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纔開張

酒席散去,夜深人靜。

劉鈞雖喝了不少的酒,可卻還依然很清醒,顯然這副身體也同樣是個久經考驗的。酒喝了不少,可這時的酒還不如後世的那些高度精那般烈,酒席上的幾碗酒反而讓他此時有些不上不下,越發的清晰亢奮着。

既然睡不着,劉鈞便乾脆躺在牀上仔細的整理穿越之後的經歷。

總的來說,他運氣還算不錯,來到了大明朝,雖是末世,可卻如此年輕強壯。還是在不錯的鄉紳之家,自己還是個武學生員,不錯的身份。

現在他考慮的是以後的出路?

之前曾想過去攀附劉家,卻熱臉貼了個冷屁股,倒是意外的與李春江結識了。如今李春江拉着他要建一支馬隊,在於李春江也許只是等會試空閒之時的一個歷練,一個消遣。可劉鈞覺得,這對於自己也許是一個機會。

李春江也許三五個月後就扔下這支馬隊走了,去參加科舉。可劉鈞不覺得自己能考中武舉武進士,也許這個馬隊是一個契機,自己可以用心經營,作爲在這亂世之中的一點資本。

不過要建一個馬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就算再怎麼是鄉紳武裝,他也屬於一支騎兵啊。按先前李春江跟他所說的打算,他的這支馬隊正式的騎手有五十人,但除了這些正式的騎手外,還要配獸醫、馬伕、鐵匠、木匠、皮匠等人,另外還要弄一羣騎手扈從。

按他的這個打算,正式的騎手五十,然後大約馬伕匠人等也有五十左右,然後還有一百個騎手扈從。

因此這個馬隊的規模是兩百人。

每個正規騎手要配口外良好兩匹,扈從配馬一匹,另外後勤還要配二十匹挽馬、三十匹挽騾,及車數十。

這是一個相當豪華的配置了。

李春江的胃口很大,要玩就玩大的。

而真要拉起這樣豪華的一支馬隊,那最大的問題就是錢了。按劉鈞原來的記憶所知,在鄂東地區,要買口外來的優良戰馬,那價錢可不便宜,尤其是如今亂世之時,到處兵荒馬亂的。太平年間,遼東的馬市一匹馬也就十餘兩銀子,到張家口也不過二十兩。

然後如今時候,在鄂東,一匹像樣的口外良馬,至少得五十兩銀子,如果是訓練有素的戰馬,打底八十兩起。而且一般人還沒機會弄到,得有相當硬的關係才行。這些馬多是自北方各軍鎮中弄出來的上等馬,完全馴養訓練好的。

一匹馬八十兩,馬隊兩百匹坐騎就是一萬六千兩銀子,挽馬挽騾什麼的便宜一些,也得上千兩。

這還只是一次性支出,一匹好的戰馬的供養費用也是極高的,按邊軍的戰馬供養情況看,戰馬一年得耗銀三十兩至少。兩百匹戰馬一年養馬費用又得六千。

這還只是馬的費有,那還有人馬的裝備呢?招募騎手和侍從、醫匠等人的薪水呢。像李春江的打算,那就不是一般的鄉紳武裝,而是類似於精銳家丁的做法。一個騎手估摸着起碼得一月二兩銀子,扈從醫匠等至少也得一月一兩。

二百號人,一月薪水又得支出一二百兩。

然後吃飯、裝備,又得一筆支出。

劉鈞這麼一番計算,發現要把馬隊拉起來,初期就得至少投入進去個兩萬兩銀子左右。然後以後每月還得幾百兩銀子支出供給。

兩萬兩啊,不是一筆小數。

他現在懷疑,李春江真的能有這麼多錢來投入這個馬隊?李家肯定是拿的出兩萬兩銀子的,關鍵是他們願意拿這麼大一筆錢來搞這麼一支馬隊嗎?

劉鈞突然覺得李春江的計劃有些太大了一點。

馬隊規模也計劃的大了點。若只是招募五十名騎手,一個配一匹馬,那費用支出將大大減低。五十匹馬一匹八十兩,只需銀四千兩,每人月薪二兩,一月也只需百兩銀。五十匹戰馬一月供給也只需百兩銀,算下來再加點裝備伙食等供給,一月兩百來兩銀子即可。

若按這規模,初期有五千兩銀子,差不多就能把隊伍拉起來了。他手上還有一千兩銀子,也可以先投進去,李春江拿四千兩出來就行了。

不過就算有了優良的戰馬,可騎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的出來的。一個正規的合格騎兵,起碼也得兩三年的苦練纔能有所成就。

況且,合適的騎兵人選只怕不是那麼容易招募到的。

劉鈞擡頭望向房間內牆壁上掛着的那張四尺長的小梢角弓,短小而易攜帶,黃色的弓身,絲麻絞弦,製作算不得多精緻華麗,但很有股子流暢之美。

劉鈞起身過去,將弓取下。

他並不是第一次試這張弓,很輕鬆的將弓拉開。他估計了一下,大約一百二十磅左右的拉力,先前在屋外試校時發現拋射時射程能達到一百八十步,有效射程一百步。一步五尺,明一步有一米六,這把弓能達到一百六十米的有效射程,已經相當不錯了。

按照記憶,這種小梢弓是從唐宋時傳下來的,後有所改進。弓雖小,但射程很遠,且開弓容易,射速快。雖不如長梢弓更加強勁與精確,但也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弓了。

若是組建了馬隊,這種小梢角弓應當比較適合騎手。

據劉鈞所知,早正德年間時朝廷頒佈了一份《武鄉試條格》,栽明武舉三場考試,一、二場考射箭,第三場筆試。第一場試馬上箭,以二十五步爲準,第二場試步下箭,以八十步爲準。

朝廷的武舉考試,武藝中最重的也就是騎和射了。馬上二十五步,步下八十步。

明代一步五尺,一尺約一米六多點,馬上二十五步就是四十米外,步下八十步射程更是達到一百二十八米距離。如此遠的距離殺敵,確實厲害。

劉鈞自己試過這把小梢,步下八十步射靶,差不多能百發百中,就是馬上也極爲精準。看來當初他能考入衛武學,確實全憑的自己的真實本領,才得以錄取的。

低頭看着自己這一雙骨節粗大,滿是老繭的手,劉鈞覺得,馬隊主要還得練騎射。至於火器,似乎並不是什麼合適的選擇。

若能把一隊人訓練至他的騎射本事,哪怕一半水平,那這支馬隊都能稱之爲精銳了。不過,若是能給騎手們裝備兩隻短銃,說不定也還是能大大提高戰鬥力的。不過,劉鈞雖然對於明代的歷史很是瞭解,這副身體也熟習騎射,可唯獨對於火器,好像完全沒什麼瞭解啊。

還是先練騎射吧,滿清韃子們不也正是以騎射稱雄嗎?

對於火器劉鈞和劉軍都不清楚瞭解,但對於弓箭劉鈞還是很清楚的。

明代的時候,弓箭應當是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比之唐宋之時更有進步。典型的情況就是在對箭重與弓力匹配的基礎上,注意到箭長度與弓力匹配的關係,在弓力的記錄上,也不再以傳統的石來計算,而有了專用的力概念。

劉鈞家裡就有一本明人李呈芬所著的《射術》一書,裡面說到蓋弓箭力量,欲其相稱。古者弓以石量力,今之弓以個量力,九斤四兩爲之一個力,十個力爲之一石。

凡弓五個力而箭重四錢者,發去則飄搖不穩;而三個力之弓,重七錢之箭,發之必遲而不捷。何哉?力不相對也。

故三力之弓用箭,則長十拳。所謂一拳,名曰一把。十把之箭,其重四錢五分。如四力之弓,則用箭九把半以長,或至十把,尤爲相稱,其重則五錢五分。至於五力六力之弓,用箭亦長九拳之半。七力八力之弓,用箭只九把,即長至九把半亦可也。

故箭之長短,隨弓力以重輕。弦扣之精粗,亦視弓之強弱。

明代的一斤十六兩,約595克左右。一兩十錢,一錢約3.72克。

因此劉鈞按射術書裡所說的換算了一下,三力弓對應箭重16.7克。四力弓對應箭重20.5克。

算下來,明代的一石弓折算成現代的弓力磅數,明代一斤對應現代1.31磅,一個力對應現代12.11-12.61磅左右,一石對應121.1-126.1磅。

一個力九斤四兩,十個力就是九十二斤半,相當於120磅左右,約爲110市斤。

如此一算,其實一石弓也不算大誇張,並不是如不少後人誤會的那樣,以爲明一石弓是94.4公斤拉力,那樣就太誇張了。一石94.4公斤只是十斗大米的容積重量,並不能算做弓力單位。

劉鈞的那張弓,其實就是一把十力之弓,換言就是一石弓。而據他記憶所知,能開一石弓的黃州衛武學生員,也並不是很多。一般明軍普通士兵也就開六七個力的弓,小軍官開七八個力的弓,比較擅射力大的人,才能開八九個力,能開十個力的,已經很了得了。

只有那些勇猛無比的猛將,才能開超過十個力的弓,開十二三個力,甚至十四五個力的強弓。

雖然後世生產的一些傳統弓大多是五六十磅力,但有不少人訓練過後,也是能輕鬆拉開一百磅的弓,甚至那些英國威爾士長弓手們能拉開兩百磅以上的長弓。這,就不僅需要訓練,還得有足夠的天賦了。

第200章 我們的紅夷大炮第2章 武生第68章 新兵隊、求援信第679章 兼併朝鮮第113章 雷霆之怒第213章 瘋狂的抽獎第563章 不務正業第658章 德川烏龜第221章 挖到寶藏第649章 皇協軍第68章 新兵隊、求援信第347章 督師關外各鎮、總督天下援遼兵馬第427章 逐鹿中原第192章 帝國雙璧:劉鈞、吳三桂第72章 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一步第340章 免職第726章 自請外出第690章 太子之爭第633章 九頭蛇第623章 小中華第394章 衣帶遺詔第446章 接手皇莊皇店第759章 土改第99章 相助第452章 動搖第678章 勞改犯第205章 助餉獎券第646章 登陸第301章 留一手第540章 私奔第536章 會盟第631章 尼布楚第232章 如殺雞屠狗第638章 遠征第189章 瞞天過海第367章 擁兵自重第194章 掛印封侯第283章 跨海東征第552章 衆叛親離第439章 落空第179章 丟盔棄甲第728章 江山一片紅第652章 戰爭財第416章 動手第662章 和親天皇第331章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第286章 諜影重重第660章 黑龍島新溫州第469章 合圍第264章 火炮運輸大隊長第363章 聖旨到第139章 劉家坐不住了第432章 給臉不要臉第71章 又是劉鈞第376章 你也反,我也反!第355章 計取遼陽第521章 忠王李自成第529章 西南亂第44章 出兵第481章 單騎入營第731章 南巡講話第434章 清君側殺劉鈞第320章 關寧銃騎兵第200章 我們的紅夷大炮第752章 剛需第40章 鳥銃手第768章 推波助瀾第71章 又是劉鈞第268章 就是這麼欺負人第22章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323章 京觀第346章 心腹第410章 吞併京軍第307章 變着法搶錢第631章 尼布楚第532章 土皇帝第491章 退伍第355章 計取遼陽第669章 大軍過境第647章 蔽海而來第641章 媚中日奸第554章 劉愛新覺羅氏第143章 劍俠傅青主第440章 晉位次輔第350章 殺韃子,抓黃臺吉!第603章 大寧第66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3章 買買買第666章 一網打盡第554章 劉愛新覺羅氏第61章 大收穫、私吞第580章 西南出海口第239章 聽調不聽宣第39章 賊訊與火器第138章 御旨欽封第552章 衆叛親離第386章 謀逆第588章 經營第698章 無力的威脅第542章 史上最龐大的和親
第200章 我們的紅夷大炮第2章 武生第68章 新兵隊、求援信第679章 兼併朝鮮第113章 雷霆之怒第213章 瘋狂的抽獎第563章 不務正業第658章 德川烏龜第221章 挖到寶藏第649章 皇協軍第68章 新兵隊、求援信第347章 督師關外各鎮、總督天下援遼兵馬第427章 逐鹿中原第192章 帝國雙璧:劉鈞、吳三桂第72章 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一步第340章 免職第726章 自請外出第690章 太子之爭第633章 九頭蛇第623章 小中華第394章 衣帶遺詔第446章 接手皇莊皇店第759章 土改第99章 相助第452章 動搖第678章 勞改犯第205章 助餉獎券第646章 登陸第301章 留一手第540章 私奔第536章 會盟第631章 尼布楚第232章 如殺雞屠狗第638章 遠征第189章 瞞天過海第367章 擁兵自重第194章 掛印封侯第283章 跨海東征第552章 衆叛親離第439章 落空第179章 丟盔棄甲第728章 江山一片紅第652章 戰爭財第416章 動手第662章 和親天皇第331章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第286章 諜影重重第660章 黑龍島新溫州第469章 合圍第264章 火炮運輸大隊長第363章 聖旨到第139章 劉家坐不住了第432章 給臉不要臉第71章 又是劉鈞第376章 你也反,我也反!第355章 計取遼陽第521章 忠王李自成第529章 西南亂第44章 出兵第481章 單騎入營第731章 南巡講話第434章 清君側殺劉鈞第320章 關寧銃騎兵第200章 我們的紅夷大炮第752章 剛需第40章 鳥銃手第768章 推波助瀾第71章 又是劉鈞第268章 就是這麼欺負人第22章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323章 京觀第346章 心腹第410章 吞併京軍第307章 變着法搶錢第631章 尼布楚第532章 土皇帝第491章 退伍第355章 計取遼陽第669章 大軍過境第647章 蔽海而來第641章 媚中日奸第554章 劉愛新覺羅氏第143章 劍俠傅青主第440章 晉位次輔第350章 殺韃子,抓黃臺吉!第603章 大寧第66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3章 買買買第666章 一網打盡第554章 劉愛新覺羅氏第61章 大收穫、私吞第580章 西南出海口第239章 聽調不聽宣第39章 賊訊與火器第138章 御旨欽封第552章 衆叛親離第386章 謀逆第588章 經營第698章 無力的威脅第542章 史上最龐大的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