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

夔州府推官劉應侯哭喪着臉道:“要是能夠花錢消災最好不過,只是那姓黨的不好相與,他是個官迷,一直在想方設法往上爬,總想着做下驚天動地的大事簡在帝心。”

通判王上儀恨恨道:“怕就怕這種人,他們往往還在雞蛋裡挑骨頭,如今夔州攤上這等大案,那姓黨的肯定樂瘋了,他應該希望被牽連的人越多越好,怎麼可能肯索取賄賂和我等沆瀣一氣。”

奉節知縣譚楚良流淚道:“諸位大人,難道我等這一次是在劫難逃了?我等連殺人如麻的東平侯都能夠說通,爲何說不通一個七品御史?”

周仕登道:“東平侯跟姓黨的沒有可比性,他如今貴爲侯爵高官厚祿,還能有什麼上升空間?因此肯拿銀子和田畝相助我等脫罪。

那姓黨的才區區七品,路還長着呢,他當然能夠權衡利弊,犯不着冒風險替我等開脫。”

夔州府同知陳翰翔道:“一客不煩二主,東平侯相當於救了咱們的命,以後咱們唯命是從即可。

反正咱們有被朝廷殺頭的把柄落在東平侯手上,也不介意再多些把柄,本官准備即刻乘船趕往石柱叩見東平侯,言明從今往後咱們都是他的人,請他想辦法再救咱們一次。”

周仕登撫掌大笑道:“陳大人這纔是真知灼見,我等確實已經是東平侯的人,此時遇上難事大可再找東平侯出面解決。”

陳翰翔道:“東平侯志存高遠實力有目共睹,咱們旗幟鮮明表態投靠想必不會被拒絕。

本官願意親自去求東平侯,但是諸位都要拿出態度,空口說白話可不行,今天就得寫明投效東平侯的文書籤字、畫押,本官見到東平侯求他救命之時會呈上這份文書彰顯誠意。”

周仕登道:“陳大人言之有理,如今的大明每況愈下,非我等不願意爲國盡忠,而是手中無兵、無糧,真選擇與夔州城共存亡,恐怕一家老小都會步何同知的後塵。

我等此時恐怕唯有鐵了心追隨東平侯才能夠逃過此劫難,本官這就寫文書落於紙上刻意讓東平侯拿住把柄以示誠意。”

這十幾位士大夫原本已經犯下臨陣脫逃的殺頭重罪,現如今還多了欺君之罪,兩罪相加誅九族不至於,因爲大明後期已經少有如此判罰。

但是犯官和長子被殺頭,財產被抄沒,一家子被流放十之八九。

爲了保住性命、保住官位和財產,事到如今唯有死扛,周仕登親自提筆寫下了從今往後效忠黃漢的文書,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第一個。

十幾個士大夫沒有一個人猶豫,他們知道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這個文書,紛紛按照現任官職大小簽字、畫押。

黃漢接到駐紮夔州城的聖旨後,特意邀請秦良玉和馬祥麟、秦翼明、秦拱明、張鳳儀等等白桿兵主要將領開會議事。

會上,黃漢再次闡明瞭自己的看法,告訴大家出兵不能盲目,要具備目的性,而且要做到拿下一地就得確保老百姓能夠進行生產自救,在做不到的情況下寧可慢慢來也不能貪多嚼不爛。

秦良玉是個純粹的軍人,只知道一味地愚忠,聽了黃漢的一番慷慨陳詞後,反問道:

“我等皆是武將,打仗纔是本分,組織老百姓生產應該是地方官分內之事,何來拿下一地必須確保老百姓都能夠生產自救之說?”

黃漢道:“流寇作亂事出有因,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失去糧食和土地的農民,只要還存在這些人,流寇是永遠無法剿滅的。

因此剿寇的重點不是軍事,而是民事,必須做到耕者有其田,讓老百姓能夠得到糧食維持最起碼的生存條件,才能夠彰顯成效。

我認爲此去夔州府就要採取軍事、民事一把抓的方式循序漸進。不能指望那些士大夫,我軍在打跑流寇老賊,截下大量被裹挾流民的情況下必須實行軍管。”

秦良玉道:“東平侯所言在理,可是咱們染指夔州府名不正言不順啊!”

黃漢諄諄誘導秦良玉和白桿兵將領領悟以戰養戰,道:“要名義不難,夔州府糜爛數百里,官軍從賊者多不勝數,能戰敢拼且忠於朝廷的武官奇缺。

白桿兵和‘紅旗軍’聯手前往剿寇打得賊兵傷筋動骨毫無疑問,但是咱們的人馬不可能久留,說不定咱們剛剛被朝廷調離,流寇又會捲土重來,老百姓可經不起成年累月的拉鋸戰。

因此必須採取舉薦白桿兵將佐擔任守備、巡檢的方式在縣城州府留下人馬作爲種子和軍官班底,他們不但要安定地方訓練鄉勇,還要跟其他縣城的守備、巡檢守望相助形成聯防。

在農閒之時由各縣守備聯合出兵,選擇有流寇盤踞的地盤定點清剿,徹底端掉賊寇老巢,如此這般,做到長治久安纔有可能。”

秦良玉道:“如此一來豈不是使得我石柱宣慰司的勢力擴張到了整個夔州府的一州十二縣?咱們白桿兵也沒有這麼多人馬可以分守如此大的區域啊!”

黃漢道:“這就是我強調軍事、民事一把抓的必要性,流寇禍害過的地方,家破人亡者屢見不鮮,此時必須拉下臉來爭奪無主良田。

然後在具備一定的武力保障下就地組織流民屯墾,就地招募青壯年訓練成軍,白桿兵、‘紅旗軍’只需要提供軍官班底就會立竿見影。

相信在侵佔的屯田有收成的前提下,一座縣城養活一兩千鄉勇還能夠做得到,積少成多,如果十二縣的守備、巡檢都是咱們的人,不僅僅能夠守望相助,在聯合行動之時一兩萬人馬唾手可得。

屆時老夫人派遣一位兄長爲主將,只要出動白桿兵數千,就可以發動一次兩三萬兵力規模的總攻擊,試問天底下什麼流寇能夠抵擋超過兩萬白桿兵、和‘紅旗軍’人馬的廝殺?

屆時自然又會納入諸多縣城屯民養兵,形成良性循環後白桿兵會越打越強。”

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三十一章: 寧折不彎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四百九十五章:寧死不從賊第六百九十四章:不要命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七百一十六章:陽謀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六百三十八章:殺一儆百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八百二十六章:廝殺一番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五百四十四章:黃河冰封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六百零三章:毛遂自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計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三百章:跨海襲擊第二百五十四章:捨命不捨財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二百九十三章:輪船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長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四百七十四章:細菌戰開始第七百零六章:目無王法第十一章:遠程武器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湯第三百八十章:堂而皇之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八百八十四章:末路狂飆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八百七十七章:戰術高手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經錯亂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三百零九章:宣傳很重要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一百零二章:揭過去了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
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三十一章: 寧折不彎第二百九十二章:謀奪南四衛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四百九十五章:寧死不從賊第六百九十四章:不要命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七百一十六章:陽謀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六百三十八章:殺一儆百第四百三十二章:死緩一年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八百二十六章:廝殺一番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五百四十四章:黃河冰封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六百零三章:毛遂自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計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八十五章:朝天闕第三百章:跨海襲擊第二百五十四章:捨命不捨財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二百九十三章:輪船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長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四百七十四章:細菌戰開始第七百零六章:目無王法第十一章:遠程武器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湯第三百八十章:堂而皇之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八百八十四章:末路狂飆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八百七十七章:戰術高手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經錯亂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三百零九章:宣傳很重要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一百零二章:揭過去了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