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人喊馬嘶

訓練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臨戰之時的傷亡率衆所周知。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不是口頭上說說,已經深入人心,軍民們都在軍歌聲中加強訓練一個個揮汗如雨。

崇禎十年二月初,中原大地春寒料峭,通往南陽的官道上人喊馬嘶。

那是天雄軍和已經壯大到了六千人馬的唐王部、發展到了接近兩萬人馬的“紅旗軍”趙坤、顧準、裴元武、谷如山部殺回來了。

流寇擅長破壞,他們不需要任何已經奪取的城池。

高迎祥、張獻忠等等已經在襄陽、南陽這片區域蹂躪了四十天,簡直是掘地三尺,所有能夠發現的金銀財寶和糧食、牲口都被他們搶了。

得知盧閻王和“紅魔”一路殺來人馬超過四萬,他們哪裡肯留下拼命再次開始了流竄作案。

黃漢知道存在大量飢餓的難民就無法剿滅流寇。

分析旗衛總結的河南情報後,能夠預知流寇不會選擇跟天雄軍和“紅旗軍”硬碰硬。

盧象升和唐王收復失地應該是彈指一揮間,消滅流寇肯定是遙遙無期。

“紅旗軍”不會傻兮兮地跟在流寇屁股後面武裝大遊行,還是採取收復一地就得把這方百姓從即將餓死的邊緣拉回來的一貫方針。

襄陽、南陽這片區域應該是河南相對富庶的地方,地肥水美,如果不遭遇兵災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比其他地方好多了。

長江水系中最大支流漢水迂迴在江漢平原,直通襄陽。

這段水路完全可以通航一百噸以下的平底江船,由襄陽往東北方向的南陽有唐白河聯通,有一百餘里水路也可以通航排水量低於三十噸的內河船舶。

wωω ▪ттkan ▪℃o

古代運輸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就是船運,也就是因爲這一點,黃漢一旦有了立足之地和資本之時就不遺餘力發展造船業。

七八年的發展,侵吞、搶劫、建造,黃漢不僅僅擁有了大量用於跑海貿的商船、戰船。

還擁有了成百上千艘適用於長江、漢江以及具備通航能力的內河航運的貨船、客船、炮艇。

黃漢下達命令給趙坤、顧準等等將領,特意從親衛營中選拔了三百少年提拔爲軍官,這些少年軍官將要擔任基層軍官和鎮撫官,加強內地“紅旗軍”的組織架構。

之所以挑好苗子加入親衛營,是因爲黃漢把這幾千人當做後備軍官培養,相當於後世的軍官教導隊。

放出三百基層軍官,給予錢糧武器,六個月後,這些年輕人就會帶出一萬正規軍。

一旦收復襄陽、南陽以及附近的城池,“紅旗軍”就賴在此地不走了,接下來會救濟難民,圈無主土地屯墾,首當其衝就是侵佔襄王以及他這一脈郡王的封地。

唐王本來就是個有擔當的人,現在家逢變故更加不會在意那些封地,“紅旗軍”牽頭組織難民屯墾圈了屬於唐王家的田地應該不會遭遇抵制。

況且“紅旗軍”種王爺或者地主官僚的地,都是按照跟潞王、周王簽訂的租種協議的標準交租交國稅,沒有改變土地的所有權。

只不過“紅旗軍”提供種子、耕牛等等收取一半收成大包大攬了農民需要承擔的所有苛捐雜稅,避免了農民被盤剝的山窮水盡面臨餓死之時鋌而走險。

三年前的“紅旗軍”就很霸道,圈了十幾位藩王、郡王的地直接安排屯民耕種,事後才補辦協議交租,效果很好。

連潞王、周王、福王等等都捏着鼻子認了,最後大小地主都只能接受現狀。

不是地主們覺悟高,而是他們識相,知道“紅旗軍”不是浪得虛名,能夠到手平均一年土地產出的一成作爲地租,而且旱澇保也就忍了心頭惡氣。

畢竟天災人禍不斷,沒有強大的武力作爲保障,沒有規模化的屯墾,不花血本建設用於灌溉、排洪的水利設施,田畝大面積荒蕪是不爭的事實。

亂世之中誰能夠組織流民安心屯墾?唯有擁有“紅旗軍”的黃漢有這樣的財力、武力和統御力。

現在的“紅旗軍”又發展了三年多,人馬倍增,處理染指地區的土地糾紛更加霸道。

無主之地當然收入囊中,有主之地只要發現沒有人在進行春耕都會視爲即將荒廢的良田及時安排屯民耕種。

襄王傳承了十幾代,封地何其多也,生意做得何其大也,家中的現銀何止百萬兩之多?

高迎祥、李自成沒有殺襄王朱翊銘、貴陽王朱常法、福清王朱常澄、進賢王朱常淦等等,但是沒有放過他們,拷餉那是必須的。

榨乾了襄王一脈,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馬守應、羅汝纔等等賊骨頭率領麾下過了四十天錢糧充足的好日子,又裹挾了不少青壯年。

流寇中有武器能夠戰鬥的人合計超過二十萬,其中核心人馬超過五萬。

他們不肯消耗剛剛積攢起來的實力跟天雄軍和“紅旗軍”拼命,選擇避戰。

內地的官軍真的很窮,早就不是大明標配騎兵三成步兵七成。

大部分明軍中只有主將爲數不多的家丁隊有馬,其餘都是步兵,而且絕大多數是沒有盔甲只有冷兵器大刀、長矛的步兵,連弓弩都很少。

爲什麼崇禎七年後就不是明軍追着流寇打,而是流寇不斷包圍明軍斬殺大明將領?

究其原因乃是大明越打越窮,明軍的素質和裝備越來越差。

而流寇越打越有錢,老營人馬的裝備越來越齊整,大小頭目經過不間斷在戰爭中學習戰爭,軍事素質提高得很快。

高迎祥審時度勢決定不跟強軍硬撼,佈置分四路三個方向脫離。

他們根本不是逃竄,走得比較從容,如果發現追擊的明軍膽敢孤軍冒進,他們就會如同算計勇將曹文詔那般集中兵力圍而殲之。

流寇的老營馬隊總數超過一萬五千,擁有奔襲能力。

有這樣的實力應對追兵又會輕鬆許多,明軍步兵素質不高,行軍速度比不過流寇步兵,騎兵數量太少,貿然追擊極有可能步曹文詔後塵。

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四百四十一章:請旨出擊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京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二百一十一章:佳期如夢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四百五十七章:勝利大遊行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錐之地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三十章:救治第三百六十章:脈門第一章:崇禎二年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七百零五章:疾風知勁草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六百章:日落西山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九十二章:坤興公主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四百七十三章:咬牙切齒第七十四章:顯擺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一百零三章:羅家寨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七百零六章:目無王法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機教官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馬革裹屍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一百三十一章:等缺額第二百六十四章:陰霾散去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六百三十八章:殺一儆百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四百章:暗戰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四百二十九章:不夜城
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殺第五十三章: 發大財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四百四十一章:請旨出擊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京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二百一十一章:佳期如夢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四百五十七章:勝利大遊行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錐之地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三十章:救治第三百六十章:脈門第一章:崇禎二年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七百零五章:疾風知勁草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六百章:日落西山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九十二章:坤興公主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四百七十三章:咬牙切齒第七十四章:顯擺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一百零三章:羅家寨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七百零六章:目無王法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機教官第七十八章:扯張虎皮做大旗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馬革裹屍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一百三十一章:等缺額第二百六十四章:陰霾散去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六百三十八章:殺一儆百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四百章:暗戰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四百二十九章:不夜城