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

“紅旗軍”厲害衆所周知,可是怎麼連娘們兒也如此兇悍?真他孃的見鬼了!

流寇們欲哭無淚,在犀利的攻擊下,要不就是望風而逃,要不就是舉手投降。

女兵營一路高歌猛進打出了軍威,“秦”字大旗指處無堅不摧,“漢王”妃秦妡怡的名聲大噪,川妹子們的地位日漸提高。

馬祥麟、秦翼明等等都讓着妹妹秦妡怡不主動爭功,他們每戰都佈置人馬裝備隨時策應“紅旗軍”女兵營。

後來他們發現,女兵營真做到了巾幗不讓鬚眉,綜合戰鬥力還強於白桿兵,難免心生感慨!

觀戰的秦良玉、張鳳儀都是行家,她們觀看了幾次步炮協同的奪城之戰,領悟到了火力的重要性,明白以後的戰術、戰法都會發生徹底改變,人海戰將要退出歷史舞臺。

發展火器乃是必由之路,秦良玉下定決心,此戰過後一定要爭取讓白桿兵全部裝備自生銃,爲此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出川大軍戰果輝煌,一路攻城拔寨招降納叛,九月九日,五萬餘人馬已經推進到離漢中城只有二百里的光霧山南麓。

駐防漢中的是高迎祥麾下大將、李自成的侄兒、綽號“一隻虎”的李過,留守西安的是高迎祥的兒子高一功和心腹大將劉哲、黃龍等等。

李過駐防漢中就是防止明軍出川發動攻擊,有心理準備,也有應急預案,不是什麼高明的破敵之策,而是收縮兵力嚴防死守城高牆厚的漢中堅城。

只要堅守中漢中贏得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夠等來主力回援,屆時展開反包圍,勢必重創川軍,然後跟蹤追擊順勢殺入四川。

計劃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在流寇那裡不僅僅有靳明虎這樣的無間道,還有太多旗衛潛伏。

高迎祥制定的攻防計劃,採取的軍事行動,“紅旗軍”總參謀部早就瞭如指掌。

說實話,孫傳庭、陳奇瑜、曹變蛟、黃得功等等以前率領明軍跟流寇幹都沒拿正眼瞧那些烏合之衆。

現在的麾下都是忠誠度、紀律性、戰鬥技能無可挑剔的“紅旗軍”將士們,他們哪裡會把流寇放在心上。

他們同樣不擔心白桿兵的戰鬥力,也沒有輕視川軍的堅韌,再加上有六營“紅旗軍”乙種營參與川北的行動,那許多人馬流寇根本吃不下。

秦良玉、馬祥麟、張鳳儀、馬祥和、顧準都是久經戰陣,他們手中有五萬餘如臂使指的軍隊,有精良的裝備,縱然不能輕取陝西,也能夠自保無虞。

黃漢是帶着上等視角的穿越者,更加知道明末流寇就是一羣禍國殃民的跳樑小醜而已。

崇禎十七年,以“李闖賊”爲首的流寇奪了京城正是鼎盛之時,吳三桂的幾萬關寧軍都能夠在一片石跟他們死扛。

多爾袞的幾萬滿蒙騎兵加入戰場後,就如同摧枯拉朽般,一戰就打得奮鬥了十幾年的“李闖賊”輸光了本錢,從此一蹶不振。

現在的流寇質量恐怕還比不上“李闖賊”奪下京城之時,“紅旗軍”卻是發展到了一個高潮,如今關內、關外的正兵數量不低於二十五萬,衛所軍人馬還要超過二十五萬。

不算上鄉勇、團練,僅僅衛所軍、正兵就已經超過五十萬,數量遠遠超過流寇的實際兵力,質量即便達不到以一當十,以一敵三綽綽有餘。

黃漢甚至懷疑,即便流寇傾巢出動,也未必能夠拿得下何勇慶、黃惠武、孫應元等等將領經營了三年有餘的潼關陣地。

流寇的攻堅能力太差了,歷史上“李闖賊”就因爲傷亡太大差一點在周遇吉堅守的寧武關下選擇放棄。

潼關不僅僅比寧武關大,還堅固許多。

現在駐防潼關的人馬比歷史上周遇吉的人馬多了雙倍有餘,跟周遇吉那些缺衣少食的明軍截然不同,孫應元、何勇慶等等將領的人馬裝備精良兵強馬壯。

流寇分東、西兩路圍攻潼關的消息被確認後。

總參謀部發佈命令,內地“紅旗軍”全線出擊,爭取年內解決流寇收復陝西、河南。

接到命令的房連棟、趙坤、谷如山、馬福臨、裴元武、林順文、王璸、雷鳴春、林順文等等將領立刻集結人馬從四面八方殺奔陝西、河南。

沒有騎兵奔襲的迅猛無傷大雅,步兵按部就班推進穩紮穩打。

拿下一地立刻進行甄別,把流寇中的大頭目挑出來斬殺,把小頭目緝捕勞動改造,明年一開春就會送這些人遠赴美洲戴罪立功。

潼關防線用固若金湯來形容毫不爲過,得知流寇主力兵分兩路前來攻打,孫應元、何勇慶、黃惠武等等將領沒有一絲恐懼,一個個暗叫來得好。

表現最積極的當然是以何勇慶爲首的“紅旗軍”將士們,他們都從“紅旗日報”連載的報道中得知了平遼戰況,都遺憾自己沒有能夠參與其中。

沒了打建奴、韃子的機會,拿流寇出一口胸中惡氣聊勝於無吧!

潼關北瀕黃河,南依秦嶺理論上是圍不死的,斥候、信使可以使用羊皮筏北渡黃河跟外界取得聯絡。

“紅旗軍”更加先進,根本用不着派人渡河就可以利用潼關北城頭架設的固定式望遠鏡跟黃河北岸潛伏的旗衛使用旗語和燈光密碼進行溝通。

孫應元名義上雖然有五千明軍,但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將士們已經徹底投靠了“漢王”,這兩年同樣享受到了“紅旗軍”待遇。

“紅旗軍”的糧餉可不是白拿的,既然待遇相同,訓練當然也要跟得上,裝備自然也不會虧待。

因此孫應元的兵其實跟“紅旗軍”正兵的戰鬥力出入不大,他們同樣信心百倍,只等着不知天高地厚的流寇送上門來找打。

流寇氣勢洶洶而來,孫應元理所當然要派遣信使渡河向上官劉之倫彙報,請求援軍、要求給糧餉和裝備。

何勇慶也要把軍情向總參謀部彙報,但是他沒有要求援兵,而是向上級保證,潼關內糧草充足夠三十幾萬軍民消耗一年。

言下之意就是讓流寇來吧,打一年,他們都討不到半分便宜。

第七百零九章:報仇雪恨第七十三章: 分麾下炙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個蘿蔔一個坑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馬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殺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七十二章:新鳥銃第二百四十章:追殺卓爾畢第五百二十三章:至死不渝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二百四十六章:無比幸運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三百二十三章:打黑槍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第七百七十九章:可笑、可悲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二百六十四章:陰霾散去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十八章:佔便宜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第三百五十章:金州營地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六十九章:交換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挾朝廷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七百三十二章:開疆拓土第四百一十二章:趕繒船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三十八章:遇敵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奮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殺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鬧餉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六百零八章:英雄氣短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一百七十九章: 種田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七百一十三章:春季攻勢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七百九十二章:徵西將軍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二十五章:教育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第四百六十八章:皇帝的臉面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
第七百零九章:報仇雪恨第七十三章: 分麾下炙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個蘿蔔一個坑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馬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殺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七十二章:新鳥銃第二百四十章:追殺卓爾畢第五百二十三章:至死不渝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二百四十六章:無比幸運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三百二十三章:打黑槍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第七百七十九章:可笑、可悲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二百六十四章:陰霾散去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十八章:佔便宜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第三百五十章:金州營地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六十九章:交換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挾朝廷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七百三十二章:開疆拓土第四百一十二章:趕繒船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三十八章:遇敵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奮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殺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鬧餉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六百零八章:英雄氣短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一百七十九章: 種田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七百一十三章:春季攻勢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七百九十二章:徵西將軍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二十五章:教育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第四百六十八章:皇帝的臉面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