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天津除奸

寅時,皇宮乾清宮。

朱厚熜接連三夜沒睡,兩眼通紅地站在銅鏡前張開雙臂,幾名太監前後忙活着給他穿龍袍,朱厚熜一邊打着呵欠,腦子裡卻一邊思量着近日的朝局。

承天門血案已經過去三天了,事發當日他便急忙趕往慈寧宮,向張太后詳細解釋事情始末,只可惜對於這個搶了自己嫡親兒子皇位的侄子,張太后並沒什麼好臉色,朱厚熜解釋此事實乃寧國公秦堪暗中指使,張太后更是一個字都不信。

情感決定是非觀,張太后的眼裡,秦堪是無怨無悔輔佐自己兒子十四年的忠臣良相,十多年來,大明發生的一絲一毫變化都看在她的眼裡,自己兒子那般憊懶昏庸的性子,竟讓他治下了一個猶勝弘治的中興之世,若說這盛世江山是她兒子的功勞,這話連張太后都覺得臉紅,稍有見識的人都知道,這是秦堪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之功,而朱厚照的功勞充其量就是在旁邊點個贊而已。

這樣一位治世名臣,這樣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怎麼可能悍然下令屠殺一百多位朝中同僚?

朱厚熜被張太后灰頭土臉趕出了慈寧宮,萬般無奈下,朱厚熜又急忙趕往承天門安撫羣臣,當着大臣們的面跪下嚎啕大哭,指天發誓非朕旨意,實乃有人矯詔云云,然而大臣們只回以平靜而冷漠的目光,朱厚熜滿腹冤屈卻欲辯難辯,最後只得下旨厚葬無辜慘死的大臣。嚴令廠衛偵緝真兇,自己則入太廟齋戒反省。

今日是第三日,朱厚熜丑時方從太廟出來,腦子在盤算今日朝會上該怎樣對大臣們解釋承天門血案,此時他已認定了必是秦堪所爲,可是無憑無據的,又不能當庭指認疑兇,特別是這個疑兇還是朝中一手遮天,對朝局有着無比沉重分量的權臣。

乾清宮外,匆忙的腳步聲打斷了朱厚熜的思緒。他皺了皺眉。心中頓時浮上不祥的預感,這個天還沒亮的時分,如此匆忙的腳步聲絕不是什麼好事。

“陛,陛下。不好了……”小宦官喘着粗氣出現在乾清宮外。

“何事?”

“寅時一刻。奴婢打開宮門迎百官入宮朝會。可今日承天門外空無一人,滿朝文武大臣竟無一人上朝……”

“什麼?”朱厚熜渾身劇震,兩眼頓時露出幾分惶然。

皇帝都快出門進金殿了。大臣卻一個沒來,這可是亙古未見的大事件,大明立國一百多年,只有不上朝的皇帝,還從未有過集體罷朝的大臣,傳揚出去便是君臣離心離德的大丑聞,不知天下士子百姓們會編排成什麼樣子。

事情很嚴重,嚴重得朱厚熜眼眶泛了紅,他又有了一種嚎啕大哭的衝動。

現在他真是後悔了,委實不該進京當這個皇帝,他沒想到京師朝堂的水這麼深這麼渾濁,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孩子怎麼跟那些老狐狸們鬥?

“來人,速宣張璁進宮!”

朱厚熜帶着哭腔大聲道,萬夫所指之際,他身邊唯一能依靠的卻只有張璁了。

…………

張璁進宮很鬼祟,臣權過盛,張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於是今日他也沒上朝,朱厚熜召他入宮時,他還是跟着小宦官走的左順門躲躲閃閃進的宮。

不知與朱厚熜聊了什麼,一個時辰後,張璁匆忙出了宮。

未多時,承天門的宮門大開,一隊禁宮武士手執兵器殺氣騰騰出宮,直奔城外三千營的營地,一道明黃色的聖旨逼開了營地轅門,很快,新任三千營都督江彬被武士們押解出營,戴上重鐐重枷押往城內。

江彬臉色蒼白地戴着重枷被禁宮武士拖得踉踉蹌蹌,曾經的宣府名將卻絲毫不敢反抗,承天門血案發生後他便聽到了傳言,當聽說屠殺大臣的軍士穿着三千營的服色時,他便知大禍臨頭,連滾帶爬趕往乾清宮賭咒發誓表明清白,當時朱厚熜也溫言寬慰,聲稱自己絕非昏君,這點明辨是非的眼光還是有的,江彬這才放心回了營。

可誰知僅過了三天,朱厚熜說翻臉就翻臉,命禁宮武士將他鎖拿,江彬心頭頓時浮上一個念頭,——陛下需要一個背黑鍋的人!

這件血案太過驚世駭俗了,但是明知真兇是秦堪,朱厚熜也不敢對這個權臣動手,只能徐徐圖之,於是,背黑鍋的人應運而生,放眼朝中文武,他這個三千營的都督大小長短正合適,不是他是誰?

想通了此節,江彬不由仰天慘笑幾聲。

都說帝王無情,天威難測,都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可如今兔尚未死,鳥尚未盡,而他這隻走狗這張良弓卻被帝王無情當作棄子了,早知今日,當初何必從宣府入京,貪圖這場青雲富貴?

禁宮武士押着江彬進城後卻故意帶着他在內城繞了一圈,內城皆是朝中勳貴和重臣的住所,隨隊的小宦官經過那些重臣府邸時還故意放聲大喊:“經查,三千營都督江彬爲讒上邀寵,密遣三千營麾下於承天門前杖殺爲民請命之忠臣,陛下明察秋毫,慧眼辨忠奸,令旨鎖拿江彬,即日菜市口凌遲示衆,以慰無辜慘死忠臣之英靈!”

“陛下,臣冤……”悲憤萬分的江彬剛張嘴嚎了半聲,卻被一旁的禁宮武士狠狠一記耳光打斷,隨即江彬的口中被塞上了一個銜枚,江彬的嘴被撐得大大的,卻只能發出嗚嗚啜泣聲。

一隊禁宮武士押着江彬招搖過市之後,終於來到了菜市口。

看着石臺上兩名穿着大紅衣裳,頭戴紅色璞巾半露着膀子的劊子手一臉兇相地注視着他,江彬眼中露出絕望之色。兩腿一軟,終於癱倒在地,被禁宮武士一左一右架着綁到了石臺的柱子上。

石臺附近早已圍滿了百姓,人羣中不知有多少大臣派出來觀望的家僕,小宦官眼角帶笑,朝劊子手點頭示意後,武士們粗暴地扒光了江彬的衣裳,在江彬無助而絕望的慘嚎聲中,劊子手的小刀毫不留情地劃開了江彬胸膛的皮膚……

一場未經三法司審問,由皇帝中旨直接定罪的凌遲酷刑。在京師菜市口匆忙開始。

一隊穿着大紅飛魚袍的錦衣衛在去往天津的官道上飛馳。

帶隊的是常鳳。秦堪的心腹親信,南京時的老班底。

凜冽的寒風吹拂在常鳳臉上,粗糙的面孔微微生疼,常鳳眯着眼迎着寒風。眼中卻一片熾熱的興奮。

沉寂隱忍了這些日子。公爺終於決定發動了。

對常鳳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它不僅意味着秦公爺的權勢能夠再進一步,也意味着他常鳳和家小的性命得以保全,甚至榮華富貴猶勝以往。將來秦公爺手握滔天大權,或許他常鳳也能混個世襲罔替的侯爵,常家世代子孫也就有了個敞亮無憂的前程。

想到這裡,常鳳的目光愈發炙熱,眼珠泛着通紅的血絲,像岩漿般熾燙。

“千戶大人,再走十里便是天津城了,如何行止請大人定奪。”身旁的校尉大聲喊道。

常鳳眼中厲色一閃,嘿嘿冷笑道:“如何行止?當然是去拜訪咱們的同知錢大人,今時不同以往,難爲錢大人蟄伏十年終於攀了高枝,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當初常某真是走了眼,沒發現北鎮撫司裡還藏着這麼一條白眼狼,今日老子倒想把他那身狼皮扒下來,瞧瞧裡面是不是真的藏着狼心狗肺。”

一名手下笑道:“公爺被調任京衛指揮使後,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一直空懸,聽說那位新登基的皇帝正打算把錢寧捧到那個位置上去呢……”

常鳳傲然大笑:“公爺縱然不是錦衣衛指揮使,錦衣衛照樣還在公爺手中,公爺從正德元年到如今,整個錦衣衛被他經營了十多年,南北鎮撫司和各地千戶所皆是公爺親信,從京師到地方可謂密不透風,區區一個錢寧想坐公爺的位置,壽星公吊頸,真他孃的活膩歪了。”

“大人說得是,咱們現在可不就是閻王座下催命的黑白無常嗎?”

凜冽的寒風中,一衆錦衣衛漢子豪邁的大笑隨風飄遠。

…………

…………

天津知府衙門。

如今已是錦衣衛同知兼欽差巡狩身份的錢寧坐在前堂,手裡端着精美細巧的茶盞兒,盞中青嫩的雀舌在沸水中上下起伏翻滾,極爲賞心悅目。

自從來到天津後,錢寧積蓄多年的怨氣終於徹底宣泄,天津知府衙門,漕鹽衙門,天津三衛指揮使司,天津市舶司,天津水師,天津東港……大大小小的衙門殺得屍山血海,刑場設在東港海邊,一聲令下,屠刀揮落,數日內足足有兩三千顆人頭落地,東港外的海水都染成了紅色,錢寧暴戾的殺心才稍稍收斂。

親手毀掉了秦堪十多年苦心經營建設的天津根基,錢寧終於出了這口十年裡積抑的惡氣。

原來這纔是權力的滋味……

錢寧滿足地閉上了眼,發出一聲舒服的呻吟。

新皇登基,秦堪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已是他錢寧笑傲朝堂的時代了。

身旁的桌案上,堆積着如小山高的供狀,這是錢寧近日大殺四方的成果,供狀裡全是秦堪的罪名,大大小小,真真假假,總之,陛下只消在那些供狀上畫個紅圈兒,秦堪的罪名算是坐實了,死一百次都足夠了。

錢甯越想越興奮,越急不可耐。他決定明日便動身回京,他迫不及待想看到秦堪那張臉上露出的絕望表情,一償他這十年裡鬱郁不志的怨恨。

各種如意算盤在腦海裡噼啪亂撥,一名欽差侍衛卻在門口抱拳行禮。

“欽差大人,京師北鎮撫司派人來了,言稱錦衣衛有重要之事,需向大人面稟。”

錢寧睜開眼,對打斷他遐想的人頗爲不悅,懶洋洋地道:“叫他進來吧。”

“是。”

進來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

這羣人殺氣騰騰,每個人的手卻背在身後,很怪異的動作,進門後不朝錢寧行禮,只是冷冷注視着闔目假寐的錢寧。

良久,似乎感到氣氛不對,錢寧睜開眼,然後他便看到了一身飛魚錦袍的常鳳。

“常千戶?”錢寧認出了他,嘴角的笑容越來越譏誚:“千戶見到我這指揮同知,爲何不行禮?秦公爺的手下都這麼沒規矩嗎?”

常鳳也笑,嘴角咧出一個老大的弧度,愈發顯得猙獰可怕。

二人面對面相隔數尺就這樣笑了起來,彷彿看到了什麼特別好笑的事,二人笑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抑制不住,最後二人各自捧腹笑得直不起身。

這時,一名校尉忽然向前走了一步,暴喝道:“錢寧,你的事犯了!我等奉詔押你回京,隨我們去詔獄走一遭吧。”

錢寧笑聲戛然而止,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陰森:“奉詔?你們奉誰的詔?”

“當然是陛下。”

“詔命何在?”

“待你束手就擒後自會見到。”

“你們當錢某是三歲孩童麼?不見詔命,你們竟敢拿捕欽差,好大的膽……不對!”錢寧兩眼忽然睜大,失聲道:“常鳳,你敢矯詔!不想活了嗎?”

常鳳也終於止了笑,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淚花兒,懶懶地一揮手:“拿人!”

兩根散發着森然寒光的鐵鏈非常嫺熟地往錢寧頭上套去,錢寧大驚,跳起身撞翻了身後的太師椅,身軀靈巧地在桌上翻了個跟頭,穩穩落地。

“來人,有人行刺欽差!”

無數欽差儀仗侍衛從院內涌來,一張蓋着皇帝印璽的詔令擋住了所有人的腳步。

“錦衣衛奉詔拿賊,誰敢阻攔,概以同黨論處!”

侍衛們面面相覷,見詔令上印璽鮮明,不似作僞,衆人猶豫一番,咬了咬牙,緩緩退後幾步。

錢寧心中愈發冰涼,惶然道:“陛下不可能拿我!你們哪裡來的皇帝印璽……張永!是張永那狗賊!他要造反嗎?不對,是秦堪要造反嗎?”

常鳳目露殺機,獰聲道:“詔諭有令,若錢寧反抗,就地格殺!”

身後十餘名錦衣校尉早已擺開攻擊陣式,紛紛從身後亮出機弩,森寒的弩箭一齊對準了錢寧,衆人齊聲大喝:“殺!”

“亂臣賊子休想拿我!我要進京面聖!”錢寧怪叫着,忽然暴起身形踢翻了一張椅子,兩腿一蹬便朝門外奔去。

嗖嗖!

兩支弩箭激射而出,正中錢寧雙腿,錢寧慘叫一聲,當即撲倒在地。

“你們這是矯詔,要被誅滅九族的!秦堪,你這賊子,打壓排擠我十年,今日膽大包天欲造反,竟還是不肯放過我,你會有報應的……”

常鳳冷笑:“倒是生得一張硬嘴,錢大人是衛中同僚,卻想必還沒嘗過錦衣衛的刑罰,把他帶去城外,讓錢大人知曉何謂剝皮實草。”

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686章 忍辱負重第702章 選妃暗流(上)第2章 吊頸秀才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89章 舉身赴京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445章 內閣反應第572章 詭異聖旨(上)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41章 感情問題第9章 江南才子第87章 一展抱負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215章 秦家誥命第683章 百年大敵第320章 亂配鴛鴦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341章 噩耗入京(下)第593章 終脫囹圄第375章 慶父不死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589章 匪患猖獗第141章 秀才動粗第305章 威服廣寧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74章 風平浪靜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47章 城外臨別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49章 百戶上任第743章 大開殺戒第641章 公爺回府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612章 一線生機第548章 攻陷霸州(上)第178章 好爲人師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137章 恢復功名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41章 感情問題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25章 賬簿問題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87章 一展抱負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386章 廠衛聯手第624章 鵬舉衝陣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467章 欲求翻案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98章 上達天聽(上)第498章 主動認罪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89章 舉身赴京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588章 侯門似海
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686章 忍辱負重第702章 選妃暗流(上)第2章 吊頸秀才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89章 舉身赴京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445章 內閣反應第572章 詭異聖旨(上)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41章 感情問題第9章 江南才子第87章 一展抱負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215章 秦家誥命第683章 百年大敵第320章 亂配鴛鴦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341章 噩耗入京(下)第593章 終脫囹圄第375章 慶父不死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589章 匪患猖獗第141章 秀才動粗第305章 威服廣寧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74章 風平浪靜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47章 城外臨別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49章 百戶上任第743章 大開殺戒第641章 公爺回府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612章 一線生機第548章 攻陷霸州(上)第178章 好爲人師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137章 恢復功名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41章 感情問題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25章 賬簿問題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87章 一展抱負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386章 廠衛聯手第624章 鵬舉衝陣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467章 欲求翻案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98章 上達天聽(上)第498章 主動認罪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89章 舉身赴京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588章 侯門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