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

bookmark

崇禎十五年三月初九,辰時.

吳三桂身穿銀白色的鎧甲,冷眼看着前方,他的身後是五千的關寧鐵騎.

衝鋒馬上就要開始了,此番作戰的主要目的,是打擊八旗軍的士氣,當然能夠儘量多的殺死殺傷八旗軍軍士,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作爲先鋒,吳三桂還是做了精心準備的,一方面要保證自身的傷亡減低到最小,一方面要保證真正的打擊對方的氣焰,看似簡單的戰鬥,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真正到領兵作戰的時候,吳三桂展現出來的氣勢是絕非一般的,讓麾下的衆人仰視.

傳令兵來到了吳三桂的面前,低聲說了幾句話.

吳三桂點頭,對着身後的衆人大聲的吼開了.

";諸位兄弟,我們關寧鐵騎乃是最爲精銳的大軍,此番奉皇上聖旨進攻後金韃子,務必殺得後金韃子落花流水,我吳三桂與諸位兄弟同生共死,奮力殺敵,決不退縮.";

簡單的幾句話說完,吳三桂拔出了腰間的鋼刀,舉向天空之中,身後所有人都拔出了鋼刀,跟着舉向了天空.

一時間,一股蕭瑟的殺氣蔓延開來.

吳三桂帶頭朝着前方衝鋒而去,身後的軍士跟隨衝鋒,一股滾滾的洪流朝着錦州城池而去,似乎要吞噬周遭的一切.

吳三桂僅僅率領五千關寧鐵騎發起衝鋒,沒有動用步卒,這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當然也有不少的總兵認爲這樣的安排是合適的,畢竟騎兵機動性強,來去自由,步卒就沒有那麼瀟灑了,一旦陷入到戰鬥廝殺之後,那必定是慘烈的對弈.

漢八旗正黃旗旗主祖澤潤正在營房裡面.

他的日子不是很好過,皇太極此番親率大軍進攻遼西.而駐守錦州城池的是他親生父親祖大壽,儘管祖大壽已經對外宣佈與祖澤潤斷絕了任何的關係,可血肉連心,父子關係是不可能完全割捨掉的.

正黃旗作爲漢八旗的主力之一,部分的軍士沒有能夠參與到此番進攻錦州城池的戰鬥之中,一直都是作爲警備的軍隊,這讓祖澤潤憋屈.也無可奈何,他已經給父親祖大壽寫去好幾份的信函.可沒有絲毫的迴應,好像這件事情就沒有發生過.

祖澤潤知道父親祖大壽不會投降,在祖大壽身邊那麼多年,他清楚父親的脾氣,不過勸降是皇太極的安排,他也沒有辦法,只能夠按照要求去做,沒有效果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父親祖大壽沒有回信.沒有理睬,這說明已經給他祖澤潤面子了,否則祖大壽一定會回信破口大罵的,那樣做皇太極的面子不好看,他祖澤潤更是羞於見人.

不管怎麼說,祖澤潤都是漢人,以前還是大明軍隊的參將.也是高級軍官了,投降大清國之後,內心總是有那麼一絲絲的羞愧,特別是在面對昔日同袍的時候.

可惜皇太極沒有給祖澤潤面子.

正黃旗一共有兩萬餘人,皇太極抽調了一萬餘人蔘與到戰鬥之中,留下了八千人讓祖澤潤指揮.主要是做好錦州城外圍的防禦事宜,這樣的安排對於滿八旗甚至是蒙八旗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

漢人在大清國沒有多高的地位,落實到漢八旗的安排也是如此,漢八旗與滿八旗和蒙八旗有着很大的區別,旗主的地位不可能很高,更不可能直接決定麾下軍士的命運.其軍餉也是朝廷統一負責,並非是自籌,現如今成立的漢八旗,在皇太極的牢牢掌控之下,調整旗主也是皇太極一句話的事情.

鑑於此等的實際情況,祖澤潤只能夠接受這樣的安排.

洪承疇率領明軍開始馳援錦州城之後,祖澤潤知道麾下軍士所駐紮的地方,已然成爲了前線,承擔的任務恐怕比攻打錦州城池的部隊還要艱鉅,期間皇太極也派遣軍士專門給他下達了命令,那就是務必要堅守,不準撤離,哪怕是面臨明軍大規模的進攻.

正黃旗的軍士,儘管絕大部分都是漢人組成,但幾乎都是遼東漢人,而且其軍官和精銳的軍士,幾乎都是從原來的滿八旗之中抽調的,這也讓正黃旗在汗八旗之中戰鬥力最爲強悍,祖澤潤能夠出任正黃旗的旗主,當初根本就沒有想到,他感激皇太極的信任,也下定決心爲大清國拼死效力.

接到皇太極的命令之後,祖澤潤思考了很長的時間,他不明白皇太極爲什麼會如此的安排,應該說參與遼西戰鬥的八旗軍,除開驍勇的滿八旗之外,就算是汗八旗之中的正黃旗了,放着如此主力的部隊鎮守外圍,說不過去,如今洪承疇率領明軍馳援錦州城,此地又成爲了最前沿的陣地,皇太極理應高度重視的.

就在祖澤潤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皇太極再次下達了命令,要求祖澤潤提高警惕,時刻準備迎候明軍的進攻.

皇太極下達這道命令的時候,依舊沒有強調其他的事宜,譬如說派遣滿人權貴前來指揮,或者是增派援兵過來.

到了這個時候,祖澤潤明白了,皇太極要求他獨自指揮戰鬥,抵禦明軍的進攻.

這是莫大的信任,但也是巨大的壓力.

接到皇太極的命令之後,祖澤潤親自安排斥候前往乳山崗等地偵查,而且要求斥候冒着巨大的危險,必須弄清楚明軍的駐紮情況,以及什麼時候會展開進攻,是大規模的進攻,還是小股部隊的騷擾等等.

祖澤潤本人則開始對八千軍士進行重新的部署,他將最爲精銳的三千騎兵放在營房的中間位置,營房的正前方是兩千步卒,營房的側後方三千軍士.

如此安排的意圖也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典型的防禦作戰方式,既然皇太極沒有要求祖澤潤率領大軍主動進

攻,那就必須採取防禦作戰.

祖澤潤決定以兩千步卒抵擋明軍的進攻,以三千騎兵爲反攻明軍的主力,另外的三千軍士,則是作爲總的預備隊,一旦戰事進行到最爲激烈的時候,這三千人將參與到廝殺之中.

當然祖澤潤思考也是很周全的,營房不大,安排的三路人馬其實相聚很近,這是防備明軍展開大規模的進攻,人數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那麼八千軍士則要同時投入到戰鬥之中,不能夠有絲毫的保留,否則對於大軍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祖澤潤更加重視的是斥候偵查到的情報,明軍駐紮在乳山崗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遲遲沒有展開大規模的進攻,就連小規模的試探都不存在,這讓祖澤潤想不明白,難道說明軍是怯戰嗎,可如果是怯戰,爲什麼會開赴到乳山崗來.

祖澤潤將自身的這種懷疑,稟報給了皇太極.

皇太極沒有任何的態度.

迫不得已,祖澤潤做出了分析,那就會明軍馳援錦州城要麼是不情願的,要麼就是害怕八旗軍的驍勇.

做出了這兄析之後,祖澤潤的信心大增,他再次對先前的部署做出了調整,將營房正前方的軍士增加到三千人,將參與衝鋒的軍士增加到四千人,後面僅僅安排一千人.

就在祖澤潤做出了這樣的調整之後,皇太極的話語再次到來,認可了祖澤潤這樣的安排.

皇太極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很清楚祖澤潤是一名悍將,論能力方面來說,不遜於阿濟格等人,只不過祖澤潤是漢人,內心總是存在一定的自卑,到戰場上作戰的時候,也就不可能傾盡全力,想要消除祖澤潤這種奇特的心理,絕非幾句話就能夠說好的.

大清國成立的時候冊封的漢人王爺,僅僅剩下了尚可喜,孔有德和耿仲明全部都被斬殺,爲了能夠籠絡更多的漢人,或者是鼓勵更多的明軍投降大清國,皇太極以及決定在遼西之戰後,再次冊封一批漢人的王爺,祖澤潤就是皇太極準備冊封的漢人之一.

這一次的機會很好,祖澤潤只要率領漢八旗之中的正黃旗軍士,阻止了明軍的進攻,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獲得敕封了.

正是因爲對祖澤潤的看重,皇太極採取了非常的措施,首先打壓祖澤潤,看看其是不是能夠承受打擊,其次讓祖澤潤獨自面對複雜的形勢,做出必要的判斷,一個多月的時間下來,祖澤潤的表現是合格的,皇太極基本也是放心的.

汗八旗被皇太極牢牢的掌控,這讓皇太極的力量大大的增強,在大清國的地位更加的穩固和舉足輕重,此番皇太極率領汗八旗大部分的軍士出戰,也是想着展現汗八旗的強悍,更是想着讓諸多的滿人權貴好好看看汗八旗的表現.

洪承疇率領明軍從寧遠出發之後,皇太極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他時時刻刻關注明軍的動向,更是關注多爾袞,多鐸和阿巴泰等人的情況,這關乎到大清國生死存亡的一戰,皇太極不可能掉以輕心,只不過鄭家軍在遼南的動作,成爲了皇太極內心一根尖刺.

就在祖澤潤調整軍士部署的同時,皇太極也對大軍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其麾下大軍主要進攻的方向,全數都集中到錦州城南了..,月票,.

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295章 憂心的交接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858章 城破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86章 必須改變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561章 條件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670章 掌控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563章 天助(2)第52章 決定第864章 爆發第98章 會試會元第76章 割袍斷義第82章 無奈第159章 整合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326章 後手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4章 退婚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232章 曹馳歸順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781章 閃電戰(11)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87章 取捨之間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7章 生意經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709章 朱仙鎮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272章 老回回第782章 閃電戰(12)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864章 爆發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693章 篤定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640章 留一手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96章 揣摩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654章 鼓動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44章 初次交鋒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13章 當嫁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273章 明智第260章 兵敗第106章 授官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87章 取捨之間第656章 彷徨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450章 出征
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295章 憂心的交接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858章 城破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86章 必須改變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561章 條件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670章 掌控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563章 天助(2)第52章 決定第864章 爆發第98章 會試會元第76章 割袍斷義第82章 無奈第159章 整合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326章 後手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4章 退婚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232章 曹馳歸順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781章 閃電戰(11)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87章 取捨之間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7章 生意經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709章 朱仙鎮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272章 老回回第782章 閃電戰(12)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864章 爆發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693章 篤定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640章 留一手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96章 揣摩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654章 鼓動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44章 初次交鋒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13章 當嫁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273章 明智第260章 兵敗第106章 授官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87章 取捨之間第656章 彷徨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450章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