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與秦家結親

戰役結束,唐峰並沒有馬上離開貴州回榆林港,因爲戰報送到京城,還要等兵部批下來之後,對各部進行嘉獎。

以唐峰的戰績,可以連升三級,跳過守備、都司,直接升到遊擊。可朱燮元覺得年輕人升得太快並不是好事,所以,給唐峰壓了一級,只報了一個都司。

請功的報告遞上去之後,朱燮元還特意請唐峰過來談話。

“唐峰見過督師。”

“唐峰來了,快坐。”

這次戰役完成得很順利,朱燮元此時的心情很好,他面帶笑容對唐峰說道:“唐峰,此次戰役,你部雖然只有五百人,可戰果卻不小,在各部之中能排到前四,把秦將軍的‘白桿兵’都比了下去,真是後生可畏啊。”

“督師過獎了,此戰中,我可是跟秦將軍學到不少的東西。”唐峰謙虛地說道。

“以你的戰功,是可以升到遊擊。可是我覺得以你的年紀,升到遊擊可以會引起他人議論,所以,我給你壓了一級,只報了一個都司,我希望你不會怨我。”朱燮元接着說道。

“督師,唐峰明白督師這麼做是爲了保護我,在此,唐峰對督師表示感謝。”

說完,唐峰站起認真地行禮致謝。

朱燮元微微一笑,擺擺手說道:“好了,你能明白我的用心,我就放心了。我還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你也知道,如今國事艱難,遼東女真勢大,而西北民變也越演越烈,正是我們武人建功立業之機。我老了,這是你們年輕人的機會。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曾多次發公文給我,希望我能借調一部兵力前去清剿民變。由於叛軍主力一直沒有被殲,我一直都沒有給洪總督迴文,而且,我手下年輕有爲的將領,還真的沒有。我跟秦將軍多次討論過人選的問題,覺得你是最合適的,不知是你否願意?”

秦良玉的確多次跟朱燮元提過,唐峰很有潛力,是大明未來的將星,希望朱燮元對唐峰多加照顧。

清剿民變比鎮壓叛亂或是對陣後金都要輕鬆,也容易出成績,算得上是件好差事。可如今大明財政緊張,大多情況是讓人幹活,卻無錢糧可發。所以,這樣的好差事,也沒有人主動要求帶兵前往。

沒等唐峰表態,朱燮元繼續說道:“你先別急於決定,我還要把這件事跟你說清楚,我只能給你領兵公文,帶多少人你自己決定,但是,我沒兵給你,也沒糧給你。”

唐峰正需要讓自己擴大的護衛隊進行實戰鍛鍊,所以,他毫不猶豫地說:“督師,這件差事,我接了。”

朱燮元欣慰地點了點頭說道:“唐峰,我和秦將軍沒有看錯你。”

從朱燮元的帥帳回來,唐峰沒想到秦良玉緊接着來訪。

坐下之後,秦良玉先是問了唐峰是否接了去西北清剿民變的差事。唐峰沒有隱瞞,點頭表示自己剛接下。

可秦良玉的話題卻一轉,問起唐峰家裡的情況,比如唐峰是否結婚,家裡兄弟姐妹情況。

當秦良玉得知唐峰已經結婚,而且連妾室都有一人,二弟已經結婚,三弟已經訂婚,她心裡有些失望。但當她看到唐峰身邊的唐義,她的眼又亮了起來,她知道唐義是唐峰的堂弟,兩人關係很密切。

秦良玉得知唐義沒有訂親,她於是對唐峰說道:“唐峰,我們秦家想跟你們唐家結親,我三弟秦民屏有一個十七歲的小女兒秦月,我想將她許給唐義,你看如何?”

唐峰身後的唐義聽罷,猛然擡頭,可他卻沒有說話,因爲兩家聯姻,能說話的只有唐峰。

唐峰沒有猶豫,馬上答道:“秦將軍看得起我唐家,唐家當然願意。”

看到唐峰應下,秦良玉這才鬆了一口氣,她高興地說道:“好,那我們兩家以後就是親家。你明年就要前往西北,我馬上讓人將秦月送來,你們這次回去就直接將秦月帶走。”

“這個,是否有些委屈秦月姑娘了。”唐峰說道。

秦良玉一擺手道:“我秦家的女兒,沒那麼多講究。”

秦家與唐家聯姻,兩家都沒有對外宣傳。秦家只是悄悄地將秦月送到駐地附近,唐峰和唐義一起,在秦良玉的帶領下,見到秦月姑娘。

秦月雖然沒有絕世容貌,可也不差,唐義看了之後很滿意。

兩家寫了婚書,秦月和唐義一起跪在秦良玉面前行了禮,以後秦月就是唐家的人了。

秦家連秦月的嫁妝也一起送來了,唐峰給秦家的回禮是一百支長槍與一百支短銃,還有三大箱**。唐峰還給秦家派出五名老兵,幫他們訓練出合格的火槍手,並承諾以後每年都以成本價給秦家****及**。

秦良玉對唐家的回禮很滿意,她也希望自己能建起一支火槍隊,然後結合自己的‘白桿兵’,她想試一下能否組建起有效對抗騎兵的西班牙方陣。

九月底,兵部的嘉獎公文到了,唐峰晉升爲正四品都司,不過他這個都司是掛在朱燮元的名下,他那水師千總的職位仍留着。

唐義也撈到一個守備的正五品官職,他穿着嶄新的官服,笑咧了嘴,這回他可以在秦月面前抖起來了。

唐峰只是一個區區正四品都司,他的名字連兵部的大佬們都沒記住,更沒有傳到崇禎帝的耳朵裡。崇禎帝現在最操心的是遼東,他殺了袁崇煥,遼東總兵暫時由黃龍接任。

在殺了袁崇煥之後,崇禎帝的眼光投向另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是崇禎三年升任登、萊二州巡撫的孫元化。

孫元化因恩師徐光啓接觸到西洋教士和西學,他對西方的火器很推崇,特別關注火炮,他認爲火炮是戰爭神器。

在任登、萊二州巡撫之後,孫元化在登州花重金網羅西學英才,大膽募用西洋僱傭兵,由一支有27名歐洲人的外籍軍團建火炮營。

袁崇煥殺毛文龍之後,孫元化由於採用“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策略,毛文龍的部下多屬遼人,所以,紛紛投靠孫元化。

孫元化有崇禎帝的支持,他一下就收了近兩萬遼人,成爲大明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

孫元化按恩師徐光啓的指導,想將這批遼東的士兵轉變現代軍隊,在軍隊中火器的比重佔到七成,而且每營都配備火炮。

登萊軍的人強馬壯,火器精良,成了崇禎帝恢復遼土的希望。可是,他的希望很快就要破滅了。

孫元化想將一支舊軍隊改造爲現代軍隊,他僅僅只是換了裝備。他根本不知道,一支現代軍隊重要的並不是裝備,而是紀律與思想。

登萊軍的中層軍官是以原東江一批舊將構成的,他們對朝廷一直存在不信任感。而且這些軍官之間,也存在着各種派系的鬥爭。所以,登萊軍表面上是一支兩萬人馬的強軍,可實際上卻是一盤散沙,還是一個隨時都可能爆炸的**桶。

崇禎四年八月,皇太極兵圍大淩河城,孫元化派孔有德率三千人渡海援救,不料,半路遭遇海上風暴,沒能抵達目的地,後改走陸路。由於重武器都得靠人畜運送,行軍十分緩慢,直到十一月才走到吳橋(今河北吳橋縣東),“屋漏偏逢連夜雨”,又遇上雨雪天氣,明軍吃飯都成了問題,孔有德心生怨恨。他多次向孫元化要糧,可孫元化每次對他說自籌糧草。

孔有德軍隊只好自籌糧草,怎麼個籌法呢?他們只能像土匪一般闖入普通百姓家,搶奪食物,他們於是從官軍變成了匪兵,最後乾脆就反了。

十二月,孔有德率軍連破臨邑、商河、新城諸城。

登萊軍這個**桶終於爆炸。

第二十章 水泥與爵位第三十一章 己巳之變第三十六章 亂世出英豪第四十七章 轉戰山西第一百零六章 唐家的反轉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語錄》第十三章 歐洲美女,茱莉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圍第二十三章 清理海盜第八十五章 近戰利器亮相第一百零九章 城外之戰第六十八章 徵南伯第二十九章 毛文龍被斬第四十四章 孫默迴歸第二章 賣地送女第九十九章 公務員考試第八十七章 離開寧遠第七十六章 都來摘桃子第十一章 超級猛人,鄭一官第八十四章 兵圍兗州第一章 萬曆四十八年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分治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九十四章 京營挑兵第六十四章 陳圓圓第四十五章 陝甘初戰第九十三章 教新帝賺錢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九十章 最原始的航母第六十八章 徵南伯第一百一十一章 明君與飯桌第一百零七章 大清與唐家的炮戰第八十一章 拐帶皇子和公主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十八章 首登馬尼拉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七十六章 都來摘桃子第五十七章 清軍第四次入侵第八十章 身價百倍第二十九章 毛文龍被斬第五十章 盧象升與車廂峽第三十章 表弟的西洋女友第三十三章 再臨馬尼拉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設第四十六章 張壯歸來第五十九章 劫走孫承宗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八十五章 近戰利器亮相第四十二章 與秦家結親第四十章 劉香偷襲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二十四章 天啓七年第三十四章 美女救英雄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來襲第二十六章 引進流民第一百零九章 城外之戰第六十一章 孫承宗在榆林第五十八章 救下盧象升第五十四章 前往歐洲第三十三章 再臨馬尼拉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語錄》第六十九章 固倫永安長公主第十九章 各方搶開發臺灣第五十七章 清軍第四次入侵第三十三章 再臨馬尼拉第一百章 清官與好官第三十五章 錦衣衛並不可怕第四十八章 炮營與海軍第五十一章 對上李自成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一百一十章 宏興帝禪位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語錄》第三十四章 美女救英雄第十七章 殘酷的接船戰第九十三章 教新帝賺錢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三十八章 龍場決戰第三十六章 亂世出英豪第四十六章 張壯歸來第二章 賣地送女第六十七章 張獻忠的末路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七十二章 鬆錦之戰第三十七章 出兵貴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九章 黑夜殺機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七十七章 三王並封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圍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後一門火炮第十二章 第一房小妾,馮雲第九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第五十一章 對上李自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豔齊聚第八十五章 近戰利器亮相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十九章 各方搶開發臺灣第七章 空手套白狼
第二十章 水泥與爵位第三十一章 己巳之變第三十六章 亂世出英豪第四十七章 轉戰山西第一百零六章 唐家的反轉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語錄》第十三章 歐洲美女,茱莉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圍第二十三章 清理海盜第八十五章 近戰利器亮相第一百零九章 城外之戰第六十八章 徵南伯第二十九章 毛文龍被斬第四十四章 孫默迴歸第二章 賣地送女第九十九章 公務員考試第八十七章 離開寧遠第七十六章 都來摘桃子第十一章 超級猛人,鄭一官第八十四章 兵圍兗州第一章 萬曆四十八年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分治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九十四章 京營挑兵第六十四章 陳圓圓第四十五章 陝甘初戰第九十三章 教新帝賺錢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九十章 最原始的航母第六十八章 徵南伯第一百一十一章 明君與飯桌第一百零七章 大清與唐家的炮戰第八十一章 拐帶皇子和公主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十八章 首登馬尼拉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七十六章 都來摘桃子第五十七章 清軍第四次入侵第八十章 身價百倍第二十九章 毛文龍被斬第五十章 盧象升與車廂峽第三十章 表弟的西洋女友第三十三章 再臨馬尼拉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設第四十六章 張壯歸來第五十九章 劫走孫承宗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八十五章 近戰利器亮相第四十二章 與秦家結親第四十章 劉香偷襲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二十四章 天啓七年第三十四章 美女救英雄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來襲第二十六章 引進流民第一百零九章 城外之戰第六十一章 孫承宗在榆林第五十八章 救下盧象升第五十四章 前往歐洲第三十三章 再臨馬尼拉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語錄》第六十九章 固倫永安長公主第十九章 各方搶開發臺灣第五十七章 清軍第四次入侵第三十三章 再臨馬尼拉第一百章 清官與好官第三十五章 錦衣衛並不可怕第四十八章 炮營與海軍第五十一章 對上李自成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一百一十章 宏興帝禪位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語錄》第三十四章 美女救英雄第十七章 殘酷的接船戰第九十三章 教新帝賺錢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三十八章 龍場決戰第三十六章 亂世出英豪第四十六章 張壯歸來第二章 賣地送女第六十七章 張獻忠的末路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七十二章 鬆錦之戰第三十七章 出兵貴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九章 黑夜殺機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七十七章 三王並封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圍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後一門火炮第十二章 第一房小妾,馮雲第九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第五十一章 對上李自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豔齊聚第八十五章 近戰利器亮相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十九章 各方搶開發臺灣第七章 空手套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