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

bookmark

石苞與鄧艾乃是微時之友。

再加上自鄧艾發現石苞後,並沒有因爲自己現在身居高位而對石苞流露出輕視之色,所以在鄧艾面前石苞並未有多少拘束。

心中暗自吐槽的石苞連忙止住了鄧艾的呼喚,他對着鄧艾言道:“士載,你心中要是有何疑問可直言,無須稱呼我的表字。”

你再稱呼下去,我都不好意思再吃了。

石苞心中的這層心思鄧艾並不知曉,不過面對好友的提議,他也欣然應允。

鄧艾示意一旁的親衛遞來一碗水,他在接過親衛手中的水遞給石苞後,他便馬上問起石苞近幾日的遭遇。

曾有“石仲容,姣無雙”美譽的石苞,怎的變成現在這副落魄的模樣了。

還有爲何他的信寫出已有一年,石苞現在卻纔南下。

聽到鄧艾的疑問,石苞先吃下一口麪餅,再忙不迭的喝下一口溫水,然後他看着鄧艾將他這段時日的遭遇都說了出來。

原來自那日棘陽城外雙方交換俘虜後,石苞作爲來自鄴城的縣兵,便被司馬懿打發回鄴城。

在迴轉鄴城的路上,石苞藉機從隊伍中逃脫。

正如石苞一開始所預料的那般,由於他的身份並不是正卒,所以他的消失並未引發魏軍的大範圍搜捕。

在這種情況下,石苞順利的翻山越嶺一路南下來到新野城外。

可是當石苞來到新野城外時,那時正值糜暘爲躲避張溫等江東使臣離開新野,故而石苞毫無意外的撲了個空。

但是石苞並沒有氣餒。

明主麼,難追些也是正常的。

在這種心態的激勵下,石苞又一路南下。

可是由於那時候他身上的乾糧都已經吃完,他只能一路上邊打獵邊南下。

這無疑是耗費時間的。

所以當他衣衫破爛的到達襄陽城外時,糜暘竟於前一日領軍離開了襄陽城。

在探知這個消息後,石苞氣的不停頓足嘆息。

他倒不是氣糜暘,他氣的是自己南下的速度太慢,就堪堪只差一日。

不過石苞是個很有韌性的人。

歷史上他懷才不遇在鄴城賣鐵數年無所成後,又轉而去長安賣鐵數年,由此可見他心中的韌性。

這種性格的石苞,當然不會輕易放棄追尋糜暘的步伐。

在知道糜暘率軍返回漢中的當日,石苞就馬上亦從襄陽出發往着漢中進發。

而因爲不熟悉道路再加上之前的教訓,所以石苞一路上並沒有因爲打獵耽擱時間,他在一路的問路之下不斷朝着漢中進發。

在石苞的鍥而不捨之下,他終於在糜暘到達南鄭的當日,亦堪堪到達南鄭城外。

只是這樣境遇下的石苞,現在會在鄧艾面前表現的如餓死鬼一般,也是情有可原的事了。

這是真千里追主。

石苞詳細回答了他這一段時間的遭遇,卻對他之前爲何不及時南下的原因避而不談。

對於石苞的這點小心思,鄧艾明瞭卻不戳破。

同爲寒門出身的他們,都各自有着最不堪的過往,在這一點上沒必要求根問底。

鄧艾只是在聽完石苞這段時間來的遭遇後,臉上流露出佩服之色。

在不知道是否會被糜暘重用的情況下,卻還能如此堅定的一路追隨糜暘而來,這一點他鄧艾自問做不到。

也幸虧石苞手中有着他的親筆信,否則行跡可疑的石苞,可能就不會被漢軍士卒帶來見他了。

鄧艾又順手拿起一塊麪餅遞給石苞,看着他眼前的石苞,鄧艾似乎想到了之前的自己。

若是他沒有遇到糜暘,那他現在的境遇又會比石苞好上多少呢?

心中與石苞有着共情的鄧艾,他當即開口寬慰石苞道:

“不管你之前受過何等委屈,現在你既已經尋到我,等過幾日我的事務處理完畢後,便立即帶你覲見君侯。”

鄧艾的這聲承諾,讓石苞佈滿髒污的臉上終於流露出喜色。

而在聽到鄧艾近幾日有要緊事要忙之後,石苞便不免好奇問道:“近來兩軍剛剛罷戰,又有何事務讓士載忙碌數日呢?”

面對石苞的好奇,鄧艾覺得他要忙的事也不是什麼隱秘,便將糜暘吩咐他辦的事告知給石苞。

而石苞在聽完鄧艾最近要忙的事務後,他臉上不禁流露出濃郁的豔羨之色。

精通兵略的石苞知道,士卒輪休制度乃是能大大激勵士氣的一件事。

由於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能操辦這件事的人除去對自身能力有所要求外,還必須十分受主將的信任才行。

目前鄧艾能爲糜暘負責這件事,可見鄧艾在糜暘心中的地位。

石苞不禁又聯想到在他被漢軍發現後,漢軍一開始對他的態度,可是將他當做奸細看待的。

可就在他從懷中掏出鄧艾給他的親筆信,一衆漢軍得知他有可能是鄧艾的友人後,那些漢軍對他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彎。

由此可見,鄧艾在糜暘大軍中的威望一點都不低。

同爲寒門出身,年紀又相仿,他與鄧艾的人生際遇卻猶如天地一般差距明顯,這怎麼能讓石苞不感到羨慕無比呢?

在心中的豔羨之情下,石苞突然對着鄧艾感慨道:

“渤海仲容難無雙,世間尚有鄧士載!”

在感慨完這句話後,石苞的心中不禁浮現起一種強烈的渴望:

希望來日梁州牧亦能如此看重他呀!

自糜暘回到南鄭城中已有數日。

在這數日以來,糜暘可是一點都沒有閒着。

新設立的梁州就猶如一個初創的國度一般,有着太多事需要料理。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要儘快搭建起梁州的州朝架構。

劉備有朝廷輔佐他執掌一國軍政,梁州自當亦設立州朝輔助糜暘掌握梁州軍政大權。

糜暘近幾日要做的第一件要事,便是要將州朝的一衆屬吏確認下來。

否則他縱算心中有着衆多改革措施,也一件無法實行下去。

州朝中最重要的官員別駕一職已經確認由法邈擔任,現在就該是決定其他屬吏由誰擔任的時候了。

州牧一職在漢代雖不常置,但是數百年來,關於州牧的一應屬官許多都已經有所定製。

而在州牧的一衆屬官中,除去別駕的地位權力十分重要外,還有着一個職務的重要性一點都不比別駕低。

那便是治中從事,簡稱治中。

當年溫恢出任揚州刺史時,曹操想找個賢才輔佐溫恢,便對着溫恢言道:“得無當得蔣濟爲治中邪?”

後來蔣濟便被曹操任命爲揚州別駕。

由此可見在世人的眼中,有時治中與別駕是有等同的權力與地位的。

除去曹魏的例子不談,就單單說諸葛亮在劉備麾下當別駕的時候,治中乃是由龐統擔任的,從這就可以知道治中的地位有多高。

兩者職務之間有所不同的是,別駕常同州牧外出巡視,監督各州郡,是州牧意志的第一傳達者。

而治中主要是在州牧領導下典掌州內具體事務。

只是二者的職掌不能簡單劃分,也不能侷限於文字條文。

二者好比是州牧的左右手,所有軍政大事,都常參與議論,並沒有分的很清楚。

別駕就好像後世隋唐中央三省中的中書省,負責的主要是爲州牧草擬文書,併爲州牧向州中的所有屬官傳達命令。

而治中就像是三省中的尚書省,負責統領各曹具體承辦各項事務。

當然在當世時,別駕與治中的這種職權屬性並不十分清晰,只能說是有一些傾向。

但銳意改革的糜暘有意借鑑於後世的先進制度,將別駕與治中的這種職權界限提前劃分清楚。

由於心中的這種想法,再加上治中一職的重要性,治中的人選就十分緊要了。

這人要有很強的執行力,又要忠心於糜暘,否則糜暘心中的想法就無法實現。

最後糜暘決定徵召呂乂爲梁州治中。

呂乂在政務上的執行力自不必說。

在當初的西城一戰後,糜暘之所以能心無旁騖的馬上領軍攻打武當,得多虧有呂乂在後方爲他料理一切事務。

更何況呂乂原先就是他的漢興郡丞,由一郡郡丞升爲一州治中,亦是合情合理之事。

在決定好治中的人選之後,主簿的人選卻讓糜暘有些犯了愁。

在州的屬吏中,主簿的地位僅次於別駕、治中。

主簿的秩位雖比別駕與治中低,但相比於別駕有時要代替州牧出巡各郡,主簿纔是那個時刻不離在州牧身邊的人。

由於主簿的這層特性,所以主簿往往是州牧的心腹之臣,並且主簿的升遷空間十分大。

例如原爲曹操主簿的溫恢,一外放即任揚州刺史。

又例如因爲糜暘自己的事例,現在大漢各郡皆在流傳着一句話:“寧爲一主簿,不爲一縣令。”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糜暘的影響下,現在許多的大漢士人,皆將主簿一職當做出仕後最優的職務

除去主簿的職務有着這層特殊性外,還因爲在糜暘的構想中,梁州的主簿要承擔起後世隋唐時門下省的責任。

梁州的主簿既要與別駕、治中同掌機要,共議州政,還要負責審查州令,更要在必要的時候敢於指出他的錯誤。

畢竟糜暘不是神,他也會有犯錯的時候。

所以從大局上來說,適當給予主簿一定審覈州令的權力以爲未雨綢繆,是很有必要的。

三省各司其職,互相制衡的組織架構在後世已經得到驗證。

算是在當世既符合國情,又十分先進的一種組織架構了。

因爲主簿的重要性與特殊性,法邈不斷提出幾個人選,都被糜暘所否決掉。

最後思來想去之下,糜暘打算讓鄧艾擔任他的主簿。

雖然鄧艾的政治情商不高,但或許正因爲他的這點特質,纔會讓他在必要的時候能敢於指出糜暘的疏漏之處。

以往他就經常如此做。

除去這點原因之外,糜暘看重的更是鄧艾對他的忠心。

有一定權力對他下達的命令提出異議的人,那必須是對他極爲忠心之人。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那人所提出的所有異議,一切都是爲糜暘好。

糜暘適當對州朝官制進行一定改革,想的是提高州朝的行政效率,不是爲了讓別有用心的人以此當做掣肘他的手段。

當決定好治中與主簿的人選後,糜暘讓法邈先寫好兩道正式的徵召文書。

隨後他又下達了一道命令。

那便是將州府的曹大多歸於治中管轄。

治中類似於後世的尚書省,而後世的尚書省的職能主要靠他所管轄的六個部門來實行。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在東漢末年時,六部的一些名稱就有出現過。

例如對石苞十分看重的吏部侍郎許允。

只是這六部的稱呼還未在當世盛行其道,糜暘亦不打算在梁州直接設立六部,因爲這沒必要。

在漢代六部雖未盛行,但卻有諸曹的存在。

功曹:掌官員任命升遷,業績考覈。

倉曹:掌倉庫﹑租賦﹑市場﹑度量衡等事務。

戶曹:掌戶籍﹑田宅等事務。

兵曹:掌軍事事務。

法曹:掌刑法。

士曹:掌交通﹑建築。

各種曹應有盡有,並且他們的職能與後世的六部不能說有所相似,那基本就是重合的狀態。

可以說後世的六部,便是由漢代的諸曹脫始而來,既然如此,糜暘又何必多此一舉再去設立六部?

糜暘只需正式下達文書,將這諸曹統屬至治中之下即可。

至於這一點本來也就是合情合理,因爲在大漢的官制中,原本諸曹是分散於別駕與治中分別管轄的。

當然糜暘也不可能將諸曹都交給治中統屬,否則治中的權力就太大了。

例如功曹這一名爲曹,實際上地位與從事等齊的要職,糜暘便會將他單獨出來向自己直接負責。

還有兵曹這一名義上統管州內軍事的官署,糜暘也不可能給他如此大的權力。

縣兵、郡兵等不具備太大戰鬥力的士卒可由兵曹管轄,負責平時在境內捕獲盜賊,維護治安,類似於後世的警察。

至於用來征戰的一衆正兵的兵權,糜暘肯定是要牢牢直接掌握住手中的。

數萬大軍,纔是糜暘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最大底氣。

今日一章。

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16章 幼時情誼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番外:亡國之恨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訂婚啦第16章 幼時情誼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2章 當爲班超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
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16章 幼時情誼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番外:亡國之恨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訂婚啦第16章 幼時情誼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2章 當爲班超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