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

張溫與周魴皆是學富五車之人,精通史書的他們,哪怕身爲江東人士,但對遙遠的西域諸國還是有些瞭解的。

據《漢書》記載:「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裡,南北千餘裡...」

自孝武帝首次對西域施加影響以來,西漢歷代帝王都在爲將西域納入大漢的版圖而不懈努力着。

後來在孝宣帝的手中,這個延續數十年的理想基本完成,而這個理想完成的顯着標志,就是西域都護府的設立。

孝宣帝在西域設立都護府的舉動,不止在政治上讓大漢的版圖得到了一次極大的擴增,在經濟以及軍事上,也對大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這方方面面的影響下,哪怕中間有王莽之亂,但漢世祖劉秀統一天下後,也並非忘記恢復對西域的***。

可以說由於以往的事例,在天下人的心中,西域這塊神秘而又廣袤的地方,重新投入大漢的懷抱,乃是大漢恢復鼎盛的一種象徵。

而這種象徵,現在卻不是通過旁人之口,而是明明白白的親自展現在張溫與周魴二人面前,這如何不讓他們感到震驚?

縱算車師國願意對當下的大漢表示臣服,可是車師國王身爲一國之君,難道車師國內沒有其他大臣或者王室成員充當使節了嗎?

一國之君,竟對一區區漢室大臣如此恭敬,這儼然不能說是車師國臣服大漢了,應該說是車師國上下皆對大漢有跪舔之心。

要不要臉呀!

能不能把腰挺直一些!

而在濃厚的震驚之餘,張溫與周魴的思緒又不禁飄散開來。

如今他們只見到車師國王對孟光的恭敬,那麼四方館內是否還有其他西域諸國的使者或王室成員在呢?

而若是有的話,他們的態度又是否和車師國王一樣呢?

這兩個疑問的答案,是現在張溫與周魴迫切想知道的。

自然地接受車師國王禮拜的孟光,並未放鬆對張溫與周魴的注視,而孟光也不難從他們二人的神情中,看出一些端倪來。

身爲名士的孟光,是樂於爲人解惑的。

就在車師國王保持彎腰的舉動下,孟光笑着對張溫與周魴二人言道:

「自我軍光復安定郡以來,大司馬就下令張伯岐將軍率軍重開玉門關。

半夜帳中停燭坐,唯思再啓玉門關。」

唸到這句由糜暘親口說出的詩句後,孟光的話語中充滿了感慨。

自孝桓帝以來,大漢對西域的掌控力越來越弱,及至董卓之亂後,大漢更是在實質上徹底失去了對西域的***。

這在以往是多少漢家男兒心中的遺憾?

領土的丟失,是華夏每一位熱血男兒都無法容忍的事。

但隨後孟光言語中的感慨就消失不見,熠熠精光浮現在孟光的眼中,他接着說道:

「天策北伐尚未還,華夏子弟滿天山。興復國土三萬裡,引得春風復玉關。」

在念到這首近來長安城內歌頌糜暘光復西域的詩句時,孟光的臉上充滿了傲然之色,這一刻他無須再保持謙遜!

「待我軍收復玉門關的消息傳遍整片西域後,收到消息的西域諸國紛紛遣使來到長安,以示上貢臣服之意。」

「若老夫不曾記錯的話,當下四方館中,已有四十餘西域諸國派遣使者或王室成員入住。」

四十餘國?

聽到這一消息的張溫與周魴又是一驚。

據史書記載,西域稱國者一開始有三十多個,後來經過時間的變遷,西域稱國者的數量來到了五十多個。

在這種基數下,有四十餘西域諸國使者入住四方館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土地囊括上萬裡的西域內的絕大部分政權,都願意對當下的大漢表示臣服。

這意味着糜暘建立四方館的志向已然初步達成,更意味着當下的大漢已然有着鼎盛時期的輪廓!

這是何等盛事?

張溫與周魴已然被驚得說不出話來。

身爲華夏民族的一員,他們一方面嚮往這樣的盛事。

而身爲東吳的朝臣,他們心中又對大漢獲得這樣的成就,感到有些驚懼。

這種驚懼,遠比數千鐵騎林立在他們面前更爲恐怖。

看到張溫與周魴震驚的模樣,孟光撫須的動作越來越快,可凡事講究適可而止,孟光並未再繼續出言打擊張溫與周魴。

孟光先讓屬吏將張溫與周魴迎入四方館內安置,待張溫與周魴離開後,孟光纔將目光注視在車師國王的身上。

看到車師國王身上的奇裝異服,孟光本能的有些感到不喜。

外族服飾,就是不如我華夏服飾大氣華美。

但礙於身份,孟光還是微微趨身扶起了車師國王。

在剛剛孟光與張溫二人對話的過程中,車師國王因爲沒收到孟光的迴應,一直保持着屈身的姿勢。

儘管這樣的姿勢,在生理及心理上都不好受,但車師國王卻一點都不覺得違和。

因爲車師國王知道,哪怕是當年西域都護府的都護,他的地位也只大概等於中原境內的一都尉,更何況孟光身爲九卿之一。

不客氣地說,孟光能受他這一拜,都算得上給他面子了。

在被孟光扶起後,車師國王的臉色變得頗爲拘謹起來。

主要是從未學過大漢禮儀的他,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打開話頭。

但好在孟光知道一些糜暘接下來對西域的佈局,於是孟光也不想讓車師國王太過尷尬。

孟光主動詢問車師國王道:「足下這是要往何處去?」

有着翻譯的存在,讓不知漢語的車師國王與孟光交流起來並不困難。

見孟光主動詢問自己,車師國王喜不自勝。

他連忙恭敬地答道:「近來聽聞大司馬的公子偶感風寒,需要城外一些草藥作爲藥引。

幸得大司馬相助,臣才復國成功,如此大德,不能不報。

臣今日見天氣正好,正欲出門爲大司馬的公子找尋那些草藥。」

聽到車師國王的解釋後,再看着他身後隨從身上的藥囊,孟光知道他並沒有說謊。

而西域諸國雖說軍事能力一般,但基本都是富庶之國,稍微花一些錢財,打探出這個消息卻也是不難。

可車師國王外出的原因,卻不由得讓孟光覺得有些好笑。

再怎麼說也是一國之君,竟然甘願爲大司馬的公子親身冒險尋藥,車師國王的漢名取得果真沒錯。

車師國王的漢名爲「蜀愛陽」,這個名字可是大有講究的。

蜀代表着益州,陽則是與「暘」字互通,這樣一來,蜀愛陽三字的寓意就不言而喻了吧。

旁的不說,這位車師國王跪舔的本領,的確是一絕。

「不用去了。

我大漢人才輩出,些許草藥還無須足下涉險。」

說完這句話後,孟光就轉身離開了四方館外。

而在孟光離開之後,得到孟光吩咐的車師國王,竟一時之間不知道,是否該回去。

但在思考了好一會後,覺得還是不要違逆孟光的車師國王,就垂頭喪氣地帶着隨從返回了四方館中。

只是在回

到四方館內後,車師國王又立刻換上了另外一副面孔。

在孟光面前時,車師國王是一副謙卑、憨厚的模樣,可在四下無旁人時,車師國王的神態卻變得凝重、疑慮起來。

車師國王用手指不斷摩擦着手中價值不菲的琉璃杯,不知在想着什麼。

思考良久後,車師國王叫來一位親信,給了他許多錢財,讓他去打探下方纔在門外看到的那兩位使者是何身份。

車師國王總覺得,那二人的到來,會給目前的西域局勢,帶來不小的衝擊。

至於這衝擊是好是壞,就看調查到的結果是什麼了。

...

孟光在離開四方館外之後,就徑直來到了相國府。

自劉備駕崩以來,大漢的政治格局就出現了一種很有意思的局面。

在遺詔中,劉備曾爲劉禪規劃好了三位輔政大臣,但劉備偏偏未明確指出,三位輔政大臣中,到底是以何人爲首。

「凡軍國大事,由三府協力磋商,再奏聞少主。」

也許是劉備無法決斷,也許是劉備有意爲之,在劉備的這句話下,目前大漢的政治格局是保持着三府鼎立的局勢。

三府分別是諸葛亮的相國府,糜暘的大司馬府以及張飛的大將軍府。

當三府的主人達成一致時,便可達到歷史上「宮中府中,俱爲一體:朝政大權,盡操輔政」的格局。

而從近段時間大漢朝廷的一系列人事變動來看,旁人不難判斷出,三府本質上是各有分工,互相制衡的。

例如糜暘的大司馬府,主要負責大漢的軍事行動。

諸葛亮的相國府,主要負責大漢的日常政務。

至於張飛的大將軍府,掌握的則是京畿一帶的兵權。

當然了,雖說往大了說,三府各有不同的權力根基,但許多事都需要三府的相互配合才能施行下去。

既互相制衡,卻又彼此都離不開。

這樣的權力格局,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但卻十分契合今漢的國情。

至少自劉備駕崩以來,在這種權力格局下,大漢的一切運行的都十分平穩。

原本糜暘曾自請負責迎接東吳使者的一切事宜,可最近幾日糜澄感染風寒,糜暘休沐在家照料。

故而孟光在迎接到東吳使者後,是來到諸葛亮的相國府覆命。

待從屬吏的口中得知,孟光到來的消息後,諸葛亮第一時間就讓屬吏將孟光迎接進來。

等孟光來到諸葛亮的身前,孟光先是對着諸葛亮一拜,然後纔對着他稟報了張溫與周魴二人到來的事。

聽到孟光的覆命後,埋首於案牘中的諸葛亮微微點了點頭。

可諸葛亮卻見孟光在稟報後還未離去,就知道有些事孟光不知道要不要繼續稟報。

「說吧。」

諸葛亮放下手中的毛筆,靜靜地看向孟光。

得到諸葛亮的允諾後,孟光方纔拱手將遇見車師國王一事說了出來。

性格剛直的孟光,是本能不喜車師國王這樣的諂媚行爲的。

而孟光也不信,一國之君,竟真像表面表現出的那般人畜無害。

要真如此,這位車師國王早應該在之前的叛亂中死去,哪裡還能等得到漢軍的支援的。

孟光的稟報並未引起諸葛亮的詫異,反而是讓諸葛亮輕笑一聲道:

「是那位蜀愛陽嗎?」

在說起這個名字時,諸葛亮臉上的調笑之意,是怎麼也掩飾不住的。

見諸葛亮好似不太在意這一件事,孟光也沒有多說什麼,對着諸葛亮一拜後,便離開了大堂之中。

孟光離去後,諸葛亮繼續處理起手中的政務。

而隨着桌案上案牘的不斷減少,一張壓在案牘下方的帛書漸漸露了出來。

見到那封帛書後,諸葛亮伸手將它抽了出來。

看着帛書上寫着的四個大字,諸葛亮的腦海中不禁浮現起,前幾日糜暘對他說的話:

「若只是軍事威懾是不夠的,大漢要的也不應該是什麼納貢。

缺什麼,那便取什麼,何須旁人貢獻?

百年以來,西域之所以多有叛亂,就是在於他們在心裡認爲,自己並非華夏的一份子。

心中不認同,在大漢強盛之際,他們自然臣服,可誰能保證,來日大漢不會再有國勢傾頹的一日?

今日劍在我等之手,我等自當爲華夏一族謀萬世之基!

弟子不喜歡西域這個稱呼。」

那一日糜暘慷慨的神情,諸葛亮今日還記憶猶新。

而諸葛亮也記得,他在聽完糜暘的最後一句話時,下意識地問他道:「那你喜歡什麼樣的稱呼。」

面對着自己的這個詢問,糜暘是如何回答他的呢?

四個字足以。

「化域爲州!」

看着帛書上充滿激揚的四個字,諸葛亮的內心不由得燥熱起來。

燥熱之餘,諸葛亮再度舉起手中毛筆似是不經意間,批准了一份奏表。

那份奏表上寫着這樣一段話:

「臣平西將軍張嶷奉大司馬命,請調五萬石軍糧至玉門關!」

西域諸國大多臣服,張嶷還需要這麼多糧草作何?

西域諸使與東吳使者俱入四方館,本來就是糜暘與諸葛亮早就商定好的重要一步。

造勢,不如借勢!

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24章 屠殺?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50章 夜襲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63章 空城計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22章 出獄第24章 屠殺?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36章 麋鹿破槽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
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24章 屠殺?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50章 夜襲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63章 空城計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22章 出獄第24章 屠殺?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36章 麋鹿破槽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