾位魏將,來日不會爲了榮華富貴而向糜暘告密呀。

互相攻訐,從而踩着往日同道的屍體爬上高位,這樣的事數十年來朱靈在曹魏見過太多了。

既然都打算要投降漢軍了,那麼一切行爲還是慎獨些的好。

只是朱靈也知道那位魏將的話,勢必會引起其他人心中的一些猜忌。

畢竟之前糜暘在渭水許下的誓言流傳太廣了,一度讓許多魏將人心惶惶。

爲了幫助糜暘,更爲了幫助自己,朱靈不由得看向在座的“同道”言道:

“渭水之誓中,大將軍只向天下人明言,凡是有參與屠城過的將領他不會饒恕。

可今日帳內的你我幾位,往日都未參與過徐州屠殺一事。

以大將軍之心胸,以大將軍之地位,他豈會不分青紅皁白?

諸君莫忘了,聽聞郭淮、王雙幾位將領被俘後,大將軍對彼等一向優待的很。”

朱靈的解釋讓幾位魏將心中的最後一絲顧忌悄然之間消失。

猜忌再多,但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最終都會煙消雲散。

見幾位魏將的眼神漸漸淡定下來,朱靈直接開門見山道:

“今日吾等密議,一榮俱損,一損俱損。

若有人心中尚有不願遲疑,可自行離去。

吾絕不阻攔。”

朱靈話說的坦蕩蕩,但他的手卻不自覺地按在了腰間的佩刀上。

心懷坦蕩的人,能做出密議投降漢軍的事嗎?

朱靈的動作自然逃不過在座數位魏將的眼睛,但哪怕沒看見這一點,他們心中也不會動搖投降漢軍之志。

若是不願投降,今夜就不會受朱靈的鼓動來此。

更何況魏軍軍法嚴厲,特別是對外姓將領來說。

就算他們今晚離去,不參與朱靈的行動,但要是朱靈失敗,那麼今夜他們參與密議本身就是一件死罪。

哪怕他們離去後向夏侯霸告密,但以曹魏軍法的邏輯——若真忠於大魏,何不在密議開始前就上報?

既然橫豎都是死罪,加上他們的確都不看好夏侯霸能守住潼關,那麼何不搏上一搏呢?

片刻之後,在座魏將皆拱手對朱靈言道:“吾等心志相合,願聽君調遣。”

論該怎麼安然無恙的投降,朱靈是專業的。

聽到諸位魏將的話後,朱靈的臉上浮現笑意。

在背降一事上有着專業能力的他,心中早就對該如何投降漢軍一事有着周密的籌劃。

朱靈先看向爲數位魏將中的一位言道:

“陳校尉,城上守城軍士大多是你心腹,接下來吾等當務之急就是要將吾等心志,儘快報給驃騎將軍知曉。

這件事還得你傾力相助。”

朱靈的話讓這名陳校尉慨然應唯。

雖然夏侯霸眼下是潼關內的主將,但夏侯霸之前都在中原一帶任職,前不久曹叡因爲擔心潼關安危纔將夏侯霸派來潼關。

在這種情況下,明面上夏侯霸可以決斷潼關內的所有事務,但實際上夏侯霸對潼關的掌控力並沒那麼強。

不然的話今夜這幾位魏將也不會聚在一起了。

只是在應唯後,陳校尉心中卻有個顧慮。

“今夜吾等縱心志堅決,但又如何讓驃騎將軍,相信吾等之心志呢?”

陳校尉此話一出,就連朱靈也沒回答上來。

自古以來,投降一事並非是少見的事。

但之所以史書上記載的不算多,原因就在於這樣的事很多都失敗了。

失敗的最關鍵因素往往在於,如何讓對方主將相信自己的心意。

畢竟與投降息息相關的一個詞語叫做詐降。

而自糜暘掌軍以來,詐降二字就快被他玩出花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朱靈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讓馬超相信他們的投誠之心。

既然想不到,那麼就只能先相機而動了。

面對着陳校尉的疑惑,朱靈最後語氣悠悠地說道:

“若天命在漢,驃騎將軍是會相信的。”

在定下第一步要走的步驟後,陳校尉於深夜之際回到了潼關城牆之上。

牢記朱靈囑咐的陳校尉,第一時間用自身的職權,將一位親信用吊籃送往城下。

在漆黑的天色中,這一件事並未被人察覺。

就連站在城牆上的陳校尉,在他的親信落地後也不能清晰地看到親信的動向。

陳校尉只能選擇將目光望向不遠處的漢軍大營,這一刻陳校尉的心中默默祈禱道:

希望一切順利吧!

在燈火通明的漢軍大營內,馬超正在他的榻上躺着。

而馬岱則是跪坐在一旁,爲馬超細細擦拭着身上的血液。

看着馬超身上重新崩裂的傷口,馬岱的眼中充滿着不忍。

看着一旁盆中的清水,漸漸被血水染紅,馬岱最終沒忍住哭泣起來。

今日馬超在世人面前是很神勇,但這番神勇的代價是很大的。

若是在全盛時期,馬超做出今日的那些動作並無大礙。

可馬超是在全盛時期嗎?

馬超再如何大發神威,但他本質上亦是肉體凡胎而已。

可相比於馬岱的悲傷,哪怕身體上的疼痛不斷傳來,但馬超的眼神還是熠熠有神。

直到這一刻,他還在回味着今日發生的一切。

“痛快!真是太痛快了!”

回憶之後,情緒激動的馬超不由得發出了這聲感嘆。

類似痛快的情緒,馬超已經好多年沒感受過了。

哪怕去年他就受糜暘委派駐守陰平,但那一戰中漢軍實力遠弱於魏軍,馬超採取的戰術主要是以守爲主。

一味的被動防守,那一戰馬超打的是十分憋屈的。

但今日不同。

今日的馬超只有酣暢淋漓的感覺。

今日之後,想必神威天將軍的威名,將會很快重新傳遍天下。

可以說馬超的夙願已經完成一半,剩下一半是否能完成,就看能不能拿下潼關了。

想到此馬超不由地催促起榻旁的馬岱:

“快些爲我上藥。

待後續大軍到來後,趁我軍士氣高昂之際,我定要親自率軍攻城!”聽到馬超的話後,馬岱心中立即就起了勸阻的想法。

下午馬超入帳時,整個人都快站不穩了。

這說明馬超的傷勢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若是再去做先登的事,馬岱真的擔心馬超能否親眼見到潼關收復的那一日。

但還未等馬岱出言勸阻,帳外親衛的聲音就傳了進來:

“將軍,有賊軍求見!”

親衛的稟告聲不僅讓馬岱沒成功出聲勸阻,也讓馬超登的一下從榻上坐了起來。

這麼晚了,還有魏軍從潼關內出來求見,這樣的事讓馬超不得不慎重起來。

沉思片刻後,馬超一邊眼神示意馬岱爲他穿衣,一邊朗聲迴應帳外的親衛道:

“晾他一會兒!”

說完這句話後,馬超便連忙起身,在馬岱的服侍下穿起衣服。

畢竟他身上有傷的事,絕不能被魏軍知曉。

等穿戴好衣服,自覺外人看不出任何異常後,馬超才朝着外帳走去。

只是來到外帳後馬超並未第一時間召見那名魏軍,他對着馬岱吩咐道:

“速去將伯約喚來。”

馬超近來是越來越喜歡姜維了。

之前要不是姜維及時作出判斷,他今日也未必能擊殺許褚。

聽到馬超的吩咐後,馬岱登時朝外走去。

在馬岱離開帳內後,馬超才讓親衛將那位深夜來訪的魏軍帶進來。

魏軍戰戰兢兢的跟在親衛後面,進入了大帳之內。

大帳內火爐散發出的溫度,讓魏軍快被凍得麻痹的身體感受到了溫暖。

可身體上的溫暖,並未讓這名魏軍密使的心裡也暖和起來。

在看到坐在主座上的馬超後,魏軍密使由於內心中的恐懼,直接撲通一聲跪在了馬超的身前。

若是能選擇的話,打死他今晚也不會想來見馬超的。

魏軍密使懼怕的舉動,讓馬超不屑地發出了一聲冷笑。

冷笑一聲過後,馬超並未焦急詢問魏軍密使的來意。

馬超的沉默,讓魏軍密使身體抖的更加厲害了。

他不知道馬超是在等待姜維,他還以爲馬超是在考慮他身上哪裡好下酒呢!

就在魏軍密使的身體抖了好一會後,姜維才終於在馬岱的帶領下來到帳中。

見到姜維到來,馬超臉上的冷色瞬間消散。

馬超對着姜維和藹地言道:“坐下細聽。”

說完這句話後,馬超纔將目光看向那名魏軍密使:

“你是何人所派?

深夜前來,又是所爲何事?”

馬超清冷的聲音在大帳內響起,而隨着馬超的聲音,姜維也將看向了跪在地上的魏軍密使。

見馬超終於問他了,感覺到自己不會被吃的魏軍密使,連忙頭如搗蒜般將他今夜的來意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馬超在聽其他內容時,臉上都沒有着異色浮現。

畢竟剛剛他心中就已經有了類似的猜測。

但在聽到今夜之事是由朱靈主導後,馬超的臉上纔有所動容。

朱靈,馬超是認識的。

當年渭南之戰時,徐晃與朱靈曾一同率軍搶渡黃河,從而一舉打破了戰爭的焦灼局勢。

不得不說,朱靈是一位頗有才能的將領。

正因爲覺得朱靈不同於常人,所以馬超便開始詫異起來,以朱靈在曹魏的地位,他爲何要做出這種事?

當將心中的疑惑問出口後,馬超也很快就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見朱靈被曹魏迫害至此,至少從明面上來說,朱靈想要投降的舉動頗爲合情合理。

只是這件事難道就一定可信嗎?

馬超可是被曹魏的詭計,坑害過的。

馬超看向魏軍密使的眼神漸漸冷厲起來,在他看來待他傷勢恢復一點後,未必不能強攻下潼關。

實在沒必要再去相信什麼投降。

而姜維在聽完魏軍密使的話後,就一直在注視着馬超的神色,他見到馬超的眼色中隱有殺機浮現,他連忙站起身來對着馬超言道:

“將軍,可否借一步說話。”

姜維的請求讓馬超看向了他。

姜維的請求,馬超又豈會不答應呢?

馬超起身帶着姜維走向了屏風之後。

見周圍無人之後,姜維對着馬超進言道:

“朱靈投降一事,不如信上一次。”

姜維鮮明地表達了他的態度。

聽到姜維的話後,馬超頗感詫異。

姜維長久跟在糜暘身邊,在這種經歷下,他不是應該比自己更不相信投降一事嗎?

看到馬超詫異的目光後,姜維將他的看法說了出來:

“眼下我軍士氣高昂,若強攻潼關,未必不能拿下。

可將軍知道,爲何潼關如此緊要,大將軍卻不親自率兵來攻嗎?”

姜維的話讓馬超不禁沉思起來。

以往的時候,他一心只在潼關上,倒是從未注意過這一點。

糜暘不僅沒有打算親自來攻潼關,甚至近來連問詢戰事的書信都沒有。

糜暘好似被什麼事牽絆住了一般。

姜維並未讓馬超疑惑太久,接着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將軍近來,一直在加緊籌備遷都之事。

不止是遷都之事,許多政務之事近來也需要大將軍處理。

故而大將軍才一直未親自前來潼關。”

聽到姜維的爆料後,馬超立刻就明白了姜維爲何會讓他選擇相信朱靈的投誠。

原因就在於拿下長安後,大漢的重心正慢慢往政治上偏移。

長安對大漢的政治意義太大了,不能將長安當做一座普通的大城。

拿下長安之後,大漢爲了向世間展現正統性,肯定會適當暫緩對外進攻的步伐,從而將重心轉移至政治上來。

就例如遷都長安一事。

國都在成都的大漢,與國都在長安的大漢,在世人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

之前馬超還以爲糜暘不再有新的作戰計劃,主要原因在於漢軍征戰許久,已經人困馬乏。

但想來以上只能算一部分原因。

在知道當下糜暘的重心之後,朱靈投降一事自然就會被帶上一層特殊的政治意義。

要知道在此之前,魏軍從未有過主動投降大漢的例子!

若是在他手中能第一次出現這個例子,那麼對大漢向世人彰顯正統性一事有着強大的裨益。

一座潼關很重要,但相比於重新在世人心中樹立起大漢的正統性,重要性卻還是有所不足的。

今日的大漢,已然有了讓人望風而降,去逆就順的資本。

這就是天命所歸!

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0章 三駁潘濬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6章 此路不通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推兩本書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63章 空城計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
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0章 三駁潘濬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6章 此路不通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推兩本書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63章 空城計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