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遊標卡尺

得知鄭宏、鄭偉倆兄弟這樣的能工巧匠就住在肅州城附近,趙劍寒沒心思再看別的東西了,他急忙帶着李叔和董雲山離開這個集市,準備到城外的鄭家村去走訪一趟,請他們打造一些製作工藝要求較高的工具,順便考察一下他們的真實水平,畢竟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嘛。

如果他們確有真才實料,趙劍寒就準備和他們結交一番,談談冶金和機械加工方面的先進技術,估計能夠吸引住他們,想來像鄭氏兄弟這樣的大匠師不會計較自己的年齡吧,如果能成爲忘年交,趙劍寒就準備請他們幫忙製造箭形彈。

設計一種槍或者彈藥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需要經過反覆的實驗才能定型,不是一兩天能夠搞定的,如果不順利的話甚至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趙劍寒對此非常鄭重,如果鄭氏兄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項目中來,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另外,保密方面也是一個大問題,箭形彈一旦開發成功,可以直接用於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火繩槍,從而大幅提高火繩槍的性能,趙劍寒可不願意自己的發明最後便宜了別人。現在明朝的統治階層保守而又腐敗,一兩件新武器挽救不了明朝覆滅的命運,最後這一利器可能會落入外族的手裡,甚至會讓鴉片戰爭的歷史提前上演,如果出現這種結果,趙劍寒會成爲中華民族的罪人。

所以趙劍寒準備穩妥行事,哪怕用的時間多一點,也不能操之過急。

鄭家村離肅州城不遠,不用一個時辰,趙劍寒他們就到達了目的地。與嘉峪關那邊的村落不同,這裡屬於肅州平原,村子周圍有很多林木,環境好了很多,房子大都是用木頭和土坯做的,看起來有些老舊,估計他們的生活也不算富裕。

隨便找個村民一問就打聽到鄭宏、鄭偉兄弟的住處,沒走多遠就看到了一間較大的木工作坊,相隔不遠就是鐵匠鋪,兩個地方都有幾個年輕人在裡面勞作,據介紹這些人都是鄭宏、鄭偉倆兄弟的徒弟。

趙劍寒準備請這兩個大匠師製作的工具是遊標卡尺,這是前世技工們常用的工具,精度可以做到百分之二毫米,如今條件有限,趙劍寒希望他們能做到十分之一毫米精度,其中的難度非常大,足以驗證他們的水平了。

明朝關於長度方面的度量衡主要是丈、尺、寸,最細也就是到分,相當於3毫米多,對手工作坊來說基本上夠了,可是對工業生產而言實在是太大了,絕大多數機器零件,如果尺寸相差3毫米,基本上是不可能組裝起來的。

趙劍寒準備在現行的長度單位上增加釐、毫兩個單位,仍然採用十進制,一釐等於十分之一分,相當於零點三毫米,一釐等於十毫,如果加工精度能達到毫這個級別,應該能滿足以後相當長時間內工業發展的需要。

對於重量、容積、溫度和時間單位趙劍寒也有類似的設想,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他決定首先從長度單位開始着手,而遊標卡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這一次仍舊是李叔上前交涉,看到有生意上門,一個徒弟趕緊到後院去找他們的師傅。雖然鄭宏、鄭偉倆兄弟是遠近聞名的大匠,但是這個時代工匠的社會地位並不高,當然也不存在擺架子的問題,沒等多長時間,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就出來了。

此人身高一米六十多,長得比較結實,一張國字臉,兩隻眼睛很有神,身着一件灰色棉襖,一邊走一邊說道:“客官需要什麼儘管說,我們鄭記一定會讓你們滿意的。”

老人說話的聲音很大,顯得中氣十足。旁邊一個徒弟介紹道:“幾位客官,這就是我們的鄭宏師傅,你們有什麼要求就和鄭師傅說吧。”

李叔知道小公子對這個鄭宏很感興趣,因此十分客氣地和鄭宏打招呼,說了一些久仰大名之類的客套話,然後說道:“這是我家的小公子,他今天特意從肅州來這裡找你,想請鄭大師打造一把比較特殊的尺子。”

鄭宏有點奇怪地問道:“尺子?肅州城裡有很多賣尺子的,你們有什麼特殊的要求?”

這時候,趙劍寒上前一步,躬身行了一禮,說道:“鄭大師,我想知道自己的一根頭髮的粗細是多少,商鋪裡賣的那些尺子都量不出來,我聽說鄭大師是遠近聞名的大匠師,你能幫我打造一把這樣的尺子嗎?”

趙劍寒準備爲難一下這個鄭宏,人的頭髮直徑基本上不超過零點一毫米,現在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尺子能直接測量出來,看他如何應付。

“能測量頭髮絲的尺子,天下有這樣的尺子嗎?難道他們是來消遣我的?”鄭宏聞言臉色變得有點難看了,他這才注意到身材矮小的趙劍寒,看他身着身着一身綢緞,一張小臉白白嫩嫩的,肯定是富貴人家的孩子,舉止和說話也很有禮貌,一雙黑亮的大眼睛帶着期盼看着自己,一點也沒有取笑的意思。

面對這樣可愛的小孩子,鄭宏即便再大的火氣也消失的無影無蹤,蹲下身子,鄭宏用和藹的語調問道:“小公子,別叫我大師了,就叫我鄭大叔吧,我跟你說,如果尺子上的刻度太細是看不清楚的,所以你說的那種尺子沒什麼用處。如果你真的想知道頭髮的粗細,大叔教你一種方法,你可以把很多根頭髮並排放在一起,用一把普通的尺子量了之後,就可以算出來了。”

“這個木匠有點急智,居然馬上就能想到這個方法。”趙劍寒點點頭,接着又搖搖頭,說道:“鄭大叔,這種方法我知道,不過我看到一本書上說了一種遊標卡尺的東西可以做到這一點的,不過書上也說這種尺子很難做,不知道鄭大叔能不能做出來。”

看到這個小孩子說的好像確有其事,鄭宏開始認真了,說道:“小公子,你還能記得書上是怎樣說的嗎?”

趙劍寒點點頭,然後連說帶畫,把遊標卡尺的外形和特點述說了一遍,並“轉述”書上說的測量原理,只不過把一毫米的刻度改成了一分,也沒說製造的材料。

第六章 神仙的故事第六十五章 另一條賺錢的門路第二十章 山中平原第六十五章 另一條賺錢的門路第四十四章 企圖第十六章 安置第十章 加入第十四章 小扒手第八十一章 山林之旅第一百零八章 願爲奴僕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九十七章 意氣風發第四十章 狼羣第三十九章 後裝燧發槍(下)第八章 火槍的用法第八章 眼見爲實第四十章 狼羣第三章 規劃(3)第六十章 各司其職第六十八章 出山第六十八章 出山第四十八章 衝突(下)第二十一章 世外桃源第八十二章 獵戶第二十三章 教育方針和無煙煤第六十一章 新式教育第一章 規劃(1)第九十三章 董雲山的心思第四十九章 惡人先告狀第七十九章 訓練成果第二十七章 生意經第九章 震撼第三十六章 走上講臺第九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五十六章 推脫第一百一十章 制度第一百章 不動心第八十一章 山林之旅第九十九章 鐵礦石第二十九章 風靡第四十三章 第一次實戰(下)第六十八章 出山第五十四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六十三章 水力紡織機第八十八章 弱肉強食第六十七章 鑄造第六十一章 新式教育第七十三章 交易第七章 要求第三十九章 後裝燧發槍(下)第八十六章 伏擊戰(上)第十七章 火槍陣的缺陷第八十六章 伏擊戰(上)第五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七十七章 砂輪第四十三章 第一次實戰(下)第二十七章 生意經第四十三章 第一次實戰(下)第三十一章 印書坊第三十七章 試射第四十二章 第一次實戰(上)第十六章 安置第六十九章 生產地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一樣的運送隊第二十三章 教育方針和無煙煤第六十六章 大膽試驗第七章 出醜了第二十八章 邀請第六十二章 孤兒們的成長第八十五章 射擊陣地第六十五章 另一條賺錢的門路第九章 震撼第七十六章 輪訓第九十九章 鐵礦石第十章 加入第四十五章 過年之前第十八章 說服(上)第三十一章 印書坊第七十章 掌櫃人選第三十一章 印書坊第三十六章 走上講臺第三章 新生第三十三章 改進火槍第四十二章 第一次實戰(上)第二十九章 風靡第十章 加入第二十五章 壁爐和蜂窩煤第十四章 小扒手第六十八章 出山第四十七章 衝突(上)第六十一章 新式教育第二十八章 邀請第一百零六章 火浣布第五十八章 進駐臥虎山莊第三十八章 後裝燧發槍(上)第八十五章 射擊陣地第五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五十六章 推脫第三十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
第六章 神仙的故事第六十五章 另一條賺錢的門路第二十章 山中平原第六十五章 另一條賺錢的門路第四十四章 企圖第十六章 安置第十章 加入第十四章 小扒手第八十一章 山林之旅第一百零八章 願爲奴僕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九十七章 意氣風發第四十章 狼羣第三十九章 後裝燧發槍(下)第八章 火槍的用法第八章 眼見爲實第四十章 狼羣第三章 規劃(3)第六十章 各司其職第六十八章 出山第六十八章 出山第四十八章 衝突(下)第二十一章 世外桃源第八十二章 獵戶第二十三章 教育方針和無煙煤第六十一章 新式教育第一章 規劃(1)第九十三章 董雲山的心思第四十九章 惡人先告狀第七十九章 訓練成果第二十七章 生意經第九章 震撼第三十六章 走上講臺第九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五十六章 推脫第一百一十章 制度第一百章 不動心第八十一章 山林之旅第九十九章 鐵礦石第二十九章 風靡第四十三章 第一次實戰(下)第六十八章 出山第五十四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六十三章 水力紡織機第八十八章 弱肉強食第六十七章 鑄造第六十一章 新式教育第七十三章 交易第七章 要求第三十九章 後裝燧發槍(下)第八十六章 伏擊戰(上)第十七章 火槍陣的缺陷第八十六章 伏擊戰(上)第五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七十七章 砂輪第四十三章 第一次實戰(下)第二十七章 生意經第四十三章 第一次實戰(下)第三十一章 印書坊第三十七章 試射第四十二章 第一次實戰(上)第十六章 安置第六十九章 生產地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一樣的運送隊第二十三章 教育方針和無煙煤第六十六章 大膽試驗第七章 出醜了第二十八章 邀請第六十二章 孤兒們的成長第八十五章 射擊陣地第六十五章 另一條賺錢的門路第九章 震撼第七十六章 輪訓第九十九章 鐵礦石第十章 加入第四十五章 過年之前第十八章 說服(上)第三十一章 印書坊第七十章 掌櫃人選第三十一章 印書坊第三十六章 走上講臺第三章 新生第三十三章 改進火槍第四十二章 第一次實戰(上)第二十九章 風靡第十章 加入第二十五章 壁爐和蜂窩煤第十四章 小扒手第六十八章 出山第四十七章 衝突(上)第六十一章 新式教育第二十八章 邀請第一百零六章 火浣布第五十八章 進駐臥虎山莊第三十八章 後裝燧發槍(上)第八十五章 射擊陣地第五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五十六章 推脫第三十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