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納第二房小妾

接下來的一個月,盧象升在唐彬和孫承宗的陪伴下,看了水泥、看了文武學堂、看了炮營、看了騎兵與西班牙方陣的演習、也看了正在新建的紅灣城。

一個月的時間,讓盧象升對這一片土地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他覺得,這裡不像是大明的土地,因爲這裡與大明真的不同。經十多年的發展,唐峰已經取消了農業稅,在這裡種田是不納稅的。而商稅代替了農稅,成爲城市最大的收入。

三座城的收入與唐家自己的收入是分開覈算的。

三座城的市民的福利讓盧象升很眼紅,大明的官員也沒有這裡普通居民活得自在啊。唐彬趁機對盧象升說道:“盧帥,把家人都遷來吧,只要你寫封信,人我們保證幫安全你送到這裡。”

“好。”盧象升鄭重地點頭。自己知道那麼多唐峰的秘密,當然要留家人在這裡做質押。

唐峰請假的理由並不都是瞎編的,崇禎十二年八月,唐張氏六十大壽。

榆林城、三亞城、紅灣城的居民們,紛紛張燈結綵,比新年還要熱鬧。

唐峰下令,宴請三城中凡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並給這些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們每人送一份大禮。

三城很多居民給唐張氏送了自己親手做的壽禮,禮物不值錢,但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的學生們,一撥撥自發地在唐家外邊磕頭向唐老夫人祝壽,希望她老人家長命百歲,一起享受這美好的生活。

孫承宗和盧象升看着這一切,心裡感慨萬分。

晚上壽宴開始前,孫承宗帶着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女走到唐峰面前對他說道:“唐大人,這是我孫女孫敏,今晚讓她給老夫人磕個頭吧。”

唐峰聽罷一驚,因爲孫承宗在這個時候讓他的孫女給唐張氏磕頭,這裡邊的含義很明顯,他是想將自己的孫女送給唐峰爲妾。

“老大人,這。”唐峰不敢拒絕,因爲拒絕就是不給孫老面子。孫承宗能讓自己孫女爲妾,唐峰就不敢不收。

“就讓敏敏代我孫家,報答唐大人的恩情。”孫承宗說道,其實他把自己孫女送給唐峰,並不僅僅是因爲唐峰救了孫家,而是因爲他看好唐峰。孫家要留在這裡生活下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聯姻,孫承宗當然沒看上唐家的其他人,直接把孫女送給唐峰,反正唐峰現在只有一妻一妾,身邊女人並不多。

“如此,感謝老大人的厚愛了。”

“好,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孫敏紅着臉走上來向唐峰行禮:“老爺。”

“我帶你過去向娘行禮。”

“是。”

唐峰帶着孫敏來到唐張氏的面前並說道:“娘,這是孫老大人的孫女叫孫敏,她要給娘磕頭賀壽。”

唐張氏一驚,她身邊的馮雲也是一驚,只有茱莉不懂華夏這些東西,並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馮雲在茱莉耳邊悄悄告訴她這裡邊的含義,茱莉看了看孫敏,善意地向她點了點頭。對於唐峰再次納妾,已經有了兩個孩子的茱莉,倒是看開了。

唐張氏看到茱莉點頭,於是笑着說道:“好,今天可算是雙喜臨門了。”

孫敏聽罷,忙上前跪下,磕了三個頭並說道:“孫敏祝娘長命百歲,福壽無邊。”

“好孩子,起來吧,過來讓娘好好看看。”

孫敏紅着臉站到唐張氏身邊,唐張氏擼下一個玉鐲給孫敏並說道:“好孩子,真是委屈你了。”

孫敏搖頭低聲說道:“娘,不委屈。”

孫敏又過去向茱莉和馮雲行禮。

在唐張氏壽宴之後第三天,孫敏被悄悄擡進唐家,只有小部分人知道唐峰納了第二房小妾。

唐峰與孫承宗成了親家,孫承宗沒讓唐峰叫他爺爺,而是還按以前的稱呼,叫他老大人就可以。而孫承宗當然不會再叫唐峰爲唐大人,而是直接叫唐峰。

盧象升覺得孫承宗這一手幹得漂亮,可惜他家的大女只有十二歲,想要送給唐峰也沒到年齡呢。

陳圓圓以爲自己會成爲唐峰的第二房小妾,沒想到被孫敏搶了先。

陳圓圓已經知道孫老是誰,對孫敏搶先自己一步倒沒有怨言。孫老大人是三朝帝師,他的孫女,就是送入宮中當貴妃也是可以的啊,沒想到會送給唐峰當小妾,這孫老大人真的是有膽有識。

陳圓圓也越來越喜歡唐家的家庭氛圍,沒有一個人把她當下人看待,茱莉、馮雲、孫敏都把她當姐妹看。而且唐家這三個妻妾間的感情很好,經常會拉着她一起打麻將,沒大沒小的,絲毫不考慮那些什麼規矩。

馮雲和孫敏都笑稱陳圓圓是唐家的第三房小妾。

陳圓圓也希望自己能快點從侍女轉成妾室,可唐峰一直沒有發話。倒是馮雲悄悄地對陳圓圓說:“圓圓別急,你還小,老爺說過,女孩太早成親,身體沒發育好,對身體不利。”

陳圓圓聽罷挺胸說道:“我哪發育不好了?”

馮雲摸一把陳圓圓的胸說道:“這裡還要再養一養。”

陳圓圓上去要撕馮雲的嘴,兩人打鬧起來。

盧象升的家人也到了榆林城,唐峰在孫家邊上給盧家安排了一個院子。

孫承宗在文學院裡當了一個講師,盧象升也被安排到武學院講戰略,盧象升的實戰經驗豐富,學生們知道這位就是天下聞名的大明兵馬大元帥,大家都很尊敬他。

孫承宗和盧象升都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可他們的心,依然心繫是大明的一切。

每天晚上,孫承宗和盧象升都會到唐峰的書房去,當然不是找唐峰聊天,而是要看天網從各地發回來的報告。大明每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最多五天,就會傳到唐峰的書房裡。有時唐峰比崇禎更早知道大明發生的一切。

崇禎十二年秋之後,西北楊嗣昌帶着左良玉的部隊追着張獻忠跑。

起初,張獻忠敗了幾場,他聯合羅汝才,實力大增。同時,他又改變了戰略,從到處亂竄改爲有目的的游擊戰。張獻忠這時的游擊戰已經與三百多年後毛太祖的游擊戰差不多,一句話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張獻忠很重視情報的收集,而且起義軍比官軍有羣衆基礎,很多人願意給起義軍提供情報。有了這些情報,張獻忠在這場貓抓老鼠的遊戲中掌握了主動,變成了老鼠戲貓。

經大半年的追剿,官軍是越追越少,而起義軍是越追越多,雙方的實力眼看就要反轉。

李自成從商洛山出山之後,發現河南民情最亂,只要點一把火,整個河南就可能完全爆開。出山的時候,李自成身邊只有幾千人,進入河南短短三個月,李自成將‘闖王’大旗一舉,流民紛紛蟻附,一時身邊就有十幾萬人。

十多年的起義鬥爭,再加上在商洛山這一段時間的總結與沉澱,李自成已經成長爲一個合格的統帥。他不僅迅速整編了這個流民,形成強大的戰鬥力,最重要的是,他在河南收了一個很重要的人,李巖。

李巖,河南開封府杞縣人,天啓丁卯年舉人。其父李精白是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銜,崇禎初年在魏忠賢逆案中被定以“交結近侍,又次等論,徒三年,輸贖爲民”的處罰。

李巖仇恨朱氏皇朝,所以,他加入李自成的義軍。

李巖的加入,讓李自成如虎添翼。

李巖很懂得一些輿論宣傳的奧妙,他派人扮成商人,在民間廣佈流言:“闖王仁義之師,不殺不掠”;還編出童謠,讓小兒到處傳唱:“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家都歡悅”。

同時,李巖還提出一個大殺器:“均田免賦。”

‘均田免賦’口號一出,李自成的聲望達到巔峰,更多的流民投來,他的部隊從十幾萬一下就擴大到四十多萬。

第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八章 三年目標第九十章 最原始的航母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三十三章 再臨馬尼拉第二十章 水泥與爵位第五十六章 西北戰況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來襲第四十章 劉香偷襲第四十三章 登萊兵變第十章 鉅艦戰船第一百零五章 士子集團的勝利第二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五十四章 前往歐洲第二十三章 清理海盜第六十一章 孫承宗在榆林第五十五章 歐洲戰場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後一門火炮第一百一十章 宏興帝禪位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設第八十三章 爲何是福臨第六十六章 納第二房小妾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豔齊聚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二十五章 九千歲的末日第一百零五章 士子集團的勝利第一章 萬曆四十八年第四十五章 陝甘初戰第二十六章 引進流民第八十三章 爲何是福臨第六十九章 固倫永安長公主第七十二章 鬆錦之戰第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第三十章 表弟的西洋女友第四十七章 轉戰山西第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圍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五十一章 對上李自成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來襲第四十四章 孫默迴歸第一章 萬曆四十八年第九十四章 京營挑兵第七十一章 兄弟團聚第五十六章 西北戰況第四十五章 陝甘初戰第九十一章 吳三桂降清第四十七章 轉戰山西第三十五章 錦衣衛並不可怕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九十四章 京營挑兵第四十五章 陝甘初戰第五十三章 第一道罪己詔第四十三章 登萊兵變第三十五章 錦衣衛並不可怕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後一門火炮第一百一十一章 明君與飯桌第九十八章 民事審判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八章 三年目標第八十九章 岷江口炮戰第二十一章 唐鄭兩家結親第十八章 首登馬尼拉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三十八章 龍場決戰第九十四章 京營挑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明與大清結盟第十章 鉅艦戰船第二十五章 九千歲的末日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分治第九十八章 民事審判第八十五章 近戰利器亮相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一百零五章 士子集團的勝利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六十二章 文武學院第四十二章 與秦家結親第五十三章 第一道罪己詔第三十七章 出兵貴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二十五章 九千歲的末日第三十章 表弟的西洋女友第九十七章 唐家二代第五十二章 受傷迴歸第二章 賣地送女第六十八章 徵南伯第二章 賣地送女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七十二章 鬆錦之戰第四十三章 登萊兵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明與大清結盟第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第四十二章 與秦家結親第五十章 盧象升與車廂峽第一百一十章 宏興帝禪位第六十七章 張獻忠的末路第一百章 清官與好官
第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八章 三年目標第九十章 最原始的航母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三十三章 再臨馬尼拉第二十章 水泥與爵位第五十六章 西北戰況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來襲第四十章 劉香偷襲第四十三章 登萊兵變第十章 鉅艦戰船第一百零五章 士子集團的勝利第二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五十四章 前往歐洲第二十三章 清理海盜第六十一章 孫承宗在榆林第五十五章 歐洲戰場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後一門火炮第一百一十章 宏興帝禪位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設第八十三章 爲何是福臨第六十六章 納第二房小妾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豔齊聚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二十五章 九千歲的末日第一百零五章 士子集團的勝利第一章 萬曆四十八年第四十五章 陝甘初戰第二十六章 引進流民第八十三章 爲何是福臨第六十九章 固倫永安長公主第七十二章 鬆錦之戰第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第三十章 表弟的西洋女友第四十七章 轉戰山西第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圍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五十一章 對上李自成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來襲第四十四章 孫默迴歸第一章 萬曆四十八年第九十四章 京營挑兵第七十一章 兄弟團聚第五十六章 西北戰況第四十五章 陝甘初戰第九十一章 吳三桂降清第四十七章 轉戰山西第三十五章 錦衣衛並不可怕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九十四章 京營挑兵第四十五章 陝甘初戰第五十三章 第一道罪己詔第四十三章 登萊兵變第三十五章 錦衣衛並不可怕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後一門火炮第一百一十一章 明君與飯桌第九十八章 民事審判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八章 三年目標第八十九章 岷江口炮戰第二十一章 唐鄭兩家結親第十八章 首登馬尼拉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三十八章 龍場決戰第九十四章 京營挑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明與大清結盟第十章 鉅艦戰船第二十五章 九千歲的末日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分治第九十八章 民事審判第八十五章 近戰利器亮相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一百零五章 士子集團的勝利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六十二章 文武學院第四十二章 與秦家結親第五十三章 第一道罪己詔第三十七章 出兵貴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二十五章 九千歲的末日第三十章 表弟的西洋女友第九十七章 唐家二代第五十二章 受傷迴歸第二章 賣地送女第六十八章 徵南伯第二章 賣地送女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七十二章 鬆錦之戰第四十三章 登萊兵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明與大清結盟第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第四十二章 與秦家結親第五十章 盧象升與車廂峽第一百一十章 宏興帝禪位第六十七章 張獻忠的末路第一百章 清官與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