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

寒門學子沒有被忽視,政府幫扶必不可少。

他們只要能夠考入高中、大學,就能夠得到每年二十塊銀幣的無息助學貸款。

只不過要完成手續,必須提供家庭收入調查表,經過甲長、里長簽字證明後知縣用印送到“四方錢莊”才能夠每個季度領取五塊銀幣。

只要不大手大腳,二十塊銀幣足以承擔一個寒門學子的大部分學雜費和生活費。

鼓勵勤工儉學,大發展中的“紅旗軍”體系工作機會多着呢,年輕力壯的知識分子很容易就能獲得。

只要寒門學子吃虧耐勞,利用假期打工,一年掙五六塊銀幣不成問題,不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完全做得到。

由於是在公平競爭下擇優錄取,又由於六年義務教育的普及,高中生、專科生、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每年都在提高,品學兼優的研究生已經超過一千人。

黃漢不準備辦過多的大學,準備走精英教育的路子。

因爲普通人用不着浪費教育資源掌握深奧的數學、化學、物理知識,只要具備生活中的常識即可。

高中生的錄取率保持在不足兩成,應屆高中生錄取專科、大學的比例掌握在三成左右。

“虎穴城”第一初級中學由於擁有了八年辦學史,是新學教育的元老,生源整體素質高,錄取率高達四成。

升學率超過平均水平雙倍有餘太具備吸引力,使得體系內不少望子成龍的家庭紛紛找門路,出現了不少擇校生。

直接導致“虎穴城”第一初級中學的一個班級達到六十餘人。

四十八人一個班級是規定,然“虎穴城”第一初級中學的四十二個班級全部超員。

黃漢得知情況後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父母爲子女擇校,說明他們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期望子女能夠出人頭地。

學校能夠出類拔萃跟校長、教師的辛勤勞動不無關係,不能簡簡單單搞一刀切,而是要狠抓升學率低的學校,鞭策他們提高教學質量。

升學率高的學校教師會得到提拔,得到更好的待遇,委派這些人流通到升學率低的學校擔任班主任、教導主任、校長。

升學率墊底學校的校長會被撤職,太差的教師會被勸退,有上進心的教師定期到教學質量高的學校聽課、培訓。

“紅旗軍”體系沒有終身制,也沒有執行退休制度,養兒防老的傳統依舊在,推行社會養老需要的經濟基礎何其大也,黃漢自認爲三十年內恐怕做不到。

教學水平被證實不行就會失去教師的工作,應徵當兵、當工人或者回家種地各憑本事。

黃漢準備嘗試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提高體系內整體教學質量,最後是否能夠行之有效,還要看一兩年後的結果。

“紅旗日報”作爲體系內的喉舌,刊登時政要聞乃是主流,某學校由於教學質量上不去導致校長回家賣紅薯的故事很吸引眼球,刺激了不少教育工作者。

收復錦州後的這段時間,“紅旗日報”刊登文章明確指出“紅旗軍”近期內的任務是完成五年平遼,明年就要集中可以機動的所有兵力發起總攻,劍指瀋陽。

內刊號召內地駐守的“紅旗軍”將佐抓緊時間組織訓練,在確保防區安全的情況下,爭取抽調兵力明年夏天開赴錦州集結,參與平遼大戰。

屆時來自於五湖四海的兄弟部隊會得到重新編組,完成合練進行實戰演習。

這一次的內刊保密程度比較低,沒多久就在大明傳得沸沸揚揚,大明其他地區軍民官吏的反應是興奮且充滿期待。

然河南、中都的官吏都陷入了焦慮,無他,流寇會在黃河結冰之時禍害中原已經成爲了共識,朝廷着重守衛黃河北,無力兼顧全局衆所周知。

期待中的“漢江郡王”挺身而出解民之倒懸成爲了泡影,因爲“紅旗軍”不但不會有人馬入關,還準備抽調內地人馬出關參與即將發動的滅亡僞滿清的國戰。

太多中原官吏、軍民感覺到了末日臨近。

還沒有入冬呢,就已經謠言四起,後來還出現了不少“紅旗軍”的宣傳員走村串戶教不願意逃亡的老百姓應對兵禍。

“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宣傳員勸老百姓莫要怕麻煩,把家裡的糧食埋起來,而且多埋幾個地方。

把糧食、家當藏到山上的山洞裡也莫要大意,儘可能狡兔三窟。

平時家裡只留幾天的糧食,吃光了再偷偷的取出幾天的口糧,周而復始。

只要有賴以爲生的糧食,就不怕被禍害了,發現流寇、清軍過境,往密林山崗深處躲避……

河南、中都的城池、村鎮出現了“鄉親們!莫要從賊,往海邊、江邊走有活路!”

“只要找到‘紅旗軍’就再也不會忍飢挨餓!”

“‘漢江郡王’警告,膽敢肆意屠殺民衆者‘紅旗軍’即便追到天涯海角,追捕三十年也要血債血償!”

“藏好糧食,堅壁清野,不讓流寇、清軍得到任何補給!”

……

諸如此類的宣傳標語,醒目的牆上都會看得到。

很明顯“紅旗軍”沒想着在河南跟流寇、建奴聯軍決一雌雄,有資產的河南人哪裡肯置身於險地,紛紛選擇移民,他們攜家帶口往江邊、海邊而去。

洛陽城裡的福王頓時有了危機感,他加大了轉移財產的力度,準備了好馬和幾十輛四輪馬車,爭取做到發現流寇真踏過冰凍的黃河殺來之時,立刻拋棄洛陽往襄陽跑路。

開封的周王得知消息後也不敢怠慢,不但做好了往襄陽逃亡的準備工作,而且立刻開始轉移財產。

藩王家大業大,他們開始做逃跑的準備哪裡瞞得住?

人心散了,地方官想要阻止也是力不從心,他們不傻,絕大多數人做出了決定,跑路,往襄陽跑,從今往後投靠“漢江郡王”。

明朝的制度健全,每一座城池內的官吏都有守土之責,哪怕是退休的官員,只要老家在城裡,就必須死守城池,否則秋後算賬之時就有可能獲罪,甚至於掉腦袋。

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十四章:繳獲第七百七十章:別來無恙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七十七章:妖嬈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四百八十五章:又是流爵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九十七章:得手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六百八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二百五十五章:漢奸第七百一十五章:去帝號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七百九十八章:設伏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十八章:佔便宜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七十七章:妖嬈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鬧餉第一百零七章:各懷鬼胎第三十六章:人馬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六百零四章:呼鷹嗾犬第七百九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四百二十九章:不夜城第八百七十七章:戰術高手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四十九章:跑不死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四百七十六章:膿水和屍液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計第六十一章:直達天聽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二百七十二章:欺君之罪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六百一十六章:檢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三百二十八章:表決也可以這樣玩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一百九十一章:一聲嘆息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
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十四章:繳獲第七百七十章:別來無恙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七十七章:妖嬈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四百八十五章:又是流爵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九十七章:得手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六百八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二百五十五章:漢奸第七百一十五章:去帝號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七百九十八章:設伏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十八章:佔便宜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七十七章:妖嬈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鬧餉第一百零七章:各懷鬼胎第三十六章:人馬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六百零四章:呼鷹嗾犬第七百九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四百二十九章:不夜城第八百七十七章:戰術高手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七百一十章:標準化第四十九章:跑不死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四百七十六章:膿水和屍液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計第六十一章:直達天聽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二百七十二章:欺君之罪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六百一十六章:檢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誠度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三百二十八章:表決也可以這樣玩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一百九十一章:一聲嘆息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