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驕兵必敗

惠安侯這個名字,的確不錯,不過,楊聰看到奏摺之後心情卻怎麼也好不起來。

嘉靖這次的確夠意思了,一把就賞了他個侯爵,而且,其他有功之臣皆有升遷作爲獎賞,但是,聖旨中其他內容就有點操蛋了。

收復西套之策竟然被否了,嘉靖的意思,朝廷負擔不起如此曠日持久的大戰,而且,西北戰事已然讓朝廷財政吃緊,嘉靖還讓他即刻裁軍,將西北邊軍裁撤到六萬,每個邊鎮一萬!

楊聰可以肯定,這不是嘉靖的意思,而是嚴嵩的意思!

朝廷財政吃緊怎麼了?

這很正常啊。

大家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又怎麼了?

這也很正常啊。

有時候,打仗就是這樣,需要動用舉國之力來支持,造成暫時的困難,那是很正常的。

但是,打完仗之後就好了,甚至會比打仗之前更好。

就好比這次,如果收復了西套,韃子便沒了繁衍生息之地,沒了繁衍生息之地,韃子必然會慢慢走向衰落,韃子衰落了,大明西北邊患就有望徹底解決了,今後就不必花費大筆開銷來維持龐大的邊軍了。

這個賬很容易算,下點狠心,勒緊褲腰帶過幾年,今後就能高枕無憂了,一年省個幾十萬兩甚至上百萬兩出來都不是問題,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這是顯而易見的。

嘉靖會想不通這點嗎?

他要想不通這點,那就真是個傻子了。

關鍵問題在於,有人不讓他這麼想,或者,有人刻意誤導他往別的方向想。

這糊塗蛋,也太容易糊弄了,怎麼辦呢?

真的就此罷手,裁撤邊軍嗎?

楊聰真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個時候,士氣正旺,如果不趁機一鼓作氣收復西套,再蹉跎個幾年,誰知道到時候又是什麼情況。

他想了想,還是寫了封奏摺,爭取了一下。

當然,他並不是說他想抗旨不遵,他只是詳細分析了一下西北的形勢,論述了一下現在出兵的好處。

這份奏摺中他也用了些誇張的手法,忽悠了嘉靖一番。

比如,這一次韃子主力其實並沒有什麼損失,他卻誇張的說,韃子死傷慘重,沒有幾年都回不過勁來。

又比如,韃靼部其實早就在西套地區繁衍生息很多年了,他卻說韃子是狼狽逃竄過去的,人地生疏,沒有幾年根本就安定不下來。

總之,他的意思就是,這個時候是出兵的最佳時機,錯過了這個機會,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嚴嵩收到奏摺,心中不由冷笑不已。

他可不管什麼韃子,什麼時機,他只管對自己有利還是不利。

楊聰繼續主政西北,顯然對他是極其不利的,如果讓楊聰一舉收復了西套,把韃子打得屁滾尿流,那又是大功一件,不說楊聰會獲得什麼賞賜,楊聰手下那幫親信都不得了。

這一次,楊聰刻意提攜的那些人可都加官晉級了,再讓他們立個大功,那一個個都要竄到六部侍郎甚至六部尚書的高位了,如果真讓他們都竄上來,那還得了,這朝堂之上還不成了楊聰的天下!

所以,不管怎麼說,也不能再讓楊聰立功了。

那麼,怎麼忽悠嘉靖,不讓其同意楊聰收復西套呢?

這個,其實也不難,他想了想,隨即便提起筆來,在票擬上留下了四個字,“驕兵必敗”!

有時候,好奇心不但能害死貓,還能讓人不經意中了別人的圈套。

嘉靖看到奏摺,果然被勾起了好奇心。

楊聰說的,時機是如此的好,好到簡直不能再好了,嚴嵩爲什麼來個“驕兵必敗”呢?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楊聰到底哪裡驕傲了,楊聰就不是那種人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他只能找嚴嵩來問個究竟了。

嚴嵩心裡這個得意啊,嘉靖,太好糊弄了。

他應招而來,恭恭敬敬的行了番君臣之禮後,也不急着說話,就那麼站在那裡,彷彿什麼都不知道一般。

嘉靖果然更好奇了,這嚴嵩到底什麼意思呢?

他忍不住問道:“惟中,你這票擬上寫的驕兵必敗是什麼意思,清風不是那種輕敵冒進的人吧?”

楊聰當然不是那種人,但是,你太容易糊弄了啊!

嚴嵩不慌不忙的道:“皇上,微臣斗膽問一句,您看了楊大人的奏摺,有什麼想法,是不是感覺韃子不堪一擊?”

嘉靖看了看奏摺,緩緩點頭道:“是啊,他們死傷慘重之下,又狼狽逃竄到西套,應該是不堪一擊了。”

嚴嵩依舊不慌不忙的道:“皇上,微臣再斗膽問一句,這一百多年來韃子表現出來的實力是不是真的不堪一擊呢?要韃子真的這麼不堪一擊,豈不早就被我們大明給滅了!”

嘉靖聞言,不由一愣。

是啊,韃子要真的不堪一擊,怎麼可能猖狂這麼久。

他愣了一下,這才皺眉道:“你的意思,這一次,清風真有點輕敵了?”

沒想到,嚴嵩卻是搖頭道:“微臣可不敢如此誣衊楊大人,微臣雖然沒在西北,卻也能想得到,楊大人是不可能輕敵的,他說的,應該都是真的。”

啊!

嘉靖聞言,再次愣住了,這嚴嵩,到底什麼意思?

他愣了一陣,這纔好奇道:“那你爲什麼說驕兵必敗呢?”

嚴嵩不慌不忙的解釋道:“皇上,這驕兵不一定是自己驕,很多時候都是敵人使詐,讓你產生錯覺,覺得敵人不堪一擊,這也就是常用的驕敵之計。楊大人是當局者迷,因爲他的確跟韃子交戰了,韃子的確是不堪一擊。而微臣是旁觀者清,因爲微臣看得是韃子以往的表現,從韃子以往的表現來看,韃子是不可能如此不堪一擊的。那麼,楊大人爲什麼會認爲韃子不堪一擊呢?微臣以爲,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韃子在用驕敵之計,故意引楊大人上鉤。”

這一通忽悠,貌似很有道理的樣子,嘉靖都被忽悠暈了。

他想了一陣,又好奇道:“韃子會爲了驕敵把河套都讓出來嗎?”

你傢伙,還有點腦子嘛。

嚴嵩想了想,又搖頭道:“這個應該是韃子的權衡之策,因爲河套地方太小,不利於騎兵突襲,他們在河套的確打不過我們將近二十萬大軍。但西套又不一樣了,西套可是連着漠南,用廣闊無垠來形容都不爲過,極利於騎兵發揮,楊大人這矇頭衝進去,韃子想突襲他,簡直太簡單了。或許,這就是韃子退出河套的原因,他們想引楊大人去西套,一舉擊敗甚至殲滅我們的主力,這樣,他們就可以爲所欲爲了。皇上,您想想啊,如果楊大人手下十多萬邊軍精銳賠進去了,結果會如何?到時候,別說是河套了,恐怕,就算是韃子衝到京城來,我們都拿他們沒轍!”

嘉靖聞言,悚然而驚。

如果楊聰率領的十多萬邊軍精銳被韃子拖進西套給滅了,大明恐怕有亡國之危啊!

算了,還是不要冒險了,見好就收吧。

他點了點頭,嘆息道:“你說的,有道理,我們不能冒這個險。”

第十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七十章 枉殺忠良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九十五章 出書第六十九章 決意剿倭寇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七十一章 敲打第一五一章 恭憲王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七十章 誰是忠,誰是奸第一〇三章 倭寇與海盜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六十六章 誰栽贓誰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一五五章 狼子野心第一一八章 殺威第一三九章 嘴上的強者第一〇四章 東瀛浪人第一六〇章 誤會第一八五章 消耗第一五六章 這波不虧第十七章 反手一巴掌第八十章 準備開幹第四十章 投其所好,木棍伺候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十五章 如果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門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〇八章 調虎離山第一〇五章 聽天由命第六十一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二二〇章 兩年第二一九章 初試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六十三章 魚兒上鉤了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一七八章 牽連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第二十八章 恬不知恥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三十二章 定國公第一五一章 聲望日隆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十章 自掘墳墓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二一二章 名師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七十九章 爲了利益而不是意氣第四十九章 縣城這天酸死人第一三五章 報應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門第七十六章 證據不翼而飛第一七九章 第二個賺錢的條約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二十四章 煉尿尚書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十七章 欠揍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二一五章 皇上說了第一八〇章 保帥第二十五章 破敗不堪第一四一章 變臉第八十三章 尋親第二十章 不爭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九十七章 一頓亂拳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八十二章 陸炳的妹妹第八十五章 萌動第四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九十章 好官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二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大戰第一四二章 永慶合議第二十一章 人手
第十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七十章 枉殺忠良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九十五章 出書第六十九章 決意剿倭寇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七十一章 敲打第一五一章 恭憲王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七十章 誰是忠,誰是奸第一〇三章 倭寇與海盜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六十六章 誰栽贓誰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一五五章 狼子野心第一一八章 殺威第一三九章 嘴上的強者第一〇四章 東瀛浪人第一六〇章 誤會第一八五章 消耗第一五六章 這波不虧第十七章 反手一巴掌第八十章 準備開幹第四十章 投其所好,木棍伺候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十五章 如果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門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〇八章 調虎離山第一〇五章 聽天由命第六十一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二二〇章 兩年第二一九章 初試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六十三章 魚兒上鉤了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一七八章 牽連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第二十八章 恬不知恥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三十二章 定國公第一五一章 聲望日隆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十章 自掘墳墓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二一二章 名師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七十九章 爲了利益而不是意氣第四十九章 縣城這天酸死人第一三五章 報應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門第七十六章 證據不翼而飛第一七九章 第二個賺錢的條約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二十四章 煉尿尚書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十七章 欠揍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二一五章 皇上說了第一八〇章 保帥第二十五章 破敗不堪第一四一章 變臉第八十三章 尋親第二十章 不爭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九十七章 一頓亂拳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八十二章 陸炳的妹妹第八十五章 萌動第四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九十章 好官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二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大戰第一四二章 永慶合議第二十一章 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