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

得到奏報的皇帝心急如焚,他了解到黃漢出關後三四天,建奴大軍就相繼出關,很明顯敵人應該是追逐“紅旗軍”而去。

崇禎真擔心大明失去這一支能夠跟建奴硬撼的人馬,擔心黃漢、楊大郎、方正化等等愛將回不來。

一連十幾天沒有黃漢的消息,御史、給事中原本彈劾黃漢畏戰,現在改了章程,變成開始彈劾黃漢膽大妄爲不聽調遣,使得一萬餘王師精銳處於險地。

因爲情況明擺着,“紅旗軍”沒有攻擊依舊在宣大劫掠的後金軍出關後,沒幾天建奴就急匆匆跟着出關。

黃漢貌似成功吸引走了入侵之敵,實在不好橫加指責。

因此慣會雞蛋裡挑骨頭的言官們又開始彈劾黃漢兵行險着。

老丈人鄭國昌和恩師徐光啓本來就在爲黃漢的安全擔心,見到了這些站着說話不腰疼言官氣不打一處來,兩位閣老不得不跟他們打嘴仗。

徐光啓有時候會想起黃漢揚言在朝堂上揍那些聞風奏事的言官,看着那些滿口吐沫星子的御史、給事中,真恨不能直接揮拳打掉他們滿嘴牙齒。

這段時間很難熬,不夜城裡的工作人員絕大多數都笑不起來,因爲他們是最先知道朝堂上發生的大事小情的那羣人。

無他,大明文官武將都樂得來不夜城逍遙,泡桑拿、游泳、喝酒聽曲看戲劇之時難免不議論朝堂上的事情,伺候的服務人員當然聽得真真切切。

不少旗衛以服務生的身份打掩護收集這些情報,更多真正的服務生把關於家主追殺建奴跑出張家口進入大草原至今了無音訊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不夜城的提供的一兩萬工作崗位能夠讓千家萬戶衣食無憂,這裡的工作不僅僅工錢高還不受風吹雨打不怕酷暑嚴寒,使得京師老百姓趨之若鶩。

不夜城的員工都知道他們之所以能夠安心工作全是仰仗家主和“紅旗軍”,萬一失去了家主,不夜城很快就會被覬覦的權貴瓜分得乾乾淨淨。

得知家主在塞外征戰失去聯繫,絕大多數不夜城員工心事重重。

鄭秀娥和楚楚更加提心吊膽,經常被噩夢驚醒嚇出一身汗,她們急需知道官方確切消息,乾脆去紫禁城走動。

誰知皇后和妃嬪們也是爲了皇帝着急而着急,反而向鄭秀娥和楚楚打聽有沒有東平侯的消息,已經六歲的坤興公主更加着急,見着楚楚總是拉着她問長問短。

九月十五日,黃漢、方正化、李若璉、楊大郎、楊大年、高有謀聯合署名的捷報後送達京師,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連那些憎惡黃漢的官員都慶幸出關的明軍能夠安然回家。

巧了,保安州押送後金軍戰俘的隊伍也剛好進城,結果很不好,沈思孝和麾下一百多人包括李師聖以及十幾個胥吏被羣情激奮的京師老百姓扔了滿身泥巴和爛菜葉……

好消息在捷報送達京師的當天就蔓延到了京師的任何一個角落,連紫禁城也不例外,皇后和妃嬪們聽得最多的就是坤興公主銀鈴般的笑聲。

不夜城熱鬧非凡,因爲這裡又是勝利大遊行的發起地。

不僅僅是不夜城的員工積極參與,錦衣衛、五城兵馬司、京營留守將士們甚至於東廠番子都來湊趣。

那是因爲錦衣衛和京營將士們再次證明了自己,那些哀嘆自己時運不濟沒有參戰的將士們在羨慕之餘紛紛走上街頭,他們用聲嘶力竭的吶喊來發泄胸中的憋悶。

遊行隊伍盛況空前,恐怕總人數已經遠超過十萬,五十幾個建奴、韃子被押着內城、外城轉了一圈,人人鼻青臉腫。

大朝會,皇帝如沐春風,這當然是黃漢再傳捷報起到的效果。

出關大戰一月有餘,明軍解救被建奴、韃子裹挾的十幾萬漢民,斬首數遠超過六千,活捉了覺華島大屠殺的元兇武納格,黃漢居功至偉。

言官集體閉嘴,羣臣一致公認給予黃漢和所有的出關將領加官進爵。

皇帝下旨命令黃漢再入京師接受封賞,崇禎暗自下定決心,給予黃漢世襲罔替的爵位。

爲了君臣能夠善始善終,從此以後留下他在京師任職,再也不放他回遼西、遼南或者河南直接領兵。

黃漢接到聖旨後立刻啓程前往京師,只選了一百個已經跟在身邊兩年的少年騎兵火槍手留下,其餘少年都打散到基層實習。

明年正月又會有三千餘知識少年滿十五週歲成爲新兵,跟着家主轉戰兩年的幾百少年都會被提拔爲軍官,最起碼也得是小旗官。

黃漢帶上十一個親衛和精選的一百個少年騎兵火槍手跟凱旋的錦衣衛和京營人馬一同去京師,其餘“紅旗軍”人馬全部前往薊鎮、山海關、寧遠大修整。

有了楊大年、桑羽、張揚、袁思明、劉奮勇等等將領,再有鄭孝章、鄭孝禮這兩個由於博得軍功已經被提拔爲正七品監察御史的文官疏通關係。

在準備站好最後一班崗的遼東經略高第支持下,在山永巡撫楊嗣昌被召入京另有任用的前提下,花幾個月架空或者擠走不聽話的將領完全控制山海關水到渠成。

這一次跟建奴較量斬首數過萬,參戰將領得到封賞理所當然,此時張揚、桑羽、劉奮勇等等虛銜已經很高的將領肯定會得到副將、遊擊、守備、參將實授。

按照朝廷的封賞制度,論功能夠得到守備以上級實授的“紅旗軍”將領恐怕要超過一百員,朝廷應該沒有這麼多實缺,也不可能把如此多的實缺都給“紅旗軍”一家。

發展到現在,黃漢已經具備了問鼎天下的實力,但是他在不到萬不得已之時不會選擇謀反,而是選擇儘可能跟崇禎改善關係。

他甚至幻想能不能如現在的倭國那樣,執行幕府制度,明朝的文官把大明玩得再也玩兒不起,是時候讓武人玩一把,建立一個凌駕於皇權之上軍管機構。

屆時給予崇禎一些體面,讓皇帝這個職務如同後世歐洲資本主義國家還存在的那些國王、女王一樣。

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一百零七章:各懷鬼胎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難守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四百二十七章:運糧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八百二十一章:損兵折將第四百零三章:吳三桂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七百零八章:怕啥來啥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爲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三章:武器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彈肆掠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七百一十三章:春季攻勢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九百一十一章:穩紮穩打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機教官第八百六十八章:離心離德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三百零八章:繳獲豐厚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四百一十三章:施大瑄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三百二十四章:殺俘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二百章: 旗衛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爲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九百一十一章:穩紮穩打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六百四十一章:點兵排將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二百三十八章:騎兵對衝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
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一百零七章:各懷鬼胎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難守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厲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四百二十七章:運糧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八百二十一章:損兵折將第四百零三章:吳三桂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七百零八章:怕啥來啥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爲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三章:武器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彈肆掠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七百一十三章:春季攻勢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九百一十一章:穩紮穩打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機教官第八百六十八章:離心離德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三百零八章:繳獲豐厚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四百一十三章:施大瑄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二十一章:回家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三百二十四章:殺俘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二百章: 旗衛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爲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九百一十一章:穩紮穩打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六百四十一章:點兵排將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二百三十八章:騎兵對衝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