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婚

熱熱鬧鬧幾經波折的恩科大考終於結束,朝廷共選士五百六十一個人,和往年動輒就有八百九百個進士的科舉考試相比,雖然錄取的人數明顯減少,卻因爲參考人數的限制,錄取率反而是歷年來最高的。

這五百多人,就是復隆新朝的新鮮血液。

二十多天以後,江南朝廷又有一樁喜事:皇上大婚之期已定。

大明朝的歷代皇后大多是出於底層寒門,如此就可以避免出現外戚集團。按照慣例,皇后人選要從民間甄擇,從無數品貌好出身好的女子當中千挑萬選。雖然朝廷同樣進行了“選美活動”,但規模卻比以往了很多,顯得有些倉促。

最終,廬州翁氏女中選,只要大婚過後,就會成爲統領內宮的一國之母了。

皇帝大婚,歷來就是國家大事,自然引得無數人議論,連銀雀兒都忍不住的唸叨了幾句:“那姓翁的女孩子馬上就要做皇后了,成爲這天底下最尊貴的女子,可真是好福氣。也不住大婚之時的場面會何等隆重……”

李吳山笑道:“隆重?你想多了,現如今朝廷財政捉襟見肘,哪有那麼多閒錢給皇上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婚事?”

李吳山說的,也正是目前朝廷上最關心的問題。

按說皇上大婚這種事情,肯定是能有多隆重就辦的多隆重,可現在的大明朝根本就不是什麼太平盛世。北都淪陷江北盡失,無論內庫還是國庫,都空空蕩蕩,連各級官吏的“基本工資”都欠着呢,根本就沒有錢辦一場風光體面的婚禮。

好在復隆皇帝性情隨和,深刻知道國家的艱難,所以已下了旨意:婚禮的重點就是節儉二字,能少花錢的地方就一定要少花錢,能爲國庫省一點就省一點。

按照慣例,正式成婚之前,皇帝必須要拿出一筆“填妝錢”送給未來的皇后,讓她置辦更多的嫁妝。大明朝的歷代皇后拿到手的“填妝錢”從來就沒有少過十萬兩銀子,老福王(就是弘光帝他爹)成親的時候,雖只是藩王,卻給了整整二十萬銀子作爲“填妝錢”。

奈何復隆朝實在是太窮了,根本就拿不出那麼許多銀錢,所謂的“填妝錢”也非常之少,只給了兩萬緡錢,相當於一萬五六千兩銀子而已。除此之外,雖然還有品目繁多的絲綢、布帛、珠玉等賞賜,卻已經是很寒酸的了。

“我聽說咱們這位未來的皇后並不怎麼標緻,在衆多的候選者當中,樣貌身材只能算做是中下等……”銀雀兒酸溜溜的說道:“說不準還沒有我漂亮呢……”

聽了這話,李吳山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若是這女子真是傾國傾城之貌,或許就不會被選爲皇后了。”

“娶妻取德,納妾納色”,這是連最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作爲一國之母,最要緊的是德行和性情,而不是身材和樣貌。在很多時候,若是樣貌太過於出衆,反而是一個減分項:皇后註定是統領後宮的,不僅是內宮之主還是天下之母,太漂亮的話說好聽一點叫做美豔,說難聽一點則是妖冶,那是絕對不行的。

未來的皇后只要不是很醜,能看得過去就行,一副絕美的容顏還不如“圓臉大耳”更好些,因爲那是“福相”,可以給江山社稷帶來好運的相貌。

“這翁氏女子選爲皇后,和樣貌無關,純粹就是因爲出身。”金雀兒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最關鍵的問題:“朝廷需要這樣的一個皇后罷了。”

金雀兒說的太對了。

翁氏女之所以能夠在衆多的女子當中脫穎而出成爲一國之母,最要緊的根本就不是樣貌,也不是所謂的“溫良淑德”,而是因爲她的出身。

一個六品學官的女兒,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可以算得上是大家閨秀,但是對於朝廷而言,實在是出身微寒,非常符合大明朝選後的標準。

但這僅僅只是表象而已,這位未來的皇后還有一個比較隱秘的身份:她的嫡親姑姑是黃得功的髮妻。

也就是說,黃得功是皇后的親姑父。

在江北四鎮當中,靖南伯黃得功實力最強也最能打,現如今鎮守在蕪湖一帶守着南京的上游。因爲楚華文的勸說,黃得功效忠了新朝,成爲第一個表態支持新朝的地方實力派。

雖然他是復隆朝的臣子,但這種君臣關係更主要是名義上的,因爲朝廷並不能實際控制前朝的軍事巨頭。

翁氏女成爲大明國母之後,他黃得功就又多了一個外戚的身份,名義上的效忠也就會轉變成爲真正的效忠。

這根本就是一場政治婚姻。

要是沒有這個內在的因素,翁氏女不可能被選爲皇后。

連金雀兒都能看清楚的問題,李吳山肯定看的更加通透,但卻只是笑了笑,什麼都沒有說。

但金雀兒卻通過這場婚事看出了皇帝的心虛之處:藉助聯姻的手段收服地方上的實力派,這種做法雖然巧妙卻顯得有心信心不足。想當初,潞王曾經試圖把一個宗室女嫁給李吳山,同樣是出於政治聯姻的考慮,李吳山卻毫不猶豫的婉拒了。

這就足以說明李吳山擁有絕對的自信,不屑於採用這樣的手段。

“朝廷的事情自然有朝廷去做,眼下我可沒有那麼多閒工夫理會這些。”李吳山說道:“明日第二批新生就入校了,你先把入校致辭給我準備好。”

最先加入吳山軍校的那一批學生,已完成了最基本的思想教育,正在進行軍事素養的培訓。第二期七百多軍校生馬上就要入校學習了,這纔是李吳山的工作重點。

“今天還有一堂大課……”

現如今的李吳山,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於軍校方面,每天都忙的四腳朝天。正準備去給學生們上課的時刻,韓福財來了。

韓福財的李吳山的嫡系,時常出入帥府內宅,根本就用不着客套,而是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有什麼事你趕緊說,我還要去軍校上課呢。”

韓福財知道李吳山事物繁雜時間寶貴,直接取出一柄佩刀放在桌子上:“老爺,這是皇上賞給我的。”

佩刀裝飾華貴,鑲金嵌玉,尺寸卻比普通的戰刀了至少兩號,一看就知道不是真正的軍用品,而是用做裝飾的禮器。

“這好像是御用的佩刀吧?”

“是的,是皇上的佩刀。”

“既然是皇上賞給你的,你就拿着好了。”李吳山笑呵呵的說道:“作爲內廷宿衛首領,皇上賞你一把御用的佩刀,不是很正常嗎?”

“除了賞給我這柄佩刀之外,還……”韓福財從來就不是個口舌伶俐之人,稍微組織了一下措辭才繼續說道:“今日早晨,皇上專門把我們幾個宿衛頭領喚了過去,不僅溫言勉勵,還還有賞賜。那幾個領了賞的內廷宿衛頭領,全都是咱們大旗軍的人。”

“我總是覺得皇上專門賞賜這次東西是有別的用心,老爺明白我的意思吧?”

內廷宿衛已經經過兩波清洗,原本那些從北京帶過來的侍衛已所剩無幾,有很大一部分侍衛是出自大旗軍。

皇上這麼做,用意已經十分明顯:試圖拉攏這些人,讓他們成爲真正的皇家侍衛,而不是李吳山的私兵。

皇上親自賞賜,本身就是很大的榮耀,效忠皇上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兒,但韓福財總覺得自己是李吳山的人,這事一定要讓他知道。

稍一沉吟之後,李吳山就笑了:“好了,我已經知道了。既然是皇上賞給你們的東西,就拿着吧。其實吧……這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是皇上的臣子,你們又是我的手下……至少曾經是我的手下。效忠我就是效忠皇上嘛,你說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有老爺這麼句話,兄弟們也就放心了。”韓福財有點遲疑的說道:“我總是覺得皇上似乎對我們這一批宿衛不怎麼放心……”

“你們這些人本就是軍籍,出任內廷宿衛也不過是權宜之計,而且不符合以往的慣例。”內廷宿衛是皇帝的身邊人,雖然沒有正式的律條,但是按照約定俗成的傳統,宿衛這樣的要緊職位需要由內衛司專門進行選拔安排,而不是出自軍隊。

李吳山說道:“回頭我向萬歲提一提這個事情,還是讓兄弟們回到大旗軍中吧。你對大家說下一下,若是有願意繼續做內廷侍衛的,也不能攔着,人各有志嘛,明白了沒有?”

“明白。”

“哦,對了,”李吳山微笑着對韓福財說道:“你要是不幹內廷宿衛了,就先到軍校做教官吧。做一個戰術教官,教教學生們格鬥殺敵的技巧……”

“老爺說笑了。”韓福財憨憨的笑着:“我有多大的本事老爺最清楚不過,在兩軍陣前賣把子力氣或許還能湊合一下,全是仗着敢打敢拼才僥倖有些微末戰功,又怎麼敢去做教官?那豈不是誤人子弟了麼?而且我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李吳山笑道:“戰術教官不是教書先生,會不會讀書寫字並不要緊,我已仔細查過你的戰績了。在歷次戰鬥中,總共殺敵十三,負傷兩次,怎麼說也是百戰老兵了,把你在生死之戰當中積累下來的那些寶貴經驗傳授給年輕人,足夠了。”

“既然老爺覺得我能行,那我就趕鴨子上架的試一試吧。”

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小皇帝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五百九十二章 毫不在意第七章 姐妹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棒恫嚇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搶救一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灰飛煙滅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一百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八章厲害之處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二百零三章 嫂夫人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一百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四百三十二章 醫者之心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五百七十二章 姑嫂之爭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一百零三章 穴攻鳳陽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四百四十三章 遷都之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塵女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們死了我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
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小皇帝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五百九十二章 毫不在意第七章 姐妹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棒恫嚇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搶救一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灰飛煙滅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一百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八章厲害之處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二百零三章 嫂夫人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一百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四百三十二章 醫者之心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五百七十二章 姑嫂之爭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一百零三章 穴攻鳳陽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四百四十三章 遷都之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塵女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們死了我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